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凉州辞-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去,领头的竟是新任的骑卒队率邵雷。

    令李延昭略有疑惑的是,这些骑卒却均是并未骑马。一个个都是牵马而行。马背上,似乎还都是平放着人。李延昭见状心中惶急,连忙撒开腿便向山谷中那支骑卒队伍跑去。

    待得他跑近了,方才看到那部骑卒,马背上俱是驮着一具具无头尸体。衣甲不全,然而观其服色,俨然便是广武军军士。

    领头的邵雷见到李延昭疾奔而来,得至近前。邵雷已是抱拳为礼:“禀百人长,下属幸不辱命,已寻回先前战殁同泽遗骸。”言语中带着悲戚哽咽,加之面前这十骑马背上的无头尸身,令李延昭不由得也有一种鼻酸泪涌之感。

    眼见之前还朝夕相处,如今却已阴阳两隔。甚至死后连全尸都未能留下的这些部属。李延昭再也控制不住情绪,蓦然间已是泪流满面。

    邵雷眼见此景,亦是控制不住情绪,高高壮壮,如同铁塔一般的汉子,忽然就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身后的诸多骑卒,也是纷纷垂泪不已。这小小的山谷中,随着这支骑卒的归来,突然就变得哀声遍野。

    李延昭强压下心中悲伤的情绪,而后上前拍了拍邵雷的肩膀,示意先上山,再做计议。

    邵雷哽咽着点点头。而后边抹泪,边牵着马向山上前行。一众骑卒亦是压制住悲痛情绪,随着李延昭及邵雷,向山上行去。

    马匹背上驮着遗骸,上山多有不便。李延昭已是招呼来了曹建等人,将遗骸纷纷撤下马背,背着上了山。而后邵雷那一部骑卒,才是小心翼翼地牵着马,向山上走去。

    遗骸一共十一具,皆是无头。李延昭亲领曹建等人,将这些遗骸背上山洞中来。便放置在干草铺成的席垫之上。想了想,又派廖如龙速回北岸,寻找赵都尉其想法置办二十口棺材并运来此处,以为收敛遇难将士遗骸之用。

    而这些遗骸皆是无头,身份辨识无疑成一个难题。眼下不要说遥远的什么DNA鉴定,就是连身份牌都没有一个。

    思来想去,李延昭还是决定,这些遗骸便让同为一队的其余士卒前来辨认。现今之事,无疑是应该清理这些昔日同泽的尸身。他令曹建率属下的骑卒们,用自己的碗盆水囊之类,到山涧中打来水,而后为这些同泽擦洗尸身上脏污之处。

    一旁新任的队率邵雷见状,亦是自发带领属下,一同前往取水,而后回到山洞之中,为这些已阴阳两隔的同泽们洗去尘污。

    由于季节之故,这些尸身也并未腐坏。众人小心地除去各个尸身上的衣物,而后小心翼翼地擦洗起尸身来。由于死后不久即被枭首,体内失血过多,故而也没有什么明显尸斑。除去尸身仍有部分僵硬,皮肤却是光洁如故,只是因为血已流尽,肤色略显苍白。

    及至日头西沉,前出的各什骑卒纷纷返回。李延昭唤过各什的什长,前来陈放遗骸的山洞中辨认尸首。在一支火把微光照耀下,来此洞中的什长们,见到陈放在山洞中的十一具遗体。各自悲痛不已,自不必言。

    很快,什长们便是确认了其中九具遗体的身份。发生争议的两具遗体,却是一对双生子。体型什么的,都是几乎一模一样。无疑使得众人犯了难。

    李延昭取过泥块和纸张,给九具已无争议的遗骸写上名字,所属。而后发生争议的两具遗体,便没有再动,打算运回大营之后,择日请家属前来辨认。

    接到李延昭请求的赵都尉也并未让李延昭等太久。次日天明,便遣数十部属,渡河为李延昭送来了二十口连夜赶制的棺木。李延昭观那些棺木,虽然简陋了一些,显然是军中精通木匠手艺的士卒赶制而成,不过总算得令牺牲的同泽有了栖身之地。

    将遇难的十一位袍泽装殓入棺,又委托带队前来送棺木的队率护送英灵归乡。李延昭亲领曹建属下骑卒一路护送到河边,望着几条向河对岸返回的渡船,方才松了一口气,道是了却一桩心愿。

第八十八章 陇西烽烟() 
送走了归乡英灵之后,留在河南地的广武骑卒们,又是纷纷以什为单位,四出侦骑。

    当日,又有一什人马寻回九具无头遗骸。亦是广武军服色。李延昭又带领部下们,经过一番清洗辨认,将身份辨明的这九位战殁袍泽装殓入棺,而后遣刘季武率部送至河边。对岸赵都尉见状,便派船将这九具忠骸运回北岸,随即送往大营而去。

    先前牺牲在南岸的二十具忠骸已俱是找到并送回大营。然而李延昭的心情却依旧是沉重不已。

    逝者已远,而生者仍需履职。李延昭将自己对阵亡将士的牵挂暂时压在了心底。而重新认真无比地,布置起所部此刻应该重点履行的事务。

    洮水畔的氐羌之众已经拔营东进,仿佛是见识过后,知道自己所部并不好惹,绝非可以随意揉捏的软柿子。陈安所部的哨骑这两日来也再未露面。由刘季武所率的一部哨骑,甚至深入百数十里,直达狄道、首阳等地,已算是到达了渭水流域,距离陇西重镇陇西郡、南安郡不过几十里。

    即便如此,路途中也再没遇到哪怕一个陈安军哨骑。李延昭结合各种情况来看,估计是陈安军并无与凉州军开战之意。加之上次那波偷袭自己的陈军哨骑遭逢重创,大抵使得此刻的陈军哨骑们,都是严守不出。刻意地避开了自己麾下的哨骑们。

    以至于连凉州军四出窥探的哨骑,如今也几乎是横行四野,再无人前去拦截。

    借由此一系列情况。李延昭终是做出了自己的判断:陈安的确是在与刘赵开战。募发的数万氐羌之众,也已拔营东进,绝无进攻凉州的意图。于是李延昭将这些日子哨骑们所探得的一应情报汇总了一番。而后修书一封,遣韩文灿带着这份情报回营交给千人督阅览。

    而河南这边,李延昭趁着陈安各部忙于准备伐赵,无暇顾及他们这一支小小的哨骑队伍的光景,频频派遣属下骑卒四下而出。绘制陇西河南地图,侦察陈安各部兵力部署,也是忙得不亦乐乎。

    李延昭之前在逃难途中所绘的那一幅地图,毕竟只是他跟随众人逃难途中所过之处的山川地貌。之前他也曾想深入侦察陇西河南地,将这幅地图完善起来,然而却一直苦于没有良机使他得以这么做。现今这个期盼已久的机会到来,他又岂有放过之理?

    在这时候,他属下众多的识字军官,终于表现出了他期待的一面。众什长所绘制并交回的图样,所标注的地形地貌人一目了然。连他这个浸淫此道已久的个中高手都不由得啧啧称奇。

    虽然各什长递交回来的地图上,仍是有错漏之处。错别字这种问题也屡禁不止。不过李延昭却已是感到满意。短短数月光景,能使众人有此程度已令他感到颇为不易。至于错漏、错别字等那些小节,他看到了亲自改一改也是无妨。

    转眼间,李延昭率部渡河侦骑已近五日。眼看粮草等即将告罄,李延昭遂令诸部归来之后,即拔营回程。

    然而日暮之时,归营各部均到齐之后,前出两百余里,两日未归,侦查范围几乎直抵陈安老巢上邽的邵雷所部,却带回来一个大消息:汉赵刘曜征讨杨难敌回师,途中陈安袭其后勤辎重,并俘获汉赵大将呼延寔。劝降未果,便将其杀害。

    换言之,陈安终于是撕破了自己和刘氏匈奴赵国之间,最后一层君臣名分的遮羞布,反叛了刘赵。自此,陇秦之间战端一起,便唯有不死不休。直到一方彻底玩完。

    李延昭此时并不能确定谁会玩完。毕竟他对这时代几乎一无所知。唉,早知要穿越,真该多找点史书看看的。李延昭懊恼地想。

    然而从对局势的分析上,李延昭觉得刘氏汉赵的军事实力,无疑比陈安要强许多。因此刘赵的赢面更大。不过从他的心理和立场上来讲,他更希望陈安在这场不宣而战的生死相搏上取得优势。最次,也得搏一个均势。

    因为陈安现在所占据的这片根据地,正是除却关中之外,西北地区最为富庶的一片土地。虽然陈安对这片土地的掌控并不绝对。然而刘赵此时,却是不可能绕过陈安,从而对凉州展开进攻的。

    此时的陈安,无疑是充当了凉州面对刘赵的一个宝贵的缓冲区。李延昭深知陈安这一个缓冲区是多么。倘若没有了这个缓冲区,凉州就必须以孱弱的州郡兵,凭借一点黄河天险,来独自面对刘赵冠绝西北的强盛军事力量了。

    那时候,刘赵若要取凉州,只需突破黄河天险。突破之后,凉州便面临着无险可守的境地。

    而凭借着自己这些兵少将寡的州郡兵,是绝不可能挡住刘赵下定决心的一击。就拿广武郡为例。一个郡城加上三个县,四座城。郡治之下沿逆水尚有良田万顷。然而这一郡的兵力,不过区区四五千人。

    广武郡又是州治姑臧城的南面屏障。广武有失,则姑臧基本不用守了。凭着姑臧那“南北七里,东西三里”的规模,一则囤不下粮,二则囤不下兵。加之旧城又低矮失修,能挡得住刘赵的虎狼之师才怪。

    李延昭此时有心留下再为哨探,然而面对着粮尽的现实,促使他不得不暂时回军,待得回去补充粮草,并报告局势之后,再做其余打算。

    然而就在众人收拾驻地打算回师之时,李延昭看着属下士卒们,将山洞中的马粪以及生活垃圾等清理出来,便往山洞外一堆。随即便不管不问,此种做派令李延昭一阵心悸。

    “尔等可知,如此行事可是要害死尔等兄弟袍泽?”被召集起来的骑卒们聆听着李延昭的愤怒,看着山洞外被随意丢弃的生活垃圾,俱是垂下头,大气也不敢喘一口。

    “挖坑填埋!”李延昭没再废话,言简意赅地下达了命令。

    骑卒们领命去马上拿来锹镐等,回到那些被随意丢弃的生活垃圾旁,很快便刨出了几个大坑,而后将那些先前暴露在地表上的垃圾陆续推入坑中,而后将其掩埋。

    见军卒们已将垃圾填埋,并平整了一番,李延昭又亲自动手,从旁取过落叶等物,覆盖在那些填埋痕迹明显的新土之上,伪装了一番,李延昭方才满意地点点头,而后率众离开了此地。

    八十余名骑卒跨上战马,一同向着大河边上行进。到得河边,由那些广武军老卒伪装的船夫纷纷将船划到南岸,接上了这些骑卒以后,十来艘小舟又纷纷向北岸划去。

    尚且在北岸留驻的赵都尉所部见李延昭一行人复归,遂询问了一番当下形势等。李延昭据实禀告,并言明自己所部需回营补给,来日再渡河哨探。赵都尉便由得其部向大营方向而去。

第八十九章 难民如潮() 
返回大营后,李延昭吩咐骑卒们带回修整,而后又由刘季武前去调运干粮箭矢等物,李延昭自携这几日属下骑卒们所搜罗的诸多情报,包括那几十张新绘制的陇西河南地的军事地形图,直趋千人督帐中而去。

    杜杰坐在帐内上首,听闻李延昭汇报了一番这几日渡河哨骑的收获,虽然未能尽歼那支偷袭己方骑卒的敌军哨骑,不过李延昭仅率数人,便斩获十级,赶跑了那支哨骑不说,使陈安所部哨骑再也不敢与其冲突,而且还运回了先前所阵亡的己方骑卒忠骸。这等成果已令杜杰感到满意。

    尤其当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