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5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昭、徐邈、许靖、陈震、温恢。

    魏延、周仓、田畴、阎柔、郭淮、沙摩柯、朱灵、王凌、冯习、李通、吴班、晏明、孙礼、张既、廖化、田楷、单经。

    这些人紧随其后。

    另有各级文武官员出席。

    这批人,将会成为秦峰争霸天下的骨干基石。

    这一下,秦峰不用再担心他麾下的五州之地没有贤才治理了。

    荀彧代表文臣,赵云代表武将致辞。

    文臣武将紧紧团结在主公周围,追随着他们的主公,为天下为百姓,尽可能的去做一些事情。这不单单是文臣武将的忠心可嘉,也代表着秦峰的治世理念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同。这与他多年以来,始终坚持为百姓做事,是分不开的。

    试问谁不愿追随仁德宽厚的强者?

    秦峰用他的始终如一,建立了强大的威信。人们依靠他,信赖他,追随他。

    秦峰在大会上指出,在他的治下,全心全意为百姓做事是为官的根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自古以来,百姓才是盛世的根基,得到百姓支持的人,才能够夺取天下。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功,就思想懈怠了,须知骄傲自大、**堕落是无法维持长久的。

    秦峰特别指出,许许多多的朝代,他们遗忘了他们是从那里来的,他们遗忘了百姓,他们最终被取代。这历史的血的教训,太多太多。

    秦峰还特别提点各级官员,你们的地位,不是我秦峰给你们的,实则是百姓给你们的。百姓越是支持你,你才越有地位。百姓越是富裕,你的地位越加巩固。反之,百姓穷苦,你的位置就会动摇,百姓因此不支持你,你就会被取代。

    而得到百姓的支持十分‘简单’,踏踏实实为百姓做事。得到百姓的支持,名垂青史、社会地位的提高,那都是很简单的事情。

    秦峰的话语如同暮鼓晨钟,与会的各级官员得到了一次洗涤。而他的话,也让他在他的官员心中,竖立了一个执政的准则。谁违反了这个准则,秦峰就会处理谁。谁很好的执行这个准则,秦峰不吝奖赏,会给与其权利和地位。

    秦峰在大会上的讲话传出来后,治下百姓沸腾了,他们欢呼着秦峰的名字,一时间秦峰在民间的威望,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文武大会顺利闭幕,如此众多的贤才汇聚在秦峰身边,天下为之震动。对南边各路诸侯的震慑很大,一时间无人敢侧目北地。

    大会后,秦峰开始大规模调动、任命官员。

    中枢有军机处,有华歆、王朗这些老人已经足够。秦峰便大举调动,让蒋琬、鲁肃这些新科进士们,让他们都到地方上去历练。

    大会后一日的朝会上,秦峰带新科进士们入朝见驾,当朝下达了任命的诏书。新科文武举子,少数留在了中枢,大部分任命为各州郡高中级文武职位。比如鲁肃是洛阳令,蒋琬是晋阳太守,都是相当一级的地方大员。将来,当他们有了更多的经验后,秦峰还有更加重要事情等着他们去做。

    汉献帝虽然心痛被夺权,但更加不愿被黑衣卫请去喝茶,小鸡吃米的点头,已经完全傀儡化。但明面上,则是汉献帝信赖丞相秦峰,给与执政大权。马日磾等少数遗老遗少虽然极其愤怒,但秦峰可不是不得人心的董卓,他们暂时不敢站出来说什么。

    文武科举顺利结束,但秦峰的招贤纳士远没有结束,他还有一个大项目,杂科的科举考试还没有进行。

    这杂科的考试,有三个人对秦峰十分重要,一个是马钧,一个是黄承彦,一个是枣祗。

    当然,秦峰不免想起黄承彦的闺女,金发碧眼的月英。(。)

第七百七十九章 文明遗产() 
文武科举考试落幕后,杂科的考试提上了日程。

    后世也有杂科的考试,但秦峰的这次杂科考试就有所不同。

    后世里,主要针对的是工匠,铁匠、木匠、纺织、泥瓦匠烧窑的,这一类的。后世朝廷招募这些人上来,就建立官纺等机构,比如官窑、官纺。用于为官方产出产品。

    秦峰也打算招募顶级的工匠,给与编制,成立规模化集约化的古代工厂。但秦峰并不是为了给自己生产奢侈品,而是让这些顶级工匠就能够引领行业,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

    生产标准化,在官府这边,自然就是统一化的办公用品等,在军方就是制式装备,在民间就是统一的标准件工具。

    标准化是很重要的,在官府,能够畅通各地官方的联系。在军方,统一的制式装备有利于士兵训练,战时如旧的坏了,拿一个一模一样的新的,用起来就不必再次熟悉,能够迅速恢复战斗力。

    在民间,标准件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古代。秦峰记得有一个故事,大致是车轮子坏了,找个好几个县城都没有一样的配件来修理,这是十分耽误事情的。

    “主公圣明,这不亚于秦时统一全国度量衡,对民间的农业、工商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荀彧唏嘘不已。

    “圣主在世,圣主……。”军机处行走庞统十分激动。

    “臭小子,抢我的话……。”老贾诩在军机处的岁数最大,却是对岁数最小的庞统十分‘不满’,感到庞统的到来对他威胁很大。

    而庞统进入军机处后,无处不学,发誓要成为军机处首席的男人。

    “军队装备的标准化,民间工具的标准化,一定要尽快提上日程。本相看并州大同是一个好地方,有煤炭,有铁矿,免除了大批运输的复杂,是建立工业基地的好地方。”秦峰说道。

    “主公圣明,目光如炬,深谋远虑,高瞻远瞩!”老贾诩挡住庞统,躬身道。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秦峰很高兴。

    于是,在大同建立工业城镇的计划,就确立了下来。今后,大同,将会成为秦峰的工业基地,源源不断的产出军备、民用物资。

    秦峰这次杂科考试与后世不同之处,并不仅仅是建设规模化集约化的古代工厂。更加不同是在于,秦峰的杂科考试覆盖面之广泛,是后世无法比拟的。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而天下经历了许多年的战乱,各行各业凋零。我们要将各行业的精英状元们‘武装’起来,让他们的技能能够流传下去。决不能在战乱中,失传任何一项。这些,可都是我们华夏文明的遗产。”

    军师们这才明白秦峰为何大动干戈,排除万难,开出这么庞大的杂科考试。此番覆盖了天下各行各业,捏糖人的都能来参加考试。原来是要将华夏文明的果实保存起来,流传后世,不至失传一项。

    军师们原本并不赞,认为比如捏糖人的根本上不了台面。但在秦峰不厌其烦的解说中,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军师们不知道的是,后世太多失传了,而秦峰的这项举动,为华夏保留下太多的文明遗产。

    杂科毕竟和正考不同,秦峰给与举人出身,当然这个举人的含义跟后世完全不一样。这打破了常规,在之前,各行业许多都是下九流,根本上不了台面。而现在,竟然能够拥有功名了。因此,当秦峰开杂科的消息传来后,天下各行业的精英蜂拥向邺都。

    厨子、唱曲的、弹琵琶的,还有许许多多,都来了。

    这些人的到来,虽然杂科科举还没有开始,但已经丰富了邺城的文化氛围。一时间,邺城成为了文化文明荟萃的城市。相信有了这批人,未来秦峰的治下,会成为文明璀璨的地方。

    而秦峰保护了各行业,未来的华夏,就能在结束战乱后,用极少的时间,恢复文明鼎盛。

    秦峰打算建立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秦峰对文明文化的保护,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华夏的文明传承。历朝历代,唯有秦峰提出了这一构想,此项举措对于一个文明的影响,不亚于孔圣教育天下,顿时震撼了诸位军师。

    军师们心悦诚服。

    但是,有一个问题。

    荀彧为难道:“主公,统计了一下,何止三百六十行。如何考试呢?”

    诸位军师对于如何进行杂科考试,不得要领,因为到来的各行业太多了。有些行业,只在某些地方有,秦峰这边根本没有人有能力进行考核。

    这的确是一个难题。

    “不要着急,来,都坐下。”秦峰示意军师们入席就坐。

    秦峰一开始,也没有想到会来这么多人。各地民间涌现出来了大批能人巧匠,许多制作小工具、特色食物的,都不曾在天下流传。但这也是因为古代流通的封闭造成的,并不是说他们就没有特色。

    反而是很有特色,很有地方代表性,这就是文化遗产,是要保护的。现在不保护,后世就没有机会保护了。

    但就牵扯到考核的问题了,没有人能去考核他们。

    庞统就对老贾诩道:“不知贾军师可有高见?”

    老贾诩摸了摸胡子,微微道:“正在深思之中。”

    军师们就偷笑,心说这一对或许前辈子有仇,真是老少冤家。但军师们也知道,老贾诩和庞统只是在工作上赶超对方,背地里没有什么。有良好的竞争才有前进的动力,所以一般都是静观。争论的太急,还出面劝劝。

    庞统笑了,“好在本军师……行走,为主分忧。”

    老贾诩气的胡子一抖,心说合着老夫就不为主分忧了。

    秦峰就问道:“士元,你有和见解?”

    庞统起身行礼,说道:“主公,其实应对这种大规模的考核,也能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庞统随后侃侃而谈,军师们都震惊了。他们之前认为庞统进军机处是秦峰破格提拔,现在发现,庞统果然有两把刷子,说出来的这个办法硬是要得。(。)

第七百八十章 汉末有巨匠() 
各行业到来赶考杂科的能人异士太多了,近万。这些人囊括了华夏文明开始,一直到现在,天下各地各式各样的行当、还有独门手艺、生活技巧等等。

    想要考这么全的行业行当,就算是拥有精英无数的秦峰也作难。

    好在关键时刻,庞统提出了一个点子,金点子,立刻解决了所有问题。

    庞统提出了主张,到来的这些人,都是各行业的精英,与其找人去考核他们,不如让他们自己考核自己。

    “怎么自己考核自己?”老贾诩在下面问道。

    庞统朝天鼻一抖,就说道:“他们都是各行业的精英,让他们拿出他们最得意的作品。我们使用这些作品,以用途、品质等几个方面,来平定这个人和这个人的行业作品。比如铁匠打造宝剑,好坏一目了然……。就算是十分偏门的,用一用也知道好坏了。”

    “高明。”老贾诩抚须,不禁赞扬。

    “还需向诸位军师学习。”庞统谦虚道。

    “哼~。”老贾诩扭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