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凉州辞-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杰拿起那张封赏布告,见布告上写着汉赵帝刘曜,因功封石武为秦州刺史,酒泉王云云。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杜杰不由得疑惑地望向李延昭:“百人将所惊讶者,莫非是这酒泉王的封?”

    杜杰刚想出言宽慰李延昭一番,却闻李延昭急迫地言道:“石武已攻占狄道,并降了赵帝刘曜,因此来向长官汇报。”

    杜杰听到李延昭所言,神色亦是万分凝重起来。狄道要地,其关键性无需赘言,若刘赵真的掌控了此要地,陈安的处境便岌岌可危了。

    而倘若陈安轻易伏诛,则凉州之危,几乎是瞬息即至。刘赵虎踞关中,决计不乏争夺天下之野心。而与石赵相攻,刘赵最为放心不下者,亦必为凉州这一大后方。因此,若陈安不能够阻挡刘赵的军事进攻,乃至轻易败亡的话,刘赵势必将要一鼓作气,以攻灭凉州为企图,展开新的战略部署。

    “如此危急之事,势必要向府君报告。”杜杰脑袋倒也清醒,当即便要拿起毛笔书写军情报告。然而李延昭却出言阻止了他:“属下业已遣人向府君报告,长官不必惊扰。”

    杜杰如是方才松了一口气,转而便道:“如此一来,还望百人将多遣哨骑,密切注视河南之地动向。”

    李延昭抱拳应命。而后无事,便徐徐退出大帐,转而便向自己帐中行去。

    千人督授意自己加强对河南地区的哨探力度,加之局势所迫,李延昭也不得不专注安排起自己属下哨骑对河南地的侦哨来。

    如今由广武行至狄道,一般是由金城郡左近渡过大河,沿山谷行约二百里,之间曲折环绕,方才能达狄道左近。

    自己麾下士卒们多番渡河哨探,对这条道路早已不再陌生。何况队中现在这些什长队率,亦多参与了对河南地军事简图的描绘,因此可说驾轻就熟。

    只是李延昭迫于目前这种形势,意欲将此种深入侦察常态化,却不是容易的事,相对来说,信息传递,暗密语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小股骑卒深入对方腹地,定期联络便是应有之意。为防敌截获联络消息,密语体系的建立,便也应当提上议程。而最终要将这些渗透深入的侦骑活动,转变为广武军骑卒的常态任务,则更需要有相对完善的体系,方才能如愿以偿。

    次日,收到李延昭关于河南地形势报告的太守辛翳,亦是亲自到广武军中来了一趟,召集诸将到大帐中议事一番,日趋恶化的形势,使得这位太守在军议期间愁眉不展。

    然而对于陇西河南地现今的形势,诸将亦是没有什么良策。毕竟凉州与陈安虽是唇亡齿寒的战略关系,然而彼此之间不仅没有什么行之有效的合作,反而因为南阳王司马保,而互有几次小规模的交锋。

    如此一来,直接援助陈安显然并不现实,而且只凭广武郡一郡之力,也恐难实现。军议最后,太守提议遣人前往姑臧陈述河南的紧张局势,而且必须得是一员通晓局势的将领,以便为州治张使君陈述现今这纷繁迷乱的局势,并以前线亲历者的角度,对使君将要进行的决策做出一番有益的建议。

    自然而然的,诸将普遍认为应将这等任务交付给骑营百人将李延昭完成,不仅是因为骑营对河南地的渗透侦察已经旷日持久,更因为李本人便不止一次率部深入该地,广武军中要说谁人现今对陇西河南地的局势理解最透彻,便非李延昭莫属。

    李延昭对此也不抱持异议,平心而论,他本人也对州治的那位张使君好奇不已,早先便想见见是何人将这偏居西北的凉州之地,治理得井井有条。现今有这样一个机会,他本人自然不会感到抗拒。

    议定之后,大帐中诸将便随之散去。辛府君却召李延昭行至左近,与他一同出帐,而后对他言道:“此去姑臧,路途遥远。姑臧乃州治之所,高门云集。君一言一行,皆须小心为上。”

    面对太守的关怀和叮嘱,李延昭心中却是满满的感动。这位堪称自己伯乐的上官,临行前却都不忘叮嘱这些细枝末节,真可谓是关怀备至。

    李延昭毕恭毕敬地抱拳躬身,道:“府君且放心,昭此去定当小心行事,务求让张使君拨云见日,对如今局势做出正确决断。”

    太守闻言点点头,又道:“军情紧急,明日你便出发罢,姑臧士族,普遍眼高于顶,不若便乘某车驾前往。”

    太守生恐李延昭去州治,会被那些眼高于顶的世家大户们狗眼看人低,竟提出用自己的车驾送李延昭前去姑臧,使得李延昭更是受宠若惊,深感府君关怀无微不至。

    “府君还需乘车出行,如此却是不妥。何况车驾日行不过百余里,如此一来,不知到达姑臧,还需几日。仆既为军中将领,便乘马而去,世家置喙,便由得他们。仆自将他们言语当作耳边风,府君不必介怀。”

    见李延昭心态如此豁达,辛太守便不再多言,只是对李延昭拱了拱手,言道:“此去干系重大,还望君好生行事。来日归来,再与君把酒言欢。”

    李延昭又是抱拳叩地,毕恭毕敬道:“谨遵府君教诲。昭必勤于任事,以期不负府君所托。”

第一百零一章 夜入姑臧() 
次日晨,李延昭将营中事务移交给宋庆与刘季武两名百人长,而后令牛二壮与张兴随行,自去郡府领取路引,而后三骑便出郡城北,向姑臧行去。

    由广武郡城行至姑臧,路途大约四百余里。沿途又多为山脉间谷地,算来三人即使马不停蹄,昼夜兼程,也须得行将近两日。

    离营之时,李延昭已去伙房领取了三日干粮。三名骑士顶盔掼甲,腰悬弓刀,就这样一路飞驰出郡城,沿着尚算宽阔的官道,一路向目的地——姑臧而去。

    此时凉州基础设施尚还比较简陋。因为地处偏远,气候又较为干燥。历来便不是诸多王朝重点发展培养的地域。然而其地又扼守丝绸商路,历代又不得不下大力气予以治理,维持中原王朝在凉州的政治及军事存在。

    然而一俟中原大乱,凉州所处的地方就比较尴尬了。如若关中还在王朝掌控的话,局面尚算不错。一旦关中有失,凉州便会陷入内外失据的窘境。

    上一次凉州割据,还要追溯到数十年前的东汉末年。凉州企图为乱,被东汉王朝迅速派兵镇压。而后便是董卓起家,领凉州兵征讨黄巾,继而挟献帝迁都,将洛阳一把大火焚毁,可谓是殆害无穷。

    到了本朝,随着八王之乱之后,五胡蜂起的局势已不可避免,关中亦是随着愍帝之降而陷落。元帝南渡,建都建康。便彻底与北地断绝了联络。凉州便成为孤悬于东晋之外的半独立政权。

    虽然这种局面并非出自于张氏本意,然而对于当今的局势,张氏只得认命,并用心经营着凉州这一块在北方名义上最后的晋地,也是张氏与凉州的诸多士族赖以安身立命之地。

    众人心中都是清楚,北地胡虏虽然是来势汹汹,然而进犯凉州险地,对于胡羯以骑兵为主的军队来说,并没有一丝一毫的优势,反而得陷入诸多不便之中。正因为如此,凉州的半独立政权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确保。

    三骑快马加鞭行过广武郡北,由低矮的山脉所构成的那一片片谷地。日暮之时,方行到据郡城百余里的河口圈处。

    一路疾行,此时已是人困马乏,李延昭见状,便索性下令休憩片刻,吃些干粮,给军马喂些草料豆饼,再前进。牛二壮与张兴也是累得不行,听闻李延昭下令休息,如蒙大赦一般滚鞍下马,将马栓到路旁树干上,而后便从随身的干粮袋中拿出硬邦邦的胡饼,啃食起来。

    咯嘣咯嘣地啃食完手中胡饼,张兴与牛二壮二人又取出马料,将马匹喂饱,而后才与李延昭坐在树下休息。

    一刻钟后,随着李延昭发话,三人又是跨上战马,行进。一路上只能凭借已有的指路牌,以及询问乡人等办法来找路。

    即使是夜幕降临,三人依旧沿着官道奔驰了大半夜。直到寅时末刻,三人都有些不住,李延昭才令下马休息。便将马牵到道旁,拴在树干之上,而后三人轮流值守,其余二人便找个地方躺下睡觉。

    休息了不到两个时辰,到得日头初升的时刻,在值守的李延昭又叫醒了两名属下。牛二壮前去寻得山涧,将三人的水囊装满,然后回到林边,又啃了点干粮,喂过马,才上路。

    因为昨日昼夜赶路的缘故,此时三人歇息的地点,距姑臧城还剩下约莫一百五六十里的路程。李延昭令大伙务必在酉时三刻,城门关闭之前赶到姑臧。

    于是三人皆神色严峻地驱马而行。一路上倒也无暇去欣赏周边风物。只是一路疾驰,然而由广武至州治姑臧的这些官道,也不乏险峻难行之处。三人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堪堪在酉时末刻,城门关闭之前到达了姑臧。

    首次来到姑臧,即使是带头的李延昭也是一脸懵逼,只得将路引拿给看守城门的士卒看过,并言明自己等人乃是广武郡所遣信使。那守门士卒不识字,只得令旁人唤来城门吏。不多时,那身着绿袍的城门吏便自城门上行下,打量了李延昭等三人一番,而后接过士卒手中的路引,查看起来。

    那城门吏本想为难李延昭等人一番,好暗示他们给些过路钱,然而拿着手中这张路引瞧来瞧去,路引之上印信等一应俱全。城门吏只得将路引还给李延昭,而后示意放行。

    李延昭倒也机灵,见这城门吏并未多做为难,右手接过路引顺手塞入怀中,左手握着的一小吊钱已是不动声色地滑到那城门吏的袖管之中,感觉到一小吊沉甸甸的铜钱入手,那城门吏也现出难得一见的微笑来。

    “三位既然是为公务而来,且沿着城门正对这条街道走到尽头,有一间福来客栈,却正是州治接待来往公务人员的处所,凭借路引可免住宿费用。”城门吏已不复最开始的倨傲姿态,笑容可掬地对三人道。

    李延昭拱拱手,谢过那城门吏,而后便带领两名部属沿着大道向那城门吏所指引的那处客栈行去。

    此时已是掌灯时分,街道两边的各色店铺已是纷纷做打烊的准备。李延昭与二位部属信步而行,看着州治姑臧街头的这一副安宁景象。

    去得客栈之中,先将马牵到后槽,李延昭给了后槽马夫几小吊钱,嘱其好生喂养,而后便去登记了住宿,客栈掌柜验过三人路引,果然只字未提住宿费用,只是唤来店小二,将三人引至楼上一间空房。李延昭跟在店小二后面,一步步上楼,将有些破旧的木制楼梯踩得咯吱咯吱作响。

    小二领着三人到达一间房前,而后将房门打开,便对昭等三人言道:“三位客官,且住此间如何?”

    李延昭进得屋内,见这客栈中虽然设施简陋,地上依次摆放着五张胡床。然而这间屋子却是临窗,便也点头应允下来。

    小二见李延昭应允,也是松了口气,而后对三人躬了躬身,便退出了这间屋子。

    三人放下行装,肚皮却都是不争气地咕咕叫起来。三人相视,尴尬一笑。李延昭却招呼两名部属:“走,出去吃饭。”两人随即便起身,跟着李延昭走出客栈,往街上行去。

    行不多久,三人便见一略为偏僻小巷中,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