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凉州辞-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多么巨大。这项大工程修完还不知到何年何月去了。明年若是这些流民还没有投入农业生产的话,他们食从何来?

    “现下县中流民众多,情势复杂。还是先组织县中生产,步入正轨再言其它。”李延炤转头望向城外的流民营地,好似感慨一般轻轻说道。

第二百四十三章 工坊落成() 
网。。,最快更新凉州辞!

    辛彦自返回县府之后,便回到县府后堂中昏睡不起。直到次日未时末刻方才醒转。一睁眼却并非熟悉的床帏。细细一想,方才想起自己已至令居县赴任。如今正是此间一县县令。昨日回来路上令他倍感不适的一路颠簸,几乎将他的骨头都几乎都颠散架了。如今回想起来,实在是段不怎么愉快的回忆。

    见他起身,旁边却有个眉目清秀的披甲军卒上前,询问他有什么需求。辛彦当下虽然是醒转过来,然而浑身依旧痛得厉害。便连连摆手,转眼又躺了下去,方才有气无力地言道:“水……水……”

    那年轻军卒闻言,立即便转身行出,不一会儿便端着一只陶罐回来,放在胡床一侧的几案上。而后将扣在罐口的一只碗翻过来,又将陶罐提起,斜斜地倒出一碗清甜甘冽的井水。辛彦见到这碗水,便立刻来了精神,连忙爬起身,端起碗来便咕咚咕咚地顺着喉咙灌了下去。灌完这满满一碗水,方才满足地喘了口气,而后斜倚在胡床边上,问那军卒道:“李司马呢?”

    那军卒闻言,笑了笑道:“李司马正在前堂中处理公务,特命小人在此看顾辛明府。言道明府若是醒来,若有什么要求,尽管吩咐小人便是,小人一定照办。”

    辛彦想了想,而后点点头,道:“现下是什么时辰了?”

    军卒答道:“回明府,快要到申时了……”

    “申时?”辛彦闻言大惊,一下坐起:“你是说,我睡了整整一天?”

    军卒见辛彦一副惶急模样,点点头道:“明府是昨日申时末刻到的……如今算来,差一个时辰便是一整天……”

    辛彦起身,想要四处转悠一下,然而甫一起身,脚下却一时站立不稳,险些立时跌倒。一旁那军卒见状,赶忙上前扶了一把,才让这位新来的县令免于在卧室内跌倒出丑的窘相。

    辛彦忙向那年轻军卒道了谢,而后又一坐回到胡床上,甩甩头想了片刻,便转向那军卒道:“有吃的吗?一日水米未进,腹中饥饿……”

    辛彦说着说着,肚皮几乎在同一时刻配合地咕咕响起来。那年轻军卒强忍住笑,抱拳躬身以示从命,而后便转身向着伙房而去。

    辛彦睡得昏昏沉沉,然而李延炤却是没闲着。上午的时候,他随着几名县中医者,一同前往城北流民聚居的那片营地,看着那些医者给营中身有微恙的病人都看了病。又令今日在此值守的魏旭回到营中便通知领队来此的队官们,今后每日都须将流民聚集的这片区域打扫一通,垃圾及时集中起来填埋掉。确保水源干净,引导流民们定点如厕……

    魏旭在之前贪墨案中虽然涉事,不过李延炤却轻轻放过了他,只是象征性地罚了一个月的饷,也让魏旭对他心怀感激。不过此时听闻李延炤这番繁杂的安排,他也是没了头绪,一脸苦相地听着,只觉头大如斗。

    “万万不可马虎!若是流民中爆发疫病,县中亦是不免要遭灭顶之灾!”听闻李延炤所说后果颇为严重,魏旭心下也是凛然,忙又听李延炤说了一遍种种安排,方才记了个大概。

    视察完流民营地,李延炤带着部众们返回县城,刚刚回到县府,尚未及吃顿午饭,便见先前派往工坊那里监督建设进度的差役回来报告,言道工坊已经建好,便也顾不得其他,连忙叫上刘季武与陶恒等几名随从,便出了县府直向工坊所在地而去。

    因为建工坊所需资金准备得并不充分,这间占地方圆十来丈的工坊此时却显得颇为简陋。同周边的民居一样,也是夯制的土墙。与青砖垒成的军营营墙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不过比简陋的民居稍好一点的,便是这工坊房顶乃是瓦片覆顶,而非周边民居惯用的木质板材和干草等。

    李延炤带着刘季武并一行随从,在那差役的带领之下推开工坊大门,行入其中。院中,正三三两两地或坐或站着许多工匠,正是修建这座工坊的匠人,此时见一行人工坊院内,也皆是惊疑不定地望着他们。

    李延炤行至一票工匠身前,抱拳深施一礼道:“大伙连日来修建这座工坊,甚是辛苦。李某便在此谢过大伙了!”话音未落,当先的一名工匠连忙上前半跪于地道:“官爷……使不得,折煞了小人们哪……”

    工匠们在这个时代的社会地位并不高。同世兵兵户一样,他们也有着不小的尴尬。有些身份的人,总将他们这些工匠当做牛马驭使惯了。此时见眼前这位县府司马如此尊重他们,这些匠人们也是面面相觑,眼神中都透露着一种无法言说的惊愕。

    “不必如此,快请起。”李延炤两臂用力,将半跪在地上的那位匠人扶起,而后抬起头,环视了一番周遭的众位工匠,缓缓道:“诸位实心做事,都是我县中栋梁!这些日子大伙都在努力建造这座工坊。如今既建成,大伙的劳动,便应当得到肯定!”

    “大伙此次,做得很好!日后这里也是大家做工的地方,李某在此承诺,只要实心做事,技艺精湛。县府今后自然会为大伙发下钱粮,以供养诸君,以及诸君家中亲人。诸君为县府付出劳动,李某便断没有亏待大伙的道理。我讲这些,也是想消除大家的后顾之忧,今后为县府实心做事!李某再次在这里谢谢大家!”言罢,李延炤又是深深地鞠了一躬。

    当李延炤再次抬起头时,他从面前这些匠人们的眼中,分明看到了泪花闪动。人人眼中都仿佛燃烧着一团火。那团火,叫做斗志。

    “稍后,我会将日后按时发给大伙的钱粮禄米列出一个标准,来供大伙参考。技艺越精湛,所得便越多,做的事越多,所得便越多!”

    李延炤踌躇满志地说完他自己的安排,面前这些工匠,已是跪倒了一片……

    “承蒙司马看得起,我等必尽心竭力做事,以报司马!”方才半跪着的那汉子,如今又是一脸激动,半跪于地抱拳言道。

第二百四十四章 重逢廖督() 
工坊既已落成,李延炤便又去到郡府之中,以先前查抄樊掌柜家的财货,向郡府求购了一批生铁,计花费三万余钱,换得生铁两千余斤。李延炤见所能换得生铁就这么些,想要拿出财货再换一批,郡府书吏也是面有难色,便只得作罢。反正这些生铁作为县府工坊的第一批物料,已经足够工坊中的匠人们打一阵子了。

    而这些生铁的主要用途,也是制作农具,以拿给那些新入流民垦荒之用。令居县去往广武郡的逆水上游,还有靠近大河的下游,都还有为数不少的荒地可以开发成为良田。如今县中入了这么多流民,也正应当将这些荒地开垦出来,以为他们立身之用。如今那些流民居于城北,两千余人一日便需消耗粮米三十余石。短期内尚不觉得有什么,然而长此以往,便是李延炤背靠着樊掌柜贡献出来的那座粮山,也是迟早有吃完的一天。

    刘季武之前在关中的时候,便是亲眼见过其父处理民政方面的各种问题,也可以算作经验丰富。李延炤便请他带了一个百人队的步卒,前往县内各地去查探,丈量可开垦的土地面积,并详细记录,汇编成册。以便对下一步的安置及屯垦参考。刘季武倒也不含糊,立刻便带人上路,开始查访县中周边地带,以及那些在逆水下游边上,方便疏渠灌溉的地方。

    李延炤又清点了所剩的资财,除却那些珠宝玉器与绢帛布匹之外,所余者不过十几万钱。初次查抄出这巨量财货的喜悦,此时已是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忧虑。

    这段时间简直可谓是花钱如流水。当了令居县的这个家,李延炤才惊觉原来需要花钱的地方这么多。樊掌柜积攒半生,虽然早就成令居县首富,不过真要放到县府的角度来看,以李延炤的构想来建设县府,这么巨量的资财也是捉襟见肘。不敷使用。

    当下在县中,粮食生产也可谓是重中之重。工坊落成之后,李延炤便一心扑在安置流民,以屯垦荒地之事上。他将当下令居县中的种种情形详细地给辛彦做了一个介绍。而后便指出,安置这些流民,尚还需调拨粮种、耕牛、农具等等巨量的物资。生铁运回来之后,已经交割给工坊农具。而粮种之事倒也不用发愁,当下只有耕牛尚未准备妥当了。

    李延炤知会了辛彦一声,便带着陶恒并其部众,又从剩下的十余万钱中拿走了五万钱,便要去安置在西平左近的秃发鲜卑部,为之后的屯垦购置耕牛,以及为军中添置一批军马。

    秃发部自上次被击败之后,这两年也可谓老实了不少。遵循州治的政令,西平郡府如今每至冬日,也总要一方面调集郡县兵以防备秃发部可能的起事。另一方面也要派官吏前去查看部落的生存状况,以便在无以为继的时候,能够给予一定的与赈济,从而将可能发生的乱事掐灭在萌芽状态。

    在多方的通力协作之下,如今的秃发部虽然称不上蒸蒸日上,不过活命却是绰绰有余,从而也确实没有必要再起乱事,以打乱这好不容易得来的安定生活。

    李延炤与陶恒所部骑乘军马,先沿河而上去往郡府,再由郡府折而向西,穿越各种险峻难行的山间谷地,耗费了四五日光景,终是抵达了西平地界。

    到了西平地界,众人却对秃发部目前所居之地一无所知。前去寻找这个部落,李延炤便领众人先向西平郡城而去,以期能从郡城中打听到自己想要的消息。众军卒自城外浮桥上渡过湟水,而后便向西平郡城东门而去。西平人口众多,郡城的城门之前也是熙熙攘攘,简直与稍显冷清的广武郡判若云泥。

    李延炤与陶恒等候了不一会儿,便已行至郡城东门之前。守门士卒看到他们这一行身被皮甲的将卒,却伸出手将之拦了下来。那士卒盘问道:“你们,干什么的?从哪来?”

    李延炤笑着拱拱手,道:“我们从令居县来,正要去城中歇歇脚,再打听打听秃发部放牧之地,之后想去部落之中采购些牛羊,以备开荒。”

    守门士卒皱着眉打量了李延炤一番,而后有些不客气地言道:“你等不会是奸细吧?”

    陶恒闻言,面上顿时现出惊怒之色,上前一步愤愤道:“你胡扯!”

    李延炤伸手拦住激愤的陶恒,而后在怀中摸索了一番,掏出一个小布包,他神色虔诚,缓缓将小布包打开,而后从中拿出一枚官印,递给了那守门士卒,问道:“你可识得此物?”

    那守门士卒拿过官印看了看底端阳刻的篆字,却摇了摇头道:“小人不识字。请官爷稍待。”言罢便拿着官印转身去找城门之后的门吏。他虽然不识字,却认识这东西乃是官印。因此看到之后,对李延炤等人的态度也恭敬了几分。

    片刻之后,那守门士卒归来,而后将官印递还给李延炤,抱拳拱手言道:“小人方才多有冒犯,还望司马勿怪。”言罢招手放行,李延炤一行人便随之郡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