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末之乱臣贼子-第6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耍共蝗缫黄鹇舻簦帐耙环肟性巴希嘈糯笏位实刍岣颐亲愎坏牟钩サ摹!

    “不错,所有的族人愿意跟随我们离开阙里的,立刻收拾行装,过几天就出发。”孔端友看了看孔端操,说道:“子文,你这一支就留在阙里吧!我们虽然走了,但是我们的根还在这里,庙林还需要人来看护。不管怎么样,你要记住,你是孔氏的子孙。”

    “衍圣公放心,我一定会认真看护好庙林的。”孔端操心中惶恐不安,更是一阵愤怒,愤怒自己的儿子居然自绝于孔氏面前。

    “如此甚好。”孔端友站起身来,他是一个失败者,他扫了身后的殿宇一眼,巍峨壮观的殿宇是如此的熟悉,这里是代表着孔氏的荣耀,也是他孔端友的荣耀和辉煌,他在这里享受过万千士林领袖的尊敬,现在却只能狼狈的离开这里。

    “我还会回来的,一定以胜利者的姿态回来的。李璟,你等着,迟早会让惹你遗臭万年的。”孔端友捏紧了拳头,静静的出了大殿,在他身后,孔传等人也纷纷走了出来。以前孔端操也是其中的一员,可是现在众人却将他抛弃在身后,只有寥寥几个旁系跟在身边。

    “咦!”孔端友正走间,身后传来一阵惊讶之声,他抬起头来,却见远处孔д阃乓桓瞿昵崛诵凶咴阢诶铮昵崛松砗蠡菇羲孀偶父龊谝氯耍羌父龊谝氯朔置骶褪且桓被の赖难印

    “洪武天子李璟。”孔端友一下子就猜到年轻人的身份,面色阴沉,最后摇摇头,这个时候他若是前去见李璟,无疑是处在下风。孔端友尚且如此,其他人更是不敢前往了。

    “前面可是子交先生?”一个清和的声音传来,孔端友望了过去,却见一个中年儒生站在不远处的凉亭上。那人相貌儒雅,身上却隐隐有一丝威严。

    “敢问先生如何称呼?”孔端友虽然不认识对方,但这个时候却不敢怠慢,也拱了拱手询问道:“孔某有礼了。”

    “不敢当,在下解州赵鼎,奉陛下之命在这里等候多时了。”赵鼎面带笑容,拱手说道:“陛下听说子交先生将要带族人离开阙里,想请先生在离开江北的时候,携带一人去见南宋建炎皇帝。”

    “哼哼,莫非洪武天子准备对我孔家下手不成?我孔氏虽然无功于大唐,但也是孔圣人之后,有功于天下,他若是杀了我们全族,难道就不怕天下人的反对吗?”孔传以为李璟要杀了孔端友,忍不住大声怒吼道。

    “孔先生说笑了,虽然孔氏有功于赵氏天下,但是陛下也不是好杀之人,更是因为子交先生忠于赵宋,才会请子交先生帮忙。相信子交先生不会拒绝的。”赵鼎也不生气,只是笑呵呵的说道。

    “不知道洪武皇帝准备让草民做什么?”孔端友思索了片刻才询问道。他面色平静,目光中更是没有一点愤恨之色,好像自己这个衍圣公并不是李璟拿下来的一样。

    “靖康帝虽然人在北方,但是陛下知道靖康帝现在过的并不好,恐怕终身再也没有机会回江南,朝中有人对靖康帝表示不满,连带着建议将靖康帝之子赵谨斩杀,陛下仁慈,不想杀一个无辜的童子,知道孔氏对赵宋忠心耿耿,想让子交先生南下的时候,带赵谨南下,将其送还给赵宋宗室。相信子交先生一定会答应的。”赵鼎笑呵呵的说道。

    “可以。”孔端友听了连想都没有想,就应了下来,只是应下来之后,好像想到了什么,面色微微一变,嘴巴张了张,面色阴沉。

    “如此甚好,两日后赵谨就会送到子交先生手上,相信子交先生绝对不会让靖康帝失望的。”赵鼎也不待孔端友改口,就拱手告辞而去。

    “衍圣公,你?”孔传忍不住一声长叹,他刚才还准备开口反对的,没想到孔端友一下子就将事情应了下来。

    “我如何不知道此事有些不妥,但是族叔,陛下的太子薨了,正在寻找宗室入主东宫,靖康帝之子算是陛下近支,可以为太子。”孔端友猛的想到了什么,笑道:“与其传位给其他宗室,不如传给靖康帝之子,而靖康帝之子一旦登基称帝,这都是我孔氏的功劳,哈哈!我还要感谢洪武皇帝,否则的话,哪里有这样的好事?”

    孔传等人一开始还有一些不满,现在听孔端友解释之后,众人也纷纷点头,好像占了很大的便宜一样。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孔氏南下() 
大名府,已经成为金军的大本营,完颜宗翰率领大军聚集在大名府,他知道,只要大名府在自己手中,大唐的军队就很难占据整个华北,除非伯颜的兵马能占据整个幽州,然后从后方截断他的粮道,这可能吗?完颜宗翰相信金军的战斗力,伯颜的攻击速度没有那么快。

    “看到没有,李璟还真的没有出现在战场上,他去了鲁地,祭祀孔子。”完颜宗翰得意的挥舞着手中的情报,对身边的蒲察、郭药师等人说道。

    “汉人皇帝一般都是会祭祀孔子的。”郭药师赶紧说道:“这是为了表示他的正统,对读书人进行教育,让全天下的读书人都认为这个皇帝十分重视文人,以后文人都争相前来为皇帝效力。”

    “读书人很厉害吗?汉人的读书人大多是没有骨气的人物,我大金需要汉人吗?”蒲察忍不住哈哈大笑道:“汉人只能是作为奴仆的存在,哪里能出入朝廷。”

    郭药师听了心中暗怒,但很识相的没有说下去,虽然他现在位列高位,能让完颜宗翰信任自己,但是同样的,他感觉到金人并不重视自己。表面上,自己是幽州留守,但运送粮草实际上就是郭药师的责任。

    “药师,这次运送粮草需要你们常胜军帮忙,你还是早些回去吧!待我们击败了李璟之后,本将军一定会禀报皇上,另行封赏。”完颜宗翰好像明白郭药师的心思一样,笑呵呵的说道。

    “是,末将告退。”说着也不管蒲察等金将,赶紧告辞而去。

    “将军,汉人不可靠,幽州乃是我等后路,岂能交给一个汉人?”部将斜勒乞儿大声说道。

    “愚蠢,汉人也分什么样的汉人,郭药师乃是我大金的猛将,对我大金忠心耿耿,这样的将军虽然不是金人,但实际上,比我金人更加可靠。”完颜宗翰大声训斥道。眼睛却是朝外面看了一下。

    郭药师并没有走远,听了完颜宗翰的话后,脸上顿时露出激动之色。哪怕金人都不喜欢他,但是完颜宗翰却十分信任他,将幽州交在他手上,运送粮草,这是何等的幸运。

    “绳果、婆卢火、银术、斜勒乞儿,还有你们都记住了,汉人虽然没有什么用处,但只要认真训练,以前就算是一群绵羊,也能训练成精兵,你们要只要,李璟这次大军约五十万人进攻我们,若我们全部用我们的族人来抵挡,就算是全国之兵也未必能够,所以我们才会用契丹人、奚人还有汉人帮助我们一起抵挡,我们才会有这么多的兵马。”完颜宗翰扫了周围的部将一眼,这些家伙目中无人,瞧不起汉人,却不知道,唯独只有拉拢汉人,才能有更多的兵马来击败李璟。

    “大将军,现在汉人基本上的策略已经定下来了四路北伐,最关键的一路就是眼前的朱武,十几万大军蜂拥而上,不知道将军准备如何应敌,末将听说汉人有一种武器,对城墙的威胁很大。”绳果有些担心的说道。

    “大名府城墙极为坚固暂且不说,斡啜之所以失败,不是因为他的军队不行,而是他的军队太少,骑兵太少,无法摧毁敌人的攻城设备,这才造成了青州的战败,但在我们这边就不一样,强悍的骑兵足以摧毁敌人的一切设施,最后仍然是一场骑兵大战,你认为汉人的骑兵会是我们的对手吗?”完颜宗翰很有把握的说道:“若是李璟亲自前来,我当然要小心一些,但居然是派了一名大将前来,那就不一样了,这汉人的皇帝就是这样,当了皇帝胆子就越来越小了。”银术等人听了顿时哈哈大笑,却忘记了金帝完颜晟已经多久没有亲临战场了。

    “这样也好,李璟武艺高强,若是真的出现在战场,唐军士气大振,对我们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更不要说李璟此人阴险狡诈,手段更是层出不穷,和这种人厮杀,压力很大。”银术摇摇头,他瞧不上汉人,但绝对重视李璟,完颜家族也不知道多少勇士都是死在李璟之手。

    “呵呵,李璟。”完颜宗翰望着南方,好像已经看见李璟失败的下场。

    曲阜城外,郑观音坐在马车上,她怀里抱着一个童子,不过四五岁的模样,生的倒是粉妆玉琢,脸上还洋溢着笑容。

    “兄长,只能如此吗?”郑观音望着车外的郑东阳说道。虽然是因为李璟的缘故,赵谨一直抚养在郑东阳家里,郑观音平日里很少去见他,但对他的关心还是少不了的。

    “祖父已经下了命令了,更不要说陛下的圣旨。”郑东阳扫了周围一眼,低声说道:“赵氏子孙岂能留在家里,陛下现在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日后呢?陛下之后,大唐帝王岂会容忍赵家子孙活在世上,你还年轻,陛下龙精虎猛,日后自然有子嗣,何必为赵氏子孙出头呢?”郑观音与畅春园中的女子不一样,住在皇宫中,是有资格为李璟生儿育女的。

    “也不知道谨儿去了江南?”郑观音有些担心的望着赵谨。

    “若是一般人送到江南,必死无疑,但若是孔家人送过去,赵构就不敢杀了他。”郑东阳想了想,说道:“陛下仁慈,原本可以早些送过去,但一直拖到现在,就是为了寻找一个恰当的机会。孔氏南下,就是一个最佳的机会。”

    “娘娘,孔家人出城了。”这个时候,远处走来几个内侍,为首不是高湛又是谁。

    “高公公。陛下呢?”郑观音双目含泪,忍着心中痛苦,将赵谨递给了高湛,高湛接了过来,让身后的内侍抱着。

    “陛下,陛下自然是不会出现在这里了,娘娘,孔氏在士林中还是有些地位的,相信日后娘娘还是有机会见到赵公子的。”高湛低声说道。不管日后能不能见到,高湛也只能是这样安慰对方。

    “你,去吧!”郑观音看见远处孔端友领着数百孔氏族人出了曲阜,就知道自己和赵谨分手的时候到了,双目含泪,素手轻挥,让高湛带着赵谨离去。再怎么不舍,李璟一道圣旨,也只能舍弃赵谨。

    ​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水师() 
胶东板桥镇不过是一个很小的城镇,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板桥镇就是一个靠水吃水的地方,板桥镇自从唐朝的时候,就因为地理位置问题,成为北方海运的一个重要地点。在赵宋时期,板桥镇就被设立为市舶司,按照如此下去,板桥镇的繁荣是可以预料的。

    可惜的是,李璟横扫中原的时间太快,而进入鲁地的时间太慢,鲁地为义军所占领,板桥镇后期更是无人管理,夏全叛军占据市舶司,使得繁荣的板桥镇变的满目疮痍,只有一些胆子大的商船才会出现在板桥镇,将江南的货物运送到江北。

    前不久,南宋刘光世的大军就是在这里登陆,将南宋的物资运送到江北,使得板桥镇才缓缓恢复了正常秩序,可惜的是,刘光世撤离之后,板桥镇再次陷入无序的状态。虽然大家都知道,板桥镇迟早会划入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