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凉州辞-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众人闻言,皆欢呼不已。之后操练愈发认真起来。

    数日后。

    营中点将台已是搭建而起。这日是秋分,太守本日校阅诸军,早已在营中传开。

    李延昭早早带领众人喂过马,用过早饭。便带队来到点将台旁。诸军亦是陆续集合,先后由各部校尉、各曲军侯等带领,行至点将台前。随着各校尉的口令,纷纷席地而坐。

    李延昭等十一人亦是坐在点将台一侧,另一侧靠着营墙的地方,已是立起了数个箭靶。诸部曲坐定之后,偌大的校场倒也是井然有序,寂然无声。底下军士偶有议论,均是悄悄地交头接耳。

    等了约有半个时辰的样子。穿着绯色袍服的太守,在几名顶盔贯甲的将领簇拥下,走上了点将台。诸军见得太守已上台。连偶尔的交头接耳亦是停止。一千多人一片寂静,目光都是望向点将台之上高高站着的太守。

    太守清了清嗓子,对着诸军讲了一通话,却是指明兵事对于国家的关键,勉励诸位官兵平时勤于操练,战时勇于杀敌,建功立业等。随后宣布此次校阅,诸部曲须选取善射善战之士,于点将台前比试武艺。太守讲话完毕,随着一通沉重的鼓声,宣告了校阅大典的开始。

    首先考校射声都尉之下众军。射声都尉领射声营。五百人之中选取了五十人,分五批前去。十人为一批,带到校场中央。中央标着一条红线。李延昭极目望去,估摸着那红线到箭靶处,便是三十步左右距离。只见得那些射声引强士上得前去,随着什长的口令,纷纷搭弓引箭。

    “放!”什长发令。众人松弦,而后便是一通箭入箭靶的咄咄声。

    这些弓箭手常年习练弓箭,三十步远命中率也在十之五六。太守看着看着,不时叫声好,听得场下军士皆是得意非常。

    很快射完了一轮,众射靶军士便即退下,自有其余军士上前报靶,并将靶上及营墙上插着的箭矢拔下。倒是有几支箭脱靶太厉害,插得太高,那些军士望墙兴叹,却是无法。引得一侧众人暗笑不已。

    射声营的操演很快结束,之后马都尉领着十余骑徐徐场中。

    场中靠近箭靶前的空地上,已是立起了二十余个草人。十余骑入场列队,随着马都尉的一声喝令,俱是纵马向那些草人冲了出去。

    马都尉在马上向着那些草人冲杀而去的功夫间,却是取出弓箭,连发三箭,均是命中二三十步远的三个不同草人,引得太守大人起身边鼓掌边大声叫好。

    随即便见那十余骑猛然发力,众人抽出刀剑,二三十步的距离转眼就到。那些骑兵倒是停也不停。手中的刀剑猛然向那些草人的头上挥去。

    电光火石之间,李延昭却见那二十余个草人俱是身首分离。亦是不由自主地暗暗叫好。

    十余骑缓缓停下,回头看了看自己部下的战果。马都尉也露出了志得意满的笑容。而场中又是一片叫好之声。

    待得马都尉引那十余骑缓缓出场毕。场中便是又走进了两队持木剑盾牌的步卒。在各自都尉的命令之下,列阵厮杀,一时间场中杀声震天,两队人马你来我往,端得是杀得天昏地暗。

第十九章 技惊四座() 
两队步卒之间的厮杀持续了小半个时辰,之后有一方凭借着自身刀盾兵的精湛技艺优势取胜。太守将那营步卒的都尉召唤近前,加以勉励一番,竟是那日随同太守来观摩他手下众人操练的那将领。

    李延昭闻得身侧那一营的士卒议论纷纷。不由得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赵都尉平日操练士卒十分严厉。如此看来却也是有成效。”

    “我闻赵都尉营中士卒每日操练,人人均需劈砍直刺木人上千次。若有懈怠,直接就是一顿军棍。”

    “不错,赵都尉营中士卒都是怕他得紧。赵都尉在营中说一不二,从未有士卒敢于质疑。”

    李延昭听得这些议论,对于这赵都尉也是有了一定的了解。此人显然是属于压迫型的将领。对手下士卒,必是法纪为先。严厉非常。这却是与他自身的带兵理念略有不同。不过此种方法带兵,士卒的执行力更强。因为这支军队里,只有一个声音!

    同样的,若是将领做出了错误的决策,部下亦是会一丝不苟地去执行。如此一来,大部便会陷于万劫不复的境地。

    李延昭始终相信,众人的智慧凝结在一起,是会起到质变作用的。将领提出战略或者战术目标,制订作战计划,而后部下们提出自己对计划的改动意见,从而完善这些作战计划,使得其更加完备,从而足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这种群策群力之下的完善,是即使一个再深谋远虑的人也无法取代的。并非的名将,生来就具备卫霍之才。历史上绝大多数的名将。都是曾在帅帐之中群策群力,运筹帷幄,才获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

    眼前这十人,便是自己起家的班底。李延昭坚信,这些在雍秦之地之上世代生活,又被迫流亡来凉州,流亡路途之上吃尽苦头,又目睹了种种惨象的流民们,比较一般人,会更珍惜眼前得来不易的生活,会具备有更加坚定的信念,保家卫国四个字,在他们的心中已不仅仅是一句空泛的口,而将是他们誓用热血与生命去践行和守护的誓言!

    诸营已经操演校阅完毕。而点将台上的太守却与身旁的几名都尉交头接耳了一阵。不久后,李延昭便见那名庞司马来到点将台中央,看着李延昭一行人,朗声道:“骑都尉属下司骡马事,什长李延昭何在!”

    李延昭闻得庞司马点到自己姓名,已是条件反射一般从地上弹起,提臂到腰间,以标准的队列跑步动作小跑到点将台下,随即单膝跪地抱拳,对台上庞司马道:“骑都尉属下司骡马事李延昭,领本部十人参加校阅庞司马示下!”

    “府君令你部参加校阅,先抽取五人考校弓箭,距离三十步,考校十箭,自行组织。完毕之后,与赵都尉属下抽调十一人进行步卒对阵演练!”

    “属下领命!”李延昭抱拳施礼道。随即便转身跑回本部之前,大声喝令:“全体都有——起立!”

    “向右——转!”众人虽然没有系统练习队列,然而李延昭要求自己这十多人在营中集体行动之时必须列队而行。对于他的这些口令,众人却都已是驾轻就熟。

    “跑步——走!”随着李延昭的口令。众人整齐划一地向着校场中央的红线跑去。

    在红线前立定,李延昭略想了想,点道:“曹建、刘季武、崔阳、张兴。出列!”

    四人依言跨前一步。

    “准备弓箭!”随着这道口令,众人纷纷取弓箭在手。

    “上箭!”

    “引弓!”

    “放!”

    包括李延昭在内的五人,松开手,各人的箭都已是离弦而去。一片整齐的咄咄声过后,李延昭放眼望去,三十步外的五个箭靶之上,已均是分别插着一支箭。

    “上箭!”

    “引弓!”

    “放!”

    “上箭!”

    “引弓!”

    “放!”

    此时李延昭的世界里,只剩下面前的箭靶,还有不时发出的口令声,以及手中的弓箭。他,以及此时站在红线后的五人,都是机械地抬臂,引弓,放箭。

    射过六七箭之后,李延昭明显感觉到手臂开始酸痛,已是后劲不继。然而他依然是带领着众人坚持射完了十箭。

    第十箭离弦而出。李延昭见得那箭直直地插上箭靶,不由得高举起拳头,呼喊了一声来发泄自己方才心中的沉郁之气。

    众人将弓插回弓囊。不多时,靶场那边报靶之声却已是传来。

    “第一靶,中七箭!”

    “第二靶,中六箭!”

    “第三靶,中九箭!”这声报靶一出,无论台上太守以及众都尉将吏,还是台下围观的一千多军士,俱是一惊!谁能想到,在这些“司骡马事”的众人当中,还能有这样技艺逆天的军士呢?

    “第四靶,中六箭!”

    “第五靶,中五箭!”

    李延昭闻得报靶军士的报靶,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他挑选来考校箭术的几人都是平时练习弓箭之时表现比较出色的军士。好在一通考校下来,众人都是正常发挥。不算得非常出色,然而仅仅操练月余,已是相当不错了。

    一旁射声营的都尉听得这些报靶,已是激动地跳了起来,在原地转了几圈,然后口中喃喃道:“精兵!”

    他所部射声营常年操练弓箭,营中八成以上都是入役超过两年的老卒,三十步距离上射靶也不过命中十之五六。像那位十中其九的,更是绝无仅有。他甚至动了将这些士卒纳入自己营中的想法。然而看了看一侧的骑都尉马平,他便将这种念头打消了。

    那个霸道爱才又护短的马平,手下有得如此精兵,能舍得调拨给自己才怪了。想到这里,射声营都尉孙建雄不由得暗自惋惜不止。将如此精兵丢去养马,也就马平这个夯货才能干得出来吧。

    李延昭一行人将箭靶那边自己射去的箭矢尽皆回收起来,而后解下弓箭,置于之前众人坐过的那片空地之上。而后众人持刀盾集合起来。

    另一侧赵都尉属下的步卒营中,亦是走出了十人,在都尉赵程志的带领下,亦是做着准备。

    庞司马令属下军士抬来一口大锅,并若干木刀木棒等物。大锅之中却是半锅石灰。几名士卒将木刀分发下去,又将几杆木棒前端包上布,布中装满石灰。分发给两边。

    李延昭将众人集合到一起,道:“大伙都按照战阵操练之时的安排进行。七人持刀盾居前,刘季武、曹建、韩文灿、崔阳四人持长枪,两两为组,置于次排两翼。“

    ”牛二壮、秦大勇二人居前排中央。待得对面冲到近前,你二人便尽力用盾牌挤开对方前排中央士卒。若对方前排盾墙出现缺口,后面四人便从两翼用长枪往缺口内猛刺。若对方没有出现缺口,则前排士卒须奋力扛住对方的冲撞。持长枪四人寻机从两翼进攻。如对方防守严密,无机可乘,便须得前排士卒奋力冲撞对面,使得对方前排出现破绽。到时还望诸位听我临阵指挥。”

    “诺!”众人一齐道。

    很快,两什的步卒就各自集合完毕。很快便一齐带到了校场中央。李延昭放眼望向对面。只见得对面诸士卒均是精壮强悍,前排诸人清一色地持着木刀和长牌。后方亦是四支长枪,包着石灰的布枪头斜斜指向天空。

    庞司马见两方已是列队完毕,亲自从点将台上走了下来,查验众人手中所拿兵器。见得均是木刀木枪无误,方才回身走回台上。高喊道:“开始!”

    两方士卒俱是将长牌举在胸前,齐声发喊,一齐向着对面冲去。

    李延昭举着长牌,探出半个头向对面看去,不知是巧合,还是刻意为之。他正对着的对面,却恰恰是面上闪着寒光的赵都尉。赵都尉凛冽眼神却是激起李延昭无尽的好胜心。他感到自己胸中渐渐烧起一团无名之火,几股热流裹挟着力量,直向自己四肢百骸而去。

    “嘭!”两列持盾步卒将他们的盾牌用尽全力狠狠地撞在一起。双方都是咬紧牙关奋力前推,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将对面严丝合缝的盾牌阵线推出一丝破绽来。两边士卒双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