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凉州辞-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几户欲娶民户之女的军户人家们,听闻媒人回报对方愿意结亲,也是早早备下聘礼,便在这年中时日,托李延昭与媒人们一道,将这些聘礼敲锣打鼓地送到亲家家中。

    闻说意中人家中已下聘礼,那些民户闺女也是喜不自胜。各自又备信物,托媒人们带回给意中人。李延昭观这些民户女子,也皆是心灵手巧之辈,所赠信物,无一不是由这些女子们亲手绣制,或是荷包,或是香囊。其上多绣着比翼鸟之类人见之便为她们的手艺心意所折服。

    民户之家,纳娶并没有这时高门之间所走的那一套纷繁程序。各自下达聘礼,回赠信物之后,此事便算是决定了。

    纳娶所走这一套程序,李延昭皆是带着倪从筠全程参与。去年遭遇这小女郎逃难而来,李延昭已知其家人已尽皆,因此心中不乏怜惜之意,同病相怜之下,早已将其当做亲妹妹一般的存在。

    而倪从筠虽仍未从失去家中亲人的阴影中走出,然而在刘仲康一家人及李延昭的悉心关照之下,也较之最初,开朗了不少。此时李延昭带她来参加这种事务,也正是想通过这些喜庆场面,消弭这小女郎心中阴影。

    去年秋后,那几名杀害钟叔的凶手,也是在郡府主持下进行了斩决。行刑之时,一干宗老里吏都是在场。借由这几人的处置,来警戒流民中一干心怀叵测之徒,斩决之后,人头照例高悬城门,一月有余。

    “阿叔,婚娶之事,便是如此吗?”小女郎眼见眼前这一番纷繁热闹的景象,脸颊上也飞起一抹红晕,仰头问李延昭道。

    “巧儿,婚娶之事,正如你眼前所见,便是如此。”李延昭笑吟吟地答道。自从将倪从筠带回之后,她便一直唤他做阿叔。虽然李延昭觉得这个称呼,将他唤老了一些,然而却也是由得这小女郎去了。

    倪从筠却不知李延昭从何处得知自己的小名。然而反复追问之下,李延昭对此却是笑而不答。看来她却是不记得逃难途中的自己等人了。

    既已纳吉纳征,这些婚礼之事,便算是定下来了。待得去庙中请期之后,李延昭又细心地为即将婚娶的这几位士卒们,排好了假表。

    忙完这一干杂务之后,李延昭便也结束了假期,自告别了刘仲康与倪从筠等一干家人,返回军中去了。

    那些士卒们的婚期统一定在二月初六。李延昭将婚事假表等盖上自己的百人将印信,而后送往千人督处报备批阅。杜杰也并未多做为难,见李延昭将这些事务报备上来,大笔一挥便批了。

    年节既已结束,李延昭麾下这些士卒们,便纷纷回到平日之中的工作状态,每日,营外新划定的骑卒校场均是人声鼎沸,骑卒们来回往复,奔驰不休。刀光剑影,飞矢如蝗。各什均在各自划定好的区域内操练,倒也少去许多安全隐患。

    只是营中士卒们如今开始热衷于虐待校场上树立的木质假人,却苦了军中精通木匠手艺的十来名士卒。他们每日操练结束后,都要将校场上惨不忍睹的假人们带回营中,或修缮一番,或采料重做。

    为此,李延昭专门为这些精通木匠的士卒们,申请了每人每月一百钱的补助。用于对他们自发维护训练器材行为的褒奖。而千人督和司库那里,也是大笔一挥,批了。

    反正如今郡府维持下的官方贸易业已展开,郡府定期下拨的军费,也是绰绰有余。不仅如此,李延昭听郡府之中小吏言道,郡府已开始组织一批铁匠,为郡兵们打制铁甲。

    得到这些消息,李延昭更是振奋不已。铁甲之物,在这个时代虽然稀罕,然而确是军中的宝贝。

    这时代,若有一领铁甲,在战场上生存的几率无疑将会大大提高。军中皆是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当郡府第一批筩袖铠运抵大营之中时,从欢呼雀跃的士卒们脸上,便可见一斑。

    郡府的第一批铁甲,乃是去年年末开始打制,到如今二月初,方才打制完毕,下发到郡兵手中。虽然只有可怜的一百余领,然而士卒们却已是纷纷感到振奋不已。

    综合考虑之下,千人督将这一百余领铁甲一分为二,一半分给了赵程志的步卒营,另一半便分给了李延昭的骑卒营。

    孙建雄的射声营并未得到哪怕一领铁甲。然而他本人对于此等分配方式,亦是没有异议。毕竟如若有一天上到战场之上,他手下这帮弓弩手,都需要置于步卒们的保护之下。倘若甫一接阵,前方的步卒便已溃败,那么他们这帮弓弩手的结局,也就显而易见了。

    步卒营分配铁甲的方式很是简单粗暴。直接将这些铁甲下发给列阵之时,战斗位置处在前一排,或者前几排的士卒就妥了。然而李延昭却是微微有些犯难。除了分配给各队率什长之外,仍然有几十领铁甲,却是该如何分配,方才能不引得军中士卒因此而生隙呢?

    不过想了片刻,李延昭心中便有了数。将这些剩余铁甲,分配给各什之中,操练表现最优者,想必如此一来,军中当无异议。

    因此,就在这些铁甲到达军中次日,李延昭便主持全营骑卒,在新教场之中,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比武大会。

    各什的骑卒分别带开,各自找寻场地,在各自的场地之上,便来回往复,展开对决。

    李延昭对此制订了规则,一个冲锋之间,命中四个假人或以上为优等,三个为良等,两个为合格。两个以下为不合格。

    经过将近一上午的角逐,最终各什考核成果出来,李延昭不由得紧皱起了眉头。

    比武等级为优者,仅有七人,为良者,二十一人,合格者,七十六人。余者皆为不合格。甚至还有六十来人,一个假人都未曾命中。

    望着此刻眼前列着队,大部分都垂头丧气的军卒们,李延昭心下思忖了一番,深感练兵之事,依然还是任重道远。

第一百一十五章 卒长宋庆() 
计划了一番奖励之后,李延昭最终还是将那批铁甲,奖励给了良等以上的士卒。剩余那些发不下去的铁甲,他便将之交由刘季武部下拿给军中武吏,放置到武库之中进行保管。

    “诸位技艺,依然还是有待于提高啊!”望着眼下那些大部分垂头丧气的士卒,李延昭不由得心生不忍,也并未再多出斥责之语。而是语重心长地如此激励道。

    “我等技拙,令百人将见笑了。”李延昭望向说话的方向,却是手下百人长宋庆。细细品来,这话中竟有那么一丝怨忿意味。

    方才看过那记载考核成果的册子,宋庆此次成果是为合格,击倒假人两个,在三百来骑卒之中,尚算是较为前列。然而作为一个百人长来讲,宋庆这种表现,显然难以服众。日后军中那些表现优异的士卒,必会日渐心生不服之意。

    如此一来,造成军令不畅且不讲。上行下效之下,宋庆麾下士卒也难免生出怠惰之意。《孙子》曾云:卒强吏弱,曰弛。吏强卒弱,曰陷。大意为士卒强悍,而将吏懦弱,将会导致失败。这种失败叫做“弛”。而将吏强悍,士卒懦弱,这种情况导致的失败,叫做“陷”,皆为兵家大忌。

    李延昭明白,今日之中,这支军队中已现出此等苗头,殊非妙事。现今之下,此等情况尚还能算作是个例,然而日后,若手中统领更多兵将,这些事便会越来越多。

    想明此节,李延昭自挂枪上马,取弓在手,对宋庆言道:“校场之上,弓箭刀枪之技,皆可苦练而成。如若校场之上犹技穷三分,他日战阵临敌,又当如何以对?”

    言罢,也不管宋庆渐渐铁青起来的脸色,李延昭便拨转马头,双腿一夹马腹,战马便开始向最近一排假人的方向奔驰起来。

    战马奔驰近三十步左右,李延昭已是松开马缰,取箭在手。上身也早已直挺,此时便虚坐在马鞍之上。转眼之间,手中弓已是倏忽如满月,一箭射去,正中头一个假人。

    他的右手疾如闪电,迅速探回背后弓囊之中,又取出一支箭,搭在弦上。此时战马距那些假人已是进至十余步左右。李延昭仔细地感觉战马的行迹,在马背行至最高点之时,又是发力引弓,一箭而去,正中第二个假人。

    李延昭右手稍显笨拙,因此至今也不曾学会曹建与马平那般一手执两箭,接连引弓,极短时间便连出两箭的神技。因此来回取箭的功夫,已是耽搁了不少。

    见得已行近靶子所在区域,李延昭左手便迅速将弓收回弓囊之中,而后右手一拨马头,向假人方向直线驰去,手中已是执枪在手。

    李延昭一夹马腹,十几步的距离上,马匹已是挟风雷之势,直冲向横作一排的假人而去。转眼已至近前。李延昭神色一凛,手中枪已是奋力递出,正中第三个假人。

    感到右臂上开始传递出刺中假人,长枪停止之后反馈回来的巨大冲力,李延昭已是松开右手,弃了长枪,转眼之间便将腰中环首刀拔出,借着马匹冲力前行,随后一刀斜斜劈出。那刀光在空中闪出一道流光溢彩的寒光,第四个假人方才勉强安好的头颅,已又是滚滚落地。

    李延昭刀势未减,又是连人带刀,斜劈向第五个假人。然而当刀刃砍到第五个假人身上时,巨大的冲力瞬间返回李延昭的右手,使得他不得不奋力将刀收回。马匹和刀的巨大冲力,也使得那本来固定于地的假人,不住地晃了一晃,却终究是没有倒下。

    李延昭又减缓马速,奔驰了十几步,方才拨转马头,向阵前缓缓行来。此时宋庆的脸色,已由方才的铁青,转而变得有些惭愧之意。

    见识了百人将的精湛技艺,此时营中士卒也是啧啧惊叹,无有不服。

    能做到击中五个假人的,此间仅有曹建一人。而命中四个以上的优等骑卒,全营三百余人之中,加上方才演示完毕的李延昭,也不过仅仅八人。

    李延昭最后一刀虽然劈中了最后一个假人,不过如若是在战阵之上面对身着铁甲的敌军,其刀势已减,杀伤力必然有限。未必就能对敌人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

    不过如果算击中数的话,李延昭此时显然能与曹建并列,成为营中唯二可以在一次冲锋之中,完成五次击中的人。见得主将身怀如此一番本事,诸军卒也是皆自感佩,已无有不服。

    就连宋庆,此时也是既有些惭愧,又有些憧憬之色望向面前这位纵马而返的百人将。之前他多以此人出身寒庶,且入军中时日未久。加之其就算带士卒们去田中劳作,也是亲执锹镐镰刀,事事亲历亲为,也使得宋庆对他又是低看了几分。觉得此人生来就是如此一副劳碌命,难成大事。

    然而亲眼见到自己不大看得起的这位百人将,一个冲锋间连斩五个假人,心中起初对他的轻视不由得自改观了些许。

    虽然由于士庶鸿沟的缘故。此时即使对百人将看法有所改观,然而宋庆依然是抱持着观望态度,虽打定主意对这位百人将客气一些,然而仍是不欲与之深交。他心中明白,自己今后可是能够凭借家世与祖荫,出任四五品文官武将。而这位百人长,也许就是再升一级,抑或两级。他的仕途便算是达到了顶峰。

    如此一来,自己与之已是注定成为两个世界的人,心中高傲的宋庆,自然也不愿刻意地去与这位日后地位必定低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