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学吾-第1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你是想了解道门功法的三花聚顶五气朝元。那我告诉你,有什么好处啊?”这道姑却是有些意味深长的打量着何学吾说道。

    “师姑,你就看在我师傅的面子上,就算是替他教教我这个傻徒儿吧!”何学吾真是人活到老,脸皮越厚。竟然这样没脸没皮的撒娇。

    “哼,你们师徒都是一个德行。行吧!法不可轻传,我只说一遍,你可要听到好了。”这花痴道姑,一听到道缘真人,立马就瞬间进入了状态。

    何学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滴,大写的尴尬说道:“洗耳恭听。”

    “三花聚顶,内丹学术语。在远古时代,“花”与“华”通,“华”乃是“花”的本字,故而“三花”就是“三华”,表示人体精气神之荣华。所谓“聚顶”就是精气神混一而聚于玄关一窍。精为玉花,气为金花,神为九花。道家重修炼,以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最后聚之于顶,可以万劫不侵。正所谓三花聚顶,五气朝元,道家修养之法也。三花落则死矣。三花未落,乘兴来过,言有生之年,未死之日,犹有再会之期也。“道姑一副十分认真的模样说道。

    “那何为五气朝元?”何学吾可不想错过这么好的机会,连忙追问道。

    “道教修炼之法。谓炼内丹者不视、不听、不言、不闻、不动,而五脏之精气生尅制化,朝归于黄庭,叫五气朝元。”这花痴道姑虽然平时有些不靠谱,但是对于这道门真解上的讲解却是让何学吾受益匪浅。

    就在何学吾以为完结的时候,另外一个声音从外面传来。

    “三花聚顶,一气化三清之说。人花——炼精化气,人本由精化而生,故精为轮回种子,修道者心必空於下焦,戒去精不妄泻,则精满不思淫,铅花生矣;地花——炼气化神,人之生存赖以气,心必空於下焦,无惊无恐,无忿无怨,则气平顺,道畅通,中气足而不思食,银花生矣;天花——炼神还虚,精气虽足,无神者,则其体无光,其人无命,故神为主宰,今心空其上焦,不执不着,神满不思眠,常清常醒,则脱壳还虚,归入虚空境界,则金花生矣。此乃三花至高境界。”那位深藏不露的刘老大夫关键时候,从门外进来,刚好听到道姑在讲解三花,不由得插口补充道。

    “刘老先生,非我道门中人,却对我道门学说研究得如此深入,倒是让我深感惭愧,不知老先生对于五气朝元这一说有何见解?”没想到接下来道姑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第三百二十二章 痴迷道藏,中原战况() 
“心藏神,后天为识神,先天为礼,空於哀,则神定,南方赤帝之火气朝元。肝藏魂,后天为游魂,先天为仁,空於喜,则魂定,东方青木之木气朝元。脾藏意,后天为妄意,先天为信,空於欲,则意定,中央黄帝之土气朝元。肺藏魄,后天为鬼魄,先天为义,空於怒,则魄定,西方白帝之金气朝元。肾藏精,后天为浊精,先天为智,空於乐,则精定,北方墨帝之水气朝元。以上为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之理。人之修道,必由五行归五老,三花而化三清,始能归原无极本体,而达圆通究竟。”刘老大夫却是说出了自己对于道门真义的理解。

    这原本的何学吾的问答,却是成为了这道姑和刘老大夫之间的论道。不过这其中的内容却是让何学吾受益匪浅,古人云,医武不分家。其实医道也是一体,讲究算是的天地人阴阳平衡五行互补。

    现在的何学吾却从中好像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这意外的构思生成的金丹再加上那合乎远古传说的奇异传说。这却是给何学吾开了一道大门,那神秘的存在更让何学吾对于这未知的一切更加好奇,更像继续探索。而这个世界的上乘武学几乎都和四大奇书有着息息相关的秘密,而且这四大奇书的根源还是源自战神殿里面的战神图录。

    何学吾至从听了这一次论道之后,就跟道缘真人讨要了一份手令,远赴道门圣地而去。这一次他却是全身心的投入道家经典之中,从其中感悟自身的道路。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而何学吾现在算是在自己的这一条路上入了门,接下来的一切却是要自己去探索,自己去领悟。

    整整三年,何学吾每一天都是在费尽忘食的一边研读道门秘藏经典,一边修炼,却也琢磨出了一些门门道道。自身的修为也是有了很大的进展,现在战斗力也是逐渐的提升到宗师后期的标准。

    而这三年外界却是发生额了很多事情,佛门支持的势力以及魔门支持的势力都在逐一被隋炀帝给剿灭了。当前的大战已经逐步演变成了隋炀帝,太原李家,窦建德的争雄。

    先是隋炀帝的主动出击,掌控了整个南方地区。就连一直保持中立的西南蜀中地区也都对外宣布归顺王化,这倒是省了他很多的手脚。然后是窦建德与太原李家在北方争霸,几乎是左右夹击的攻势一路攻城拔寨。而中原地区则是王世充和瓦岗寨以及宇文家的三家鼎力。不过这个平衡很快就被打破了,瓦岗寨在魔门的授意下对着占据洛阳的王世充发起了疯狂的进攻。而想趁机捡便宜的宇文家族则是派出了宇文家年轻一辈的子弟宇文成龙,率领五万大军待机而行。

    见机不对的王世充当机立断,干脆豁出去了,让年老的父亲出面,对外公开宣称支持大隋,恭迎隋炀帝的到来。这下子,却是使得瓦岗寨的李密急了眼,毕竟这王世充再怎么不好对付都只是一方军阀。实力最多也就几万人马,自己努力一点还是可以吃得下去。而现在拉来了隋炀帝这边的人马,这个事情就不是这么一回事。这倒也不少李密怕了隋炀帝,而是他现在还没准备好全线开战的准备。

    不过这宇文成龙却也是看这事态发展下去不好控制,就擅作主张,派出使者去联络李密。希望达成战略同盟,趁着隋炀帝那边还没表态,先行拿下洛阳城。

    李密一想,这也可以啊。于是双方你来我往的交流着信件,不过他们却不知道,隋炀帝早在他们之中潜伏着不少高级探子。这一来一往频繁的信件来往,很快就有副本信件到了隋炀帝的手里。

    隋炀帝和张须陀两个人一合计,这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制定一个作战方针。待到他们双方约定好进攻的时间,趁机从背后突袭,一举歼灭这两股势力。当然了若是能够顺便接收洛阳城那是再好不过了,当夜张须陀就亲自带领额两万骑兵悄悄的出城朝着洛阳城的方向赶去。

    至从上一次淮南一战,骑兵在隋炀帝的面前展现处自己的战斗力,让隋炀帝喜欢上了使用骑兵突袭这一战术。骑兵的快捷,杀伤力对于这平原之地的步兵来说,那绝对是一个灭顶的噩梦。

    而这一切都在暗中进行,就在李密和宇文成龙一位天衣无缝的时候,眼看着王世充守卫的洛阳城岌岌可危之际,张须陀的两万骑兵来去如风,突然不知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先是偷袭了宇文成龙的后营,一夜之间使得宇文成龙手中的数万大军随着崩分离析。又在天明之时消失的无影无踪,待到瓦岗军这边反应过来之时,洛阳城内的王世充竟然恰恰对外发起了决死突围。少了宇文成龙这一边的人马,双方实力相当却是打得难解难分。

    事先王世充是不知道隋炀帝会在暗中派出张须陀这两万骑兵,这一次决死突围却是王世充私下还和北面的窦建德麾下的刘达黑有那么几分交情,所以暗中和窦建德这边搭上了一条线。只要王世充能偶成功的突围,刘达黑就会率领人马在外围接应。却不料这却是歪打正着打得了瓦岗军一个措手不及,双方在这洛阳城外的空地上陷入了混战。

    等了好久的刘达黑得知了这一消息,果断选择了出击。毕竟这丢了老巢的王世充和一个占据洛阳城的王世充相比可谓是天差地别,若是能够收服王世充并占领洛阳城,那么他在窦建德面前绝对是大功一件。有些好大喜功的刘达黑可不愿意放过这么大好的机会,却不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原本就想行动的张须陀得知这外围还有另外一股人马在潜伏,就暂时打消了轻举妄动的打算。毕竟在不知道对方是敌是友的情况下,还是能避免冲突就避免。毕竟最终是结局胜利才是最重要,张须陀虽然对于计谋不是很擅长,但是这基本的战略战术眼光还是有的。这多年作战经验直觉告诉他,这股潜伏的势力人马绝对是不怀好意。

第三百二十三章 暗渡陈仓,计中计出() 
“将军,那边的人马动了。”斥候跑来向张须陀禀报。

    “传令下去,骑兵整装待发,原地等候命令。斥候给我死死的盯住对方动向,一有异动,立刻来报。”张须陀下令说道。

    “是,将军。”随着命令的下达,原本原地休息的将士们纷纷收拾好自身的东西,紧握着手中的兵器,牵着马随时准备着。

    而这刘达黑却是不知道还有这么一支精锐的骑兵在后面虎视眈眈,此时此刻他们却是一心一意的前去从背后夹击瓦岗军。随着他们突然从大后方出现杀入瓦岗军和王世充的军队之中,大喊保卫洛阳城的口号。却是打得瓦岗军有些措手不及,原本的瓦岗军正在和王世充的军队混战,结果这刘达黑的军队的出现,就相当于王世充的生力军。这下子瓦岗军就逐渐从上风走到下风,如今却是面临被两面夹击的结局。

    虽然瓦岗军人数众多,可是被这么一插手,整个士气却是有些下降。而张须陀的骑兵从后面看着这现场混乱的战局却没有立刻插入其中,反而是在一旁暂时性的作弊观战。

    “爹,我们为什么不发起进攻?”张须陀的儿子在一旁有些不太理解的说道。

    “你看一下这战场之中不下二十万的总人数,之后再看一下我们这两万骑兵,你不觉得我们加进去也改变不了什么吗?”张须陀略带着教训的语气说道。

    这下子才让他儿子闭上了自己的嘴巴,静静的站在一旁等候。

    这一场大战从上午打到了下午,尸体遍布整个战场。双方彼此却是杀红了眼,虽然瓦岗寨的李密有心后撤,可惜眼见如此大好的机会王世充和刘达黑两个人却是不愿意放过。毕竟若能一口气打得瓦岗寨元气大损,对于他们却是有益无害。所以直到旁晚,眼看天要黑,再加上双方都死伤惨重,将士们都体力透支,不得不鸣金收兵。

    不过李密不愧是一代枭雄做事决断,竟然把将士们死死的堵住了王世充刘达黑返回洛阳城。双方只能彼此在洛阳城门口左右两边扎营,又彼此提防着对方冲进去洛阳城。

    现在的洛阳城却是城门紧闭,王世充突围的时候却是只留下了几个老弱病残的士兵之外,整座城机会可以说是空城,没有士兵驻守。

    而张须陀手里还有一个隋炀帝留给他的密信,这封密信说是遇到暂时无法决策的时候才能打开。现在的张须陀手里就紧紧的握着这一封密信,犹豫再三。

    最后还是打开来看,却发现这是一副地图,里面详细的记载了一条从洛阳城外直通洛阳城内的密道。张须陀认真的研究了之后,发现这条密道却是直达洛阳城皇宫里面。隋炀帝可是吸取了前朝皇帝的教训,在每一个皇宫行宫之中都暗中准备了逃生的密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