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5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雄纠纠气昂昂的诸侯们,就不去在意秦峰不配合了。其中的原因,一来他们认为有没有秦峰的部队已经无所谓了,二来他们刚刚策划夺取了秦峰的指挥权,背后不干净,也是谁也不愿见秦峰。第三,没有了秦峰,就少了一个最有威胁的争夺者。

    就这样,诸侯带着对未来的无限畅想,开始向‘以弗所’挺近。

    (更新时间,上午11点,晚上9点。)(。)

第七百一十九章 以弗所大决战() 
伊兹密尔城市中心,有罗马执政官的大宅子,如今是秦峰的临时行辕。

    大厅内,秦峰高坐,下面有他的心腹文武,还有他的徒弟孙策带着心腹周泰、朱桓、周瑜。

    “袁本初他们进兵了?”秦峰没表情的问道。

    “是的。”徐庶小心道。

    “联盟近二十万大军,还有十万外籍军团。你们看袁本初他们此去如何?”秦峰问道。

    徐庶、贾诩、沮授三人对视一眼,谁也没有吭声。

    周瑜欲言又止的模样,对于秦峰下野这件事情,周瑜完全是事不关己。孙策没有继续参与军事行动,他反而高兴。

    秦峰没有再去追问,就对孙策道:“悟空,你且回去整军,无论袁本初他们胜败,我们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是!”孙策起身行礼,就带着周瑜他们走了。

    孙策前脚刚走,后脚徐庶就打开了话匣子,“主公,袁本初他们此去胜负难料。若是他们胜利,迎接陛下的事情,对我十分不利。若是败了,恐怕我们就无法在西方立足了。”

    事情发展到了这里,无论胜败,对秦峰都极其不利。就算是军师三人组,也看不透未来了。

    三日后,以弗所。

    “什么?华夏诸侯联盟罢免了秦子进盟主的地位,全军即将到达以弗所?”

    塞维鲁得到这个消息后震惊了,“竟然有这种好事情?哈,真是天助我也!”

    屋大维说道:“统帅,此番华夏诸侯联盟大兵压境,我看意图在于围歼我军,千万不能让他们包围以弗所,应该拒敌城外。”

    塞维鲁喜悦的点了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如今他的兵力不并处于劣势,但若是被敌人包围在以弗所城,那就完全处于被动防守的劣势了。

    于是乎塞维鲁当机立断,大兵出以弗所北上,迎战南下的华夏诸侯联盟军,寻求决战的机会。

    又二日。

    以弗所北部七十里,爱琴海冲积平原北部,诸侯联盟军侧,中军大帐。

    “塞维鲁与我约战。”

    袁绍详看战书,神情颇似秦峰,后遍传诸侯。

    其实袁绍对罗马字的战书,一个字都没看明白。不过好在有安息、贵霜、西域三路翻译。先翻译成安息语,再翻译成贵霜,再由西域翻译,翻译成汉语。这让华夏诸侯联盟,能够和罗马人交流。

    “诸位,以为此事如何?”袁绍问道。

    吕布傲然道:“此事大合我意,正好一次性收拾了罗马人,省了接二连三的麻烦。”

    刘备大耳朵扇了扇,道:“温侯所言甚是,野战中消灭罗马人,强过攻城百倍。”

    是人都知道,攻城战艰难。如今有机会在野战中消灭罗马人,诸侯们不会拒绝。

    曹**着脸,道:“塞维鲁既然前来约战,他一定对决战有把握。以我看来,不如诱敌深入,分兵袭扰,疲惫敌人,另寻决战时机。”

    诸侯们错愕,心说怎么跟秦子进一个口吻呢?

    袁绍不悦道:“孟德,我看你是彻底被秦子进影响了,怎么跟他一个样呢?罗马人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这种态势下,尽快正面决战,才是对我们最有利的。”

    诸侯们纷纷表示赞同,于是,少数服从多数,曹操也只能保留自己的意见了。

    半日后,爱琴海冲积平原南部,罗马军侧,中军大帐。

    “华夏人同意后日决战了?”塞维鲁狠狠攥了攥拳头。他一开始心里担忧华夏人不同意,此刻终于松了口气。

    庞培忍不住道:“一直以来,我军没有机会布阵迎敌。此次正面决战,就让华夏人知道我罗马方阵兵的厉害。”

    塞维鲁起身,带上大红刷子头盔,郑重道:“传我命令,今明养精蓄锐,第三日决死阵前,一鼓作气消灭了华夏人。”

    消息和命令立刻遍传罗马庞大的军营。

    “什么!雷神之锤被华夏人罢免了!”

    “太好了,第三日定让华夏人血债血偿!”

    消息一经传出,听说秦子进不再指挥华夏诸侯联盟军,罗马兵将士气飙升,个个放下了心中的一块大石头。

    随着时间的流失,日出日落轮转,很快就来到决战日。

    这一日的战争,称为‘以弗所大决战’,被后世东西方学者载入史册。

    这是决定罗马和华夏命运的以弗所大决战。

    以佛所平原坐落在以佛所北部三十五公里的爱琴海边,面朝阿提克海峡,背后群山环抱。以弗所平原呈新月形,有十九公里长,中间最宽处约有五公里。

    公元195年七月十三日,华夏诸侯联盟军,和罗马大军,相约来到了平原中心地带。六十万大军来到这里,打破了以弗所平原惯常的寂静。

    双方共计六十万大军,把新月形的平原中心挤得水泄不通,远远望去,对方军队的身影已经筑成了一座庞大的营垒。

    罗马军队本土作战熟悉地理,他们占据的地形稍微高一些,这让他们可以居高临下俯视整个平原,观察诸侯联盟军队的一举一动。

    在清晨的阳光下,倒卷的海浪声中,两支军队就已经开始了对峙。

    平原北部的诸侯联盟军好整以暇,并不急于攻击罗马军队。

    平原南部的罗马军一方,气氛则十分紧张,人人都是一脸的凝重。

    经历了多次的战败,罗马人已经拿出了他们全部的家底,他们无法承受再一次的损失。

    值得庆幸的是,罗马人由一位睿智的元老带领。而他们的帝国将军一心雪耻,战意高昂。

    罗马人面对的是一支近年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华夏诸侯联盟军,输掉这场战役就可能导致罗马亡国。

    塞维鲁面临着巨大的指挥压力,“好在不用面对那个秦子进。”稍后,他下定了决心,开始调动他的军队。

    日上三竿,远处的罗马方阵中传来惊天动地的号角声,这预示着罗马军队已经进入到了进攻准备阶段。

    而以袁绍为首的诸侯们,十分放松。远征以来,诸侯联盟对罗马保持着完胜,这让他们对于到来的决战充满了信心。

    “别看罗马人装备精良,其实就是银枪蜡杆头,中看不中用。”袁绍说到这里,特别指出,“昔日,多用秦子进的运动战,游击战。今日,我们就让罗马人见识见识,我军阵法的厉害。”

    于是,袁绍征求各路诸侯意见,布下了孙膑兵法·十阵中,最有杀伤力的锥形阵。

    诸侯们希望通过主动出击,通过杀伤力最强的阵法,中路突破罗马方阵兵,从而分割包围,一战全灭敌人。(。)

第七百二十章 以弗所大决战(二)() 
以弗所大平原上,帝国级的决战一触即发。

    这是关系到罗马帝国存亡的一战,塞维鲁十分谨慎。但他却是大胆尝试了一种新的方阵阵型。

    这一阵型充分发挥罗马传统方阵优点外,又融合了前波斯帝国的战阵优势,并且,狡猾的塞维鲁在罗马方阵阵型中,隐秘的加入了希腊长矛密集阵战术。

    塞维鲁的军队步兵二十七万人,骑兵及战车兵三万人,共计三十万人。

    塞维鲁这种改良的方阵,以百人队为基本作战单位,一般十行纵深,每一个纵列代表一个基本战术单位‘十人队’,队长站在最前列,装备一面长方形盾牌,和一支约两米的长矛,上身披轻便的鳞片甲。

    其余九名步兵,每人装备一副弓箭、一柄标枪,一柄罗马短剑,一般披轻甲。

    战斗初期,队长负责抵挡敌人步骑兵的冲击,而身后的九名弓箭手以密集的齐射杀伤敌军,其中只有第二排的弓箭手能够从队长的身旁直射敌人,后面的八人则是对空放箭,射角由前到后逐渐抬高至45度,这样在阵前三百米以内构成弓箭的火力覆盖。

    当敌人被箭雨大量杀伤,溃不成军之时,步兵就开始冲锋,他们将弓收入箭囊,举起标枪冲锋,给与敌人近距离更加残忍的远程打击后,就拔出最利于近身肉搏的罗马短剑,冲入敌阵近身格斗。

    罗马人的弓箭齐射遮天蔽日,标枪犹如喀秋莎火箭炮,对敌军有相当强的威摄力。

    方阵中又有希腊的长矛密集阵战术。

    执行此类战术的皆是重装步兵,他们的装备包括铁质的头盔,胸甲和肩甲,躯干的其它部位着鳞片甲。一面浅碟形圆盾直径约一米,表面是一层铁蒙皮。主要兵器是一支长约三米的矛,辅助兵器是罗马短剑。

    长矛密集阵步兵战斗时组成密集的方阵,通常有八行纵深,前四排士兵持矛水平向前,后排的长矛叠在前排长矛之上,而后四排则将矛竖立。这种源于希腊的密集阵战术对士兵的身体素质和战术素养要求非常高。一个全副武装的步兵需要负重四十公斤,进行长距离的奔跑和高强度的冲刺。一个长矛密集方阵必须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队形紧密,步调一致,这需要长时间的队列训练才能达到。

    密集方阵的正面攻击锐不可当,其弱点在侧面,因而往往需要散兵或骑兵在两翼保护,而左右的罗马方阵,提供了这样的保护。

    数以千计的作战已经证实,这种密集阵战术是步兵的绝对克星。尤其是面对敌人冲锋陷阵的时候,可以想象,长达三米的锋利长矛,是怎么的杀伤力。

    诸侯联盟侧。

    以袁绍为首的联盟,没有听曹操的建议。他们打心底认为罗马人不堪一击,并且在亚美尼亚和小亚细亚的数十次战斗中,也证实了罗马人是多么的不堪一击。

    罗马数以四十万的大军被诸侯联盟远征军消灭,这让诸侯们根本没将罗马人放在眼里。

    诸侯联盟军同样摆出了一种阵法。

    就是孙膑兵法中记载的十阵之一的锥行之阵。

    锥型之阵,卑之若剑,末不锐则不入,刃不薄则不剸,本不厚则不可以列阵。是故末必锐,刃必薄,本必鸿,然则锥行之阵可以决绝矣。

    意思是说,锥形阵如同一把锋利的宝剑,最精锐的士兵要布置在两侧,最有力的部队布置在剑尖,实力不够强大则不可以用此阵。锥形阵威力强大,摧枯拉朽就能消灭敌人,但防御力低。按照后世的说法,就是暴力一波流,一波带不走敌人,就被敌人带走了。所以,实力强大,才能够用此阵。

    诸侯联盟保持着对罗马的完胜,诸侯们自然要用这种快速杀伤的阵法。

    随着时间的流失,双方的阵势布置到位。

    在以弗所平原两军初次相遇时,罗马人心中无底。他们面对华夏诸侯联盟远征军时的心情,大概和满清早期的八旗兵面对明朝大军时一样,有几分自惭形秽,有几分忐忑不安,而更多的是为了帝国豁出去了的义无反顾。

    这种心情,来自于屡战屡败。

    当华夏诸侯联盟远征军的鼓声响起,罗马人彻底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