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学吾-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大碗高粱烈酒过后,刘学吾又高喊“请战旗。”

    一把三丈来高的大旗被举了起来,黑色的底,血红色的大字汉。

    “战。”就在此时刘学吾身后的十万将士看到了这一柄大旗的时候,一口同时的大喊道。

    那场面那气魄,或许一生也难以见到。随着刘学吾的一声令下,大军宣布出发,剑指中原。

    而中原这边的局势却越加复杂,曹丕满着在投资袁氏,想扶持一个袁氏的代言人,逐步的蚕食着整个袁氏势力。而曹丕的后方司马父子也不断的在暗地里培养自己的人脉势力。双方都用着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计策,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山还有一山高。相互之间彼此算计,而曹丕此时却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是别人案板上的肉,他此时却还在为拉拢袁氏集团的几位重要将领而打开庆功宴。

    不过现在不同刘学吾出兵了,那么中原的格局将会如何转变,这才是当下最要紧的事情。这不三天之后消息就传到了衮洲,一大早曹丕的心腹大臣杨修急匆匆的跑进曹丕的宫殿里面弄醒了宿醉未醒的曹丕。

    “一大清早的,到底什么事情竟然来扰断孤的美梦,刚才孤差点就登上了天子的宝座了,哈哈。”曹丕还没完全清醒的对着一脸凝重的杨修笑着说道。

    也不知道为什么,原本在历史上的龙套修,才出场不到一两章就被曹操给咔嚓掉的杨修竟然和曹丕对胃口,还成为了曹丕不可缺失的心腹之臣。或许这就是命,命运有时或许也是可以改变的。

    “主公,现在都什么时候了,您还有心情开玩笑。大事不妙啊,刘学吾的大军进攻了。”杨修原本就焦急很如今被曹丕这么一逗下点气吐血。

    “进攻,什么?你是说刘学吾大军进攻,进攻哪里?”曹丕被这刺激了一下,彻底酒醒了大半,想站起来却发现头好痛。

    连忙对着杨修大喊道“赶紧召集所有将领前来议事。”

    “主公,现在大家都已经在大厅里等候,就差主公您啦。”杨修也没好气的说道。

    曹丕立马发脾气道“那这么重要的事情为什么不叫醒我。来人啊,更衣。”

    杨修没有说话给了旁边侍女颜色慢慢的退了出去,在内心却暗骂道,老子又不是没叫你,不然估计你现在还在做你的皇帝梦。

第一百二十八章 曹丕御敌,司马暗动() 
“诸位,现今刘家小儿来势汹汹,不知诸位有何良策?”曹丕对于议事大厅中的众人询问道。

    这下子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阵沉默。一旁的杨修见此不由得开口说道:“诸位难道怕了那刘家小儿不成,想起那数年以前,那刘学吾不也是来势凶险,还不算照样兵败而回。”

    杨修为了鼓舞低落士气,不由得大喊喊出来。这下子给了众人一颗定心丸。

    “对哦。”也曾败过,也并不是无敌的,曹丕见众人都有了反应,给了杨修一个赞许的眼神。然后笑嘻嘻的说道:“那刘家小儿不过也只是一个人而已,只要他是人,**凡胎的终会有所疏忽,终会有弱点,不知哪位敢与之一战啊。”

    听到曹丕要激将了,数位军中大将,纷纷后退一步,一位呆头呆脑的将领却是在打着瞌睡全然不知,依旧站在最前沿。曹丕见此暗喜,心里想到,还是咱们老曹家的汉子靠谱。于是开口说道:“既然子丹胸有成竹,那么就由子丹统军出战如何?”

    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曹真连忙从瞌睡中惊醒,要不是曹真修炼多年的睁着眼睛睡觉功夫,他也不会在这大庭广众之下打起了瞌睡,如今倒好,等他自己明白过来,连忙开口回道:“属下不是此意,属下才疏学浅,就是一个鲁莽的武夫,属下的意思是,当初谁能打败刘学吾那就派谁去,这不是正好对症下药吗?”

    可是当他说完这一句,只见夏侯一派的嫡系将领都用狠毒的眼光看着自己,曹真这才连忙捂住嘴巴,知道自己又说错话了。要知道当初打败刘学吾的可是夏侯七杰,一起七位才学兼备的少年英才。可惜最终只有两个逃了回来,其余都遭受了刘学吾的毒手,这是夏侯一脉永远的痛。这当着人家的面揭开人家的伤疤,活生生的打脸啊。虽说曹和夏侯两家世代交好,却也有可能因为这一句话而闹翻,真所谓祸从口出。

    曹丕也有点生气了,用严肃的语气问道:“这就是你的建议吗?”

    这下子一下傻里傻气的曹真连忙改口:“属下不是这个意思,你也知道属下口笨。”一边说一边看着周围的将领,突然他看到了三父子站在众将领之后的不起眼的角落,这下子计从心来。

    又笑着对曹丕说:“不过属下倒是想起了一个人。”

    “谁?”现在的曹丕可没什么时间和他扯皮了。

    “我如果没有记错,在场的诸位之中,于那刘学吾交手次数最多,并没有大败的也只有司马将军了。”这下子,众人这才想起,没错啊,当初刘学吾数次进攻都是司马懿父子三人抵挡。虽说不能完胜,但也是有模有样,就连地盘也没有丢失多少。如今之计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和人选,曹丕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这招借刀杀人不可不毒,却又歪打正着,现如今能与刘学吾一战的人选之中,也只有曹丕阵营的司马懿,江东的孙策孙权周瑜。

    当然了为了配合司马懿父子,曹丕兵五万步卒加上两万虎豹骑。几乎压上了一半的家底,来打这一场仗。

    而刘学吾此时却是漫条梳理的进军,一点也不顾及什么兵贵神的大道理。一路经过袁氏的防区边缘,可把正在内乱的袁氏各方势力吓得心惊胆战。还好刘学吾的大军仅仅只是路过,所过之处秋毫无犯,反而是帮助那些流离失所的难民们重建家园。丝毫就不像是去打仗的,反而像极了一群前来救援的人员。

    原本携带的大量的粮草物资放出去,后面又接连不断的送上来。虽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却安抚和收拢了中原地域的民心。而且这样一步步的逼近,却也是给了曹丕这边无比的压力。

    刘学吾这是信仰者前世伟人的一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因为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使得刘学吾仁皇之名威名远播。各地百姓纷纷归心,这也给了他日后治理天下打下了一个坚固的基础。

    一个人活了一辈子不总是希望自己能给世间刘下一点传奇回忆,或者千古流芳,或者遗臭万年。当然刘学吾可不想刘下了个什么千古骂名,这样不好,很不好。所以刘学吾尽其所能,想让自己给人的评价好一些。就这样原本三个月就可以到达的路程,竟然活生生的行军半年,终于来到了洛阳城前。

    昔日的繁华不在,曾经的皇都早已败落。数经战乱,洛阳城内几乎没什么百姓居住。只有曹丕的驻军,不过眼前的一幕却是让刘学吾好生好奇。

    “难道司马懿也学会了空城计?”满脸的问号,刘学吾早在数月以前就通过潜伏的密探知道曹丕派遣司马父子领军,可是眼前的这一幕实在是太离奇了。整个洛阳城四面大门大开,远远望去城门直望的大街上一个人都没有,到处都是秋天的落叶,破败不堪。

    当然了,为了小心谨慎,刘学吾还是派出了四队斥候小队,分别从四个城门进去,两个时辰过去了,斥候小队纷纷来报,城内空无一人。刘学吾这才下令进城,随即有下了好几道命令仔细检查城内的一切,比如暗道,藏兵洞之类的。刘学吾怎么想也想不到,司马懿在得知刘学吾即将到来之时,当即放弃了易守难攻的洛阳城而全军退守虎牢关的举动。

    虽然洛阳城易守难攻,但那也要看从哪一个方面进攻。若是从中原地带进攻那么有虎牢关之险,严防无碍。可若从长安方向进攻,虽说洛阳城易守难攻,可说到底依旧是孤立无援。虎牢关根本就没有办法来救援洛阳城,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的战争,一旦敌军攻破虎牢关,皇帝就放弃洛阳城的原因。

    正所谓,兵家之道,正奇互补,久守必失,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不过这次司马懿知道,刘学吾大军如今士气正旺,选择了避其锋芒,以退为进。送一座空城给刘学吾,这司马懿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第一百二十九章 长路漫漫,生死相许() 
一份战友情的承诺,一份兄弟之间,生死之交的托付。 这是刘学吾军中一位百战老将千夫长,也称千人将,他从刘学吾兵出并州的时候,仅仅只是一位从洛阳禁军之中被挑选出来的护卫队其中的一员。也可以说是那一批护卫中仅剩下的一员,他们都是洛阳子弟,由于出身草根所以在当时的禁军之中屡屡受到打压。而当时的刘学吾因为锋芒正茂得罪了很多人被派往并州雁门,他们也就挑选出来,或许也可以说是被排斥出来。当时一共有两百名护卫禁军,大家的情况都是大同小异。当踏上并州这一条不归路的时候,犹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去兮不复还。他们跟随者刘学吾冲锋陷阵,有的战死在鲜卑人的马蹄下,也有的战死在匈奴的屠刀之下。一个个犹如亲兄弟从相识相知,到生死与共,直到他们死去,心中唯一的牵挂那就是洛阳城内的父母妻儿。

    而当着这位百战之下唯一活下来的千夫长终于又一次的踏上了这久违的洛阳城,城楼犹在,城里却早已物是人非。当下马走进那熟悉的街道,荒无人烟的小胡同,一幕幕回忆浮现在了他的面前。

    “崩。”好似重物落地的声音,千夫长此时此刻直直的跪倒在一间小屋之前。看着那破落的房门,以及早已荒废的小屋,千夫长的眼泪不久自主的流了下来,整个人久久不语。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辞》

    而千夫长后面的士兵见到自己的将军,如此摸样,个个都鸦雀无声,静静的等待着。

    千人将在跪了差不多一个时辰之后,听到军营的号角声,这擦干泪水才起身。就在他们准备走的时候,一个士兵现了旁边的另外一条小巷子竟然有动静。连忙大喊:“站住,什么人?”

    “别别别,各位大爷,小人之事一个又瞎又瘸的糟老头而已。”一个苍老感觉有气无力的声音在胡同的角落里响起。

    千夫长走进一看,一个熟悉的脸庞从大脑记忆深处浮现出来,不由得失声问道:“你,你是老耿叔。”

    “你是谁,难道你认识我。”老人家龟缩的身子这才把头伸了出来,可惜眼睛却看不见只能用耳朵来辨别对方。

    “老耿叔,我是耗子啊,您忘了,小时候经常和溜子哥来你们家偷吃馍馍。”千夫长越就激动的说道。

    “耗子,是小耗子啊,你回来了,那么我家那小溜子回来了没有?”老人十分激动和惊喜的问道。

    而眼前的老人正是这位千夫长的曾经的邻居,而老人口中的小溜子也是当年一起北上的护卫军之一,当年两人可谓是亲同手足生死之交,小溜子为人机灵得到了刘学吾的欣赏,比他还要早升为千人将。而千夫长那时候就是他的副手,可惜在匈奴人和鲜卑人联合的第二次入侵大战之中,为了掩护百姓转移,战死在了雁门关。而当时小溜子已经在并州娶妻生子,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