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烽火奇侠传-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叫人羡慕。”青莲虽是姑娘家,也明白她的心事,心里同情却又不好说破真相,只有含糊应答。月姑来过两次,像是有话要说而欲言又止,这让静修颇费猜疑。前几日曾热心地表示要撮合她与兴善的万七和桃花,也再没到这院里来过,兴善更是突然失踪,不见踪影。所有迹象,让静修觉察到事情恐难如愿,再继续住下去,必然使月姑为难,静修脸上的阴霾重又显现,变得沉默寡言、忧心忡忡。

第三百三十八章 苦静修洒泪别月姑() 
这一天,静修终于向青莲提出见月姑辞行。

    月姑无奈地叹口气,询问道:“静修师傅打算去哪里安身?”

    静修凄苦地摇头,喃喃说:“我想,先设法寻找妙云终究师徒一场,她也是个孤苦孩子。然后,回婆家看看,有机会或去南京找我父母”

    月姑惊问:“婆家还有人?”

    “当初男人被害,我被抢走,婆婆哭瞎了眼如今不知道怎样,我好歹找到她的下落。”

    “我给你凑点路费,准备些干粮带上。”月姑眼睛湿润了,拉住静修的手说:“师傅的心愿,月姑知道,只是,按你们佛家所说,也许缘分未到吧我只盼咱们再能相见,倘路上有难处,别忘了月姑,尽管随时回来找我。”

    静修泣不成声:“我咋能忘了您呢,您是我的再生恩人啊!”扑到月姑怀里,两人紧紧相抱在一起。

    静修告别月姑离开万家营。她想先去县城,设法打听妙云的下落。按照月姑的建议,她穿上艾叶的旧粗布衣服,蒙条半旧头巾,将僧衣连同曾穿过的艾叶那套新衣,一并包进小小行囊。静修背个小包袱,一副赶集村妇的打扮。

    静修沿万家营村东的路沟往北走。正是初秋时节,地里庄稼长得正旺,满眼翠绿鹅黄,静修的心境却异常凄凉。她一边走一边向东张望,多想再看看那座近在咫尺的庵堂小院,但庵子被茂盛的庄稼和淡淡雾霭所遮蔽。前几天,万七曾趁夜深人静去过庵中,想替她找回些有用的衣物,却一无所获,庵中所有什物已被强人洗劫一空,门窗全被捣毁,而且据说房舍即将拆除,用于在万家营吴家大院修建据点。这个原本清静安定的所在,又给她留下一页刻骨铭心的伤痛,此番离去,不知还要经受多少危难她不由伤心地落下眼泪。

    万家林就在眼前,一片浓绿重彩,蓊郁苍翠。静修真想再近前看看这座林子,便走下沟沿,爬上沟西沿,忽见小路上两个男人走来,前边的人头戴竹编竹笠,穿一身浅褐色土布衣服,不时取下肩上的毛巾,擦拭着微黑的方正脸盘啊,像是兴善!这几天他去了哪儿?是有意躲闪不愿与俺相见吧?

    静修心中慌乱,有意躲开,便低头快走几步,径奔林中去了。

    前方来人正是兴善,跟在身后的小伙子是春堂。

    前天兴善进城去,在城里住下了。青山和春堂都已离家好久,早想抽空去看看两个孩子。选择这几天去,并非刻意躲避静修,只为当时地里活儿不忙兴善心中如此自我诠释,但静修的影子老在眼前晃动。他的心情处在复杂的纠结中。作为正处壮年的男子,何尝不渴望女人体贴,孤儿鳏夫的日子何尝不需要女人扶助?他选择拒绝静修,不是择嫌她出家做过尼姑,也不为她有什么劣迹,只因为不了解她的真实根底,谨慎沉稳的天性使他首先想到最坏的境况,他担心灾难再次降临到月姑一家。

第三百三十九章 有情人邂逅万家林() 
这次进城,吴兴善先去仁和药店看望青山,然后去祥和医院看儿子春堂。晚上他和春堂和衣睡在窄小的杂物间里,又想起陪艾叶住院那日的情景。朦胧间,艾叶的身影站在眼前,一会儿那面孔却又变幻成静修兴善猛地坐起,揉揉眼睛,摇摇脑袋,拼命驱赶着梦中的幻象。春堂发出轻微的鼾声,他却再无睡意,悄然叹息着任泪水流下。

    一早起来,兴善带春堂给靳老先生、小媛大夫请假。地里的农活马上忙起来,让春堂回家帮助干几天农活。父子俩一路走着,看看来到万家林,春堂远远见前面一个女人慌慌张张走进林子,看那衣服和身条,颇觉眼熟。

    “爹,看那女人,穿的衣服像是我娘,身材也像极了!”

    “啊,真的是她!”兴善停住脚注目细看,脱口说道。

    “爹,你说是谁?”春堂脸色大变。

    “是,庄东边庵里的静修,她还没走?”

    “吓我一跳她穿这衣服跟娘一样?我真当是”春堂转脸问爹,“听说庵里遭了事,她还没走?”

    “她,藏到青莲家地洞里,躲过一劫,这些日子一直在青莲家东院住。我也当她走了她去林子做啥?莫非这姑子真的不是正经人,去林子里搞啥名堂?”

    “爹,你等着,我去看看。”春堂拔腿向林子跑去。

    兴善蹲在路边草层里等待,摸出烟袋抽烟。许久,才见春堂出来。兴善压低声音问:“看清楚吗?她去林子干啥哩?”

    春堂气咻咻地说:“她在永义大爷碑前磕头,嘟嘟囔囔地许愿哩。”

    兴善感到意外,瞪大眼睛问春堂:“她说啥哩?”

    “她说话声音低,好像是说感谢月姑,祝她平安,还说盼永义大爷保佑她的徒弟妙云也平安,家中婆母也平安她把永义大爷当菩萨了!”

    兴善愣愣地想:“这么说,这人是个好人她人呢?”

    春堂说:“出来了,你看,沿林子边向北走呢。”

    兴善嘟噜着:“追上她有件事,务必告诉她。”说着沿沟底快步向北,恰在路口截住静修。

    静修看着兴善拦她的架势,吃惊地问道:“你,这是做啥哩?”

    兴善红着脸嗫嚅:“俺刚从城里回来你,真的要走?”

    静修放下心来,说:“俺住的时间久了,不愿再给月姑添麻烦”

    兴善问:“你,想去哪儿?”

    静修叹气说:“我,能去哪儿?回河西婆家俺家还有老婆母,丈夫死后,我又遭难,老人眼睛瞎了,俺回家照顾她顺便在城里打听一下妙云的消息,好歹知道这孩子是死是活”

    兴善摇头说:“城里,你还是不去为好。我听说,妙云被几个二鬼子劫走,卖了”

    静修急问“卖到哪里?”

    兴善说:“叫‘双凤院’,是那种肮脏地方”

    静修流出眼泪。看春堂走来,揩抹掉泪珠,说:“这孩子,长大了,成大人了”朝兴善苦笑笑,“你,当下难些,日后会好的。”

    静修告辞走了。父子俩往家走着,兴善的脚步显得沉重,落在春堂后边,不时回头看看,静修渐渐走远,被沙岗后的庄稼地遮住了身影。

第三百四十章 痴春堂赠镜示爱心() 
春堂回家,青莲说不出多高兴。

    春堂给她买来个椭圆形小镜子,银色镶边,小巧玲珑。青莲一手抱着春亮,一手拿小镜照看,照一照自己,又照一照春亮,春亮伸出小手来抓,便赶忙移开。青莲说:“春堂哥,这小镜子挺好,你留着自己用吧,在外头梳头洗脸照看着方便俺家有一面大些的镜子,俺跟娘俩人用”

    春堂不接:“你快收放起来。俺为买这小镜,跑了好几个铺子。这是用我自己挣的钱买的你照看春亮够辛苦,算是谢你的。”

    青莲惊讶:“你当学徒,要交学费,咋能挣钱哩?”

    春堂说:“我每天晚上加班,给病房里清洗、消毒用具,小媛大夫夸我勤快,让账房另外给我计算加班费我都攒着呢。”

    青莲瞟春堂一眼:“攒点钱也好你快成大人了,过两年就该娶媳妇了。”

    春堂嗫嚅着:“这年头,让鬼子闹腾得连饭吃不上,谁肯”小伙子忽然想起几年前青莲说过的话,抬头看她,心口怦怦直跳。

    青莲指点春堂,笑得弯了腰,“春堂哥害羞了真的见了媳妇,话也说不出呢!”

    春堂果然不再说话,他在想心事。没了娘,一家人生活难过,爹这次进城,确曾对他提起娶亲的事。如今时兴少男少女婚娶,不全是由于早婚陋习,主要是世道荒乱,女孩子稍大些,呆在家中让爹娘担心害怕,早点寻个婆家嫁出去,省了多少心事,这样小伙子便成了抢手货色,十五、六岁甚至十二、三岁就娶亲的极多。兴善拒绝了静修,却对刚满十五岁的春堂提起娶亲的事,并不为过,家中没有女人的日子实在困难。春堂当即回绝:“哪有钱娶亲哩等过几年,我能挣钱养家的时候再说吧。”儿子的这番回答,使兴善从心里感到欣慰,可他并不完全知晓春堂的心事,这小伙子心里一直装着青莲哩。春堂眼看着青莲从毛丫头长成个大姑娘,模样俊,性情好,潜意识中的青莲妹妹渐渐变了角色。他至今记得早年青莲说过的“俺给春堂哥当媳妇”的话,或许她早已忘在脑后,自己也羞于提说这段往事,这个秘密便深藏在内心:他暗下决心,长大后要有出息,争取娶青莲当媳妇。夜深人静时,他时常想起青莲,朦胧中看见姑娘在纺线,给他做鞋,朝他深情微笑,当然,还会想象出不宜为外人知晓的美好情景而醒来总是羞惭地摇头,喃喃地自问:青莲长大了,她会喜欢我吗?

    春堂想着这些,脸孔涨得通红。青莲已将小镜放进自己的小匣子,回头笑笑说:“俺就收下了,谢谢你春堂哥俺问你,常见俺哥吗?他咋不回来?俺好想他呢!”

    春堂摇摇头:“我也不常见他,他在仁和药店学徒,离得远呢。”

    青莲噘起小嘴,生气地嘟囔道:“既不回家,也不捎个信来,让娘天天挂念着哩!”

第三百四十一章 近小人青山染恶习() 
青山学徒的这家仁和药店是有名的老字号,位于县城北街的繁华地段,一年四季生意红火。雇着十来个伙计,临柜的店员就有七八个。按规则,初来的学徒工只能打杂当差干粗活,正经业务技能的学习培训一两年内轮不上。青山来后几天,却跟上门店经理学做店员了。这是老板侯老先生的特别安排。

    青山来此学徒系元盛托人办理,药店经理程君仪是元盛的远房亲戚。当时于集学校早已停课,开学无日。月姑本想让青山在家做两年农活,元盛主动找到程经理与侯老先生说妥,破例录用青山到药店学徒。原来侯老先生与月姑的公爹显宗是老朋友,对青年永义颇熟悉而且赞赏,常以万家妙春堂药店和永义为范板律己诲人,永义遇难更令老先生敬佩、同情,故听说青山是永义之子,便格外关照,不只让青山直接接触店里主要业务和技术,还免除全部学费押金,安排经理亲自帮带。青山原本聪慧,初来这里倒也肯学能干,加之幼年见过父母经营此种生意,耳濡目染,有些初步印象,近半年来已学得些医药知识及加工制作本领。只是县城非比乡村,街市污浊杂乱,妓丐赌毒遍地,又有鬼子伪杂横行。青山的好友福顺现在是伪警察局剿共班正式成员,住在城里,经常来店里找青山,拉他出去闲耍,青山渐渐沾染上游手好闲赌博酗酒的恶习。

    兴善前几天来看青山,等到夜深,才见青山醉醺醺地回来。兴善问他去了哪儿,青山瞪起眼睛说:“你甭管,也别对俺娘说不然跟你没完!”

    兴善交给青山两张票子做日常零用,青山嫌少,一脸不高兴:“告诉俺娘,这点钱咋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