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学吾-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司马懿前脚才逃出虎牢关,后脚这支军队就突然出现来接应,这其中的意思,也让司马懿心惊胆颤。要说司马懿不还百分百忠心于曹丕那是假的,但是有一点就是只要有曹丕在他司马懿可不敢轻举妄动,这说明曹丕在司马懿心目中还是十分忌惮的。想到这里司马懿不由的望向虎牢关的反向,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都是老夫害了你们。”

    “司马将军,主公有命,说接应了司马将军之后立即返回,还请司马将军起步前往。”那位接应的将领急忙说道。

    这句话说得不均不坑,却是让司马懿多看了此人一眼。司马懿摇了摇头说道:“罢了,败军之将应当如此。”

    说完就带着一起逃出来的两个儿子和众家将随着接应部队退去,原本就要追到的刘学吾,见到司马懿前方还有军队接应,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停止前行。现在见司马懿父子等人随着接应的人吗远去,刘学吾这才有些不甘心的下令返回虎牢关。

    剩下的日子里却是在重整兵马,安排好留守虎牢关过冬的准备,一方面飞鸽传书,让后续部队来和这边伤员疲惫之士替换。

    正准备磨刀霍霍入中原,下衮州。

    兖州:陈留郡,济阴郡,山阳郡,任城郡,东平国,东郡,鲁郡,泰山郡,济北国,濮阳。而距离虎牢关最近的莫过于陈留,而陈留则是曹操曾经的老巢所在。但是曹丕上位之后就搬到了许昌,要知道虽然豫州是袁氏手里,但是早在曹操时期的时候,豫州的颍川郡就被曹操大军给占领,偌大的一个州少了一个郡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当然了袁氏对外依旧宣称整个豫州都是他们袁氏掌管,只要有人信就行。而且这阵子曹丕为了趁着豫州内乱拿下整个豫州,在许昌可是聚集了大量人马。

    现在曹丕改主意了,他在下一盘很大的棋,派人去和豫州结盟,结果为了最大利益化,还在内斗的袁氏却异口同声的答应了。然后又给了司马懿四万人马,让他配合着陈留守军击垮刘学吾。而就在此时出人意料的情况生了,袁术的小儿子袁耀在内斗中处于弱势,被几个堂兄弟联手打压。他知道自己这样下去绝对会一败涂地,还好他那死鬼老爹袁术还给他留下了一对军队。虽然之前跑了数十万人,但是还是有忠心耿耿的将士留了下来,加一起整编起来还有四五万人之多。这也是他现在争夺家主之位唯一的底气,可惜他还是太年轻,年少轻狂,心高气傲怎么会是那些老狐狸老油条的都对手,见此被对手一步步的逼向绝境。为了破局,他也算是胆色过人,竟然借着与曹丕结盟的缘由出兵。没错就是出兵,换句话说他也不知道出兵干嘛?他也只是为了保全这手头上的军队不被解散,他坚信着死鬼老爹临死前的一句话:“有兵权就有一切,拳头大舅是道理。”

    这是袁术用一生所领悟的道理,而袁耀知道死鬼老爹绝对不会骗自己。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他选择了出兵,这下子原本联合起来围攻他的堂兄却是大大的支持,不仅是送武器送装备送物资,还有甚者拍着胸部打包票,就算袁耀失败了,只要不死,回来他们还是会封他为忠义侯,让他平平安安的做一个富家翁。

    在这些目光短浅的堂哥眼中,这小子肯定是脑子坏掉了。不仅放弃了原本最有希望的家主之位,还千里迢迢的跑去吃苦,还要带兵打仗。和谁打仗不好啊,还要去惹那个不可招惹的存在。这绝对是去送死的,而且他这一去他们之间就少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这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说也奇怪,就在袁耀出兵的前一刻,一直保持着中立派的家住旁系的几位叔伯却是来找袁耀,暗地里跟袁耀暗示着一些东西,就连袁耀打仗消耗的物资,他们也如数供给,这却是让袁耀很是意外。要是这些人早这么做,他就不用被逼着出征了,不过开弓就没有回头箭,如今袁耀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这袁耀的援军到来,却是让曹丕很是意外。原本所谓的结盟,只不过是曹丕麻痹袁氏的一种手段,却不料原本还在内斗不断的袁家嫡系子弟竟然也会带兵出战。这让曹丕有些惊讶,不过惊讶归惊讶,既然是援军,那么多多益善。而且他有些好奇,甚至是疑惑,当然了也想见见这位比自己小上整整十六岁的少年郎,只是不知能见过之后给他带来的是惊喜还是忌惮?

第一百三十四章 小兵抉择,生死命途() 
“何家二哥,你等等我。”一个掉队的小兵在后面朝着队伍的伍长喊道。

    “小兔崽子,现在将军有命要吾等集合,看来又有大事即将生。”说话的正是这位被称之为何家二哥的伍长。

    好不容易赶上来,气喘吁吁的小兵,有些好奇有些意外,小声的问道:“这可是机密,你怎么知道呢?”

    “毛线,老子知道就不在这里带着你们这一帮小兔崽子了,我是说,久不集合的军中突然有集合令下来,那一定是有大事要生,这是常识啊。老子当年跟随老主公领兵打仗的时候,你们小兔崽子一个个还在穿开裆裤呢!”这位姓何的伍长略带教训吹嘘的语气说道。

    “何家二哥你这么厉害,那我老爹当年不也是更厉害。”小兵十分激动的说道。

    不知怎么的这何姓伍长听到这小兵说道他父亲,不由得露出了一种敬佩之情,感叹道:“将军当年何止厉害,那可是军中千人将,带着我们风里来雨里去,一生经历的大战更是数不胜数。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主公与曹操一战,全军几乎覆灭,唯独将军一人带着我们千余名将士安全的逃脱,那一战惊险万分,也是因为如此,所以才有了我们的共同誓言,同生共死。”

    “只可惜,在那与曹操的最后一战,将军为了掩护老主公大军撤离,还有我们这一帮兄弟安全的离开,牺牲在那三岔口。”伍长越说越激动,不由得眼眶被泪水湿润了。

    我是一名小兵,我姓杜叫杜飞字德引。我的父亲是袁术老主公麾下第一大将纪灵的心腹大将杜虎,当然了关于这一切都是这些叔叔伯伯告诉我的。其实我就是一个孤儿,而是父亲唯一的儿子,至于我母亲则是在生我的时候难产去了。我就好像一个天煞孤星,还好庆幸我生在了这一个混乱的时代,不然现在的我估计早被丢弃饿死。在父亲战死之后,未满月的我就被军中将士所收养并随着袁术老主公的大军撤到了豫州。从小穿着百家衣,吃着百家饭,在一群老兵的轮流呵护下,我总算健健康康的长大。对于那个记忆力从没见过的父亲的一切都是从这些老兵们的开口中得知,就好比如眼前的这个何家二哥。就是当年我老爹手下的一名火头军,没错他们何家兄弟二人可是军中最有名的火头军之二。不过比较奇葩的是,明明年纪都可以做人家老爸的何老二却一直让杜飞叫他二哥,而不是二叔。反而何家老大明明却还算比较正常的,前几年住在一起的还有十几万军户,可就在那一次大逃兵事件之后,原本热闹的军管县城就剩下了寥寥无几的数万人。

    何家老大也是在哪个时候带着家小连着何家老二的儿子一起带到扬州,前不久还来了封家书。说在老家安定下来了,让何家老二勿念。特别是何家老二的那个十二岁的小子,据说被高人看中还进入了书斋,前途无量。这些都让何家老二十分高兴,闹哼哼的找来几位老兄弟杀鸡吃肉打牙祭。

    好了废话不多说了,随着召集的军号响起,原本被遗落在这座军管县城的军户们纷纷集合。这可是距离上一次袁氏进攻巴蜀的那场大战召集已经有了五六年之久,好多半大的小子都想杜飞一样在这里长大继承父亲家人的军籍。成为了新一代士兵,这种古老的兵役制度可是从昔日春秋战国时期的流传下来的,后又通过汉武帝时期的改良逐渐演变下来。

    比如杜飞,别看他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新兵蛋子,但是他可是继承了他父亲千人将的军籍。在他成年的那一刻在军籍里面就成为了一名百夫长,在这种军队制度之下却是没有贬级这一说的。犯了军规就得挨军棍,重的就直接处死。要么就立下大功,凭着军功升迁,要么就是遇到贵人提拔,一飞冲天。不然就可能一辈子都只是一名百夫长,而且这种制度也是有区别的。百夫长的儿子开始,如果继承军籍就只能是普通士兵,所以百夫长这个职位是却别中层军官与底层军官的区别分界线,让人又爱又恨。

    当他们这数万人集合,然后重新整备。剔除残疾年龄老幼之后,还有四万余人。袁耀见此还是有些激动的,他一直知道老爹还给自己留了一张王牌。这是当年由袁术麾下大将纪灵直接掌管的十万精锐,也是当年袁术征战天下的底气所在。这些年里自己的堂兄弟们十分忌惮自己,就是因为这支军队的存在。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袁术病逝,纪灵也因为旧伤复瘫痪在床,但是这一支军队却是一直存在。虽然现在剩下四万人,而且很多都是那一批将士的后人,可这正是这支军队的可怕之处。要知道这支军队对外号称“香火不灭,军魂不死。”看着这支军队,袁耀突然有一种豪情万丈的感觉,陪同在他身后的就是纪灵的小儿子纪凡。也是袁耀从小的玩伴小,现在也是袁耀最重要的心腹。

    两人还是比较顺利的接管了这支老爹们留下的的遗产部队,接下来换装,相比起来袁氏不愧是四世三公的世家,绝对的优势就是有钱。大量从并州青州购买的优质军械军备,以及战马分配下去。稍微训练了一下就出北上。

    没有一个抱怨,没有一个逃兵,大家都是自式聚集起来的。行军规范什么的都好像烙印在每个人的骨子里,从小就被父辈们培养起来。为了更好的存活,这里的每一个老兵都身怀绝技,总能在之前的那些残酷的大战里面存活下来。闲暇时也乐忠于跟这些刚入伍的新兵小子们传授经验,当然了能学多少,就看个人的本事了。

    按照他们的说法,都是自家兄弟后辈,能多或几个就算几个。

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豹出击,飞虎延迟() 
这次为了更好的抵御刘学吾的三万铁骑,曹丕特地下令派遣贴身虎豹骑一半的兵力一万八千人马给司马懿暂时指挥。又派曹氏大将曹录作为此次虎豹骑的统领协同司马懿作战,这摆明就是不太信任司马懿,找了一个人在中间缓冲液当作监视。这十分符合曹丕喜欢玩平衡的性格,为此他还有些不太放心,有派了王朗前来死吗军中做监军。这些字可差点没把司马懿给气死,要知道在曹丕麾下的众多派系里面王朗和司马懿是最不对头的对立派。现在要两人一同去抵御刘学吾的进攻,这也只有曹丕这狠辣的主公才做的出来。

    在原本的三国野史上还有四大名著《三国演义》都有提到的,诸葛亮骂死司徒王朗。但这一切都是司马懿借刀杀人,先是知道王朗的脾气和性情,特地设局引诱他去找死。不过这是个人猜测,不已当真。

    不过这也可以说明司马懿和王朗两人之间明争暗斗,势如水火。

    刘学吾三万骑兵才进入衮州地界,还没看到城池就遭遇了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双方隔着一条还不到半米深的小河两边对持,刘学吾这边因为人生地不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