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末之乱臣贼子-第2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俊之士,那么我且问你们,如何治理一个县?”

第四百七十一章 顺我者昌() 
“读书在于明理,你们高中科举,也只是科举作为一个敲门砖,而不能用科举来治理一县之地。”李璟坐在凳子上,望着众人说道:“所为的读书教化世人,也只是教化世人知廉耻,能识字而已,而那些老百姓中,能识字的能有多少人?他们不知道诗文经要,也不知道歌赋中的美妙,只知道如何才能填饱肚子,如何才能不让人欺负。对于那些老百姓而言,诗文并不是最重要的。”

    “大将军,那既然如此,为何不找几个擅长种庄稼的农夫,或许就能治理一县了,那还要我们这些读书人做什么呢?”文浩听了之后,不屑的说道。

    “呵呵,魏晋时期,官分清浊,清者多为世家大族所有,浊者多是普通子弟所为。清者擅长诗词歌赋,浊者擅长治理政事。治理一县之事,不仅仅是劝课农桑,教化世人,还要擅长审案、计税,知晓水利等等,擅长这些浊事,才能治理好一个县,你们见过几个县令依靠几首歌赋诗词,就能治理一个县了?”李璟并没有理会这些家伙,在古代做一个合格的县令就不应该被地方豪强士绅所掌控。

    众人听了一阵沉默,就算是张孝纯在一边也是默然不语,他是太原知府,自然知道这里面的问题,诗词歌赋好像也就是在学子聚会、朋友相交的时候才会显摆一二,但是在处理政事上却是没有。

    “任何一个读书人,在跟随老吏学习两个月后,基本上都能处理一些政事,天长日久熟悉之后,就能治理更多、更复杂的事情,这就是升迁。升迁的依据不是你的诗文做的好,而是你的政绩,你处理政事的能力,这才是依据。”李璟笑呵呵的说道:“状元之才真的能笑到最后的吗?看看朝廷中的三公、身着朱紫者有多少是状元出身的呢?不是说学问越高就越不好,状元只是起点好一些而已,能让天子记住,加上他的一些努力,自然是成功就更快一些了。”

    “大将军之言,让我等茅塞顿开。”一个寒门士子站起身来,脸上露出一丝欢喜之色,在宋朝士子都能有优待的,但是真正的寒门子弟想要读书还是很困难的,眼前的士子衣衫虽然干净,但多有缝补之处,脸上还有一丝菜色。

    “你们这些人当中有些人以后都是我河东路的县令、县丞之类的,一国根基不在州府,而在于一县,县乃是传达朝廷法令的最重要的衙门机构,老百姓能不能安居乐业,不在于州府,也不在于朝廷,而在意县令、县丞,他们才是接触老百姓最前线的人,朝廷政令如何实施,也在于你们。所以说,你们关系重大,河东路县八十多,这次科考大部分人都会进入这些县中,你们都是年轻人,行事难免有些不周到的地方,记住一句话,河东路麒麟阁制定的规章制度,坚决执行,若是有阻挡的地方,可以找县尉,县尉负责治安,弹压地方。”李璟宽慰道。

    底下那些士子们听了之后顿时双眼一亮,不自觉的议论起来,就是章槐面色大变,忍不住说道:“大将军,您的意思是,河东路八十多个县府官员尽数裁撤?换上这些人?”

    “呵呵,尽数裁撤自然是不可能的,不能遵守我征北大将军府的命令,不能治理地方,不能富裕地方,使使得百姓安居乐业,自然是不能留任了。”李璟不在意的说道:“看看,我大宋朝也不是没有读书人,我河东路不过是奉天子之命,开一个恩科而已,就能收录这么多的读书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打磨之后,当一个县令还是很轻松的很。”

    “可是,如此下去,不怕河东路官员造反吗?”章槐面色苍白,神情慌乱。他是士子,也了解这些年轻人,李璟给了他们机会,他们必定会听从李璟的命令,是李璟狂热的拥护者,但是必定对县中的豪强士绅产生冲击。

    “造反?我有军队在手,谁敢造反?这些士子们上任之后,或许会产生一些混乱,但是只要一心为民,又能乱到哪里去呢?”李璟不在意的说道:“只要一心为民,那些有良心的士绅们也会支持这些官员的,只有那些土豪劣绅,才会想着如何对付这些年轻的官员。”

    “大将军所言甚是,只要诸位一心为民,哪怕是有天大的错误老百姓也会支持这些县令的。”张孝纯心中一阵激动,一心为民在官场上也不知道传扬了多久,可是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在如今的大宋官场上能行吗?

    “河东路原则上是不设知府或者知州的,但是大将军府同时会对各个知府知州进行考核,合格者留任,不合格者降级使用,或者是送到汴京,接受朝廷处置。麒麟阁掌管各县,处理河东路之事。地方士绅有能力者,愿意为大将军效力者,大将军都会根据才能、秉性使用。你们当中有才能卓越者,也是如此。”

    那些士子们听了都已经沸腾了,唯才是举,无论年轻或者年老,无论寒门或者士绅都是如此,就是章槐心中也松了一口气,最起码,豪强士绅并没有被断了出路。他已经听出来了,李璟说的一切,归根结底就两条,第一听从大将军的命令,第二就是以民为本。其中第一条最为重要。

    张孝纯在一边却是叹了口气,他认为李璟是一个武将,就算能读书识字,但比不上这些官场老家伙,权谋之术肯定不行,但现在看来,李璟的权谋之术也不简单,居然知道如何去分化河东路的士绅整体,相信今日之话传开之后,参加科举的士子们又会增加许多,甚至许多豪强士绅的子弟们也会参加,这一手倒是漂亮的很。

    顺我者昌,李璟在这个河东路就是实行这样的准则,凡是与他对抗的,甚至不惜将整个河东路所有的县令都给换了,这就是李璟。

第四百七十二章 逆者亡() 
李璟的话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太原府,整个太原府上下为之震动,自从怀州河内馆驿之事爆发之后,世人都知道李璟与朝廷恐怕是走不到一块去了,强大的征北军使得河东路的人默认了李璟占据河东路的事实,最起码是暂时默认了,至于以后如何,这些人最起码现在还没有做出什么反应。

    这次酒楼中的讲话,就是李璟的一次施政纲领,能看的出来,李璟对那些豪强士绅印象并不好,胆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对于那些支持他的人,一心为民的人还是很有好感的,至于那些为祸乡邻的人是绝对没有好感的。当然,这放下心来的人是有的,心中厌恶,有其他念头的人也是有的,这一切都等着一个合适的机会爆发出来。

    李璟并没有管这些,政事方面自然有赵鼎、李甫等人操心,暗卫早就是深入整个河东路,刺探各路官吏,上至知府知州,下至县尉,甚至乡老豪强士绅都是在暗卫考察之中,在科举之后麒麟阁将会根据暗卫所得到的情报进行大换血。

    在军事方面,建威、建武两军以太原府为中心,根据暗卫提供的情报,横扫整个河东路的盗匪,以为以后的战争所做准备。整个河东路烽烟四起,虽然和这些土匪每次厮杀的场面不算很大,但是所取的成绩还是很不错的,在民间获得了很大的反响。

    不过,剿匪战争还没有结束,李璟就不得放下手中事情,专心应付眼下之事,田虎兴兵,偷袭襄垣失守,昭徳府陷入危机之中,两万大军面对的是十几万大军,分散在诸县,显然是十分不利的事情。

    “现在呼延灼率领振武军主力退守鹿台山,梁仲退守黎城,扼守住乔道清进攻潞城的道路。”杜兴将得到的情报说了一遍。

    “襄垣乃是军事重镇,为何会失守?呼延灼难道没有发现乔道清的兵马吗?”朱武有些惊讶的说道。呼延灼乃是名将,久经战场,李璟让他防守昭徳府,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就丢了襄垣。

    “是襄垣城中的士绅打开了城门,放这些人进入其中的。”李璟面色不好看,目光深处一丝忧色,士绅打开城门放敌人入城,这种情况,绝对不是一般的可以做到的,这背后肯定会有人算计什么。

    “大将军,榆社失守。是田虎亲自率领大军攻陷榆社。”这个时候,暗卫副统领陈龙闯了进来,看见众人,赶紧低声说道:“索性的是高宠将军剿匪经过榆社,发现不对之后,立刻领军退守横岭一带,拖住了田虎大军,但是高宠将军手中兵马很少,恐怕也阻止不了对方的进攻,还请大将军立刻发兵相救。”

    “榆社又是如何失守的?”公孙胜又询问道。

    “城中士绅让家丁打开城门,放了田虎大军入城。”陈龙赶紧说道。

    众人听了之后面色一变,一个城池是如此也就算了,但是没想到两个地方都是如此,那这里面就有些问题了,想到这里,众人都将目光望着李璟。

    “很好,很好,还真的以为我李璟是好欺负的不成,居然勾结田虎大军,攻入河东路,这些士绅还真是厉害啊!”李璟双目中凶光闪烁,有句话却是没有说,能有如此号召力的,除掉朝廷就没有别人了,朝廷为了对付李璟,居然这样做,却是让寒心了。

    “大将军,个别士绅如此,并不代表着整个河东路都是如此,毕竟刀兵一起,生灵涂炭,对于那些士绅来说,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还请大将军明察。”张孝纯站起身来,迟疑的说道。

    “听说田虎还打出了征北大将军旗号,在一些士绅的帮助下,快速安定城池。”陈龙看了张孝纯一眼,又说道。

    “呵呵,朝廷这态度转变的还真是快啊!”公孙胜摸着胡须说道:“大将军前脚还是代表朝廷征讨四方,后脚就被朝廷用同样的名义讨伐了。”

    张孝纯听之后,面色一阵惨然,终于不再说话了。李璟虽然有许多错误,甚至连朝廷的诏命都不放在心上,但是他没有高举反旗,奉行的还是朝廷,这一点比田虎也不知道要好多少。还有那些接应田虎的士绅,难道真的都是对朝廷忠心耿耿吗?

    “不过是一群盗贼而已,直接冲过去剿灭了就是,免得日后总是在眼前晃悠。”李乔冷冰冰的说道。

    “对,大将军,不如趁这机会,彻底的剿灭田虎就是了,这个时候已经和当初的情况不一样,留着田虎反而会拖累我们的力量,直接将其剿灭。”朱武也出言说道。

    李璟点了点头,当初留下田虎也是因为李璟想要养寇自重,现在和朝廷基本上是闹翻了,李璟也没有必要再多此一举了,直接剿灭了对方了事,免得以后还会束手束脚。

    “组建扬武军,指挥使李乔,副指挥使朱仝、雷横,从阳曲降军中抽调两万精锐,为先锋,直取榆社,李乔将军,在本将军到达榆社之前,你能取了榆社,你可能做到?”李璟双目在李汉和李乔脸上扫过,最后想过柴二娘对两人的评价,最后将指挥使的位置给了李乔。

    “末将领命。”李乔看了李汉一眼,冷着脸应了下来。

    “顺者昌,逆者亡。李指挥使,请记住本将军的话。”李璟一丝目光扫过李汉,见对方阴沉着脸,心中一笑,却是没有放在心上,阳曲大营中大多是击败田虎大军后,招收的降军,放在阳曲大营进行训练,勉强成军而已。

    “大将军,末将愿为都虞候,为李乔将军参赞军事。”李汉忍不住站起身来,出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