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凉州辞-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卒们闻王老柱言及于此,都是有些惊愕地看了一眼仍立在十几步外,举目望向敌营的百人长,心下瞬间便再无怨言。纷纷狼吞虎咽地拿出自己的胡饼啃食充饥。而什长队率等一应基层将佐,已纷纷行至百人长身旁,开始询问起今日队伍动向以及安排。

    陶恒看着两里外的敌军营地,面色凝重一语不发。直到敌军用过晨食,开始自帐中拿起武器出营集合,陶恒的神色方才紧张起来。他大略数了一番出营敌军数量,见规模已有不下八千人,神色中更见忧虑。

    在敌军出营列队,继而向令居县列队出发后不久,留在营中的数千人也没闲着。他们在各自将佐的带领下纷纷开始拆除营栅、帐篷等。并纷纷将其装车以备搬运。王老柱见此情景,却是甚为不解,连忙凑近陶恒,问道:“百人长,这些虏贼是要干嘛?”

    陶恒叹了口气:“刘胤是想将营寨前移,好减缓出兵攻城所费时间气力。首日出战,刘胤仍以氐羌人为先,乞活军帅为后。更留两千虏骑压阵,端得是食古不化。”

    在陶恒印象中,自他在陇西时,对虏贼印象便是如此。起先并未占据陇西地区,刘赵多以归附的乞活军为炮灰。而以本族精锐押后掠阵。若炮灰有效地消耗了敌军气力,押后掠阵的匈奴精骑便一鼓而进,趁势击破敌军。倘若这些炮灰并未发挥多大的作用,这些匈奴人珍贵的本族有生力量也承受不了多大的损失。

    而击破陇西之后,陇西地带大大小小的氐羌部落慑于刘赵强大的军事威压,加上送人质至长安,也不得不貌合神离地归附匈奴。如此一来,匈奴人眼中的这些乌合之众便成为新的炮灰部队。

    人数较少的匈奴以及杂胡,在这场波及甚广的乱世中,也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来求得本族人的优先生存权。与之对应的,便是外族人的彻底沦落。活在北地的其余民族在无力抗争之下,境遇简直不比豚犬好多少。

    “走!”陶恒转头望向王老柱:“遣一人回营,将此处敌军动向报知司马。我等便继续向南。此去路途险峻,困境重重,然为司马及千百袍泽计,我等也别无选择。”

    城楼上,处处都站着持火把据守的士卒。一旁的铁锅中皆是在加热的油。每只锅旁都有数名士卒围着,数人将早先劈好的柴火丢入锅底。其余人则各执蒲扇,向着那锅底熊熊燃烧的柴火扇着风。

    除此之外,其余值守士卒皆是在城墙上严阵以待。事关自身性命,谁也不敢稍有疏忽。随着远方敌军黑压压的军阵越发迫近,城墙上的军卒们冷汗也是涔涔而下。

    毕竟如今城墙上站立的军士之中,仍以临时征召的辅兵为主。面对缓缓推进而来的军阵,人人心中都升起一种疑惑:如此强大的敌军前来攻城,令居真的能守住吗?

    老营士卒们在各自战位上严阵以待。而征召而来的辅兵们,则多半紧张兮兮地望着城下两箭之地外的敌军军阵发呆。

    赵军在两箭地外停驻片刻,重整队形。李延炤在城楼上举目四望,望着城头一副魂不守舍模样的己方军卒们,心中不由得大急。他回过头,向身后的鼓吏大声下令:“击鼓,备!”

    “备!”李延炤身旁一众严阵以待的老营士卒们纷纷呼喝起来。鼓吏也拿起鼓槌,对着城楼上架好的军鼓奋力敲击。

    听闻号鼓声,以及城楼上司马左近士卒们的呼喝声,城头其余以辅兵为主的士卒们纷纷振奋起精神。经过一段时间严格训练的他们,如今已是不再缺乏最基本的纪律。只是没有指挥的时候,他们心中并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如今号鼓响起,这些军卒们便纷纷拿起手中盾牌,沿着城垛架起一道坚固的防线。在盾与盾的缝隙之中,早已打磨锋利的枪头与刀刃闪着摄人心魄的寒光。

    在城上照顾大锅的士卒们也得到了纷纷前来的刀牌手们的保护。他们将盾面向城垛架起,为在锅边忙碌的袍泽们撑开一道密不透风的盾墙。随着蒲扇的摇晃,锅下的火越烧越旺。锅中也逐渐冒起青烟。

    赵军整队完毕,继续向前方推进,直至一箭地外再次停下。号角吹响,前排的氐羌武士及队中的晋人乞活军纷纷高举盾牌,抬着云梯,推着橹盾车便向城边开始冲击!

    “放!”等待已久的魏旭看到敌军已冲进一箭范围之内,右手猛然向下一挥,大吼道。他身旁聚集起来的弓弩手们纷纷将弩机伸出墙垛,各自瞄准一个大略的位置,便随即扣下手中弩机。

    数百支弩箭离弦而出,带着劲风袭向城下的氐羌武士。虽然这些令居县兵手中的弩箭呼啸而下,然而对着早已举盾防御的氐羌武士,这些弩箭所产生的杀伤只能说是微乎其微。

    射中城下氐羌武士手中盾牌的弩箭,或被弹开,或直愣愣地插在下方士卒们高举着的盾牌之上,箭尾的白羽犹在反复晃动摇摆。面对这阵完全称不上密集的弩箭袭击,举着盾的氐羌武士也没有稍停,他们继续迈着整齐的步伐,向着城下推进而来。

    面对这种汹汹而来的如潮攻势,唯一应对的方法就是给他们造成足以使他们崩溃的巨大伤亡。在这个还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时代,李延炤所能想到的最好办法,便是凭借高沟深垒,再以热油浇泼,再点一把火的方式来对这些敌军造成成吨的伤亡。

    这个办法在金城郡已经实践过一次。事实证明,只要将城墙修高,储备足够给这些蛮族造成巨大伤亡的军械武器乃至火油这种东西,能够在防御战之中占据绝对优势。

    弩兵们继续用尽自己全力上弦,放箭。不过从始至终,这些弩兵给敌军造成的伤亡一直极为有限。魏旭无力地举着弩,向已快要到达城下的敌军人群中放出了一箭。弩兵们因未能给敌军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亡,情绪普遍很低落。

    赵军士卒们很快便被辅兵们增挖的那条加宽的令居县护城河阻挡住了去路。刘胤第一阵便派出八千人,也正存着将令居县一鼓而下的意图。不过现实却是在无比残酷地告诉他,攻取令居,并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眼看着己方前排氐羌武士已在护城河旁驻留,刘胤挥挥手,在最后方掠阵的那两千余名匈奴骑兵,便纷纷开始策马前行,逐渐接近远处高耸的令居城墙。

    匈奴骑卒们前进到约莫一箭半远的地方,便纷纷驻足,而后分为四队,便在各自将佐的带领之下向着令居城墙奔驰起来。站在城楼上的李延炤对于敌军的这一招并不陌生。骑卒们在高速奔驰的马背上,借助马的速度,将手中箭矢可以射到更远更高的地方。他转过头去,对身后鼓吏道:“击鼓!御!”

    “御!”城楼上云集的老营步卒与铁甲步卒们纷纷高喊。咚咚的鼓声在南侧城墙上回荡,在城墙上逡巡的一部分士卒,纷纷持着手中盾牌上前,而后将盾又架在垛口边,与方才同泽们的盾阵一起,形成一道更高更坚固的盾墙。

    城楼前列的老营步卒们也纷纷举盾,构成一道遮蔽城楼的盾墙。在那些老营步卒们身后,便站着百来名披甲持刀的铁甲步卒。李延炤面色凝重地望向城下往复奔驰的匈奴骑卒,而后缓缓将手中铁制面具扣在脸上。

    见李延炤戴上面具,其余那些铁甲步卒也有样学样,纷纷将面具戴上。两名后列持盾老营步卒一左一右奔至鼓吏身旁。他们举起盾,将鼓吏也护持起来。城楼上的步卒们有序地做完这一切不久,李延炤便透过面具上开在眼外的小洞,看到奔驰中的匈奴骑卒向城楼上发出了第一波箭矢。

    箭雨转瞬即至,射在盾牌上发出的咄咄声,与射在后排铁甲步卒甲叶上的铿锵声交杂在一起,回荡在这段城楼上空。李延炤微低下头,任零星箭矢敲打在自己的头盔以及肩甲上,时不时透过皮肤传来的轻微刺痛意味着箭矢歪打正着地钻入甲叶间的缝隙。然而内里还衬着一层皮甲,李延炤对此浑不在意。

    在匈奴骑卒们借着马势奔驰中发出的一波波箭雨之下,踟蹰在护城河边上的氐羌武士们,已经开始用木梯架桥,试图通过这段要人命的城壕。被匈奴骑卒精准又连绵不绝的箭雨压制在城头上的弩兵,也只能寻机零星地向城下的敌军骑兵射出几箭。然而对于高速奔驰中的敌骑,这些弩矢根本构不成任何威胁。

    骑卒们成功的压制,为充作先锋的氐羌步卒们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冒着城上时不时落下的零星箭矢,这些顽强的氐羌武士借木梯搭桥渡过护城河,随即便迅速向城下冲去。

    只是他们不知,他们渡过城壕,密密麻麻地向城下冲去之时,这场攻守战对双方基层士卒将佐的考验,方才刚刚开始。

第三百章 固守令居(二)() 
作为赵军先头部队的氐羌武士们,在渡过护城壕之后,便即刻抬着剩余的木梯,向着令居县城下冲来。魏旭所部弩手虽然仍在不间歇地射击。但是毕竟人数寡少,对攻城赵军所造成的伤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赵军见城头射来的箭雨不甚密集,胆子便大了起来。他们待前排袍泽们架起攻城梯,便纷纷向梯口涌去,蚁附而上。转眼间攻城梯下半部皆是举盾攀援而上的氐羌武士。李延炤见状,扭头对着鼓吏大声下令道:“击鼓!砸!”

    城上据守的县兵们在听闻鼓声之后,自排列整齐的盾阵中各分出数人,顺着袍泽们堆砌滚木礌石的方向而去。不多时,或两人抬,或三四人合力,将早已准备好的滚木礌石等物纷纷搬运至城垛后。此时城外匈奴骑兵的箭雨仍是不绝。在搬运过程中,间或有令居县兵中箭倒地,很快,那些哀嚎着的兵卒便被一旁冲出的同泽们架上胳臂,顺着阶梯向城下而去。

    滚木礌石搬运既毕,城头上的基层将佐们便探出头,一边小心翼翼地查看着匈奴骑兵的奔驰轨迹,一面看向攻城梯上的敌军士卒。不多会,趁着城外匈奴骑卒驭马转身的当口,各基层将佐们齐声大吼一声:“砸!”

    随着将佐们发令,垛口旁的士卒抽出个别人放下盾,而后抬起垛口后的滚木或礌石,费力地搬上垛口,而后一齐用力,便向着攻城梯上仍在攀登的氐羌武士砸去。待那些滚木礌石甫一丢下,士卒们便立即回身牵住栓系在两头的绳索,而后以一只脚抵住垛墙,数人合力向后拉,试图将这些抛掷出去的滚木礌石收回。

    氐羌武士们举着盾,心想着凭令居县兵那点零星的箭雨,自己应是无虞。孰料城头上瞬间降下的滚木礌石雷霆万钧一般砸下,尚在梯上攀登的赵军将卒们来不及闪躲,便已纷纷被击中。有的滚木礌石虽是砸中盾牌,其所传递的巨力,却是令举盾人的胳臂在第一时间筋断骨折。城头上攀援的氐羌武士们,纷纷不受控制地向后方自由落体般摔下去。

    城下士卒见得此景,纷纷想起躲避。然而后方大队袍泽人挤人,又哪有令他们闪转腾挪的空间?不少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先登的袍泽凌空而下。反应快的尚能够举起盾挡上一挡。然而随着嘭嘭的人体落下之声,梯下等候攻城的袍泽不少应声而倒。部分人弃了手中盾牌抱着手臂哀嚎起来。而其余一些则倒在地上,脖颈折成一个诡异的角度,再无声息。

    望着城头守军将方才掷下来的滚木礌石收回,城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