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末之乱臣贼子-第6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还请陛下出手,段氏感激不尽。”段明成心中苦涩,段家在大理已经是危于累卵,想要成为大理真正的主人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唯独只有求李璟出手,才能威慑高家。

    “也罢!看在香妃的面上,朕帮你一下。不过,大唐出手肯定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派出一只队伍进入大理皇宫,帮助你们训练大理的军队。”李璟故意沉吟了片刻,才说道:“人数虽然很少,但这些人都是从大理武学中毕业的,深得大唐军队训练的方法,帮助你们大理训练军队,必定能在质量上超过高氏。只要你们掌握了羊苴咩城的城防,想必高氏也不能将你们如何的?不要告诉朕,羊苴咩城的城防现在不在你段氏手中。”

    段明成脸上顿时露出一丝尴尬之色,赶紧说道:“回陛下的话,羊苴咩城的城防现在还在我大理段氏的手中,只是这人数?”

    “人数若是有多了,高家人会愿意吗?一个小队,不过五个人而已。高氏想来不会在意的。”李璟摇摇头说道。大唐想要插手大理的事情,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派谁去,都是要计较一二,他看见远处赵鼎领着几个礼部大臣走了过来,才说道:“不久之后段正兴要过来,到时候你们就一起回去吧!这段时间在汴京城内多走动一番。”

    “是,臣告退。”段明成也看见赵鼎等人走来,知道李璟有要事,不敢停留,反正已经得了李璟的许诺,事情也已经成了一半,赶紧退了出去。

    “陛下,会试的结果已经出来了,臣等选择了上等三十六人,中等七十二人,下等一百零八人,共计两百一十六人为会试上榜者。”赵鼎也看见段明成离去的身影,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将手中的名单递了上去。

    李璟接过名单,只见上面写着虞允文、叶颙、李易、王大路、赵孟宰、赵孟宓等等。

    “刚才朕与段明成说过了,他请求我大宋出兵大理,帮助段氏收复大理的政权,被朕拒绝了,但是朕已经答应派几个人前往大理,帮助大理训练军队。”李璟将名单收了起来,这里面他也只是认识一个虞允文,至于叶颙等人也只是听说过名字而已。

    “陛下准备派什么人前往?”赵鼎不敢怠慢,赶紧询问道:“这个人已经不能引起别人注意,否则的话,无论是高氏或者是段氏,都不会同意的。段明成虽然愚蠢,但段正严能主掌大理这么多年,高氏嚣张,却不敢动摇段正严分毫,足见此人是一个不简单的人物。”

    “段正严可是不简单,你看看他在国中的声望很高,下面的老百姓都支持他,他为了老百姓,甚至将盐税都给取消了,虽然这里面有维持段氏的权势,但同样,也是因为对方是一个爱民如子的人。他有百姓支持,掌握正统,高氏虽然得到官员的支持,也奈何不得段正严。”李璟有些感叹,这个段正严若是生在大宋,取代赵佶,李璟未必有机会取得天下。

    “但若是有外敌入侵的时候,高氏和段氏都会联合起来对付我们,所以臣敢断定,陛下若是派出杰出的人物,恐怕会被两人排挤,甚至被两人卖掉都是有可能的。”赵鼎苦笑道。

    李璟不敢小瞧任何人,尤其这些在王位上呆了许久的人物,段正严也是如此。他想了想,忽然想到了什么,说道:“还记得汴京城,击杀金狼卫那两个家伙吗?倒是有些意思。”

    “陛下说的可是呼延保和杨庭敬两人?”赵鼎很快想到当初军机处请功的折子,上面提过的两个人,顿时明白的心思,忍不住说道:“这两个人倒是有些意思,虽然不能说是文武双全,但总算是有些本事,最难得是相互配合,若是合力到一处,倒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那就让他两人去吧!在武学之中选上三个人,让他们两人去选,知根知底,或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告诉他们,大理两三年之内不会出现问题的,让他们安心潜伏在那里,让他们掌握手下的军队,日后好为大军进入大理做准备。”李璟想了想说道。

    “臣回头就让人传旨,相信这样挑战性的事情,这两个人肯定会很高兴的。”赵鼎赶紧说道。心中却是很佩服李璟,大理这样的国家,就在李璟手中轻松摆弄,日后大军进入大理恐怕也会轻松许多。

    “这次录取的人员名单就按照这个来,两百多人就两百多人,吏部考察一番之后,先做通判,一年之后,再做县令。”李璟摇晃着手中的名单,说道:“先期进入军营训练三个月,三个月中进入六部观察一番,然后再下放。”

    “臣明白。”赵鼎应道,这是当初李璟建立的规矩,任何科举人员不可能一下去就是县令,都是经过一段时间培训才能用之。

    “这次两百多人就算了,日后每次科举只能录取一百零八人,剩下的人可以继续考试,也可以为吏员,不管上升的速度不如这一百零八人而已。”李璟拍着名单说道:“赵宋前车之鉴不能不防,一个人有三个官职也就算了,最后几个人做一件事情,人浮于事,事情还没有干好,这种事情不要发生。大唐的军队虽然会不断的开拓疆土,但是精简人员机构也是政事堂和吏部必须要做的。”

    “臣回头和几位大人商议一番,写上奏折,呈送陛下。”赵鼎也深有感触,赵宋冗官之事可是前不久发生的,赵鼎也是其中一员,深有体会。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殿试() 
第二天,就听见景阳钟声响起,震动了整个汴京城,大唐第一次大规模的科举进行到了最后一部,就是殿试,大唐皇帝李璟亲自出题目,亲自面试诸位考生。

    这里面有许多人都已经是整个汴京城耳熟能详的人物,诸如虞允文、李易、叶颙等人都有不少的诗词传了出来,引得汴京的青楼妓女们纷纷传唱,这是汴京城的规矩,甚至在殿试的时候,官家钦点状元的时候,都有可能受到民间的影响。

    “听说陛下原本是准备御驾亲征金人的,就是因为我等,所以才会停留在汴京,由此可见陛下对我等是何等的重视。”太极殿前的广场,李易脸上闪烁着荣光,望着面前的太极殿,说道:“恐怕也只有当今天子才会如此重视我等。日后我等为官,必须要恪尽职守,忠于朝廷,为陛下司牧一方了。”

    “李兄这话说的,陛下仁德布于天下,乃是古往今来第一明君,我等为明君效力,那是我等的荣幸,若不忠于陛下,又何必读圣贤书呢?各位年兄,若是日后有人背弃了陛下,背弃了朝廷,可不要怪我富某人不讲情面了。”成绩位列上等第五位的富坤山冷冷的扫了众人一眼,宛若自己好像是这一颗的新科状元一样。

    虞允文看着众人的表情,顿时微微摇头,这些人都以为自己是状元之才,却不知道真正的状元到底是谁,绝对不会看这些家伙的才学如何,大唐皇帝不会肤浅的做出决定。跟随李璟这么久,虞允文知道李璟虽然不是一个莽夫,但绝对不能算的上是一个文人,甚至他的骨子里不喜欢那种纯粹的文人。想要凭借自己的诗词文章就能取得状元,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是这些话,他是不会说出来的,甚至李璟也是不会说出来的。但作为一个杰出的人才,知道李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陛下有旨,传新科进士觐见!”一个尖细的声音传来,就见大殿前的鼓声再次响起,虞允文等人不敢怠慢,赶紧按照会试的名次站好,虞允文为第一,叶颙次之,李易再次之领着数百名考生径自朝太极殿而去,众人虽然刚才还是满面春风,但此刻心中却是惴惴不安,不管这些人是多么有才华,但面对的是大唐皇帝,一国之君,心中更是忐忑不安,生怕哪个地方失礼了。

    众人都知道,会试如果是在靠才学的话,但是在殿试上,才学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圣眷,皇帝陛下看谁舒服,谁就有可能是状元。

    大殿之中,李璟面带笑容,望着渐渐走进来的士子,两百多人浩浩荡荡,倒是有几分气势,索性的是太极殿比较大,今天能进入其中的多是尚书级别以上的人物,偌大的太极殿还是有一点空旷。

    “看,大唐王朝未来来了。”李璟指着迎面而来的虞允文笑道。

    “看着这些士子,臣等才发现自己已经老了,陛下日后的臣子们恐怕就在眼前的这些士子们中间。”李甫笑呵呵的说道。江山代有才人出,李甫并不感觉到嫉妒,想自己已经成为郡王,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这个时候虞允文领着众人进入大殿,纷纷跪在地上,山呼万岁。

    “哈哈,都起来吧!看到你们,朕想到当年太宗皇帝说的一句话,天下英才尽入吾彀矣!现在也是如此,朕掌控中原,金人在河北,赵构在江南,但是在今日参加考试的学子之中,有来自江南的,也有来自河北的,如今来到大唐考试,足见天下民心在我大唐。”李璟略显得意的说道:“不过,虽然能得到诸位的信任,但到底是科举,日后也是要治理一方,所以不仅仅要有文采,更是要有治世的能力。这文采嘛,诸位都已经考过来,能在万人中脱颖而出,足见你们的文采绝对不俗,这最后一场就考策论,策论的题目很简单,你们以后都是做官的,就以一个县为例,如何当好一个县令。”治世不需要文章,需要的是干练之才,李璟需要的不是一个讲空话的县令,而是一个能治理一方的县令。

    如何当好一个县令?

    大殿上的众人顿时嘴巴张的老大,一般的策论题目比较广,或者是比较正,或是歌功颂德,或是水利、土地、税收等等方面的策略文,像李璟这种,如何做好一个县令的题目是闻所未闻,让人众人不知道如何下笔。

    “你们这些读书人,喜欢指点江山,这就让朕看看,你们真正的才能,随便写写看,不要有什么顾忌,诸位走进太极殿,就已经是朝廷的官员了,这次两百多位学子之中,大部分将会成为通判,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将成为县令,牧守一方。”李璟看出了众人的迟疑,反而笑道:“不要认为县令的官小,但县令却是大唐最重要的官员,下面老百姓对大唐王朝印象如何,会不会支持大唐王朝,会不会揭竿而起,实际上,全在县令。也就是现在的宰辅大臣,以才入麒麟阁,但日后的宰辅都必须有县令的政绩才行。”

    “陛下圣明。”众人听了顿时松了一口气,反正都能当官,就算写的不好也没有什么关系。一些人开始酝酿内容,甚至有的人已经开始动笔。

    李璟的一番话震动的不仅仅是这些读书人,还有下面的官员们,在他们看来,在最后殿试的时候,哪里需要出这样难以下笔的题目,看上去很空,但却一点都不空,可是看上去很实际,想写起来又十分的困难,根本就是一个不下于会试的题目。众人也开始思索起来,这些人固然高高在上,处理政事游刃有余,但真的想当好一个县令,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陛下这个题目可不简单啊?”张孝纯低声说道。他曾经为太原知府,处理一府的事情是何等繁杂,让他用几百字写出来,是极为辛苦的事情。

    “若是简单,如何能当状元。所谓万变不离其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