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歌行大隋-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等皆是斯文人,如莽夫大打出手,贾某人自觉也是不妥。今天恰逢元宵佳节,不如我们就以猜谜为乐。”

    四大才子急忙点头应允,“贾公子果然多才,此提议甚好,也应了元宵佳节之乐,传扬出去必然也是一件风流韵事!”

    贾仁义将目光转向常歌行,眼神灼灼,眼角线条虽然柔和,如春风拂面。但眸子里却有一团小小的火焰在燃烧,只要一个恰当的时机,便会化作滔天烈焰,将常歌行烧的连粉灰都看不到。

    “常公子意下如何?”

    常歌行将手中三枚铜钱抛向空中,眼珠随着空中的那道弧度转动,右手如电,猛地将铜钱抄在手中。

    “猜灯谜?也好!小爷我在三岁时倒也玩过,只是觉得索然。今天几位既然有雅兴,小爷我就陪你们玩玩!”

    “请!”

    贾仁义左手如刀,做了一个让常歌行先行的手势。

    常歌行也不客气,负手先行。本来围观的众人,看到几位才子要在此比拼,自觉的让出一条道路。可见,读书人在这个时代的地位之高。

    走了两步,常歌行回头,看着贾仁义手中的折扇,言辞凿凿的道:“贾公子,不要整天拿把扇子摇啊摇的,小心得了真中风。”说罢,拂袖而去。

    独留贾仁义在风中萧瑟,只是,眸子中的火焰燃烧的越发猛烈了。

    摊主一看来了大主顾,弯着腰、抱着拳,满脸的讨好。才子比拼,没想到这等好事被自己赶上了,这些灯笼看来是有着落了。

    (本章完)

第68章 刺杀(一)() 
贾仁义收起折扇,一副从谏如流的做派,与四大才子紧随常歌行身后,也来到摊位前。

    常歌行看着那盏虎头灯,真不知道贵儿那小妞怎么会看上这盏灯笼,虽然看上去颇有虎形,但仔细看上去,却有几分家猫的意思,简直就是现实版的画虎不成反类猫。

    这动物形灯笼在这个时代算得上精美,但和前世比起来却是粗糙不堪,常歌行撇着嘴看着这些灯笼,倒不是他挑剔,只是曾经沧海难为水。

    常歌行扔给摊主三文钱,指着虎形灯笼道:“我要那盏!”

    摊主正想摘下虎形灯笼下面的锦囊,却被贾仁义阻住。

    “常公子无需着急,我们还没定下这比试的规矩!”

    “规矩?不如我们随意挑选灯笼,直到有了胜负之分为止,怎么样?”

    “怎么个胜负之分?”

    “先答错者负!”

    “好!就依常公子,那我们谁先猜这第一道题?”

    四大才子仿佛没有听到般,只顾摇着扇子,似乎这灯笼中的烛火实在是灼热了些。答错者负,换言之,对方就胜了。先答题的人显然有些吃亏,若是第一道谜语便猜错,对方岂不是不战而胜!

    常歌行看了一眼燃着烛火的纸老虎,“我既然先给了钱,当然是我先猜!”

    四大才子鄙视的看了一眼常歌行,匹夫就是匹夫,果然不如我们这般才子聪明。有些事情需要抢先,而今天这件事却不能抢先。不战而胜,想想就让人愉快。

    摊主取下虎头灯下的锦囊,锦囊中藏有一张对折的纸条。他按照规矩,将纸条打开,展示给众人,然后朗声读到:“望断南飞雁!”

    常歌行抱拳冲摊主道:“久仰,久仰!”

    四大才子,当初吐血三升的那位,语气充满讥讽。

    “猜不出来,也不用和这摊主拉关系吧!像这等商人,很可能也不知道谜底!”

    摊主本来堆笑的脸,稍显冷意,但随即而逝,比白驹过隙还快上三分。常歌行不仅对他高看了一眼,这般才是真正的商人。善于隐藏自己的喜怒、悲欢,做的是来往的生意,赚的是四方钱财,却生不得八面闲气。

    “这位公子。。。。。。”

    “不要多言,你这满身铜臭,本才子闲脏了耳朵!”

    “谜底。。。。。。”

    “我都告诉你了,不要多言,待本公子思忖片刻,谜底便知!”

    摊主无奈的看了一眼常歌行,摇了摇头,再不多言,摘下虎头灯笼送到常歌行面前,满眼的赞许。

    青衣才子却是着了急,“你凭什么把灯笼给他,本公子还没猜出来呢!”

    即便是再好的养气功夫,摊主也有了几分火气,语气中颇多不善。

    “你是没猜出来,但这位公子已经猜出来了,灯笼当归他,并无错啊!”

    “你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他猜都没猜,怎么会猜对?”

    人群中已经有聪慧之辈看出了端倪,不是低低私语,逐渐传出窃窃笑声。

    摊主无奈的道:“久仰。。。。。。”

    青衣才子不屑的道:“不要和我套近乎,想我建康城四大才子之一,是你这等人高攀得起的吗?”

    “我是说,久仰便是谜底!”

    青衣书生瞠目结舌,围观之人爆发出一阵欢快的笑意。值此元宵佳节,有四大才子之一给大家讲了如此精彩的笑话,也是一件幸事!

    常歌行接过虎头灯笼,转身便要离开。与这些酸腐书生纠缠,简直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还不如和贵儿小妞传纸条来的有趣。

    贾仁义手执折扇,拦住常歌行去路。

    “常公子这是何意,比试还未完,缘何离去?”

    常歌行打了一个哈欠,双眼之中便多了许多惺忪。

    “无趣,无趣,实在无趣,不如回家睡大觉!我走了,算你们赢了!”

    四大才子趁常歌行与贾仁义说话之际,也挡在了他的前面。

    “胜负未分,你不能走!”

    “我都说了,算你们赢!”

    四大才子没有想到常歌行这么痛快的认输,眼下竟没有适当的理由阻止他离去,只是愣愣的组成一堵人墙,挡在那里。

    常歌行眼中显出一丝阴霾,冷冷笑道:“诸位这是要与我武斗不成!说实话,我这人喜好打架,远胜于猜谜语!”

    说话间,右手拇指用力。

    “仓啷!”

    宝剑出鞘,虽然只是一小截剑柄露出,但在燃燃烛火中,仍显得寒光森森。

    四大才子浑身一抖,哆嗦着让开道路。他们若是比试唇枪舌剑,还能漂亮的战上一场。若是真刀真枪的干一场,就凭他们那银样蜡枪头,恐怕只有送菜的份,而且是一场五星级的盛宴。

    贾仁义瞥了一眼常歌行腰间的宝剑,“常公子能文能武,实在是不世出的人才,贾某人佩服,佩服!贵儿小姐能寻得此良缘,我也就放心了!”

    “有一只疯狗,成天眼巴巴的看着我碗里的菜,我却是怎么也放心不下来!”

    “哈!哈!哈!”

    贾仁义干笑几声,“常公子真是风趣,只是需知口下留德,日后才能好相见!”

    常歌行走到贾仁义身前,紧盯着他的眼睛,忽而一笑。

    “可是,我要的便是日后不再见!哈!哈!哈!”

    宝剑归匣,大笑而去。只留下一脸阴寒的贾仁义,堂堂建康城贾家大公子,未来贾家的接班人,何时受过如此大辱。

    常歌行来到小轿前,朱贵儿却是已经下了小轿。依旧是轻纱遮面,只是一双明眸笑盈盈的看着他手中的虎头灯笼。

    他无奈的摇了摇头,女人啊女人,不管身处何时代,都喜欢这些可爱的小东西。若是开个手工作坊,专门做前世那些毛绒玩具,定能大买特买,成为城中贵妇人的专宠,自己也能安心做个富家翁,娶几房娇妻美妾,逍遥一世。

    只是如今成了大隋帝王次子,声名远扬的晋王杨广。却不能如此了,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他虽然是一个穿越者,但他的路却还是杨广的路,只是这条路如今宽广了许多,也绵长了很多,直通一个连他自己都想象不到的巅峰!

    (本章完)

第69章 刺杀(二)() 
朱贵儿接过常歌行手中的虎头灯笼,一大一小、一黑一白两只手不经意间一触即分,那丝滑腻却在常歌行心头久久不去。

    朱贵儿羞红着脸将虎头灯笼抱在怀里,低着头默默的走在前面,在烛火的映衬下,更显娇红。四个侍女急急跟上去,小轿则赘在后面。

    常歌行抬起手,在鼻子前闻了闻,佳人芳华仍在,非但没有消散,反而随着这烛光更显清雅。

    他紧追了几步,赶上朱贵儿,“不要这么抱着,小心灯笼烧着了!”

    朱贵儿依旧低着头,轻纱之下,嘴角露出一丝甜甜的微笑,不知在想着什么,完全没有把常歌行的话听进耳中。虎头灯笼随着朱贵儿的步子时明时暗,一双虎眼也晦明变化,平白多了许多生气。

    常歌行开始有些羡慕这个纸糊的灯笼了,暖玉在怀是他多日以来的梦想,没想到如今却被这个纸老虎占了先机。

    本王的虎躯何在?啥时候自己也能身躯一抖,美女入怀啊!

    常歌行正待迈步,只觉得脚步沉重,却是一人死死的抱住了他的腿。

    “恩人啊!你还记得我吗?恩人!你让我们寻得好辛苦啊,恩人!”

    常歌行低头看去,只瞧见一蓬杂乱的头发,黑色的痕迹已经不可寻,入眼皆是灰白,像极了冬日里的枯草,全无生机。

    “你。。。。。。你是谁?快放开!”

    那人抬起头,捋了捋掩住半边脸的头发,一脸殷勤的看着常歌行。

    “是我,是我啊!恩人你还记得吗,当日你带领我们入城,我就站在你身后,靠左的位置!”

    常歌行无奈的笑了笑,你看我就这么像后脑勺长眼睛的人吗?就算后脑勺长眼睛,也不能一时间把百余人都记得清清楚楚吧!

    那人看到常歌行面色有异,跪直身体,一把抱住他的腰。

    “恩人,你终于想起小的了!你让小的我找的好苦啊!”

    说罢,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在常歌行的衣裳上擦来抹去。本来干净的衣服,转眼间就成了一块抹布,反观此人,脸面倒是干净了许多,甚至显出少许血色,之前的苍白,竟去了三分。

    常歌行本能的感觉哪里不对劲儿,却又想不出一个所以然。

    “恩人!恩人呐!你让我父女俩找的好苦!”

    常歌行抬头看去,是一个中年汉子,怀里还抱着一个小女孩。穿着虽然算不上华美,好歹干净。此二人他却是认识,正是当初在城外遇见的那个小女孩,和他的父亲。

    中年汉子将小女孩儿放在地上,扑通跪在地上,结结实实的磕了三个响头,在青石上留下一个鲜红的血印!

    小女孩紧攥着右手,走到常歌行面前,怯生生的抬起右手。

    “恩人,给你的!”

    常歌行看着那依旧紧攥着的小拳头,笑了笑。依稀记得当初她攥着草根不肯放手的情形,莫不是从那儿落下了后遗症,小手再也伸展不开?

    小拳头终于化为手掌,一个被攥的死死的小半块馒头出现在常歌行眼前。

    “给我的?”

    小女孩抬头看着常歌行,点点头。

    常歌行弯腰接过那块已经成了“死面”的馒头,完全失去了作为发酵食物应有的绵软,上面一道道丘壑隐约可见,应该是小女孩儿的手指缝所留。

    他轻咬了一口在嘴里,一股心酸冲上心头,使得泪腺有了决堤之感。被攥成面疙瘩的馒头,入口后实在不怎么好吃,和着唾液,转眼间变成了面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