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7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似乎我写的这种经文,天竺国可有重复?”孙权担心问道。

    智能自信道:“我江东佛法渐渐昌盛,若有这样好的经文,那些传教来的高僧,早就传了出来。”

    孙权一想也是,传教自然要传好的,传差的谁会来皈依?

    孙权这几日和智能谈了许多佛宗的事情,也就知道,昔日那老和尚,是闭关修行的。显然,其闭关的时候著作了这些,最后被孙权一锅端了。

    孙权也就知道,自己手中的这些都是不曾传世的孤本了。

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潜逃国外() 
司马懿被困在吴郡后,有感时日无多,这段时间想了很多。

    他是孙权的结义兄弟,许多事情都是他做的,他已经和孙权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似乎6逊等人能够蹦跶走,他是肯定和孙权一个下场。

    司马懿对年轻时候的冲动有些后悔,但已经没有回头路。

    这时候,孙权从寺庙回来了。

    司马懿急忙迎过去,道:“大哥,千万不能自暴自弃。”

    孙权道:“难道还有更好的结果吗?”

    司马懿哑然。

    孙权已经想了很多,道:“这几日得到一个出路。”

    司马懿疑惑,他都没想出来出路,现在还有出路?

    孙权紧跟着道:“咱们去天竺国。”

    司马懿懵那个懵,“大哥,天竺国是什么地方?”

    “如此如此这般这般……,那老和尚……肯定是天竺国的高僧。”孙权解释道。

    司马懿脸黑的不行,心说这就是潜逃呀,还是出国潜逃。但细细想来,这也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了,毕竟国内肯定是藏不住的,被抓住就是死路一条。

    古往今来,潜逃国外的都是一个理由,都是一个心态,就算是孙权和司马懿也不例外。

    然而,多亏了秦峰为东土普及了世界知识,并且他的西征罗马,为东土带来了实际性的实践。东土百姓得以开化,也让司马懿这样的人物,知道什么是潜逃国外了。

    “也好,总比受辱而死强。”司马懿黯然道。

    孙权作出决断后,心里多少就‘**’了,道:“二弟别泄气,你以为我去天竺,是躲起来,一辈子无能死去?其实不然,是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天竺佛法昌盛。”

    孙权拿出僧伽罗刹的孤本经书,道:“佛经是好东西,我研习这些年,修身养性。却没想到,因此也得一条出路。”

    司马懿震惊了,“东山再起?”

    饶是司马懿,没学过佛经,不懂天竺,他琢磨不明白。

    但孙权从智能和尚那里得知了天竺国详细,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概,道:“到时候取得尊位,有人又有地,天竺最近处,距离荆南也不过二千多里。”

    司马懿大概明白了一些,但说道:“大哥,我们什么都没有,如何取得尊位?”

    孙权微微一笑,“转世灵童……。”

    司马懿恍然大悟,“但大哥的佛法造诣?”

    孙权道:“从那老和尚那里得到的经书,备受智能和尚的推崇。智能和尚乃是东土屈一指的高僧,与天竺广为接触,听说他乃是天竺第一长老龙树菩萨的东土亲传弟子。他在龙树那里都没有见过这样的佛法。龙树的佛法造诣,也不及这经书上的。”

    “可见那死去的老和尚,实乃潜修的‘菩萨’。看年纪,应该比龙树的辈分还高。这越到晚年,佛理越是透彻,那老和尚的经书不曾传世,从我手中传出去,必定震惊天竺国。”

    司马懿得到这些情报后,心里加减乘除一阵,便感到此事大有可为。

    二人探讨一阵后,就有了后世类似十字军东征的大战略,便越感到大有可为。

    另外,任何情况,都比在这里等着被人羞辱而死强没影了。

    于是,‘西天送经’的计划拉开了序幕。

    当天晚上,孙权就召集了吕蒙、6逊、蒋钦、陈武、潘璋、凌操、董袭、全综、宋谦、马忠。

    对于孙权要出国,吕蒙和6逊他们都懵逼了,当然他们都认为孙权是去避难的。

    孙权对他们就要藏着点了,没有如同司马懿那样和盘托出。

    吕蒙和6逊等人谁都没吭声,毕竟抛妻弃子跑到外国这事情,不是任何人都能够接受的。

    孙权不高兴了,吕蒙等人走后,孙权就说道:“这些人不可用,看情况他们是不会跟着我走了,不如杀之。”

    司马懿道:“大哥,如今人心惶惶,若是派兵去抓住吕蒙这些将领,一定会引哗变。”

    孙权想了想,便放弃了对6逊等人动手,就准备连夜出。

    二人在江东都是钻石王老五,说走就走。

    时夜,孙权和司马懿跑到后世上海地区,登上一艘楼船,沿近海经过东海绕行南海,径往东南亚而去。

    到了第二天。

    “主公,主公!”

    吕蒙、6逊等人焦急来找孙权。

    “主公,您快出来,秦军来攻城了。”他们还以为孙权又去哪个清静的地方念佛去了,在府衙深处一通乱找,却是毫无现。

    “大都督也不见了……。”

    众人又是一阵乱找,毫无现。

    另一方面,秦峰率领大军,包围了吴郡城。

    吴郡只剩下五千多东吴兵,面对十余万秦军的包围,个个惊慌。

    秦峰围城以定,策马而出,就向城头望去,瞅了半天,一个东吴将领都没看到。秦峰颇为担忧,道:“难道孙权等人都潜逃了?”

    他又感觉应该不是,若是都潜逃了,相信剩下的东吴小兵早就开城投降了。

    正琢磨着,城门打开。

    秦军众将戒备,保护住秦峰,就看到,吕蒙和6逊等将,一个个垂头丧气,举着白旗出来了。

    “又投降了!”秦军上下忍不住就想起上一次来。

    吕蒙、6逊、蒋钦、陈武、潘璋、凌操、董袭、全综、宋谦、马忠,尽数拜倒在地。

    6逊羞愧道:“秦王在上,吾等愿降。”

    周瑜等人就示意,或许其中有诈。

    秦峰直言对6逊等人道:“你们又来这一套,你们感到这样很有意思吗?”

    东吴虎将们都是大红脸,吕蒙羞惭道:“大王,这次是真的,我们都被孙权抛弃了。”

    “此话怎讲?”秦峰问道。

    6逊道:“大王,昨日孙权要我们跟着他出国潜逃,我们没有答应,今天去见他,却是找不到人了,司马懿也找不到了,他们一定是出国潜逃了。我们自知罪孽深重,但也不愿离开故土,今日特来投降,任凭大王落。”

    秦峰吃了一惊,“孙权出国潜逃了,他去哪个国家了?”

    “不知道……。”6逊等人坦诚道。他虽然知道外面有许多国家,但除了罗马外,又真不知道还有那些国家。

    秦峰眉头一皱,就令控制住6逊等人,就派大兵进城探察。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练师() 
公元202年十月,秦峰收复整个江南地区。

    消息传开,天下百姓欢庆胜利,他们已经看到,那光明的时代就将到来。

    一个光明的时代,一个没有士族劣绅的时代,一个满是秦王烙印的时代。

    这一日,原吴侯府。

    张昭等人匍匐在地,呼道:“吾等感谢大王不弃之恩。”

    秦峰到底没有杀张昭这些人,原因有三,第一,张昭这些世家大族,千百年传承,家族人数众多,大多数人罪不至死。

    第二,这个时代的局限性,士族掌握大部分的文化知识,将这些人杀了,江南的知识传承就会出现许多断层,这是秦峰不愿看到的。

    第三,就这么都杀了,就成暴君了。暴君这种东西,秦峰虽然很想尝试一下,但那也是对外。

    秦峰说道:“你们的能力远在常人之上,多为百姓做一些事情,得到称颂岂不美哉。你们都是有能力的,也完全可以靠自己的能力过上好日子……。”

    “是……。”张昭等人是服气了,他们身处绝地后,才恍然大悟。想北方的士族,现在都转型了,一个个日子过得依然美满。都是开明绅士,得到人们敬仰。他们便感到之前是太过执着于老祖们传下来的东西了。

    张昭拜道:“大王的话,如暮鼓晨钟。时代在不断进步,跟不上脚步的,最终会被淘汰。商如此,周也是如此。”

    秦峰听到这话十分高兴,道:“然你们之前的作为,不得不罚。”

    张昭等人心里一紧。

    秦峰就郑重道:“就罚你们,在你们过去的土地上教导百姓文化知识吧。华夏能有如今广阔无垠的土地和文化,绝不是几个家族能够支撑起来的,而是百姓支撑起来的。百姓强盛了,华夏就会更加强盛。”

    张昭等人更加心服了。

    就这样,秦峰特赦了张昭等人,而江东士族也开始心服口服的转型。

    随后秦峰又召见了吕蒙、陆逊、徐盛、丁奉等将。

    秦峰语重心长道:“你们没有跟着孙权潜逃国外,本王想,你们心中一定有我华夏有我故土。你们说,我想错了没有?”

    吕蒙、陆逊等人磕头,“吾等有罪。”

    秦峰道:“之前,只是各为其主,本王就问问你们,将来可愿为我华夏为我百姓出力?”

    “愿追随大王,为国为民效力。”

    秦峰十分欣慰,道:“既如此,你们且去邺都军机处报道。”

    于是,秦峰便让吕蒙等人去接受思想改造,学习去了。

    ……

    秦王开始在江东着手进行土地改革,消息传来的一刻,百姓都睡不着觉了。他们终于可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了,一时间,秦王的画像脱销,木工收得长生牌位的订单无数。

    随后,秦峰改建业为南都,这提升了建业城的规格。

    江南人得知后,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世家大族,纷纷大喜过望,归属感大增。

    贾诩等军师对秦王的帝王心术倍加推崇,只是改一个地方的名字,就彻底调动了一方百姓、人才的积极性,实乃王者之大道。

    紧跟着,秦峰又有动作。

    十一月。

    吴侯府。

    “潘临,你们都起来吧。”秦峰道。

    潘临等人都是热乎劲的起身。

    费栈忍不住道:“大王,啥时候建立贸易区,俺们山越百姓都盼着哩。”

    秦峰微微一笑,道:“贸易区定然是会建立的,并且,本王还要成立山越自治区。”

    “啥是山越自治区?”

    秦峰解释了一番。

    潘临等人大喜过望,纷纷再次纳头便拜。

    贾诩等人由衷钦佩秦峰的施政手段。

    老贾诩抚须道:“大王真乃圣主,自治区,只是这一条政策,就将什么秦皇汉武都比下去了。”

    年关将近,秦峰思家,但江南需要他的威望坐镇。他就花尽心思,准备礼物,又奋笔疾书,每一位夫人都写上一封情书。

    有秦峰坐镇,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江南平复。百姓欢声笑语,根本看不出刚刚遭受过战乱。

    年关将至。

    这一日,老贾诩、庞统、周瑜等人,就来到了原吴侯府,现在的秦王宫。

    “大王呢?”

    “大王有令,这几日诸官员不必来拜见了,各司其职行事即可,若有事情,大王会召见你们。”

    众官员费解。

    这时候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