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第一奸臣-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事之严重,彻底震荡了宜阳府官场,佟知府连夜召开内参堂议,要求府典狱全力以赴,限期十日内破案。

    接到这项铁令,余飞鸿亲自披挂上阵,成立了专案追查百夫队,他自己则任百夫长。

    余飞鸿在内参堂议上强调,这是一起有组织,有预谋的人口拐卖案,短短的几个月之内,宜阳府县境内竟然就高达六十余起之多,由此可见,疑犯已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

    我们宜阳府典狱势要歼灭这股邪恶势力,救出被拐少女与丢失的婴儿,还宜阳府百姓一个安定的适居环境。

    董长顺从府里开完堂议出来,直接去面见徐茂先。徐茂先做出一点指示。“董长顺,据我之前的分析,这伙人贩,极有可能就是柳城縣附近的人。”

    “哦?大人何以见得?”董长顺还有些不解,难道就不可能是外地流窜作案的吗?

    徐茂先敲着桌案道:“据案件发生的地点分布,基本上呈圆形分布在柳城縣四周,也就是说,在柳城縣方圆不过三十里内。而且以前失踪的都是妙龄少女,只有最近才将目标转向了婴儿。被拐的妙龄少女已懂人事,按说不可能与陌生人出走,由此可见熟人作案的可能性极大。”

    “没错,卑职这就回去仔细追查。”董长顺得到徐茂先的指示,立刻向柳城縣赶去。

    徐茂先坐在左府丞衙门的正堂内,发现对面吏部郎中的位置虚位以待,这个时候陆铮竟不办公。徐茂先就有些不解,昨晚开内参堂议,好像他也没有出现,这鸟人会不会在暗中搞什么阴谋去了吧?

    徐茂先突然冒出这么一个念头。

    午后,主簿李秋仁前来邀请,要徐茂先去一趟知府衙门。

    徐茂先赶到的时候,发现佟知府将书房重新布置了一番。墙壁上贴着一幅字画,上面苍功有力的写着四个大字:鞠躬尽瘁!

    “佟大人。”徐茂先叫了声,站在佟知府对面。

    “茂先来了,坐!”佟知府压了压手,示意徐茂先在对面坐下。主簿李秋仁又进来倒了两杯茶,又给佟知府的烟袋锅填满烟丝,这才合上门退了出去。

    徐茂先将目光,落在墙壁上那四个大字上,微微一笑。“佟知府您的字又进步了,宏献丹心挽世运、鞠躬尽瘁为黎民,好一个鞠躬尽瘁!”

    听到徐茂先这句话,佟知府眼中闪过一抹赞赏的神色,不愧是自己精心培养的得意门生,居然能明白自己这句话的心境。

    佟知府喝了口茶,道:“来我这里的人,能明白这几个字真正含义的,你是第一个,可能也是唯一一个了。”

    “哦?那学生倒是荣幸之至。不过我怀疑,你是不是刚刚才挂上去?”徐茂先笑了笑,也端起了身边的杯子。

    佟知府摇了摇头,“的确不是刚刚挂上,已经快半个月了,你也不是第一个见过的人。连李秋仁都在问我,这几个字的真正含义,呵呵还是你小子懂我……”

    看来佟知府今天的心情不错,这还是冯德启倒台以来,第一次看到他这么开心的微笑。

    “不如我们去垂钓吧,你把自己的公务安排下去。”佟知府站起来伸了伸腰。“好久都没这么放松过了,难得我也偷得半日闲啊!”

    “如此甚妙!”徐茂先立刻起身准备离开。“学生这就下去交代一番。”

    “不急,不急,今日天色有些晚了。”佟知府转过身来,重新回到位置上坐下丢来烟丝。“对于府周边婴儿失窃案,你是怎么看的?”

    “此案学生可以断定,必是柳城縣附近的人所为,即便不全是,至少有柳城縣附近的人参与。”徐茂先放下杯子,站起来走到窗口。“半个月前,那两名走失的孪生小兄弟,肯定是同伙中的熟人所为,否则两名半大的孩子,绝对不会轻易地跟一个陌生人走。”

    “哦?你就这般笃定?难道不是这两小兄弟淘气离家出走?”听徐茂先这么说,佟知府倒来了兴趣,故意抛出有些刁钻的问题。

    “这绝不可能!”徐茂先肯定地说。“因为家人的反应,两兄弟喜好的木剑木盾,还丢在田地中央,大人给的点心也摆在阴凉处。这就足以说明他们不是离家出去。”

    “嗯,不错!”佟知府点点头。“一个离家出去的人,是不会把心爱之物留下的。看来我没有将你放到刑部,还真是我宜阳一大损失。”

    “大人夸赞学生不敢当,我也只是关公面前耍大刀,说出自己心中的疑点罢了。”徐茂先谦虚道。

    “妙龄少女拐卖案,可以派一部分人,到周边城市暗访,尤其是那些欢场之内。这些人贩团伙,很有可能将她们带到那种地方,干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至于丢失的婴儿,如果说是仇家索命的可能不大,毕竟不会有谁会这么巧,同时被这十余户人家得罪。而且据我对碧玉家的了解,她们在柳城縣并没什么仇家,这就足够说明,是有人看上了人口走私这一勾当。”

    “那些少女,就不会被他们卖到扶桑?”

    “起码初期不会,扶桑国与我大明隔海相望,如果能在本地出手,何苦掠人中专扬州而涉嫌出海,难道大明的银子就不是银子了?”

    佟知府猛地拍了把桌子。“分析得精妙,我这就通知余飞鸿,按这个方向去追查。”

    说着,佟知府就要通知余飞鸿,却被徐茂先拦下了。“余典史在这方面是行家,我们冒然提出这些建议,尤其是以您的身份,恐怕会误导他们的追查方向。再说,我们能想到的,他肯定也想到了,不然他能坐稳府典狱十几年?”

    佟知府拍着脑袋笑了。“看我都把官场浅则忘了,妄加指点易生嫉恨,你是后生可畏啊,我老糊涂受你的指点了!”此刻他看着徐茂先,再次忍不住赞道。

    (本章完)

第79章 司徒百合() 
次日一早,徐茂先陪佟知府去垂钓,同行的除了徐茂先还有主簿李秋仁,内务学士蔡横,以及府令段文远。

    垂钓选址很重要,居然是刚刚完工的柳城水坝,那个曾经荒废数年的地方。水库地势比较高,爬上拦水大坝旁边的一座山梁,几乎可以看到宜阳府的全景。

    踏上山坡之后,徐茂先不禁感到奇怪,佟知府这次随行垂钓,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吧?我怎么感觉到有点像勘测地形的意思。

    话说,这朗朗乾坤,无灾无难的,把事情代交给工部,或是临时建立的督建司便好,佟大人也一把岁数了,没必要让他亲自勘察,又不是我这样爱折腾的青壮。

    果然,众人上山之后,佟知府背手而立,眺望着山下那一马平川的宜阳府地貌。“你们都说说,宜阳这样的地貌特征,应该朝哪个民生方向发展会更好?”

    按照官吏排位,徐茂先在同行的五人之中,只能算是中规中矩的位置,年轻如他也没什么发言权。佟知府问起的时候,段文远做为荆州特调而来的和事派人物,自然第一个发言。

    “佟大人,卑职认为宜阳府不比沿海一带,东南空阔一马平川,府縣规划和民生发展,可以朝这个方向考虑。而西北两侧高丘低洼,我们更应该寻找一种符合当地发展的途径。我想这种途径,徐府丞能为我们解开迷惑。

    卑职认为,柳城縣的种植基地,就是很好的例子。前不久,我特意去那里看了看,可谓是形势一片大好。

    徐府丞很不错,很有眼光,懂得高瞻远瞩。所以宜阳府在西南两侧,应该扩展农耕的力度。”

    段文远不愧为国朝栋梁,不仅有进士功名在身,又是惠山府滕知府身边的英才,一番话说得众人连连点头。他才到宜阳府不久,却能对这里如此了解,这说明他最近在宜阳府新城扩建上,下了不少苦功。

    在来宜阳府赴任前,州吏部衙门专门找他谈过,去宜阳府之后,关键是配合佟扇屏搞活民生,而不是拉帮结派、结党私营。宜阳府现在的局面,需要的是安定团结。

    段文远自然知道其中的意思,因此来宜阳府之后,只要是佟知府的决定,方向不与朝廷新政背弛,他都是极力赞成的。

    他在心里早就有了定论,自己只管执行知府衙门的决策,全力配合知府衙门的公务,努力做好一方父母官。至于宜阳府的乱局,那就由佟知府自己去慢慢整顿吧,他不行还有宜阳府四号人物徐茂先在,自己就不操这份心了!

    “段府令说得不错,我们更应该放开两手抓。一手抓兴建,一手抓农耕。大明毕竟是一个农耕大国,大多数人都是农民子弟,但这大多数又都是穷苦人。”

    “民富则国强啊!”

    “最近我有个想法,就是怎么搞好这个新城,搞活宜阳府地带的商贸,让大量穷苦的农民变成富贾。现在的新城只是副空架子,很多人对这个规划还很模糊啊?”

    “徐茂先,刚才段府令对你在柳城縣做的政绩,可以说是高度赞许,我现在想听听你对自己管辖下的新城,招引商贾这一块有什么想法?”

    徐茂先向前一步,谦虚地道:“既然佟知府点了名,卑职这便献丑了。对于新城的整体规划,我有个不成熟的意见。”

    “哦?你且说说看!”

    可能是昨天午后,徐茂先对案情的分晰,让佟知府刮目相看,现在他可是越来越喜欢这小子的言论了。

    虽然他越来越看不懂这小子的背景,总觉得雾里看花的味道,但这并不影响他对徐茂先的赏识。

    徐茂先指着远处的宜阳府城内。“虽然朝廷新政已经有好几年,但是我们这些内陆府城,很多的人对新政这个词,了解得并不是太清楚。改革又到底意味着什么,要做到什么样的程度?这些很多人心里都没数。”

    “我不是说负责新城的官吏不是,包括我在内,也不知道宜阳府现在的新城规划是什么?下一步该如何兴建?”

    “所以我现在的提议是,让督建司的官吏们,组织一次沿海行勘,走一走看一看,不懂便多学嘛?到朝廷新政执行完善的地区,一些已经成功的地区去学习。把他们好的经验吸取过来,用于我们自身建设,总比顽固自封要好。”

    “除此之外,京城有大量工部归隐的贤士,人虽老经验足,我们还可以去请他们出山,认真详细的为我们宜阳府地做一次规划。”

    “如此可避免以后城区改革中,出现上次堂议上说的那种不论不类的弊端。一个新城的成立,自然有新旧结合两种因素,自然不可避免的会有冲突。”

    “所以我们现在就要首先规划好,有步骤,有条理地新建我们这座新城。比喻哪里是民居区,哪里又是商贸区,哪里是学府,又到哪里去就医等等。”

    “不要到时候搞出民居旁边典狱,这样谁夜间敢出门?也不要让学府旁边是商贸街坊,影响学子读圣贤书。衙门口对面突然冒出什么作坊,冶炼、砼工,泥瓦窑,杂七杂八的,这样子才是不伦不类。”

    “重点突出秩序性,每一处地方,都要具体细致地规划好。而且要做好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一百年以后的发展规划。”

    徐茂先滔滔不绝地说着,就像回到了前生,那次在大学讲台上的答辩,做的那一次令无数学子为之痴迷的演讲。

    想当年,他也是这样站在学校的大礼堂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