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御三国:小乔天下-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臭美!”乔晓婉扬起手,追打着哈哈大笑的周瑜。

第204章 二百〇三拦截问话() 
周瑜所说的“晚上”当然是个玩笑话,因为江东迁移治所的行动在当天就展开了

    乔晓婉看着大小官员纷纷登上马车,又回头看了一眼吴郡,心里说道:吴郡城,别了。

    她待周府的侍女过来禀报她女儿当前的情况后,才在周瑜的搀扶下,迈上了马车。

    周瑜又站了好一会,最终若有所思地上来。周围侍卫们纷纷上马,围在马车周围,马车随即启动。

    因为大家都着急赶路,故而无论是谁,官职多大,此时都不会选择坐轿。乔公则留在最后一批,和太夫人、孙权他们一起出发。

    乔晓婉见周瑜满腹心思,忧心忡忡,不由笑道:“公瑾,你什么时候变得这样多愁善感了?我们不过是离开吴郡而已,你若是想回来,总会有机会回来的。”

    周瑜看了她一眼,想说些什么,但还是没有说出口,他只是叹了一口气,轻轻地摇了摇头。

    乔晓婉掀开车帘,只见后面源源不断地跟着无数马车,倒像一条长蛇在路间绵延。乔晓婉知道,因为周瑜的地位,故而他们的马车是排在第一位的。

    路程漫长而无聊,她只能东张西望地看着风景,算是打消旅途中的寂寥。周瑜虽然和她坐在一起,可是他却取出鄱阳湖的地图,仔细地看着。

    乔晓婉知道,他在为操练水师做准备,自己也不好影响他,只能一声不吭地坐着。

    不知走了多久,乔晓婉忽听马车外有人喊道:“请问张昭大人的车队是在前方么?”

    又听马车外的侍卫道:“你是何人?”

    刚才那人说道:“我是吴郡太守朱治的家臣,奉命有要事向张昭大人禀报。7;7;n;t;.;C;o;m;千;千;小;说;网;”

    由于声音听得清楚,周瑜顿时放下地图,掀开车帘,向外看了看,却见一人骑着大马,手里举着吴郡府衙的令牌。

    乔晓婉看见侍卫们把令牌取过,相互传递着看了又看,方才把令牌交还给那人。

    其中一个侍卫点头道:“张昭大人的车队就在前面,你快马加鞭,就可以追上了。”

    乔晓婉暗想:这些侍卫都是江东军队中的精英,故而警惕性极高。若是平常人等,只怕那人问起张昭的车队后,就会坦诚相告。可是这些侍卫却不然,一定要询问清楚,盘查仔细了不可。

    朱治的家臣得到了指点,顿时双拳一抱,道声:“谢了。”

    几人方才你一句我一句的交流,又相互传递、检查着令牌,这些都是在骑马行进中完成的,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停下马来,从而耽误了路程。这虽然仅仅是一个微小的细节,可却也看得出来,他们骑术的精湛。

    “慢着。”乔晓婉正在心里赞叹,却听身边的周瑜伸着懒腰,懒洋洋地说道。

    马车外面的侍卫们一听,急忙各自低喝了一声“驾”,然后上前围住了朱治的家臣,齐声道:“兄弟慢走,我们周将军有话要问你。”

    朱治的家臣也得放缓马速,周瑜见他欲跳下马,知道他要跪拜,连忙说道:“免礼了,我只是随便问问,不耽误你的时间

    。”

    那人在马背双拳一抱:“谢周将军。”

    乔晓婉知道在军队之中,因为常常需要身穿铠甲,故而行礼起来非常麻烦。周瑜又是个宽宏大量、不拘小节之人,所以常常制止别人对他行礼。

    “我问你,朱治大人找张昭大人,有什么事?”周瑜说道。

    “回周将军,是这样的。吴侯把治所迁走之后,原先的侯府需要如何处理;还有此前先侯在世时,曾大动土木,在吴郡修建新的侯府,如今治所已迁,那么这快要竣工的新侯府怎么办?朱大人让小的向张大人请示。”

    原来,孙权在吴郡居住的侯府不过是临时住所而已,是当时孙策从一富户人家手里购得。孙策在暂住的同时,还派人在吴郡修建新的侯府。如今,孙权既然决定要把治所从吴郡迁移到柴桑,那么这些后续问题自然要得到妥善的解决。张昭是文臣之首,朱治派人向他请示,倒也合乎规矩。

    其实,这些琐事原本是该在迁移之前就应该处理完毕,可是孙权的决定来得忽然,所以大家在匆忙之下,谁也没有来得及思考,便应命出发了。

    周瑜听了,微微点头,把车帘放下。

    那人在马车外面说道:“周将军,小的告辞。”随后又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近至远。

    周瑜向后靠着,似自言自语地说道:“主公的这次决定,来得实在是太忽然了。”

    乔晓婉不由一愣,随即明白他是指迁移治所的决定,当下笑道:“反正我觉得这事挺好的。你看,我们既不用离女儿太远,又不耽误你练兵,甚至还不影响我和爹爹见面。”

    周瑜一直看着她,不断地点头。

    乔晓婉问道:“对了,公瑾,朱治的家臣去找张昭,这与你毫无关系呀,你为什么忽然要拦住他问话,这可不像是你的风格。”

    周瑜道:“这确实不是我的风格,但是我想到此前我们俩在市集听那些百姓闲聊,忽然对朱治现在的想法有些好奇。”

    “好奇?”乔晓婉不明白。

    周瑜耐心地解释着,道:“你还记得那些百姓的聊天内容么?他们说主公把治所迁到了柴桑,做为原先治所之地的吴郡,地位就会大大降低。朱治做为吴郡太守继续留任,说明主公已经不欣赏他了。”

    乔晓婉点头道:“这些我当然记得。”

    周瑜又道:“娘子啊,那些市井百姓虽然在胡说八道,可是这事却说得有点道理。朱治做为一方太守,在迁都之事上,可以说他受到的冲击最大。主公如此草率地做出决定,很多事情在细节上都没有想到。寻常百姓都会这样思考,那么朱治本人呢?他心里会作何感想?”

    乔晓婉想了一下,道:“我想他会觉得不高兴吧。”

    “不高兴是肯定的,我担心朱治会倍感冷落,从而心里出现波动,如果旁边再有小人胡说,只怕后果不堪设想。”

    “没这么严重吧?公瑾,朱治是吴郡太守,这么一点的事情就接受不了,那他的心理素质岂不是太差了?”

第205章 二百〇四治所柴桑() 
周瑜叹道:“这种事情,我们都不是朱治,谁又能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呢?如果他一切如常,倒是值得庆幸,可如果他一旦感觉到委屈,是会造成很大影响的。我们虽然迁移治所到柴桑,可这并不代表吴郡的地位不重要。”

    乔晓婉明白了,微微点头道:“公瑾,发生这样的事情,换成谁都不会一切如常,视若无物,顶多在表面上没有体现,装模作样罢了。”

    周瑜低声说道:“我也是担心这个,所以才问朱治的家臣。”

    乔晓婉奇道:“公瑾,你又没有问他,朱治的情况如何……”

    周瑜笑道:“我若是直接这样问他,他回去后一定会禀报朱治,如此一来,就不好了……我正常以公事的角度问他,并暗暗观察他的表情。按理说,我是总领江东军事的,忽然拦住他,问他文官之间的事情,这并不合常理。如果朱治有什么过激的反映,他的家臣不可能一点沾染都没有,可是我在问他的时候,偷偷观察了他的表情,发现他并无异样。这说明朱治并未受此影响过大。”

    乔晓婉点了点头,暗想:周瑜还真是厉害,脑筋转得这么快。孙权有这样的臣子,江东何愁不盛?她笑笑道:“这么说来,朱治的心理素质还算过硬。”

    周瑜点头道:“确实,当年先主命他担任吴郡太守,真的是慧眼识人。只是我担心的是,他暂时是现在的状态,可时间一久的话,他在心态上就未必永远如此了。”

    乔晓婉想了想,问道:“公瑾,你的意思是……让弟弟把朱治的太守之位换掉?”

    周瑜摇着头道:“朱治是有功之臣,对主公的顺利继位更是功不可没,怎么能把他换掉?”

    乔晓婉当然知道孙权在继位时,做为吴郡太守的朱治选择了坚定不移地支持他。为了不让其他功臣寒心,孙权绝对不能这样做。她有点发懵了:“公瑾,那你的意思是?”

    周瑜道:“我觉得,应该由主公出面,对朱治进行安抚。”

    乔晓婉笑道:“这个好办,让弟弟出言好好安慰一下他,或是重赏他一下就可以了。”

    周瑜摇头道:“如果这样安抚,只怕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朱治做为吴郡太守,可谓是封疆大吏,主公好言夸奖和重赏他的时候,只怕多得连他自己都数不清楚了。现在如果再采用这个办法,未免有些‘画蛇添足’,或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那你说,该怎么办?”乔晓婉忽然觉得这赏赐人还分这么多规矩,暗想道:官场如此复杂,既然我身在官场,就多学习一下。

    周瑜看着她,微微一笑,道:“娘子,其实这事也好办,不过此事必须由你来完成。”

    乔晓婉浑然不解,不由愣道:“公瑾,我和这件事可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你让我来完成……我怎么可能完成?”

    周瑜笑道:“因为你是主公的姐姐,这事只能你去对主公说,准保成功

    。”

    “到底什么事?你就别卖关子了。”乔晓婉正说着话,忽觉马车颠簸起来,自己也顿时跟着上下左右地摇晃。

    周瑜抓住乔晓婉的手,道:“娘子,你忘了你和步夫人的指腹婚约了?”

    乔晓婉握着周瑜的手,顿时身体平衡了许多,她脑袋一转,便已然明白了,顿时笑道:“你是说,让弟弟和朱治连亲?”

    周瑜笑着点头道:“不错。朱治做为一方太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保持着冷静,对江东的贡献甚大。主公目前只有一子,可其他孙氏宗亲总有未婚的少爷或千金。以朱治目前的功勋,绝对有资格做为孙氏宗亲的亲家。如果主公答应此事,他一定会此生永远效忠江东,一如既往了。”

    乔晓婉笑道:“好,这事我去和弟弟说。缔造姻缘的事情,我最喜欢做了。待我们到了柴桑,我立即去找弟弟说明此事。”

    柴桑是个不大不小的中等城市,位于长江中下游的要塞地区。其北临长江,南倚鄱阳湖,是天然绝佳的水军基地。周瑜虽然认为孙权迁移治所之事有些操之过急,可对孙权选择的地点颇为认同。此地距离北方的曹操和西方的刘表,都比原来的吴郡要近了许多。

    乔晓婉和周瑜坐着马车,前前后后地走了近两个月,方才到达目的地。

    张昭做为第一批先遣队伍,已于两天就抵达了这里。

    无可否认的是,张昭的统筹才能确实是无与伦比。他在短短的两天之前,就购置了大片的临时住所。柴桑城中最大的富户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豪宅贡献出来给孙权做临时侯府。他本来是义务捐献,可张昭奉了孙权的命令,执意按照正常价格购买。至于粮草调运、车马歇息、人员安置、区域划分等,张昭早已经把这些处理得井井有条。

    乔晓婉和周瑜下了马车,他们如今已经身处在柴桑城中了。

    由于此地南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