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御三国:小乔天下-第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蒙大喜,再次跪在地上道:“多谢小乔夫人成全,今后庐江皖城大小事宜,全凭小乔夫人做主。”

    乔晓婉急忙说道:“吕蒙将军,这可不行,你是孙权任命的庐江太守,我只是回到家乡隐居去的。那里的大小事宜,还是你全权负责,我一概不管。”

第412章 四百一十一品行与才华() 
乔晓婉随即和吕蒙启程,周瑜则扮成侍卫混迹于行军队伍里。因为吕蒙不会检查乔晓婉身边的人,他所带领的军队也不能未经允许就靠近乔晓婉的车冕,故而这一路上,并没有什么大事。

    在赶往皖城的途中,乔晓婉听说了吴太夫人病逝的消息。

    她叫停了行军队伍,走下车冕,面向京口的方向拜了几拜。

    此时,夕阳正浓,残云正红,乔晓婉想起自己初到吴郡之时,吴太夫人对自己百般恩宠,虽然这在以后看来是一个政治手段,但是不管怎样,如果没有吴太夫人,她乔晓婉绝对没有当初在江东高层的位置和地位。

    乔晓婉想着想着,不禁感慨万千,吴太夫人历经江东三代,一生波澜,如行险峰,她可以说是古代女人中的典型。如果吴太夫人后期不与自己争斗,那么她在乔晓婉的心里绝对是一个完美的人。

    乔晓婉由此联想着。人与人之间,一定要靠争斗来解决所有问题么?孙权与曹操要争斗,曹操与刘备要争斗,孙权和刘备表面上是坚不可摧的盟友,可他们暗地里因为荆州还是要争斗。而江东内部呢,张昭和周瑜要争斗,由此引起的是两个派别之间的争斗,前朝是这样,后宫也是如此,潘夫人与步夫人要争斗,将来她们的儿子孙亮和孙登还会进行争斗……

    乔晓婉仰望着天边,缓缓地流下眼泪,在心里暗道: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争斗,那该有多好。

    其实,吴太夫人对乔晓婉在后期采取压制政策,这虽然在江东上层社会人尽皆知,可是对于吕蒙等一些长期在外的将领却影响不大。至于吕蒙所带领的军队和广大江东的百姓,更是对此一概不知。

    大家见乔晓婉伤心流泪,还道是她与吴太夫人感情深厚,无不在心里暗暗称赞。

    吕蒙听说乔晓婉叫停了车队,不禁立即勒马过来查看。他见乔晓婉跪在地上默默流泪,慌忙下马跪在一边道:“小乔夫人……”

    吕蒙何等聪明,他只是看了一下乔晓婉所跪的方向,便已经知道大概了,随即又说道:“小乔夫人,太夫人如此长寿,已是难得,生老病死,实为人之常情。小乔夫人还是不要难过,我们赶路要紧。”

    乔晓婉微微点头,长叹一声,站起身来,回到了车冕上。

    周瑜一直躲在车上,见吕蒙翻身上马,指挥车队继续前进,不由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此人无情无义,只顾自己,以后千万不能让他主持大局。”

    乔晓婉听了周瑜的话,顿时一愣:“公瑾,你在说什么?吕蒙如何无情无义了?”

    周瑜苦笑一声,道:“太夫人和你在后期几乎剑拔弩张,你尚且下车去跪她。而吕蒙明明是你一手提拔起来,却担心自己完不成任务,还不顾你心里难受,催促你行路。这样的人,眼里只有自己的功名,没有别人,如果让他主持大局,只怕会成为祸害。”

    乔晓婉想起周瑜此前曾对自己说过“吕蒙好大喜功”的话,不禁回道:“你啊,就对吕蒙有看法。若依我看,他的谋略可在你一直培养的鲁肃之上。”

    周瑜笑道:“这点我倒是承认,吕蒙聪明能干,无论谋略胆识,都要比鲁肃大人强,可是如果让我来选,我还是会选择鲁肃大人。别看鲁肃大人老实,可是他兢兢业业,本分踏实,有的时候,一个人的品行要比一个人的才华更为重要。”

    乔晓婉听了,虽然没说什么,可是在表情上依旧不以为然。

    周瑜见了,顿时非常着急地道:“娘子,你不要对此毫不重视,像鲁肃那样的人,虽然不会带领江东开天辟地,可也不至于为了私利,让江东动摇根基!”

    乔晓婉见周瑜语气加重,显然是有些急了,于是伸手在他的胸口抚了抚,笑道:“公瑾啊,你现在和我说这些有什么用,我又不像以前,可以影响江东的决策。小傻瓜,现在的小乔夫人和你一样,是草民一个,再也不会是高高在上,一言九鼎的人了。”

    周瑜长叹一声,哑然许久,最终在心里说道:娘子,怕就怕在有的人不会让你永远是草民的……

    乔晓婉随吕蒙到达庐江之后,立即安顿下来。吕蒙按照孙权的要求,为乔晓婉准备了一个舒适的庭院,随即便不再过问了。周瑜说这就是吕蒙无情无义,只顾自己的铁证,可乔晓婉还是不放在心上,因为她觉得,自己在这是来隐居的,如果地方官员经常来此拜访,那还叫什么隐居么?周瑜见说不过她,只能在心里暗自无奈。

    不管怎样,乔晓婉算是安全地把周瑜带到了自己的家乡,她还特意地回到了当年的乔府去看了看,结果令人失望的是,乔府早就多年前毁于战火。乔晓婉还觉得,既然是自己的家乡,那么当年的老邻居、老街坊,自己总会识得一些。可是这些年来,孙权与曹操交恶,庐江皖城做为前沿之地,久处战火当中,许多当地的百姓纷纷北上或南迁,乔晓婉看着熟悉的景色,却不见熟悉的故人。

    好在乔晓婉还有周瑜,两人白天抚琴,夜里读书,倒也算是有滋有味。

    只是,时局可不像庐江这样安逸。

    曹操听说吴太夫人已逝,立即调集军队,准备南下,孙权也随之集结军队,沿着长江积极布防。双方在濡须对峙长达一年之久。期间交战无数,互有胜负。而刘备自占据益州后,继续北上,赶走了曹操在汉中的势力,并把汉中据为已有。

    消息传到江东,朝野无不愤慨,大家都认为孙权在这边卖命打仗,可刘备却在另一边抢夺地盘。而更让双方联盟元气大伤的是,继承周瑜位置,并按照周瑜计划经略的鲁肃病逝了。由此,双方没有了中间的桥梁,而陆逊因为年轻,在朝野上难免显得独木难支,张昭一派于是渐渐占据了上风。江东与刘备之间的裂痕也越来越大。

第413章 四百一十二吕蒙继任() 
不久,孙权按照张昭的建议,与曹操修好罢战。曹操见一时无法占领江东,于是引兵北去,其与江东的矛盾暂时缓解。

    时间来到建安二十三年。

    这天,乔晓婉正与周瑜抚琴,忽听外面有人大声喊道:“求见小乔夫人。”

    乔晓婉自到庐江以来,仅是吕蒙来拜见过自己一次,剩余时间再无他人前来打扰。现在她听说有人求见,不禁在心里暗觉奇怪。

    乔晓婉命侍女请来人进来,可侍女却独自一人回来道:“小乔夫人,客人已经走了,他并没有进来,只是在门口说了一句话。”

    “什么话?”乔晓婉非常严肃。

    “他说自己是官府的人,来给小乔夫人通报一声,‘吴侯将要来皖’……”侍女跟随乔晓婉多年,还从未见过乔晓婉这个样子,不由战战兢兢地说道。

    乔晓婉听了,顿时大吃一惊,她隐约见到侍女微微颤抖,于是不动声色地道:“好,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她支退侍女,随即把周瑜叫出来,慌忙低声问道:“公瑾,孙权要来皖城了……你立即准备一下,尽快搬出去……住段时间。”

    周瑜似乎没有觉察到问题的严重,而是皱起眉头道:“江东现在事情这么多,主公怎么忽然来皖城了?”

    乔晓婉叹道:“公瑾,孙权来不来与江东事情多不多又有什么关系,你快点收拾一下,免得暴露了自己。”

    周瑜面有忧色地微微点头。

    在收拾东西的时候,乔晓婉见周瑜心事重重,许多简单的事情反倒弄得十分复杂,焦急地说道:“公瑾,你怎么了,现在是非常时期,你要打足了精神,千万不能露出破绽。”

    周瑜想了想,说道:“娘子,我只说一句话,如果主公召唤你决策江东,你千万不能拒绝。”

    乔晓婉见周瑜的样子,气不到一处来:“周公瑾,你什么意思啊,我这些年来为了我们,什么都抛弃了,你到现在还说这样的话。我问你,你现在一介草民,你的主公是谁?”

    周瑜听了,面带犹豫的表情变得异常坚定:“娘子,周瑜生是江东人,死是江东鬼。虽然对主公有些意见,但我决计不会眼睁睁地看着江东走向灭亡。”

    乔晓婉冷笑一声,随即坐在座位上:“公瑾,你这么多年都为平民,我想问你,谁是你的主公?”

    周瑜顿了一下,然后回应道:“一日认君,终身为君。”

    乔晓婉笑而不语,她想了许久,方才缓缓地道:“公瑾,我知道你的意思了。”

    几天后,孙权真的来到皖城,乔晓婉因为有所准备,故而万无一失。可是她面对孙权的时候,依然装作一丝地惊讶:“弟弟,你怎么忽然来了?”

    孙权身旁跟着吕蒙,这并不让乔晓婉感觉到奇怪。做为庐江太守,江东之主出巡来此,吕蒙自然出面随从。

    只听孙权笑了一下,道:“小乔姐姐,我只是来看看你,没有其他的事情。”

    乔晓婉把孙权和吕蒙迎接外室,叫人准备茶水,然后坐到一旁,哑口不言。

    孙权终于忍不住说道:“小乔姐姐,你在皖城住得还好吧?”

    乔晓婉笑道:“托吕蒙太守的照顾,我一切安好。”

    眼见孙权连连头,吕蒙在一旁笑容堆面地道:“主公,你忽然来到庐江,吕蒙也不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情,现在没有外人,还请主公明示。”

    乔晓婉听了吕蒙的话,心里略微一想,便已然明白。原来孙权来到庐江,事先并没有什么要事,只是临时通知了庐江太守吕蒙,然后便大驾光临。吕蒙因为聪明,想到自己管辖的境内有个乔晓婉,于是立即派人通知,让乔晓婉做好准备。

    孙权大笑道:“吕蒙啊,你现在是庐江太守,小乔姐姐此前曾认为你聪明伶俐,对你多有提拔,我来到这里,说是闲来无事,其实还是有一些事情的。”他说着,转头问乔晓婉道,“小乔姐姐,你知道是什么事情么?”

    乔晓婉看了看孙权,又看了看吕蒙,笑道:“弟弟说笑了,我这些年一直隐居,又不问什么世事,哪里知道什么事情?不过,弟弟是江东之主,身系江东安危,自然不会平白无故地来到皖城。我想,弟弟该是遇见一些外在的难事吧?”

    吕蒙还没说话,孙权立即点头道:“小乔姐姐聪明,我确实是在外事遇到一些麻烦。敢问小乔姐姐如何得知?”

    乔晓婉微微一笑,道:“我记得当年孙策死前,曾说过一句话,叫‘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可现在张昭犹在世间,江东内事大可放心,而周瑜却不在人世了,可是你倒能问问周瑜的夫人——我了……”乔晓婉说着,目光一直盯着孙权。她这么说,无非是有两层意思,一是把孙策搬出来,让孙权不忘初衷;二是提及周瑜,警示孙权。

    孙权朗声大笑道:“小乔姐姐,实不相瞒,我来找你,就是为了外事。”

    乔晓婉听了,心里有些胆怯地道:“弟弟,我隐居多年,早就不是当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