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凉州辞-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顿好军中诸事,李延昭便也回身至帐中,打算小憩片刻。昨日奋战竟夜,任是再强悍之人,也绝对忍受不了。然而躺倒帐中草席垫上时候,却牵动背部伤口,不由龇牙咧嘴了一番。

    昨日冲阵之时,李延昭背部和肋侧中了两箭,背部那箭自筩袖铠甲叶缝隙射入,但由于李延昭内里还披了一件皮甲,双层甲保护之下,箭镞入肉不深,也只不过半寸许。而肋侧所中那一箭,便要深些。箭镞几乎已全部入肉。

    战阵冲杀之时,精神紧张,李延昭倒也不觉有异。然而回师打扫战场之时,便觉这两处箭伤隐隐作痛。甫一回营,安排好诸事,即刻便前往军医处,将两处箭矢拔出,并上了伤药。

    虽然这两处隐隐作痛,然而李延昭还是勉力躺下,忙碌竟夜带来的疲惫感,使他很快便沉沉梦乡。

    之后数日之间,金城左近风平浪静。驻扎在距金城百里左右的赵军大营,数日皆无动静。而距己方骑卒穿越赵军阵线后侦得情况,冀城与桑壁的守军,依然是在坚守城池的奋战之中。

    冀城与桑壁二地,凉州军的坚决抵抗,不仅使得这两座城池不曾易手,更成赵军兵逼凉州的最大隐患。

    因此,赵军在上官严令之下,强攻二城十余日,积尸如山却依然不得寸进。如此一来,赵军便只得放弃强攻二城,转变策略,变攻为困,转而希望通过围困绝粮,来迫使二城守军就范投降。

    然而韩璞在建兴五年正月与陇西氐羌之众的战事之中,已尝到了断粮苦楚,因此此次出征陇西,更是调运了不计其数的粮草。足堪使凉州进据陇西二城的精锐支用半年有余。因此在桑壁与冀城的精锐坚守之下,赵军并不能得逞。只得持续着对二城的封锁围困。

    及至七月中下旬。刘曜倾赵举国之力,拼凑出一支数量庞大的大军缓缓西进,陇西及凉州的情势,又再度紧张起来。

    刘曜仍以刘咸兵围冀城,而呼延寔则围桑壁。虽然两方相持日久,然而谁也无法稍退一部。久攻不下使得这二将不再敢轻举妄动。然而此时炎热天气,先前攻二城的赵军士卒尸首无人收埋,便堆在城下任其腐烂。一时间,两城城下臭气熏天,也使得城中兵卒士气不振,受到不小的打击。

    七月二十日,先前哨骑的曹建部,终是返回大营,他们此次深入陇西二百余里,亲眼见刘赵连营,远逾数十里。闻得此报,金城大营的数十凉州军将佐,无不变色。

    待得七月二十五日,此次刘赵先锋三万人,已抵金城郡下。便在先前凉州诸军与刘赵前哨交战处的谷口左近扎营。

    前不久的战场之上,依然是暗红血迹遍布于地,不时有蚊蝇附着其上,观之便令人触目惊心。此次先锋乃是刘曜侄子,中山王刘岳。刘岳到得此地,也知此地便是先前那支数千人的先锋与凉州军交战之处,观满地的猩红血色,不乏感慨不已。

    前哨战那一败,已使得赵军上上下下,再未有敢于轻视凉州者。刘岳此时兵临金城郡下,也是步步小心。伐木立营之时,足足立起三寨,每寨之中,皆是数层营栅,拒马无数,严防死守,生怕凉州军再次行险出奇,突袭取胜。

    金城大营与刘赵营寨,此时直线距离不过五六百步,已可隔河对望。李延昭登上箭楼,窥探了一番赵军营寨。只见旌旗猎猎,赵军士卒兵强马壮,来回出入营地,井然有序。营寨布置也暗合军法,岗哨箭楼林立,几无可乘之机。

    李延昭见状只得叹口气。他心中深深明白,赵军如此强大的阵仗步步紧逼,只怕凉州真正的危机,便要即刻到来。

第一百五十五章 叔侄夜话() 
建兴十一年八月初三,韩宁、张阆再接哨骑急报。匈奴伪赵国主刘曜,已亲率十七万大军倾国而来。分屯于狄道至金城一线。临河列营,百余里中,钟鼓之声沸河动地,自古军旅之盛未有斯比。

    凉州诸将,闻之色变。张阆每日茶饭不思,常常登城眺望。见金城外三里,赵军营垒坚固,部伍严整。一上城头便是呆立一整日。金城郡中如今兵少将寡,虽占据地利,两面环山,一面临水。并且应对赵军可能的军事进攻以及围困,城中屯粮充足,并且打了百余口水井。

    然而韩璞被张使君派遣南征,如今两岸兵力加起来,也不过五六千人。若要应对刘赵如此大规模的进攻,还是显得兵力单薄了些。

    北岸韩宁,闻报之后,也是夙夜难寐。他召集诸将反复召开军议,商讨当下应对之策。然而讨论来讨论去,诸将的意见在此时,也是出乎意料的一致:务必结垒自守,万不可轻率出击。

    之前前哨战的战果,早已上报郡府。韩宁还专门派遣了一个百人队,将砍下的赵军首级等送回州治,以煊赫其武功。然而不过短短数日之间,这情势就急转直下。刘赵仿佛是根本未曾受到前哨战失败的影响。仍是部伍严整,进退有据。

    如此一来,即使李延昭面对这危急局面,也未有何破敌妙策。毕竟实力对比太过悬殊,就当下而言,惟有固守一途。诸将对于此等局势,也是看得清楚。

    军中信使马不停蹄地奔驰在各条官道之上,将这等消息分别送往各郡县府,以及州治姑臧。刘曜大军抵达陇西一线未过几日,州治中的张使君,便已接到刘赵军事行动的报告。

    本来接到韩宁前哨战大胜捷报的张茂,听闻继发而来的各路军报,愁云开始弥漫在这位使君的心头。张使君召集数位肱股谋士商议对策,常常在刺史府中讨论竟日,这些肱股谋士却拿不出一个合理且可行的御敌章程。

    如此却也难怪。自张氏接手凉州军政事务以来,凉州从未遭逢如此大规模的外部武力入侵威胁。即使永嘉年后,关中陇西大乱,逃难至凉州的百姓人户不计其数,凉州的人口却依然很有限。

    人口有限,便意味着生产所需的劳动力不足。因此凉州虽保持着与西域诸国的贸易,州中各个高门大族也都是有自己的商队往来于凉州和西域之间,州治的财货收入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然而却因为劳动力不足,导致兵少,粮少的不利局面。面对强大外敌入侵之时,自然难免捉襟见肘,力有不逮了。

    何况如今形势之下,州治的精锐部队,皆在冀城、桑壁一线,由韩璞与阴鉴统率,成为凉州在陇西地区实际军事存在的钉子户。这些州治精锐,也的确不愧精锐之名,两座孤城在刘赵强军的攻击之下,愣是挺了月余,却依然不显疲态。

    见识到两城守军的强悍战力之后,刘赵也不得不暂时放弃了对二城的强攻,转而留驻了足够的优势兵力对两城进行围困监视。

    此次危局,也使得张使君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每日召集肱股参议,却每日都是泛泛而谈。如今这危局之下,竟无一人能拿出务实之策,来改变眼下这一万分危急的局面。

    又是一个讨论竟日却毫无结果的一天后,当属下那些士族骨干,肱股谋臣尽皆散去,张茂也走到刺史府的厅堂之中,遥望南方。空中挂着一轮弯如满弓的上弦月。张茂深知,在南方数百里外,大河南北,凉州正经历着他们张氏执政以来的最大危机和考验。

    张茂正在望着夜空暗自喟叹神伤之时,却听身畔不远处,一声恭敬的轻声呼唤道:“叔父。”

    张茂回望,却正是自己的宝贝侄子,未来凉州的继承人张骏。

    自上次被广武军的那名骑卒百人将抓起来吊了一夜之后,自己的这位宝贝侄子可是学乖了不少。姑臧尹的几案上,便再也不曾出现那令人顿感不安的治安报告了。显然那一次不愉快的经历,给这位宝贝侄子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以及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

    最近的张骏,勤奋好学,积极上进。显然又回到了他小时候,大家对他评价颇高的那个年代。望着自己这位宝贝侄子,张茂轻轻喟叹一声,而后走过去两步,拉着张骏的手,幽幽道:“公庭啊,我等承先人余德,假摄此州,上欲不负晋室,下欲保完百姓。今虽华夏大乱,皇舆迁播,汝当谨守人臣之节,无或失坠。”

    自张骏弱冠之后,张茂便常常称其表字,而不再称其**名。出于长辈对晚辈的殷切期望,张茂希望这个侄子能早日成长起来,担当起凉州牧这一重任。在这个两京沦陷,五胡肆虐的时代,凉州作为唯一在北地形成实际存在的非胡政权,其责任重大,而内部虽靖,外部无援,也使得她在这时代承受着太多的压力。

    风雨飘摇的凉州,如今又迎来最大的危机,张茂只觉前途黯淡不已,因此对自己的侄子发的一通感叹,却更像是临终前的遗言。

    白日间召集诸谋士议事,参军马岌建议张茂集结目前凉州境内几乎可用之兵,亲征刘曜。而长史汜祎便针对此提出了激烈的反对意见。两人在刺史府内堂中,当着张茂以及宋、阴、索等本地士族高门的面吵得不可开交。两人面红耳赤,几乎要跳起来当着张茂的面上演一出全武行。

    争吵的结果,最终也是不欢而散。而张茂本人,也仍未下定决心,究竟进不进行这场劳民伤财的动员和亲征。

    自其父张轨接管凉州起,便跟随在张氏左右,忠心耿耿,能征善战的宋配,年初之时,也是病死在了西平太守任上。

    现今宋氏阴氏等等士族之中,能拿得出手的久战宿将,似乎也只剩下了扬烈将军宋辑、左司马阴元等区区数人。然而这些人,比起曾以千骑大破若罗拔能叛乱,又引步骑二万守卫长安,东赴国难的宋配来说,不知差了多少。

    苦思冥想之下,张茂也难以对当下局势做出一个稳妥的判断。他便暗自下了决心,若局势势微,便唯有听从马岌建议,全民动员,亲自出征。

    “叔父可是为金城一线战事而举棋不定?”张骏望着愁眉不展的叔父,便出言相问道。

    “伪赵此次兵势强大,来势汹汹。我州存亡,皆系于此。容不得半分差池啊。”张茂右手扶上额头,叹息道。

    “马参军与汜长史白日间,在叔父面前争论,小侄也有所耳闻。叔父可是觉得此时难以决断,因此而犹豫?”

    “此时正当秋收,若举国为兵,田亩之间无人收获,百姓家生计,来年却是如何维系?农人们匆忙拿起兵刃,又怎能堪用?若被赵军一鼓而溃,便是灭亡之厄呀!”张茂谈起此时兵事,言语中满满的不乐观。

    “小侄窃以为,农人们虽是不堪大用,然据河而守,声势浩大,想必也能迫使伪赵不敢轻动。”张骏听得叔父纠结的心情,一边出言劝慰,一边讲出了自己的看法。

    “小侄观参军陈珍,虽寡言沉默,却精通兵略,且颇具勇武之相。叔父何不召其问计?”见叔父张茂沉吟了半晌,张骏便进言,言及陈珍可用叔父张茂召其问计,权且一试。

    “陈珍……”张茂闻言,颇有意动,细思片刻,而后对自己的侄子缓缓点了点头。

第一百五十六章 喋血金城 一() 
在姑臧州治之中,正为该如何处理这场凉州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而争论不休之时,屯兵金城郡外已旬日有余毫无动作的刘赵中山王刘岳,却有了动作。

    连日来命令手下汉人与氐羌步卒前去山林之中伐木,赶制各种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