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之鹰-第2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礼兵就位后,客串祭祀主持人的布劳希奇元帅走上前去,先是向塞克特棺木敬礼,随后高声宣布,奏国歌。

    伴着军乐队奏起的音乐,所有在场人员哼唱起国歌:

    。。。。。。

    统一、正义和自由,

    为了德意志祖国;

    让我们一起为了这个目标而奋斗,

    像兄弟那样团结起来,手拉手,心连心。

    统一、正义和自由,

    是我们幸福的保证。

    在繁荣昌盛的光芒中绽放,

    绽放,我们的德意志祖国!

    。。。。。。

    一曲《德意志高于一切》奏完,希特勒走上前去,在早已准备好的话筒前宣读祭文。

    陈道一边倾听祭文,一边在脑海中整理出塞克特将军对德国国防军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1919年7月,在苛刻的《凡尔赛合约》签署后不到一个月,塞克特担任了战后德军的总参谋长,并于一年后成为德国国防军总司令。

    直到1926年秋,塞克特未经保罗。冯。兴登堡总统同意,擅自邀请前德皇皇储检阅军队,成为魏玛共和政府攻击的对象,被兴登堡总统免职。

    1920年到1926年间,塞克特在国防军总司令的职位上立下了怎么评价都不为过的丰功伟绩。

    在那个政治动荡、国家一片混乱的时代,塞克特缔造了一支成为国家中流砥柱、被证明为同时代训练最佳、领导能力最强的军队。

    他制定了重新武装和重振士气的计划,使德军最大的优势——军官团得以保留,使新的战术战法得以酝酿而成。

    《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军人数不得超过十万,所以西克特制定的标准是:士兵身体良好,有12年以上的服役经验;军官要有25年以上的从伍经验。

    一旦成为国防军的一分子,要接受某一方面的专门培训,重点是领导才能。

    塞克特极为重视士兵的个人技能和主观能动性。合约禁止德国拥有军事院校,他就联合团一级的单位建立了一个建在部队上的军事教育体系,每一位列兵都受到成为军士的培训,每一位军士都受到成为军官的培训,每一位军官都受到成为将军的培训。每半年进行一次演习,使专业技能得到精进,职业素养得到提高。

    没有坦克、高炮,就用纸板、木料仿制,德军也许是唯一用玩具飞机模拟真飞机演练对空射击的军队!单兵在演习中要自称我是某某排,或者代表一个机枪组。这一切的一切构成了汉斯。冯。塞克特的“十万陆军”!

    而塞克特也因为他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被尊称为“十万陆军之父”。

    塞克特逝世三年后,他一手缔造的,这群曾经推着纸版箱、开着玩具飞机、大声叫着“我是某某排”来模拟战争的德国军人,在战场上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那些用真飞机、真坦克演习的对手,开创了先辈们付出数百万死伤、一个帝国为之覆灭都未能成功的伟业。

    除此之外,塞克特曾于1933年到1935年常驻中国,担任南京政府的德国军事顾问团团长,并在任上为中国国防工业的建设、中央军校的教育、防空能力的建立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塞克特还提出建议并通过,将德国驻华公使馆升格为大使馆,并由北平迁至南京。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德国在军事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大规模祭祀活动随即被提上日程。

    塞克特作为十万陆军之父,顺理成章地成为德国军方第一个隆重悼念的杰出人物。

    希特勒抑扬顿挫地宣读完祭文,随即发布命令,追封塞克特大将为德国陆军元帅军衔,以此纪念他对德国重整军备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除了追封塞克特元帅军衔之外,希特勒还宣布,将德国海军新一级的航空母舰命名为塞克特级。

    而该级航空母舰的第一艘、德国第四艘航空母舰也被命名为塞克特号航空母舰。

    追忆过塞克特,四名礼兵迈着有力的步伐向塞克特墓敬献花圈,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亲自上前整理过缎带。

    在场所有人员随之敬礼。

    无数记者将仪式的每一个画面每一个音符记录下来。

    第二天,塞克特墓地的纪念仪式毫不意外地登上德国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成为德国军民最关注的话题。

    纪念过塞克特这种国防军“老爹”级人物,陈道一转身又出现在一位小人物的葬礼上。

    德国东郊的一处军人墓地里,陈道与希姆莱为首,希特勒青年营营长米尔斯少校与梦工厂特种部队指挥官施佩尔伯格少校跟在后面。

    这次葬礼埋葬的是一位武装党卫军上尉。

    他就是米尔斯少校的得力助手、开罗绑票计划重要参与者、《海贼王计划》的触发者、大英帝国的“叛徒”、陈道手下梦工厂部队的巴克上尉。

    米尔斯少校与巴克上尉在比利时双双遇刺,米尔斯重伤,巴克当场身亡。

    陈道盛怒之下没有立刻安葬巴克上尉,而是命令将巴克上尉的尸体冷冻起来,直到英国投降才决定举办葬礼。

    看着巴克上尉的棺木被放进墓地,填土,压实,陈道转身对米尔斯少校说道:“我们已经英国的投降做祭品,为你和巴克上尉复仇,我希望你尽快走出遇刺事件的阴影,继续履行你的职责,尽快让部队提高战斗力,然后等待战争的检验。”

    “我不会让你失望的,将军。”米尔斯少校说道。

    “在十一月份之前,我都会在国内,如果有什么难处,尽管来找我,我来帮你解决。”陈道说道。

    米尔斯少校点头表示明白。

    离开墓地时,希姆莱示意陈道走在人群最后。

    “你说要米尔斯少校的部队尽快形成战斗力,然后等待战争的检验,你说的战争是哪场战争?”希姆莱问道。

    “最大的假想敌当然是俄国,不过那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了,我们目前还是应该多关心我们的生产。算算时间,我们很多装备的研发也该得出结果了,我必须要去验收,我可不想被人说成是不负责任的装备顾问。”

    “都有什么研究成果,有没有适合装备武装党卫军的?”希姆莱说道。

    “我有一个朋友,他叫雷姆茨玛,他的公司刚刚定型生产出一批划时代的产品,我认为你有必要为你心爱的布劳恩博士采购一批,来增加他的工作效率。”陈道说道。

    “什么产品?”

    “计算机。”

    *************

    PS:今晚家里有点事,只有这一章,明天下午两点前补发一章。

第269章 Z…3型计算机的推广() 
Z…3型计算机,索伦集团旗下第一款面市产品。

    Z…3是德国第一台可编程的电子计算机,也是一台实用的电子计算机,这台计算机由几个电路和2600个继电器组成,可处理7位指数、14位小数,包括加、减、乘、除和开方等各种运算。

    Z…3用穿孔纸带输入,实现了二进制数程序控制。

    Z-3能达到每秒3~4次加法的运算速度,或者在3~5秒内完成一次乘法运算。

    在紧张研究的间隙里,Z…3计算机的父亲康拉德。楚泽写作了世界上第一个下国际象棋的计算机程序,成为计算机编程世界第一人。

    终于可以回收投资了,比预想的早了很多。

    这是戈林听说Z…3电子计算机的种种强大功能后的第一个想法。

    “你不是说计算机要五十年后才能大规模回收成本吗?为什么现在就可以?”

    维也纳,索伦集团的研究办公室,戈林不解地对陈道问道。

    陈道一边生疏地在Z…3计算机上按来按去,一边说道:“五十年后那是大规模回收成本,现在只是小规模回收,两者间没有任何冲突。”

    “好吧,这是小问题,我们来说说销路问题。”

    戈林随手掰着指头说道:“德国空军先预订五十台,铀计划海森堡博士的研究小组先预订十台。

    我的电子研究中心也要十台用来破译密码。还有梅塞施密特、福克沃尔夫和亨克尔那些飞机制造公司,他们已经派出工程师来试用过,他们对Z…3的性能非常满意,说它能帮助解决很多数据分析问题,例如飞机双翼抖动的稳定性问题中大量的复杂计算,总之我们的产品适用性很广,也很受欢迎,唯一需要担心的是产量问题。”

    “不仅是他们,还有各大造船厂,各军种军械局等等,总之德国所有的研发部门都需要我们的产品。这样吧,我去搞定雷德尔元帅和希姆莱,你来搞定其他客户。”陈道说道。

    “对我来说,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戈林自信地说道。

    陈道的目光在室内转了一圈,忽然想起一个人。

    “我们的合伙人去哪了?他身为总经理,这么重要的时刻竟然不在公司?”

    “雷姆茨玛现在在意大利,我们和格拉齐亚尼元帅的生意似乎是出现了突破性进展,他要去实地考察。”戈林说道。

    “难道是发现了大油田?”陈道兴奋地问道。

    “好像是,等他回来我们就知道了。”戈林叼着雪茄笑着说道。

    在利益的驱动下,圈钱二人组疯狂地行动起来。

    当天下午,陈道的身影便出现在柏林海军总部大楼,直扑四楼雷德尔的办公室。

    看到前来拜访的是德国海军最炙手可热的罗森将军,雷德尔的秘书急忙向雷德尔通报。

    陈道立刻受到雷德尔的热烈欢迎。

    “海因茨,你来的正好,我正要派人去找你。”

    “有什么指示吗?司令官。”陈道问道。

    “吕特晏斯将军已经回国,我应该给你们举行授勋与晋升仪式,时间定在下周一。”

    “我一定准时参加。”陈道说道。

    “你来我这里是为了航空母舰?”雷德尔问道。

    陈道略一迟疑,随后点头笑道:“身为海军航空兵司令,我当然要关心航空母舰的建造。”

    雷德尔古板的脸上难得地露出笑容。

    “施特拉塞号的施工已经进入尾声,最多一个月就能投入使用,只是要形成战斗力还需要你多努力,塞德利茨号的改装工作已经开始。只是塞克特级航母的设计工作还没有完成,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

    彼得。施特拉塞号航母是齐柏林号航母的第二艘,开工于1938年9月,齐柏林完工后,参与齐柏林号建造的工人悉数被调往建造施特拉塞号,以两班制施工,这才令施特拉塞号的施工进度突飞猛进,比原定计划提前五个月完工。

    塞德利茨号原本是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的第四艘,在陈道的积极怂恿下,德国海军决定将其改装为航空母舰,并研发新一代的重巡洋舰取代它。

    陈道笑着说道:“太好了,有了施特拉塞号和塞德利茨号,我们的齐柏林终于不再孤单。”

    两人笑着展望一番德国海军的未来后,陈道说出此行的目的,同时给雷德尔送上一份Z…3计算机的说明书。

    雷德尔匆匆翻过说明书,对Z…3型计算机的性能有了初步的了解后,笑着说道:“吕特晏斯将军回来之后,可是不停地称赞你。他说你在海军的未来发展上,以及新式武器的研发上拥有敏锐的嗅觉,能够带动德国海军赶上甚至是引领世界海军装备发展的潮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