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第一奸臣-第5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人就是要强势,令对手要么屈服,要么崩溃。

    自己是堂堂的知州大人,没必要看他人脸色,做官做到三品官吏了,要有自己的个性,不能再随波逐流。

    因此,这天下午的堂议,徐茂先说得很坚决。

    因为退赃账头的款项已经达到了四千万两,徐茂先要趁着这个机会,将这笔银子落到实处,因此这个主事的人选,将重新选定。

    宋念堂倒是识趣,知道这笔巨款跟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他就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由徐茂先去定夺,而且他也知道,徐茂先绝对不允许任何人动这笔财富。

    自始至终,这个退赃账头的成立,以及到拥有四千万巨款,这些银子绝大部分与他宋念堂没有太大关系。

    而当这个守护巨款的主事人,也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因此很多人都回避。

    当然,也有一些人看到了这背后的机遇。

    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事情办好了,绝对可以再进一步,但是办砸了后果就难说了,因此宋念堂不允许自己的人插手。

    按理说,这次主事退赃账头,只是执行知州衙的命令,将账头里的银子,按地当一些贫困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呈报,进行有规划的发放到位,就算是完成任务。

    但是做这件事情,也是一个苦差事,必须亲临现场,走访查实,了解最真实的情况,然后把这些情况带回知州衙,让大家在堂议上讨论过后,由徐茂先和宋念堂点头同意,这银子才可以发放出去。

    发放之后,还要继续查实,看看每一笔款项,是不是用到了实处,是不是专款专用,这些都是账头主事必须做的事情。

    这中间的章程非常完善,基本上没有什么空子可钻,而且所有的呈报,还有第三者亲眼作证,都要做为出账的重要依据。

    之所以说这件事卖力不讨好,就是这个账头主事没有财政大权,而范斌却能从这件事情,看到了徐大人背后的决心。

    因此,他很快就找到了杨柏岭,凭着两人的交情,让杨柏岭在徐茂先面前说了些好话,适当的提及自己的名字。

    杨柏岭刚刚进内参,至少他拥有提名权,在堂议上说得上话。

    当他提到范斌这个名字的时候,宋念堂居然提出了反对意见,徐茂先当时愣了一下,难道范斌什么时候得罪过了宋念堂?这么多提名中,他唯独就反对范斌?

    散了堂议后,范斌听到这个消息,心里自然明白宋念堂的想法。

    可以说,这个想法正与自己不谋而合。

    宋念堂既有效的引起了徐茂先对两人关系的猜疑,又阻止了范斌兼任这个账头主事。

    当然他是不想范斌下去的真正原因,而怕他担误了自己对知州衙动态的掌握。

    而范斌担心的是,若徐大人知道自己与宋念堂暗中勾结,透露知州衙的机密,把徐大人平时的一举一动,都告诉宋念堂的话,他就完蛋了。

    因此,他千方百计想找个机会,暂时脱离知州衙,没想到宋念堂居然在堂议上公然反对。

    范斌当时的抓狂,只是苦于无处发泄。

    晚上,他又找了个机会,叫老婆买了很多菜,提了两坛好酒,他要去徐大人家里吃饭。

    当然,他不忘拉上杨柏岭。这种拍马屁的机会,撇开了杨柏岭的话,估计大人会有想法。

    自从唐凤菱离开之后,徐茂先一直没有外出吃饭。

    今天下堂,华正和老何离开的时候,范斌和杨柏岭就上门来了,两人手里提着菜,还有两坛酒。

    两人都知道徐大人不收礼,但是吃饭不算是送礼,而且又没什么贵重的东西,只是自己买的一点小菜。

    徐茂先说你们这是干嘛?范斌笑着回答:“夫人不在家,到您这里来蹭饭吃。”

    这个理由,让徐茂先无法推辞,不过他心里明白,两个人的夫人都不在家?扯淡!

    三个男人在客厅里坐下,范斌把菜交给崔亚霞。

    范斌刚坐下,崔亚霞就在伙房里叫道:“哎呀!这东西我不会弄!”

    范斌笑嘻嘻地站起来,“让我来!你给我打下手。”

    徐茂先有些不信了,道:“你会做菜?”

    范斌神秘地笑笑,道:“会不会,等下你们就知道了。”

    徐茂先走进伙房一看:“这么多菜,我们几个也吃不完啊,范斌你这是干嘛,多浪费!干脆叫老何和华正一起来,咱们四个人凑一桌。”

    杨柏岭立刻起身,道:“我去叫。”

    华正和老何本来准备去外面找个地方吃饭的,接到杨柏岭的招呼,老何半天没有想明白,去徐大人家吃饭?这怎么行啊?

    他问华正,我该买点什么东西去?

    华正说不用了,徐大人这人你又不是不知道,就听杨副学士的。

    去大人家里吃饭,居然空着双手,老何在心里忐忑不安的,但是看到华正那心安理得的样子,老何只得跟在后面。

    进门之后,发现范斌在伙房里弄菜,老何吓了一跳,这还得了,堂堂知州衙大学士任亲自下厨,今天是什么日子?

    不会是徐大人过生辰?他马上跑过去帮忙。“我来!”

    范斌道:“你今天的任务,就是陪徐大人吃好喝好,饭菜的事情不用你们管,到时熟了我就叫你们。”

    老何心里心上心下的,总觉得不自在,昨天老伴还在说,要他给徐大人提一提,自己孩子结业了,能不能弄个衙门差使。

    于是两人就说到送礼的事上,送多少?千八百的,人家大人看不上眼,万八千的又拿不出来。

    看到范斌在伙房里亲自下厨,老何心道范斌这拍马屁的功夫实在到家,堂堂大学士,竟然亲自下厨,能下这份工夫,的确也不简单啊!

    (本章完)

第1045章 水到渠成() 
    半个时辰后,徐茂先发现范斌笑嘻嘻地站在自己身后,他就问了句。“饭好了吗?”

    范斌道:“就等你们玩完这把。”

    几个人在笑嘻嘻收了场,等崔亚霞和范斌把菜端上来,连徐茂先都忍不住赞叹了一句,道:“范斌啊,你以前是当厨子的?”

    范斌的手艺的确不错,色香味俱全,令人看了都流口水。

    范斌就笑了,道:“徐大人过奖了,我可不敢抢功劳,其实大部分都是亚霞弄的,我只是做了这两个菜。”

    他指了指那个红烧鱼,还有一个红烧猪蹄,尤其是这个红烧猪蹄,又红又辣,标准的湘菜手法。

    徐茂先看到老何心不在焉的,就拿了酒给他。

    “老何,你倒酒!今晚你少喝一点,还要驾车。”听到徐大人的关照,老何激动的,恨不得把颗滚烫的心掏出来,送给徐大人。

    几日后,账头主事的人选终于有了着落,范斌总算如愿以偿。

    知州衙内务府大学士兼账头主事,虽然这个名头是临时的,范斌走出知州衙的时候,也有一种像钦差大臣的感觉,威风八面。

    对于范斌来说,这项公务也是任重道远,这也是很多人不愿意挑这担子的原因。

    范斌下去之后,才知道其中的艰辛,但他是没有办法。走到今天这一步,完全是形势所迫。

    要么继续被宋念堂控制,要么跳出这圈子。

    凭范斌的实力,往下走谁也不愿意,往上走办不到。现在与徐大人的关系,只要继续保持,范斌相信应该能得到徐大人的信任。

    为了烧好这个几个拿手的好菜,范斌特意拜了几个有名的厨师,那天他明明知道崔亚霞不会做这道菜,才强调让老婆买了那些东西。

    果然工夫不负有心人,范斌成功实现了自己这一计划。

    徐茂先在堂议上提出的几个目标,其中一个就是明年上半年之前,必须落实三到四十座善堂,解决贫困地界流离失所,饥寒交迫的情况。

    范斌算过这笔帐,以化州地界的民生状况,为贫困地界捐建一所完整善堂,吃喝拉撒一应俱全,其大概成本,保守估计在八到十万两左右。

    现在马上就九月了,范斌只有一年不到的时间,接到知州衙的任命之后,范斌马上组织了一个堂议,将九府二十四縣的一二把手集中起来,传达了知州衙此次扶贫的任务。

    上面有银两下来,这些人自然高兴。

    因此,他们对这位新任命的账头主事,简直是当财神一样的崇拜。

    化州城下属的九府二十四縣,除了一两个地区比较富裕一些之外,其他的縣城都有一定程度的贫困。

    就在范斌马不停蹄地,展开扶贫公务的时候,徐茂先这才又立刻启动了另一个计划。

    也就是化州境界,九府二十四縣的官道,必须在年底全部打通的这一计划。

    按时间上推算,难度很大,主要是款项到位的情况,令人有些担忧。

    上次商老先生无偿赞助早已经到位,只是这些资助如杯水车薪,加上行都司拨下来的修路款,似乎也不太够,钱桂安在堂议上做了详尽呈报。

    徐茂先提议,关于这一计划的实施,由州令衙全权负责,宋州令任监察,经略司裴恩任副监察。

    至于银子的事,徐茂先决定自己亲自去追,州令衙只要主抓兴建公务就行了。

    对于徐茂先的这个提议,宋念堂当然不会反对。

    徐茂先几乎已经挑走了所有的重担,他做为州令,这完全是份内之事。因此整个堂议的过程,简洁而快迅,很快就达成了一致。

    只是有些人看在眼里,暗暗道徐茂先太心急了,有点急功近利,一味追求政绩的味道。

    有人则不然,当初徐茂先提出这几个目标的时候,的确有人嗤之以鼻,不以为然。

    但是看到短短的个把月时间内,一笔笔巨款迅速到位,他们就打心里佩服。这么多银子,并不是随便哪个人能搞到手的。

    像当初退赃账头一样,三四百万两能做什么事?

    除非做点面子功夫,象征性地建一两所善堂,这倒是有可能,但是徐茂先提出的是,要实现三到四十座中善堂兴建。

    没想到喜从天降,不仅商老先生以外孙女的名义,捐助了五千万两银子,后来凤先商行又分三次出资巨款。

    有了这些银子,徐茂先的目标不难实现,既抓好了民生发展,也为当地暂时解决了贫困的问题。

    以上这些事情,都是大家事先没有想到过来,但是偏偏一切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地进行了。

    对于年底解决全化州范围内官道畅通的事情,难度更大。

    虽然这项公务,是九府二十四縣齐齐动工,但是到目前为止,这笔巨款还没下来,户部就只有前期的剩余没动。

    宋念堂对此深感压力,徐茂先来到化州这么久,并没有与自己争这个财政大权,而且这次,他更加把担子压在自己的头上。

    你干活,我去要钱。

    宋念堂不知道徐茂先为什么突然加大力度,拼命地鞭策州令衙门,全力以赴的加快化州民生建设。

    他曾经想了很多理由,都没有答案。

    于是他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徐茂先是不是得到行都司有人的承诺,准备进行都司任职了。

    当然,这仅仅只是一个猜测。

    如果是他宋念堂,他宁愿呆在化州城当一方大员,也不愿意去行都司当个实权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