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第一奸臣-第6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斌兼任的这项公务,与最近展开的官道招标一致,所有的动作,都将在通文上发布。

    这就是徐茂先利用通文监督,百姓监督,促使这些人在办事过程中,最大可能地做到公平公正,没有私心。

    百姓的眼光是雪亮的,如果有什么内幕的话,不用自己去查,自然也有人抖露出来,范斌对这次的扶贫公务,自己都觉得满意。

    堂议开始了,很多人看着手上的呈报,让他们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徐茂先开口了,道:“这就是我的治理下的化州城,这些事实说明了什么?这些挤在破烂不堪的牛棚里过活的难民说明了什么?但愿今天范斌带回来的这些东西,能给我们大家一个启示。”

    痛心疾首的几句话,让在坐的各縣府班子成员,感到一阵无由的脸红。

    然后是大家议论的时间,当初徐茂先定下的目标,是四到五十座善堂重建,范斌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尽可能地删减,只要是稍微能过得去的,他都例入下次考评的对象。

    尽管这样,手里的花名册都还是超出预计。

    当然,下面的縣城为了更多地争取得款项,他们能报多少就报多少。

    这使得范斌在删删减减中,还是留下了四十七家扶持的善堂。

    最后几个缺口,是留给别人去补的。

    如果哪位内参有什么特殊关系,那么剩下的三个名额,也就成了他们争夺的对象。

    当然,只是一些本地官吏,才会出面为自己家乡争取,一般的人是不会出这面。

    像耿朔那样,他就极力想争取一个名额,这样他回家之后,便能有一种衣锦还乡,受万人敬仰的神气。

    有这种心思的人很多,范斌就是故意留了这个缺口。

    宋念堂是个聪明人,一眼就看穿了范斌的心思,他看了范斌一眼,没有说话。

    在大家各抒己见之后,原则上一致通过了对这些特困善堂的考评,但是剩下的三个名额,就成了这些人争执的对象。

    这是拿官府银子给自己涨脸,谁不想要这样的好事?

    于是有人提议,将剩下的三个名额补齐,徐茂先在心里觉得暗自好笑,这些人追名逐利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这些银子大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搞来的,难道真要替他人做嫁衣?凤先商行捐助的二千万两,那可是自己腰包里的,等他们争得差不多了,徐茂先看了眼宋念堂。

    宋念堂道:“这是救济百姓,不是给大家发粮赏,没有什么哪个縣多几个名额,哪个縣少几个名额,要持平这么个说法!既然是扶贫救济,自然哪里贫困就扶哪里,那里穷便救哪里,你们不要以为被拨款了,就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我告诉你们,需要扶持那才是你们的无能!我建议,就按名单上的做为第一批试典先行,下面由徐大人定夺!”

    宋念堂这次干净利索,没有半句多话。

    而且他的观点,正是徐茂先的观点,他也是这么个意思,四十七就四十七,既然是经过行勘得来的结果,自然就这样执行了。

    难道真还要凑个整数?刚才看到这些人争执的时候,他很想问一句,如果这是份砍头名单,他们也要不要凑个整数?

    (本章完)

第1059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 
    随后徐茂先朗声道:“宋州令的发言很精辟,我们不要以扶持为荣,反而要以接受扶持为耻。尤其是你们这些地方父母官,更应该全力而为,朝我们今年的目标努力。既然大家对名单上的扶持对象没有异义,那就办了!”

    为了显示知州衙、州令衙,对这件事情的尤为重视,在坐的人都要署名,承认这份名单得到了大家的许可。

    接下来的过场,对名单上的善堂,进行扶贫的数目定额。徐茂先接了个笺条离开了,宋念堂继续主持堂议。

    等堂议落实了全部的内容,最后由徐茂先和宋念堂两大一把手共同署名,通过堂议审核,将救济款项发放下去。

    范斌的任务,就是盯着这笔款子,分毫不差地落实到名单上的每所贫困善堂。

    这次堂议之后,这份名单将在通文上公开,也在化州城各大通文公开,杨柏岭将通知各处账头,让钱庄按照账头把银子划过去。

    徐茂先出了堂议大厅,等他们把具体数目弄清楚之后,他才回来。最后他与宋念堂联合署了名,退赃账头的第一笔救济款将正式发放。

    等散了堂议之后,范斌长长地舒了口气,总算把事情落实了,给徐大人留下了一个好印象。

    只是想到耿朔昨天打的招呼,他又在心里忐忑不安,这次倒是把耿朔给得罪了,他这人心眼小,会不会在宋州令背后说自己坏话?

    轰隆——

    偏偏这个时候,天空中轰隆一阵雷声,黑压压的一片云头,笼罩过来,让整个州城陷入一片黑暗。

    几声炸雷过后,片刻间就下起了瓢泼大雨。

    范斌看着这黑压压的天空,无由地感到一阵寒颤。

    快下堂的时候下雨,这是很多衙门口的恶人,最痛心疾首的事。

    徐茂先正在后堂里,重新掂量着这份名单,他把目光落在这些贫困地界的呈报上。

    很难想象,在如今大明新政的这个时代,居然还有百姓在牛棚里过活,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自己也不会相信。

    化州一些山区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徐茂先倒是的说过了,但是没想到会是这种地步,看来自己这步棋又走对了!

    这件事情终于有了头绪,等到明年下半年开始,这些流离失所的贫寒百姓,都可以在新的善堂里生活了,自己这一次,不是抓政绩,而是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

    徐茂先就在心里痛快,这事情终于决定下来,自己也可以趁闲暇,去一趟沙俄国,看看儿子和娘子!

    也不知道岳母怎么样了?徐茂先在心里想道,晚上应该发个笺条问候一下,否则人家会说自己这个女婿也太不称职了。

    外面响起了一道又一道炸雷,轰隆轰隆的!

    粗如手臂的闪电,时时在空中划过,劈哩啪啦做响,怪吓人的。

    后堂里响起一些胆小的女官尖叫的声音,不过马上被一声喝叱压了下去。

    天又像被谁捅破了似的,无止无休地下过不停。

    看着窗外的那片黑暗,这场雨下得好没道理,徐茂先在心中想。

    岚山府的官道,马上就要峻工了,农孝勤还因为庆功会的事情,请示过徐大人。

    徐茂先叹道,这场雨下来,恐怕又要延期!

    还有化州各縣官道,正在筹划当中,招标公务已经完成,只等着开工的事。化州的雨季,偏偏每次都很长,看得徐茂先都有些心情焦虑。

    这场雨,一下就是五天。

    九月底的暴雨天,实属罕见。

    耿朔看着通文上公布的那份拨款的善堂名单,仔细寻找了好几遍,硬是没有安东縣的名字。

    这个范斌,一点面子都不给!行啊!算你狠!

    耿朔答应了高縣丞,这次帮他们安东縣弄个名额。

    安东縣条件不是太差,可以说是过得去,善堂的确有一些老旧,但也不是不能用。

    看着这场大雨,耿朔露出一脸不可捉摸的微笑,一个笺条发到高縣丞的家里,道:“你把善堂的呈报准备一下,再送一次。”

    高縣丞上回吃了鳖,花了不少银子,也没有捞到一个名额,还拉了两个年轻的丫头去陪酒,结果一事无成,不禁在心里埋怨耿朔。

    接到耿朔的笺条,心道耿朔在州令衙也没多少面子,这个事情都搞不好,账头主事居然都不买他的帐。

    本来这次要是把款项直接下放到縣里,耿朔的面子就能发挥作用了,但是这次不一样,由知州衙牵头,不经过縣里,他只能望而兴叹。

    听到耿朔这么说,他问了句,道:“这还有用吗?”

    高縣丞可不希望再赔银子了,陪了夫人又折兵。

    上次陪酒,他可是许诺,给黄姑娘和刘姑娘好处的,现在事情没有办妥,答应两人的事情又不能赖账,高縣丞还有些窝火。

    耿朔道:“你们善堂不是有不少老屋倒塌了吗?把这事报上去,到时我帮你去递,直接找宋州令。”

    他在心里还耐闷呢,耿朔怎么就知道善堂里有老屋要塌了呢?高縣丞平时很能说会道,这会却是脑子转不过弯来,回道:“那些老屋还没有倒啊,怎么报?”

    耿朔气死了,道:“今天不倒,难保明天不会倒,你自己看着办!”

    这个老白痴,一点都不会拐弯,耿朔骂了句,将笺条收了。

    高縣丞放下笺条,望着窗外瓢泼大雨。

    轰隆——

    一个炸雷响起,黑夜中闪过一道强光,那些老旧的屋子,在闪电中阴影乍现,一个磅礴的影子倏地放大,瞬息不见。

    好大的一场雨啊!

    高縣丞喃喃地念了句,突然会心的笑了起来,这么旧的老屋是该塌了!

    这场雨,下得徐茂先心烦意燥,整整五天,老天才睁开眼睛,看到到处河水肆虐,江河暴满,很多的地方已经被淹没了。

    第二天,徐茂先刚刚赶到后堂里,杨柏岭就来见他,这场大雨损失惨重,很多民房倒塌,一些路面,河堤被冲垮,农田被淹没无数。

    这些不好的消息,绵绵不断地传到徐茂先的耳朵着,一个地方的穷困,并不是单纯人为的原因,也有天灾的后果。

    (本章完)

第1060章 无名火() 
    其实这种大雨天,往年也经常发生,只是官府对这些事情置若罔闻,漠不关心。

    时日一久,受灾百姓和地界反而觉得这是自己的事,与官府无关,理所当然的默认了这个事实。

    但是现在不一样,听说上面可以救济,因此屁大的事情都往上面报。

    百姓的心里都想着,官府有银子了,听说暹罗首富来到了化州,无偿资助了一大笔财富。

    因此,所有的人都以为官府有银子了,縣里衙门的后堂里,坐满了受灾的百姓。

    徐茂先也深知这些人的心态,看到自己主张给贫困地界修缮善堂,很多人纷纷打起银子的主意。

    账头上的确还有些银子,但那些银子绝对不可以挪动其他用途,否则破坏了规矩,茂先无法继扶贫公务,二则造成不良影响,开了这个口子,再想补回上就难了。

    对于这次暴雨过后引发的灾情,徐茂先听得有些恼火。在堂议的时候,把工部的两个郎中当场撤了,跟他们一起倒霉的,还有工部侍卿。

    你们干什么吃的,为什么水利搞不好,每次受灾严重的,都是老百姓。

    上面拨下来的银子哪里去了?这么多年,每年搞防涝防旱,就不见有一点像样的水利出来。

    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没雨反而旱灾,徐茂先很气愤,骂了一通人,大手一挥堂议撤了!

    徐茂先刚来的时候,也看到这些事情,他没有吭气,这次他倒是真的生气了,这些杂碎存心不让老子轻松,本来打算去沙俄国看老婆和儿子的,这下被他们这一折腾,又没时间了。

    自从黄秉奇案子之后,很少有人看到徐茂先发火,这次突如其来的大火,让很多人都懵了。

    宋念堂的脸色也不好,因为工部是他一手扶起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