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第一奸臣-第5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恩两眼瞪得老大,化州城还有自己惹不起的主?想不明白。

    才过了二天,杨柏岭兴冲冲地跑到徐大人后堂呈报情况,面有喜色。

    徐茂先抬头看着他,道:“杨副学士,有什么喜讯?”

    杨柏岭道:“天大的喜讯,徐大人英明决策,化州百姓有福了!”

    徐茂先瞪了他一眼,道:“什么时候学会拍马屁了,有事快说。”

    杨柏岭喜滋滋地拿出一个花名册,道:“才二天的功夫,退赃帐头里,就已经有近三百万白银的帐目了,这是放进来的花名册,你看看。”

    徐茂先接过清单,都是这几天进来的银子。

    杨柏岭解释道:“这第一笔和第二笔,分别是我的范斌的放的,其他的人,都是这几天,从化州一些钱庄进来的。最大的一笔二十六万九千两,最小的一笔四万三千两,总计三百五十七万五千两。”

    徐茂先仔细看过每一笔帐目,这些银子都是从不同的钱庄,不同的时间进入这个帐头之中,不过通过这件事,也可以看出,至少他们这些人怕了。

    杨柏岭道:“徐大人,您在堂议上那番讲话,的确很精彩。不过这也是事实,化州这地方穷,官吏不捞一点,光靠这点俸禄养不活这个家的。这个事实,是圈子里的每个人心知肚明的事情,你这个点子,不仅化解了化州存在的这股紧张气氛,势必也会让一些人收敛一些。但要做到真正杜绝,只怕是件难事。我也是一个犯了错误的人,带罪之身,这就实话实说了。”

    徐茂先点点头,道:“杨副学士还有什么好建议?”

    杨柏岭刚才的话,的确也有为自己求情的味道,除此之外,也有些拍马屁之嫌,但他这马屁,不得不拍。

    杨柏岭道:“这个办法虽好,但不是长久之计。化州城毕竟只有这么大,实力有限,如果说没有外来商贾进入,这个退赃名头终究不能长久。”

    徐茂先道:“这个我知道,但是只要大家尽力而为去做了,总比没做强。真靠这点退赃,无疑是杯水车薪。这事我会好好考虑,你先去吧。再过两天朱巡司就要到了,做好接待准备公务。”

    杨柏岭退下去,心道徐大人此举,恐怕在于敲山震虎,震慑一下这帮人。不过,化州这风气实在太坏,不杀一杀,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其实,杨柏岭还不明白徐茂先的心思,他这是在清道清障,为黄东海这些人商贾,扫清楚前面的障碍。

    这就是黄娟那时所说的,化州这里的官风太差,只知道要银子,常常扒得人家骨头都不剩。

    化州这地方,要想致富,就得先整治这些人,这里的风气,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

    否则化州永远是一个贫劳落后的地方,而越是这种地方的人就越贪,这就应证了杨柏岭说的那些话。他们不贪的话,连自己的生活都保障不了,谁还有心思为百姓办事?

    徐茂先深知这个道理,但是另一个摆在面前的事实,令他不得不做出如此选择。

    整顿思想,最为重要,官吏的观念,往往决定一个地界的发展,徐茂先心想自己只有把这事情做足了,才能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

    但官场内有一种怪异现象,那就是权,权力与能力挂勾,没有权力,你再能力非凡,也只能望洋兴叹,因为你会发现,什么事都做不了,做不好。

    因此,很多公务的开展,决定着权力的划分,也会触及到一些人的利益,官场斗争就这样开始了。

    几日后,千呼万盼朱志渊副巡司终于来化州了,徐茂先率化州文武百官到城门口迎接。

    自从邓卓文托病不上朝之后,朱志渊暂代了巡抚司之职,常逊这个副巡使,反而没有得到这个机会。或许,邓家在这方面另有打算。

第976章 拱手相送() 
朱志渊与朱琰秀,有着千丝万屡的关系,但是朱琰秀经常都不买他的帐,这次朱志渊来化州,带来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当然,也有一些人在心里战战兢兢,谁都没有想到,黄东海会跟朱巡司一同到来。

    黄东海与常逊是旧交,但是常逊不管这一摊子事,可能这才是他将黄东海推荐给朱志渊的原因。

    朱志渊做为一个刚刚上任的代巡抚司,对政绩自然尤为看重。

    黄东海这是不请自来,朱志渊哪能不亲自相陪?一则体现了他对商贾的重视,二则借机看看徐茂先把化州管理得怎么样了。

    他从朱琰秀的嘴里,经常听到徐茂先的一些话题。朱琰秀这丫头,平时很少有夸人的,对徐茂先赞叹有加,朱志渊做为一个巡抚司,自然也要行勘一番。

    黄东海还是那大大咧咧,很豪放的样子,见到徐茂先,便声如洪钟般喊道:“茂先老弟,哈哈……没想到我们这么快又见面了。”

    旁边的人一听,这个东北药贩子,居然跟徐大人这么熟?一些人暗暗在心里有些担扰,而且这次是朱巡司亲自相陪,行都司还真给他面子。

    黄东海别看大大咧咧的,其实心里也不厚道,或许,他本来就是故意的,想借徐茂先和朱志渊的威风,给这些曾经坑害自己的化州人一点颜色看看。

    宋念堂倒是没什么表情,保持着平时的严肃。

    一行人回到城内,自然在化州客栈里先歇着,吃了中饭,再谈其他的细节。

    朱巡司交待了一件事,黄掌柜是自己千辛万苦求来的财神爷,他已经在湖广荆州开了一处药材场,还想在化州设一个分号,这事你们一定要想着法子办妥。

    如果黄掌柜的事成了,这就意味着化州在招引商贾这一方面,有了大跨步的突破,行都司方面对此尤为重视。

    药材场的地点,重点是行勘安道縣,因此对安道縣的要求很高,朱巡司指示,不管他们怎么做,一定要将通辽黄氏药材商行,留在化州这块地盘上。

    当然,说这些话的时候,黄东海和黄娟以及他的行勘随行人员都不在。

    徐茂先顺水推,这个事情,还是由宋州令牵头,宋州令毕竟在化州地方呆了这么久,干脆就让他任监察使,全权恰谈这件事。

    朱志渊心道:“这是黄东海主动送上门来的政绩,跟据黄东海在行都司跟自己的谈话,这次药材场开设没问题。徐茂先为什么把这样的好事,揖手送人?刚才明明看到他和黄东海关系不错,这样洽谈起来更没问题了,却不知道他搞什么鬼?

    难道他是想成全宋念堂?

    朱志渊听朱琰秀说了化州的情况,都知道宋念堂是一个厉害角色,如此看来,宋念堂与徐茂先的关系,似乎处得不错。

    这小子倒是真有两下子,朱志渊在心里想。

    如今,既然黄东海来了,当然要去安道縣。

    而且他的目标,也是安道縣。

    他要借这个机会,借朱大人的威名,把安道縣药材场拿下来,今时不同往日,黄东海以前名不经传,没有任何后台及关系。

    现在不同了,他可以大摇大摆,腆着肚子在化州地界横着走,也没有人再敢向他索贿,而且有朱巡司亲自出马,徐茂先坐镇化州,哪个不要命的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但是黄东海还有一个心思,就是要报当年之仇,自己在两百万两雪花银,不能白白被人吞得连渣子都不剩。

    在化州吃了饭,朱巡司道:“黄先生,要不今天晚上在化州住下,明天一早赶往安道縣如何?”

    黄东海知道朱志渊肯定还有其他的事情,因此也不急在一时,他笑呵呵地道:“就听朱大人的,幸好我趁着这空档,去溜达一圈,也算是重温旧梦。”

    朱志渊道:“那也好,明天我们一起早点动身,当天去当天回。”

    能让黄东海的第二分号落户化州,朱志渊可是费了一番苦心。如果能摆脱化州的困境,他何曾又不是一大功劳?

    黄东海父女一走,他立刻召开临时小堂议。

    你们化州年年扶贫年年贫,什么时候可以自立?

    他看着徐茂先道:“茂先,招禄商贾一贯是你的强项,能不能想到其他的办法,解决化州目前的困境?”

    徐茂先心道,朱志渊这是在说风凉话,自己比他更急,你以为我喜欢呆在这犄角旮旯的地方?

    但是看到朱志渊的表情,又不像是针对自己似的,他就道:“朱大人,这个问题,我们也一直在考虑。但是化州这地方,底子薄,跟其他地方没得比。招禄商贾无疑是麻布袋上诱花,底子太差,终究没有成效。”

    朱志渊就不爱听了,这话分明就是推卸责任。

    他有些不悦地道:“底子薄那是一个方面,难道底子薄就可以不作为了吗?现在黄先生不是来了,关于通辽黄氏药材商行第二分号落实的事情,如果出了差子,你们两个提头来见!”

    朱志渊这时还不知道,黄东海根本就是冲着徐茂先来的,要不是徐茂先提出来,他哪里肯再次光临化州地界。

    而且朱志渊也听朱琰秀说过,徐茂先去了暹罗,为的只是把商老爷子拉进来,但是商家出了那档子事,人家也没这个心思了。

    因此,朱琰秀和徐茂先的招引商贾的计划,再一次无疾而终。

    徐茂先来化州,其实做了很多的努力,朱志渊也知道,但他不想让这个人年轻太骄傲,适当地敲打敲打,然后再给点甜头,他这招叫作恩威并施。

    徐茂先也有很多话说,但今天不是诉苦的时候,他也不想跟朱志渊诉苦,这样会贬低了自己。宋念堂听到这些话,在旁边一句话也没敢接。

    如果换了文副巡司,宋念堂没有这么大的压力,但是朱志渊不同,他是皇室的直系,得罪不起,看到徐茂先都一声不吭的,他更老实了。

    一直等到朱志渊说完,他才壮起胆子,小心地呈报,道:“朱大人,其实我们化州一直在努力,岚山府将在近期打通官道,已经进展到一小半,为了这条官道,我们日夜奋战,一口气也不敢停歇。”

    到时官道一通,化州就可以直达岭南,把外域好的东西引进来。

第977章 批判化州() 
宋念堂这话,多少有些讨好的嫌疑,而且他根本没有提徐茂先的忙着筹款的事情,这是间接地抹杀徐茂先的功劳。

    修官道一直是州令衙在抓,但是徐茂先把银子弄来了,他们才有这个展示的机会,这也是宋念堂唯一拿着出手的政绩。

    修官道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引商贾进来,朱志渊点点头,道:“一个地方贫富的关键,经略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你们要重视起来,现在化州地界的经略官道建设,还停留在开国元年,甚于不如。宋念堂啊,你是化州的老官吏了,你说这是怎么回事?到底是你们自己的不作为,还是其他原因?”

    这次,朱志渊是直指宋念堂,让宋念堂有点措手不及,他没想到这个朱巡司如此凌利,话峰一转,就杀到自己头上,早知道刚才就不接这个话题了。

    宋念堂是主管州令衙,经略官道兴建没有抓好,他做为州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说到底,徐茂先是新来不久,不可能在短短几个月底,改变化州的现状。因此,宋念堂感觉到压力很大。

    朱志渊看着两人,也没有跟其他人说话的兴趣,他看了化州地界新的呈报,这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