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第一奸臣-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事发展到这里,徐少马上就要逆转形势,重见天日。宜阳府将引发一场官场风暴。主角也因此扬眉吐气,纵横宜阳府。看得还喜欢的朋友们,多多支持一下,给作者点动力。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多砸票票,我替徐少谢谢大家了。同时,如果你们想看什么样的情节,尽管提出意见来,只要合理的,我就多多采纳。)

    (本章完)

第54章 唐副巡使驾到(上)() 
次日,唐副巡使突然提出,要到荆州下面的几个府縣转转。

    这下整个荆州城都热闹了,金知州和范州令一时猜不透大人的意图,因为唐副巡使纯属临时起意,搞突然袭击政策。

    金知州和范州令就怕下面的准备不够充分,心里便有些坠坠不安。

    唐柯笑笑道:“你们无需这么紧张,我这次来,只是随便转转。瞧你们的架势,搞得如临如大敌一般,这样多不好。我要的就是你们平时的状态。你们平时是怎么做的,我就怎么看。”

    “那便如此吧!范州令留下,有金知州陪我就行了。随行的人也不要太多,我不喜欢这种大场面,去两三个人就足够了。”

    有了大人的指示,金知州朝范州令使了个眼色,由自己陪着大人走一趟。由范州令暗中通知地方,做好接待准备。

    唐副巡使临时决定的地方是宜阳府,全荆州民生发展最差的府城。两位荆州大吏当场心就提到了嗓子眼,那个穷乡僻壤有什么好看?

    所谓的两三人陪同,指的是随行的官员。

    金知州坐在行都司唐副巡使的马车内,小心翼翼地伴在左右。前面三辆马车开路,后面五辆守卫,随行官兵五百。这些马车都是军营里的战车,一路向西南而去,路上倒没碰到金知州所担心的麻烦事。

    等车队进了宜阳府境内,冯德启早带着府域文武百官官,整齐划一地守在城门前等候。

    唐副巡使素来喜欢简单,低调,荆州金知州早摸清了他的套路,因此叫冯德启不要搞太多花里胡俏,只是叫上几个重要的官吏迎接便可。

    佟府令也在迎接的队伍里,突然接到府里的消息时,他又惊又喜。但是他一直没有弄明白,唐副巡使为什么突然要光临这处偏僻之域?

    是不是徐茂先把事情捅到了唐副巡使那里?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自己就得更加小心谨慎的应对才行。

    早就听说过唐副巡使很威严,有铁腕大吏之称,曾倒在他手里的官员不在少数,这次倒是个机会。佟縣令就琢磨着,自己要不要越级上报,将冯德启一行的所作所为捅出来,还世间一个清明。

    唐副巡使的车在城门前并没有停下,而是直接进了城内。这让冯德启一行更加摸不着头脑了。

    唐副巡使好象不怎么待见自己这帮人,居然连停都不停,就直接进了城,莫非他听到什么风声了,对自己治下的宜阳府不满?

    冯德启不由朝身边不远的佟府令看了一眼,佟府令昨天去荆州的事情,他已经知道了,包括佟府令见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在哪里停留了多长时间,他都了如指掌。

    看着唐副巡使的马车经过,宜阳府百官匆匆跟随,各种大小不一的座驾,整整齐齐跟在后面,浩浩荡荡,颇为壮观。

    荆州金知州陪着唐副巡使坐在马车里,见唐大人一言不发,不时皱了皱眉头,心里就暗叫糟糕。尤其是进了城区,宜阳府虽然发展有所起色,但比起外面的其他地域,实在是相差悬殊。

    而且到目前为止,连个府城规划方向都没有,四周一片乱糟糟的,城外更是犹如乱葬岗。

    从去年开始搞民生改革,但改革一直没有搞起来。倒是看到一大片荒废的农田,破烂的官道。除了通往荆州的官道修得还算尽人意外,宜阳府并没有其他大的项目,在建工程一处都没有。

    唐副巡使的马车绕着府城转了一圈,到了宜阳府知府衙门的时候,突然停下了。他看了一眼衙门口,突然问起金知州一个很诡异的问题。

    “金谦仲啊!这宜阳府的民生发展,似乎搞得不尽人意嘛?”

    “是,是。宜阳地处比较偏僻了些,经商比较困难,佃户迁移的又太多,所以民生发展并不突出。”金知州几乎是抹着汗回答。

    唐副巡使看了他一眼。“你也不必紧张,我又没有责怪你。只是一时心血来潮,想到以前任职的地方看看。”

    “哦?!恕卑职孤落寡闻,原来唐大人在宜阳地界任过职?那大人想去哪里,我这便派人带路。”

    “柳城縣,这个地方你听说过没有?”

    金谦仲一时答不上来,他在脑海里搜寻了半天,也想不起宜阳府有这么一个小縣,但似乎还有些耳熟。

    唐副巡使今天露出了难得的温和,缓缓道:“那都是几十年前的事了,你不知道很正常。这样吧,你叫他们找个人带路,其他的人就不要跟着了。我去看看还能不能找到曾经的那份记忆。”

    “还请唐大人稍后片刻,我马上吩咐下去。”

    唐副巡使的马车停在知府衙门正前,后面排起了长队。冯德启等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每个人心里都忐忑不安地等着金知州的指示。

    果然,金知州传话下来,留冯德启和佟扇屏带路,其他人等原地待命。

    又是这一招,这位钦差大臣到底要干嘛?冯德启挥了挥手,让杜月明把指示传下去,其余的马车掉头跟随。

    听说是要去柳城縣转转,冯德启就在心里打鼓。至于唐副巡使为什么选择去那个鸟不拉稀的地方,冯德启想破脑袋也想不出个所以然。

    他和佟府令坐着马车里走在前面,去柳城縣的路年久失修不怎么好走,巅波了近三个时辰,于当日傍晚前到达。

    当车队经过柳城縣的种植基地时,唐副巡使让马夫停下了车。这时,金谦仲见大人对这片农田感了兴趣,不由眼前一亮。

    好家伙,宜阳府还是有点料嘛,这么整齐的种植农田,至少占地几百亩。就算是在整个荆州地区,恐怕也是最大的存在了。

    光靠这么大的一个基地搞农作物批发,不用几年下来,当地农户便可以发财致富。再看田地上的菜棚,这是其他地方没有见到过的,到底是谁琢磨出来的新玩意?

    金谦仲小心翼翼地问道:“唐大人,要不要将冯德启叫过来问话?”

    唐副巡使点点头,金谦仲很快就叫来了冯德启。“唐大人,卑、卑职冯德启见过唐大人!”

    冯德启很小心地叫了一声,唐副巡使看着远处问道:“这么大的一片整齐农田,有多少亩地?用了多少花需?你们的计划和目标呢?丰产销路于何处?”

    唐副巡使一连串的问题,让冯德启连冒冷汗。他哪里知道这样的小事,这都是徐茂先搞出来的花样,这些日子,冯德启为了整倒佟府令,根本就没关注过这些。

    (本章完)

第55章 唐副巡使驾到(下)() 
看着冯德启冒虚汗,金谦仲也跟着慌了,刚才那点小小的喜悦,顷刻间烟消云散。

    见冯德启答不上来,唐副巡使就问了一句。“这么大的动作,是谁策划出来的?难道就没经过府里吗?”

    冯德启擦着冷汗回答。“这是柳城縣自行筹划的项目,府里从没有参与过。不过,这名知縣因为滥用私权,结党私营,恶意征地,搜刮民脂民膏,搞政绩工程,已经被停职查办了。”

    “嗯,很好,非常好!”唐副巡使点了点头。“好的不能再好!”

    只是金谦仲和冯德启都没有听懂,他说的是项目搞得好,还是知縣被停职处理的好?

    回到马车里,唐副巡使看着柳城縣的风貌,感概万千。“金知州,我当年就是在这里任职縣令,记得没错这河叫柳城河对吧?”

    车队一路西去,沿着柳城河一直到了通阳渠入口,唐副巡使又走下车来。站在望溪村的山坡上,朝永定方向望去。

    两河之间的景色,一览无余。当时徐茂先也是来到这里,才有了后来通阳渠贯通南北的杰作。

    金谦仲又小小地兴奋了一把,这个冯德启还是为老百姓做了点实事嘛,修一条这么大的导水渠,解决了两大水系之间的安全隐患。光是站在这个山头看过去,望着奔腾不息的河水,大浪涛天,便有一种令人可歌可叹的情怀。

    永定河的水患问题,一直是惠山方面头痛的大难题,这条通阳渠修得好啊!看到唐大人屹立在山头巍然不动,金谦仲就朝冯德启招了招手,唤他过来。

    “冯德启,这条水渠是什么时候修的?把情况跟唐大人说明一下。”

    “金,金,金大人,这渠,这渠,我这个……”冯德启又哆嗦了,半天回答不出来。那些具体的内情,他哪里说得出来

    佟縣令见是时候了,便纵身向前一步。“唐大人,这条渠名叫通阳渠,取两縣间通往宜阳府的一条人工渠而得名。策划修渠的人是柳城縣现任知縣徐茂先。”

    “修渠经历了四个月零十八天,动用了全县四千多人力,花费了一万七千余两白银。全渠宽十米,全长五十里。可谓是当世代跃进典范,用全人力苦干实干造出来的,没有任何辅助器械。”

    佟縣令做完说明,便退到一边候着。

    “嗯?那个徐茂先人在哪呢?叫他来见我。”唐副巡使问道。

    “徐茂先此人,现在正被停职查办,恐怕唐大人无法见到他。”佟縣令说这话的时候,冯德启眼前闪过一股杀人的怒火。

    “胡闹,真是不知所谓!”这样的好官居然被停职查办?唐副巡使愤然转身,头也不回地朝山坡下走去。

    金谦仲狠狠地瞪了冯德启一眼。“混账东西,还不快去把徐茂先给我找来!”

    这会儿,荆州金知州气坏了,为什么每件事都与徐茂先有关,你这个做知府的是干什么吃的?看着冯德启窝囊不堪的熊样,真恨不得一脚将他踹下河算了。

    这废物!看我过后怎么收拾你!

    冯德启彻底慌了,哪还有闲情顾忌派别斗争?对,快点把徐茂先找过来,这小子跑哪里去了?

    冯德启立刻让杜月明去找徐茂先,可是杜月明派了十几只信鸽出去,而徐茂先就象泥牛入海,杳无踪迹,一封笺条都没回。

    找不到人再派信鸽,让手下跟着信鸽去找,就不信寻不到人影!

    他娘的,关键时候就找不到人了,杜学士急得暴跳如雷。不是叫他这小子停职查办,限期内随叫随到吗?居然敢放老子的鸽子?

    知府衙门的人都吓懵了,他们怎么都没想到,一向斯文的杜学士,居然也有江湖恶霸的潜质,说出来的那几句话,承受能力差的人肯定受不了。

    坏了,坏了,这徐茂先到底藏哪了啊?内务司的科班秀才们都急坏了。

    砰——

    又是一炷香过去了,徐茂先依然没有回信。杜学士顺手将茶杯摔在地上。一声脆响,简直就象晴天霹雳一般,所有的人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噗噜噜——

    信鸽到,冯德启又来催信了,徐茂先的人找到没有?还没有找到,你们干什么吃的!给我继续找,一群酒囊饭袋!

    此刻,冯德启眼前冒出了火苗子,好象随时能焚烧一切似得,刚刚在杜学士身上发过威,只是在金知州和行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