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凉州辞-第3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延炤弯下腰,用双脚蹬踏着弓臂,将弦拉开,挂于机括之上。随后平端着弩,向四周瞄了一瞄。弩机上有刻着刻度,可供调节的望山。原理等同于后世枪械上的准星照门等物。可说使用方法是非常简便。

    工坊在这不长的时间里,制造出这数百具弩机,还是令李延炤感到满意。不过望着手中这具弩的铁制弩机,李延炤转头又问李良:“弩机若为铁制,难免会生锈。敢问李匠头可有妙法防止生锈?”

    李良闻言拱手道:“法子倒是有,长史不妨稍候片刻。”言罢,李良去里间屋中,取过一小块用油纸包裹的动物油脂,随后拿到李延炤面前,将之展开:“长史请看,弩机若为铁制,容易锈蚀,故而良以为,便熬制猪油,待其凝结,后制备成此等小块,着士卒随身携带。若遇雨雾天气,只需令士卒切下一小块,在火上烤化之后,淋于弩机之上。便可止锈。”

    “若战事不紧,亦可令士卒拆卸弩机,以石块打磨去锈……”

    对于李良提出的这个解决办法,李延炤倒也是觉得可用。只是若在盛夏之时,那些冷却凝结的动物油脂,便有些难以携带使用。

    但当下缺铜,使用生铁制造弩机部件,也实在是不得已的一种办法。思虑一番之后,李延炤又道:“此番所产数百弩机之中,有多少是为铁制弩机?”

    李良返身拿过一本簿子,打开看了几眼,便答道:“铜制弩机一百三十一具,铁制弩机二百零五具。”

    李延炤闻言点了点头。又道:“除却此番制备弩机,不知匠头可还有别的物事?前番我曾闻麾下士卒言及,匠头在工坊中试制一种巨弩,可否与炤一观?”

    李延炤提及巨弩之事,却是让李良颇见几分得色。他先后在关陇流民之中募集熟练工匠,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总算是募得了几个熟手。而这些熟手之中,便有先前从事军器制造之人。他与这几人反复试制,终是制成了一架巨弩,正在试验之中,还未及将之大批制造。

    此番听闻李延炤相问,他便很是有些得意,将李延炤引到内里。在一间上锁的库房门外,李良掏出钥匙,将门打开,库房内形形色色的各式武器令李延炤几人啧啧赞叹。而库房正中,一架蒙着布的巨弩更是吸引了众人的眼球。

    李良上前,将那布揭开,随即一个可由人手推前进的弩车便显现出来。那弩车前端的弓臂,足有李延炤伸展双臂那么长。而那弩弦,更是足有成年人的大拇指粗。此刻,这弩弦虽然并非绞开的待发状态,不过仍是令人见之胆寒。

    牵引这样的弩臂无疑需要巨大的力量。而工匠们设计之时,便早已将之考虑在内。拉开弩弦需要一个如同绞车一般的东西挂上弦,然后由两人合力摇动转轮,绞车将弦绞开之后,再挂于弩机之上。随后再放上弩箭,瞄准目标,扣动悬刀,使弩弦将弩箭飞射而出。

    李良取出这架巨弩所用的弩箭。竟是通体由铁打制,黝黑发亮。足有两尺余长的弩矢。弩矢前端则是令人百用不腻的三棱箭镞。李延炤观这弩矢,便已依稀知晓其威力。

    那弩车的巨大弩臂之下,便是一架可托着它行走,由数人推动的四轮车。支于车上的弩臂还能根据需求来调整俯仰角度,简直堪称杰作。

    李延炤望着这架弩,立时兴奋不已,一连说了五个好。此番征讨陇西,难免会遇到艰苦残酷的攻城战。而这架弩机的出现,无疑将使得攻城变得简易一些。

    “李匠头如此辛劳,制造出这等神器,炤真是求之不得了。季武!”李延炤一边夸赞着李良,一边转头去望向刘季武。

    “属下在!”刘季武跨前一步,躬身待命。

    “稍后拿着我的印信,去军中刘别部处支取一万钱,拿来给李匠头,以为奖励。”

    “是!”刘季武领命。李延炤在怀中摸索了半天,才将方才从州治前来的内侍手中接过的那枚新印信交到刘季武手中。而刘季武正待离去,却见李良连连抱拳躬身,对李延炤道:“李长史,使不得呀,使不得……”

    “怎么就使不得了?”李延炤顿时有些疑惑,便直言问道。

    “这架弩机,并非良一人所作,乃是新招募的数名工匠合力制成。良断不能领长史所赏……还望长史将那几名匠人召来,将这等厚赏,发予他们。也好使得他们日后更能发挥所长,为工坊,为县府,也为军中出力……”

    “这个好说!”李延炤爽朗一笑:“便请李匠头稍后将这些工匠皆召集来此吧。”言罢,李良便抱拳而去,不一会儿便领了数名工匠进至库房之中,对他们道:“这位将军,便是李长史了。”

    李良言罢,那数名匠人一同跪倒:“草民见过长史……”李延炤见状赶忙上前,将他们挨个扶起,道:“我闻李匠头言道制成一架巨弩,过来一观,果是神兵利器。本欲拨出一笔钱款奖给匠头,匠头却言道是诸君制成这架弩机。为表奖励,我便仍将这笔钱款奖于诸君,惟望诸君日后戮力共进,为县府、军中出力,李某必不亏待诸位!”

    那几名匠人闻言,登时又是大喜过望,纷纷连声称谢。而言谈之间,刘季武已带着两名士卒回到此处,两名士卒抬着一只木箱,进入库房之中。刘季武行至李延炤身旁站定。随即,李延炤便指着那两名士卒放到地上的木箱,道:“此中便是一万钱。稍后且让李匠头分与诸君。诸君日后但凡有何难事,也不妨前来营中寻我明言。也可托于李匠头,请他传达与我。”

    李延炤这一番宽慰与鼓励的话,也令堂中诸人感到受用不已。他们颠沛流离,曾经命如草芥,却从未想到自己也有被“大人物”如此重视和厚待的一天,立时人人皆是感慨不已。

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征筹备(下)() 
    在嘱咐了李良一番,请他安排人手,多打造一些如同方才所见的巨弩之后,李延炤便带着刘、曹二人离开了工坊。

    此番出征,李延炤心中亦是没底。他先前与刘赵之间大战数场,也不过皆是小打小闹,所统率军队最多的时候,也不过就是去岁据守令居时的那三千弃卒。此番出征非同小可,而且麾下兵将各种来历,诸多派系等等,也是令他颇感头痛的所在。

    之前不管所带兵将多寡,总是如臂指使。毕竟怎么算来,麾下也皆是自己兵将。而此番大大不同。不仅有自己麾下武嵬军,还有先前使君便派驻于此的州治宿卫、日后定然还有各个高门豪族自行募集的部曲家兵。即将组成的这支军团,成分之复杂,实在是李延炤生平所仅见。而这等复杂情势,也使得他不由得有种未战先败之感。

    如何派遣和调配这些成分不同的军队,便是李延炤当下所应面对的首要问题。而较这个问题更为急迫和紧要的事务,便是军队的粮饷问题。

    去岁屡番征战,州中各郡县所积存皆不宽裕,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而在现在这个即将出兵的当口。这问题无疑更显严重。仗需要打多久,怎么打,任谁心中也没数。而粮饷这东西,便是多多益善。只是当下不论是县府府库,还是州中积存,委实都是有限得很。若这一仗旷日持久,打他个半年一年的,军需粮饷从何而来,却还是真不好说。

    那些州中高门虽然信誓旦旦地拍着胸脯言道,粮饷与部曲兵员,皆由他们自相筹集。然而被这些豪族屡番拖后退的李延炤,能够相信他们的鬼话才是怪事。阴元言及其愿捐出过半家财,但在李延炤眼中,这位老狐狸能够捐个四分之一,他已是谢天谢地烧高香了。

    既然这些猪队友靠不住,这不得不解决的严峻问题,便唯有自行想办法了。李延炤思来想去,县府府库中尚不宽裕,便唯有趁着各处都在筹备之机,再加把劲,倒倒牛羊马等牲畜,顺便连带着卖卖铁器、兵器等物,好歹将这半年左右的军需凑齐再说。在他看来,刘赵仍是一个庞然大物。而吃下陇西这片地方,不用个半年左右的光景,他倒还真是不信。

    思虑间,李延炤脑海中蓦地灵光一闪,随即便转身往回走。令居工坊中的武器装备等物皆是质量上乘,何不将这些军械卖给州中那些高门豪族。这样一来可以间接性地提升各部的战力,而且又能够通过交易,来为大军募集粮饷,一举两得,又是何乐而不为。

    刘季武见李延炤转身又向工坊中返回而去,登时一愣,随即便快步上前,扯住李延炤的衣袖,问道:“昭武为何又返回而去?可是有何要紧之事需要传达?若有,不妨告知属下,属下前往传达便可。”

    李延炤一把扯住刘季武,随后向呆立在另一旁的曹建招了招手。待得曹建行来,李延炤便又将二人引至街角一个僻静处,随后望望四周,见无人注意方对二人道:“使君命我转任司马,授将军号,假节。出兵陇西之意已昭然若揭。而此时府库中粮饷若充为军资,炤则唯恐不足,方才想到一个妙招,便与二位兄弟一同计议一番。”

    “昭武所言妙招,又是如何而行?”曹建听到这里,心底也是泛起疑惑,便问道。李延炤指了指就在不远处的工坊:“我县中工坊所产武器盔甲,皆是上乘。我方才一念及此,心想不妨将这些武备卖与州中诸多高门豪族。既提升了各部战力,亦可募集到不少财货,充为粮饷。”

    李延炤提出此议,二人却皱眉细思片刻。随后刘季武问道:“既是如此,长史打算如何去买卖这些武备?”他们将要出售的对象都是州中高门豪族,断不可能像寻常街边小贩一般叫卖吆喝。两人在与他们长久以来的交道之中,对此也是摸出了一些门道。

    “此番为帅,正得益于武兴辛府君的举荐。虽然我知他也怀着一番别样心思,不过此事已尘埃落定,使君任我为帅,对于辛府君,也总须略表感谢为好……”

    “不妨便从武库中已打造完成的库存之中,调出五十领铁甲,一百柄诸刃长刀,遣人去往武兴,赠与辛府君。而其见得这些兵刃盔甲,定是要武装自己家中精锐部曲,在旁人面前显摆一番。旁人见这些兵刃盔甲锋锐坚固,也多半会生出相求的心思……”

    李延炤微微一笑:“而这些东西,不敢说别无分号,然我县工坊中出产之物,却是最为精良。这些高门豪族急于武装自己麾下部曲,多半也舍得些钱财。到时这些物事卖出去多少钱,还不由我等说了算?”

    “此法确实不错。”曹建在一旁已是听得连连点头。随后又问道:“将军返回工坊,可是要匠人们多造些盔甲军器?”

    “曹督懂我。”李延炤哈哈一笑:“如今既要李匠头督造巨弩,又需令其差人打造盔甲军器,人手必然也是不足,稍后我便与匠头商议一番,着其招揽人手,务必在出兵之前,打制足够这些豪族所需之量。”

    三人返回工坊,李良见到他们离开又返回,便连忙再次迎了上去:“长史可还有事吩咐?”

    李延炤拉住李良,向屋内行去。李良在工坊中辟了一间屋子,充作存放配方以及各项账目、簿子之处。平时不在时都上着锁,而此时尚在工坊之中,大门便是敞开着。李延炤与李良一同行入其中,随后两人分别坐定。李延炤率先开口道:“现今工坊之中,在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