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柳宗元之中唐英杰传-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俩的感情,如今看来我误会了她,原来他有难言之痛,才说了上面的话,也许她认为王家财大气粗,怕我再受到伤害。才不敢跟我走。想到这里,我就越一心认为王家人用奸计害死了姨父姨母又夺去了表妹。

    三天后的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我潜入王家杀死了王家十几口人,当举刀要杀死玉娇身边一个不到四岁的小女孩时,表妹大声的哭喊道;“她是你的亲生女儿,你冤杀了我夫一家十口,难道连自己的亲生女儿也不放过,我已杀红了眼不相信他说的话。在表妹撞墙自尽未成,我才放下屠刀,相信眼前这个惊恐未定的小女孩就是我和表妹的孩子。从表妹的口中我才知道,王家是衡阳县里最大的富商,嫁入王家后他细心观察。王家上下都非常信佛,他们绝对做不出那叫人劫镖再巧娶表妹之事。那天王家少爷上南岳偶遇表妹才发生了那场闹剧。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本不为过,表妹长得漂亮,是男子没有不动心的,他没有记恨我那顿揍的仇,反而要他父亲把重要的物件让姨父他们押送,谁知好事变坏事,王家人在那种情况下上门提亲,帮镖局度过难关,是从表妹嫁入王家后总觉得对不住现在的丈夫,内心十分痛苦,所以我两次来见她她都叫我离开,就是怕被人看见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面对血淋淋的场面,我悔恨不已捶打着自己的脑袋,不知该怎么办,表妹强忍着悲痛叫我走吧,留下来见官反而说不清,这样会连累我们的女儿的,她就有可能变成孤儿。一时无措的我撇下他母女两长啸而去。天下之大我是无处可去了,悔恨与自责的我迷迷糊糊的逃离了衡阳县后竟然一路到了永州上了东山法华寺,冷静下来后,我想过自首,但又自私的认为永州山高皇帝远,是一处好的藏身之处,指望过一段时间回去与她母子相聚,这一等就是十多年。在以后的日子里,常听石门长老开悟,暂时放下了欲念,一心向佛,佛门不是常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我自知我是成不了佛的。这十几年来天天在忏悔,望佛祖宽容,早日脱离风尘回归净土。回到故乡。如今终于得愿,但心中还有一丝牵挂她母女俩,这也是我在尘世间最后的奢求,唯一联系她母女俩的就是这包里的一只鸳鸯手帕,望我佛慈悲保佑她母女俩一切平安,阿弥陀佛,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我只求把我的残骸带回家乡,我不求别人的原谅,这遗书就当是我的忏悔录吧。。

    看完后,楚小龙大体明白了这个觉远大师是要人在他死后把他的遗物交给他的亲人,再让他能魂归家乡。这事倒是简单,九月份自己就上南岳镇给艾总镖头的母亲拜寿,找一找也不算麻烦,但时隔多年是否有人还记得这事就不好说了。这时又一个念头出现在楚小龙的脑海里,说不定,艾总镖头以前就是觉远大师说的镖局里的镖师,如果是这样,那事情就更好办了,不会这么巧吧。,楚小龙正为这个想法高兴着,就从亭子外面传来;“楚少侠,让你久等了,老衲一时不便抽身,望少侠见谅。”

    楚小龙听到声音马上站起来走上几步到了亭子前拱手道;“晚辈楚小龙拜见方丈。”说完上前扶着石门长老进了西亭在桌前坐好。又把被子里冲洗了一下为石门长老倒上茶水。石门长老喝了几口茶后才说道;“少侠一定看完了那觉远的遗书,少侠有何感想,不妨直说。”

    楚小龙道;“不知方丈要晚辈说哪个方面的。”石门长老道;“少侠既然是柳大人委派来的,定是有过人之处,不然柳大人也不会推荐你来见我。楚小龙道;“在下只不过是一个刚入行的镖师,能有什么过人之处,方丈见笑了。”

    石门长老道;“少侠过谦了,刚才在寺内慧心跟我讲了一些你的情况,现在我见你器宇轩昂,谦和有礼,日后必有所成。”楚小龙连忙道;“长老过奖了,我武功平平空有一身蛮力,做一个好镖师也许还不够格,更别想日后有大的作为。”石门长老道;“这只是暂时的,命运的转变谁也无法预测,只要你心存善念,坐好该做的事,武功高低也无关紧要,就拿你杀大蟒蛇除恶狼,以你有限的武功不也做的很好。”

    楚小龙笑了笑才道;“那只是我运气好而已。”石门长老道;“不然,那不仅仅是你运气好,更重要的是你把握好时机。”停了停又道;“少侠,说说你对觉远大师的看法,也不枉你上山一趟,阿弥陀佛。”

    楚小龙想了想才说道;“方丈恕我直言,觉远大师这几页与其说是遗书,倒不如说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一部自鉴的劝善篇。由向进,冲动,贪念,自私到自省,短短几十年人生境遇可见一斑。他虽然到人生尽头还是四年那对可怜的母女,也算是人之常情,他所托之事我想为他办好,完成他魂归故里的最后心愿。”停了停就把自己刚才的想法讲了给石门长老听。石门长老笑了笑道;“如果真像小侠所想那样,这事就简单多了,看来这次柳司马找对了人了。阿弥陀佛。”这时,石门长老对站在后面的慧心道;“看你师叔找到觉远的渡船没有,快去。”

    (本章完)

第20章 《渔翁》01() 
石门长老看着离去的慧心自语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试问世间又有几人能看破,我且如此又何况他人?”楚小龙只是静静的看着石门长老。过了一阵。石门长老道;“觉远已经西游,他是一游僧,度牒上写的是河南嵩山少林寺僧人,到本寺后,从来不生是非,也从未听他讲离去的话,也许看见本寺香火旺盛,是修炼的好住处。两年后又匪人扰寺,寺内多数是文僧,眼见的佛门就要被匪人加害,觉远挺身而出,救得众僧。看觉远文质彬彬却身怀少林绝技,事后通过交谈,他只说再少林寺看武僧习武自学一二招而已。我也不懂武功这事我也没有再提。我从不强人所难但我感觉他身上肯定有一番不为人知的事发生过。佛门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寺内的念经声并没有打扰西亭里一僧一俗的对话,慧心从寺里出来了,手里不只是多了一个茶杯,到了石桌前他把手里的东西放好后才说道;“师尊,觉远师叔的度牒找到了。”然后退后了两步。石门长老吧度牒看了看递给楚小龙说道;“这时觉远大师相托的第二件俗事,要麻烦少侠了,把度牒送回少林寺也算功德一件,不知少侠方便否?”楚小龙回答道;“事情既然到了这个份上了我也只有先答应下来。度牒之事还顺时间如有机会我一定为觉远大师办好。”说完这句话是,脑海里一下浮现出罗大侠托他办的事。心道;暂时也不用讲罗大侠所托的事,到九月份临走的时候再讲不迟。就在楚小龙沉思之间,石门长老说道;“少侠你果然不负柳大人所望,不负我所望,虽是两件小事仍可看出少侠你的为人,难怪柳大人要你代他上东山为老衲办这俗事。他一定是看重你为人豪爽,敢作敢当又大侠之风范。”

    楚小龙听他这么一说就道;“方丈,别取笑晚辈了,晚辈道现在只是一个小镖师而已,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本是分内之事,我怎敢在方丈面前称大侠,真是折煞晚辈了。”说着想石门长老拱了拱双手。石门长老笑而不语。

    楚小龙来之前听柳宗元说过石门长老能洞察天机,于是心念一动就问道;“方丈,晚辈我有一事相问,不知方丈可否为我解答?”石门长老笑道;“佛门常讲有求必应,更何况是少侠你所求,不知少侠想问哪个方面的事。学问我没有柳大人高,武功更别提了,年轻时虽练过多年的吐纳之术,对你也起不来作用。”石门长老看了一眼楚小龙又接着说;“少侠若问与我佛方面的事,老衲倒略知一二,敢说教与你。”他又见楚小龙没做声,又道;“你是问富贵还是前程,是代问别人还是问自己,佛门讲一个缘字,缘聚缘散是有定数,不可强求,觉远大师就是如此。”

    楚小龙这时说道;“我一届草衣有什么好问的,我是想问柳大人的前途,他现在是住在愚溪,但他不可能长居这里吧,长安才是他的故乡啊,他的雄才大略只有在帝都长安才有机会施展呀。”石门长老笑道;“少侠果然处处为别人着想,实属难得,好,你既然这样关心柳大人,关心柳大人的前程,我不妨说一说与你听,也不枉柳大人与你相识一场,并且他又这样信任你。”沉思了一会儿,石门长老接着说道;“佛门讲随缘,惜缘,缘聚,缘尽,据我所知,柳大人第一受贬之地是湖南邵州,在路上加贬为永州司马,这就决定柳司马柳大人与我们永州的缘分了,柳大人到永州后一直借居龙兴寺,谁知柳母病逝佛寺,为避免触景生情,空增悲痛,柳大人携女及弟暂住法华寺,不到两年痛失爱女,看来柳大人与佛寺缘尽了。柳大人到愚溪定居后与你相识,就决定了他与你有一段师生之间的缘分。你是个习武之人,但要懂大义,如日后你有所成就,你与柳大人相识后的这一段缘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你要好好的珍惜这份缘,珍惜这份情。”等了好一阵,楚小龙才笑着把自己三次与柳大人相遇的事情讲了一遍,石门长老和一旁站着的慧心笑乐了。

    慧心笑道;“看来我与柳大人缘尽之时恰是楚少侠与柳大人缘聚之开始。”

    石门长老笑道;“这孩子也确与柳大人有一定的缘分,柳大人初来我寺,就对他极为关心,特要卢遵,宗直两位公子教他与小和娘读书认字,但他与柳大人缘分浅,没有少侠有福,柳大人虽然离开了佛寺,但他并没有离开永州离开愚溪,看来柳大人与永州零陵的缘分就有楚少侠您继续了。”

    这时楚小龙突然问道;“假如某一天柳大人离开永州回故乡回长安了我还能与他相见吗?”

    石门长老道;“一切随缘。”又道;“柳大人是人中之龙,愚溪水浅是留不住他的,他应该会长安回帝都,这样才有更多的机会为百姓做好事,这是我们的祝福,也是他自己的心愿。”

    楚小龙道;“是啊,柳大人是一个好人,一个好官,他回到帝都长安更能施展他的才华。”

    “阿弥陀佛”石门长老接着又说道;“我们都是这样期盼的,但有时天不随人愿,从柳大人遭贬这事来看,柳大人的仕途非常坎坷,没有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楚小龙急问道;“柳大人能回长安吗?”石门长老应道;“能回,只不过。。。。。”

    楚小龙又紧问道;“柳大人既然能回长安,您怎么又说他仕途没又那样一帆风顺呢?”

    石门长老道;“我不是说了吗,一切随缘,缘聚,缘尽是有定数的,不可强求,柳大人日后回长安后会发生什么事不能妄测,我现在只能告诉四个字,遇柳则安。”说完闭上双目,手捻佛珠不再言语,楚小龙正想要问遇柳则安是什么意思时,又石门长老闭目沉思,话到嘴边强咽下去。心道;“这又是怎样一个玄机,遇柳则安,柳大人就是姓柳啊。莫非柳大人要遇到一个跟他同姓的大官他的仕途才会一帆风顺,又说柳大人肯定要离开永州的,到时真的和他缘分尽了,柳大人回长安了,难道以后再见见不到柳大人了。”

    就在楚小龙胡思乱想的时候,石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