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之鹰-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眼上士手上按着快门嘴里还念念有词。

    “太温馨了,太和谐了,太融洽了。。。。。。”

    温特上尉等人一脸茫然地盯着四眼上士,四眼上士浑然不觉,只是拿着相机围着撒大木转来转去,将撒大木抱着巧克力猛啃,洋溢着幸福的小表情一一收进相机。

    四眼上士一口气拍了两三分钟才心满意足地站直身子。

    扣好镜头盖,将相机背在身后,四眼上士从挎包里摸出一个日记本和一支钢笔,对着温特上尉问道:“上尉先生,我是人民观察家日报派出的战地记者默克尔上士。

    这个小男孩身上的伤势、还有你和他及他的家人如此融洽的关系背后,肯定隐藏着一个温馨的故事。请你告诉我,我现在急需这个故事,希望你能配合我的工作。”

    温特上尉见默克尔上士一副认真听讲的架势,想起科赫少校说的要配合宣传的命令,只得和翻译、医务兵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起事情的经过。

    默克尔上士一边记录一边连连点头,随后又通过翻译采访哈吉先生和撒大木的母亲。

    半个小时的时间飞快地过去了,默克尔上士采访完毕,向温特上尉潇洒地敬了个军礼转身离去。

    温特上尉和撒大木一家又聊了几句便依依惜别。

    想到以后和这个可怜的小男孩恐怕再没有见面的机会,温特上尉找出身边所有能够找到的零食送给撒大木作为告别的礼物。

    翌日凌晨,住在城中亲戚家的撒大木还在睡梦中的时候,温特上尉便率领部下跟着全营南下,踏上了新的征程。

    三十七侦察营的车队里,默克尔上士坐在车队末尾的一辆SDKFZ251型装甲车里呵欠连天。

    默克尔上士的身体很疲劳,但精神却很亢奋。

    昨天花了一夜的时间精心写了一篇稿子,配上那些温馨的照片,寄回报社之后,妥妥地上头版头条,总算没有白来伊拉克一次。

    仰头靠在车厢壁上,默克尔上士幸福地进入睡梦中。

    两天后,德国国社党党报《人民观察家》日报社总部,德国宣传部长戈培尔一瘸一拐地走进编辑室,拿起即将在明天发行的报纸样版看了起来。

    “这期的头条很有吸引力,照片详实,故事也还算感人,只是故事的开头不够有针对性,内容也缺少写感染力,按照我的版本改动一下。”

    戈培尔说完奋笔疾书,重新写了一个故事的内容递给总编。

    总编不敢怠慢,急忙将戈培尔更改的故事交给手下的编辑,让他们争分夺秒的重新排版。

    “部长先生,我们这样擅自编造故事,会不会引起读者的质疑?”总编忧心忡忡地问道。

    “故事的真假谁知道?他们难道会跑去伊拉克求证?谎言重复一千遍也会变成真理,你不用担心。”戈培尔毫不在意地说道。

    见戈培尔祭出了他的口头禅,总编只得无奈地沉默以对。。。。。。

    翌日上午十点左右,基尔港海军航空兵司令部里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刺耳的惨叫声与腥臭难闻的血腥味充斥着全部空间。

    陈道蹲在地上,饶有兴致地看着手中尸体脖颈处汩汩流出的鲜血,嘴角露出残忍的微笑。

    扔掉手中的尸体,陈道面无表情地站起身来,抬起手中仍在滴血的钢刀指向面无人色的诺贝尔上尉和尼采上尉。

    “你们还在等什么?还不快把最后两个带过来。”陈道瞪着血红的双眼,不满地盯着二人说道。

    诺贝尔上尉和尼采上尉相互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干咽一口唾沫,手忙脚乱地从鸡笼中一人拎出一支老母鸡,不顾老母鸡拼死的挣扎与嚎叫,把它们拎到陈道身边。

    陈道左手捏住一只老母鸡的脖子把它拎在空中,嘴里咬住菜刀,右手麻利地扯下母鸡脖子处的鸡毛,随后抄起菜刀挥向母鸡。

    寒光闪过,鲜血四溅,老母鸡咯咯咯咯的惨叫声立刻回响在食堂后院。

    陈道随手扔掉还在挣扎的老母鸡,从尼采上尉手中抢过最后一只老母鸡,片刻之后,食堂后院里又多出一条冤魂。

    用了一上午时间,宰掉了整整一百只鸡,陈道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告诉食堂,晚上的百鸡宴一定要当做圣诞节前夕最重要的任务来完成。我只说一个字,好吃,足量。”

    “报告司令官,这是两个词,不是一个字。”诺贝尔上尉老老实实地说道。

    “诺贝尔上尉,有没有人说过你缺少幽默感?”陈道问道。

    “没有。”诺贝尔上尉摇头说道。

    “现在有了,我是第一个,我对此感到非常荣幸。”

    陈道背着手带着两名跟班扬长而去,只在留下食堂后院的遍地鸡毛。

    干掉了一百只鸡,陈道感觉心中的魔鬼冲动被化解不少。

    回到办公室,坐到办公桌后面的椅子上,陈道一眼就看到桌上摆着的《人民观察家》日报。

    陈道的目光落在报纸封面占据了整整一个版面照片。

    一个德军军官,看肩章貌似是个上尉,拿着一块巧克力递给一个头上缠着绷带的小男孩。

    小男孩双手抱着巧克力,天真无邪地大眼睛充满笑意和幸福。

    两人旁边站着两名德军士兵和一男一女两名当地土著,四人微笑地看着德军上尉和男孩间温馨地一幕。

    这张照片给人的感觉实在是太和谐了,透过纸面都能够感觉到。

    陈道好奇地翻到报纸头版的背面,看到了一系列的照片,照片的内容几乎都是小男孩吃巧克力时幸福的笑脸。

    照片与照片间插满文字,讲述着小男孩悲惨的一生。

    男孩的名字叫做。。。。。。太长,跳过。。。。。。男孩母亲还在怀孕的时候,他的父亲便因为意外去世,留下了孤儿寡母跟着好心的哈吉叔叔生活,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三天前,哈吉叔叔赶着驴车载着母子二人去提克里特市赶集。

    提克里特?这个地名貌似有些眼熟。

    陈道回想一阵后毫无印象便继续看故事的内容。

    赶集的路上三人乘坐的驴车很不幸地遭遇到一架万恶的英军侦察机,毫无人性地英军驾驶员驾驶飞机在驴车上方不停俯冲,用惊吓驴车的方式取乐。

    拉车的毛驴受惊之下狂奔不停,将一家三口抛到车下,可怜的名字太长小朋友受到的伤害最重,不仅身上有多处擦伤,从驴车上跌落时头部还撞上石头受了重伤。

    德国第七装甲师三十七侦察营恰好路过事发现场,赶走了英国人的侦察机,搭救了一家三口,并把他们带到提克里特城接受治疗。

    可怜的名字太长小朋友接受了德国军医的治疗,经确诊为脑震荡,很可能会留下后遗症。

    递给名字太长小朋友巧克力的德军上尉是三十七侦察营二连连长温特上尉。

    陈道看完故事心中产生一丝疑云,英军虽然是德国的敌人,但是不得不说,英国…军队,尤其是来自英国本土的军队军纪相当严明,没有听说有扰民的事情出现。

    或许那个英军飞行员是来自殖民地地区或是英联邦国家的败类,竟然以骚扰平民取乐,真是无耻。

    陈道反复看了几遍故事,感到心头杀戮的冲动又消散了许多,不禁感叹道:“每当看到孩子无邪的笑脸,本悍匪就觉得这个充满混乱与杀戮的世界还有希望。

    孩子无邪的笑脸,加上这充满正能量的事情经过,就连本悍匪心中魔鬼的冲动都被压制下去,不得不说是一个典型的治愈系故事。”

    温特上尉,还有这位。。。。。。陈道的目光又转到男孩的名字上。

    还有这位撒大木。本。侯赛因。本。马吉德。阿尔。提克里特小朋友都是有功之臣,我一定要。。。。。。呃,撒大木!呃,侯赛因!呃,提克里特!

    三个关键词的出现瞬间掀开陈道尘封已久的回忆。

    命运之神不会是在玩我吧?难道是那个撒大木?陈道顿时怀疑起来。

    陈道摸着下巴琢磨了几分钟,从抽屉里翻出同样尘封已久的日记,先是提笔写下撒大木。侯赛因,温特上尉与提克里特几个关键词,随后又写到:

    没有本悍匪,以某人和某秃子的作风十有八…九会在中东建立“大中东共荣圈”。

    有了本悍匪,德国在中东地区建立的将会是和谐社会。

    传播正能量是本悍匪义不容辞的责任!

    陈道收起日记,翻翻日历,看到已经是十二月二十二日。

    圣诞期间要送给邱胖子爱的三连击,明天就是第一击发出的日子。

    邱胖子,自求多福吧!陈道很真诚地为邱吉尔默哀到。

第207章 第一击之约旦独立引发的震荡() 
十二月二十三日凌晨一点四十分,英国首都伦敦,唐宁街十号。

    丘吉尔坐在办公桌前,双手各拿着一封电报,目光透过鼻梁上的老花镜不停地在电报上扫来扫去,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

    丘吉尔左手的电报来自伊拉克,发报人是韦维尔上将,电报上的内容是德军非洲军已经在隆美尔的率领下攻到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现在正在巴格达附近与英军和伊拉克军队对峙,预计在圣诞节之后就会爆发大规模激战。

    德国人的兵力是三个师,其中有两个是装甲师。德国空军已经进驻巴格达北方被英军放弃的基尔库克地区的机场。基尔库克距离巴格达的距离大约三百公里,德国空军随时都可以向巴格达发动空袭。

    英军此时在巴格达附近的军队只有澳大利亚第六步兵师、新西兰师、和第十印度师的一个旅。除此之外还有伊拉克军队的两个步兵师和若干独立的营级部队。

    在巴格达附近的哈巴尼亚小镇驻有英国空军的一个航空学校,拥有各型战机八十四架。

    想到圣诞节后即将发生的战斗,又想到陆军大臣艾登给出的撤军建议,丘吉尔赶到自己视线愈发的模糊。

    “以我们在伊拉克的兵力肯定无法抵挡德国人的进攻,最明智的做法是在还没有遭受失败时将部队撤出伊拉克,投入到东非战场去进攻意大利人。否则将我们有限的兵力分散在两条战线上,必然会导致两条战线都得不到足够的兵力,进而双双失败。德国人和意大利人拥有足够多的兵力在两线作战,我们没有,这一点必须要考虑进去。”

    艾登的建议很中肯,丘吉尔颇觉心动,只是想到国内的那些反对派要是知道自己在没有经过战斗的情况下就放弃了伊拉克,肯定又会弹劾自己。

    毕竟一旦失去伊拉克,不仅意味着英国将失去宝贵的石油,德国空军还可以借机轻易切断英国与印度的空中联系。

    更为严重的是,英国在中东阿拉伯国家的威信将因此荡然无存,这对于英国这个老牌殖民地国家而言无疑是最为致命的。

    思索了一阵后,丘吉尔感到左右为难,索性将目光转向右手的电报。

    右手的电报来自东非英军总司令奥钦莱克上将。

    看着奥钦莱克的电报,丘吉尔感到自己对战争的前景又恢复少许信心。

    第八集团军此时已经占领全部意属索马里,并且攻入埃塞俄比亚境内,正在兵分两路向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进军。

    随着控制区域的扩大,以及战线的拉长,奥钦莱克不停地催促他尽快将援军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