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1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敲恳桓龆剂私狻

    秦峰气坏了。缓了缓后,终于能说话了,道:“这样的将才,丁刺史就给一个马弓手?”

    “这……。”张辽身为下官不好发表言论。

    秦峰大手一挥,就对高顺道:“伯达,这兵不当也罢。从今以后。你就跟着我,你就担任我前将军部的将军司马,你看如何?”

    高顺震惊了,所有人都震惊了。都跟电线杆子一样,一时间矗在了当场。

    张辽也震惊了。其实,为将者提拔一名士兵是很寻常的事情,但是不寻常的是,秦峰竟然一下子,就将高顺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士兵,提拔到了将军的高位上。

    秦峰对张辽道:“怎么,文远以为本将军是用人草率?”

    “下官不敢!”张辽回过神来,急忙说道。但难掩眼神中的疑惑。

    秦峰自然不能在张辽心中留下用人草率的印象,反而要留下识人之明,用人唯才的印象。他举起手,道:“我秦峰的军队里,不看出身,不看关系,只要有真本领,就会得到提拔。”

    众军士一阵骚动,因为他们知道,如今的军队里面,都是靠关系,都是靠出身,才能得到提拔。没有关系的人,杀敌再多,也是有关系的人去领功。这也是高顺至今,还是个小兵的原因。

    秦峰就对高顺道:“伯达,你可敢和张将军过几招?”

    高顺岂能不知秦峰有意提拔他,他忽然感到,春天来了。别人都不知他,都不用他,都打压他。而秦峰知他,用他,提拔他。他因此意气风发,抱拳大声道:“愿为秦将军战!”

    “好!”秦峰大喜,转而对张辽道:“怎么样,文远,代秦峰试试伯达的身手,如何?”

    张辽也很愿意看到高顺是一位将才,于是他答应了下来,并说道:“伯达,张辽是不会手下留情的!”

    “只愿张将军全力以赴!”高顺无惧道。

    少顷,辕门外,火把照耀如同白昼。张辽手持雷火震天戟、高顺提着烈阳百战刀,相距百步驻马。

    马蹄声中,对战开始了。

    少顷,场中戟影重重,刀锋阵阵。叮叮当当的兵器碰撞声,伴随着勇者的呼喝,响彻天际。

    十几招过去,高顺面对张辽的震天戟,顿感吃力。他便知道,可能不是张辽的对手了。但这一刻,他不在是为自己而战,是在为提拔他的秦峰的尊严而战。

    高顺奋起了,他用他的生命去战斗。

    张辽惊讶高顺爆发的战斗力,他没有任何的留情,但五十回合转眼就过去,二人不分胜负。

    张辽勇冠三军,并州军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高顺区区一名小兵,竟然和勇冠三军的张辽打成了平手。欢呼诸位声中,士兵们这才知道,高顺的真正手段。

    又一次错马碰撞后,转马的张辽先收了手,他徐徐策马走近高顺。敬佩道:“今日才知道高顺将军的手段,下官佩服,佩服!”

    秦峰任命高顺为前将军司马,因此高顺的官位。还在张辽之上。而张辽立刻自称下官,是对高顺能力的认可。

    高顺为人耿直,他丝毫没有骄躁,急忙还礼,道:“张将军的本领还在高顺之上。何不与高顺一起,投在秦将军帐下。从此同心协力辅佐秦将军,共成大业?”

    张辽闻言暗叹一声,却是说道:“高将军本领,还在张辽之上。张辽必定在丁刺史那里举荐高将军,高将军可愿意和张辽一起,投在丁刺史帐下?”

    两人几乎是一样的措辞,所得的结果也一样。他二人对视一眼,惺惺相惜中,哈哈大笑起来。

    然高顺最后道:“我知道张将军的心思了。秦将军与我有知遇之恩。丁刺史与张将军也有知遇之恩。我不弃秦将军,张将军不弃丁刺史。但丁刺史……,便是吕将军这样的武勇之人,只是主薄。而张将军这样的,才是从事。丁刺史,不如秦将军。”

    事实摆在眼前,张辽无法反驳,他抱拳道:“我意已决,高将军不必再劝。”

    秦峰目睹了全过程,虽然他对张辽无法重入麾下。十分遗憾。但是,收得了高顺,绝对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而高顺遇到了秦峰,就从一名列兵。一跃就成为了将军,这简直,可以说是当兵的奇迹了。

    然而,高顺的本领有目共睹。因此,也可以说,是秦峰识人的奇迹。并且。也传达了另外一个思想,在秦峰手下,果真是不看出身,不看关系,只要你有本事,就能得到提拔。这在**的东汉军队中,独树一帜。

    一时间,并州军们,个个渴盼在秦峰麾下当兵。张辽又多认识了秦峰的一面,更加钦佩不已。

    “张将军,若过的不顺,可来找秦峰。秦峰这里,永远为将军敞开大门。”分别之时,秦峰说道。

    张辽不知该怎么回答,他只能是深深弯腰一礼,待得抬起头来的时候,秦峰和高顺已经远去。忽然间,他着实羡慕起高顺,“这就是命运,这就是命运……。”张辽叹了口气,转身返回了军营。

    一炷香时间后,高顺随着秦峰,返回了大营。

    秦峰的大帐之中,高顺正式拜见他。

    秦峰十分欣慰,道:“伯达,你就先在帐前听用,负责我前将军部五千士兵的训练和日常,待得回京,另有重用。”

    “多谢秦将军!”高顺没想到刚刚投入到秦峰麾下,秦峰就如此信任他,给于了统管全军的重任。多少年了,他渴盼有一天能够大展拳脚。没有人给他机会,只有秦峰,给他机会,他发自内心的感恩。

    旁边的许褚一听秦将军这称呼,十围大腰一鼓,就不乐意了,说道:“看你是一条好汉,何不真入我主帐下?”

    高顺一点就透,有感于秦峰的知遇之恩,尴尬说道:“就怕秦将军嫌弃。”

    秦峰微微一笑道:“伯达来投,实乃求之不得!”

    高顺大喜,拜倒在地,“主公在上,请受属下一拜。今生得逢主公,实乃高顺的荣幸。从此追随主公,虽肝脑涂地,亦无怨也!”

    秦峰下堂,亲自搀扶起高顺,一时间君臣二人把臂,惺惺相惜。

    至此,机缘中,秦峰终是找到了他陷阵营的大将。他便感到,天更高了,路更宽了,信心倍增。

    不过,秦峰曾经前后招揽张郃、张辽这样的大将失败。从中可以看出,招募大将,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并不是有了大名声,跑过去一招呼人家就会跟你的。有了名声的同时,机缘也很重要。

    他从中也就感到,这一世,真是前途未卜。将来争霸天下,鹿死谁手未曾可知。没准一不留神,大将谋士全归了别人。那时候,别说平定天下了,平个村,也够呛了。

    “时至今日,虽有些成就,但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秦峰不由感叹道。

    秦峰已经是军内排名第五的人了,这才是万里长征第一步?那万里长征的最后一步,会是怎样的成就?众人闻言,顿时陷入到秦峰的豪情壮志之中。

    荀彧急忙拿出纸笔,记录下“万里长征”这令人激昂万丈的语录。同时,他不免说道:“古往今来,达到主公此时成就者,不过寥寥,主公真是太谦虚了……。”

    第二天,针对匈奴的军前议事开始了。

    这也是秦峰当前即将迈出的一步,这一步迈的好,继续积蓄力量,等待争霸。迈的不好,就是吹灯拔蜡嗝屁着凉。便是不嗝屁,一下回到“解放前”,也顶不住劲。(。)

第二百四十二章 袁大帅的战术() 
秦曹袁刘到达晋阳城的第二天。

    晋阳城外,官军大营,响起震天的鼓声,和盖地的号角声。

    金鼓毕,众将聚在了中军大帐。

    帐中,袁大帅气势很足,帅位高坐。下面左侧,秦峰、曹操就座,二人对面,丁原、刘备端坐。其余荀彧、典韦、许褚、高顺、关羽、张飞、吕布、张辽等人,依次站位。

    这阵容,说是目前东汉时期的第一阵容,绝对没有人敢有意见。

    袁绍巡视了一番人头,发现都到齐了,还多出来一个陌生的面孔,不禁指着高顺道:“这位是?”

    秦峰微微一笑,道:“本初兄,这位是我前将军部,新任的将军司马高顺,高伯达。”

    高顺走出,不卑不亢,抱拳一礼,“见过袁将军,以及诸位将军。”

    “哦~。”曹袁刘不多问,毕竟秦峰开府治军,这都是人家本部自己的事情,跟他们没有关系。

    而张辽昨日里已经将秦峰提拔高顺的这件事情汇报给了丁原。

    此刻的丁原,眼角一阵抽搐,心说这秦子进,拉走一个我并州军的士兵当司马,简直莫名其妙。这个叫高顺的,有这么大的本事?

    丁原不知道高顺的本事,若是他能未卜先知,也不至于被吕布砍了脑袋。

    吕布得知此事后,就十分羡慕高顺。而张辽,则是替高顺高兴。张辽也因此得以知道,在正确的时间遇到正确的人,是多么重要。

    接下来,丁原详细介绍了匈奴人的情况。

    总的来说,匈奴人的大本营设在了雁门郡,兵力到达了三万。由于匈奴无差别大扫除式的劫掠地方,因此粮草物资是充足的。然而值得一提的是,雁门等郡的大城池依旧在官军手中,所以匈奴人并没有坚固的城池为依托。

    丁原介绍完,问道:“袁将军。可有破敌之策?”

    袁绍颇有自信的模样,侃侃而谈道:“我军兵力优于匈奴,匈奴又没有城池可以退守。我准备下战书,约匈奴王羌渠。四日后,也就是五月初一,决战。”

    劳动节决战匈奴?

    秦峰便感到,袁绍是一个有想法的人,他就提醒道:“袁将军。匈奴三万精锐个个皆是骑射好手,战力很强。我军虽然人数占优,但骑兵数量只有三千,不可大意。”

    似乎曹操、刘备、荀彧等人深以为然。

    袁大帅不是凡人,他哈哈一笑道:“本帅怎能不知匈奴骑射,战力极强。然而骑射不及步射射程。”他说着起身,一指军事地图,“所以本帅将决战地点选在了“静乐县”南部的高金寨山脚下。其地形为黄土丘陵区,南北狭长地势高地起伏又分散破碎,将会大大限制骑兵的机动。”

    袁绍说到这里。十分自信道:“本帅将步兵布置在前,引匈奴骑深入。弓弩手藏于阵后,猛射。”他重重一挥手,“两翼骑兵包抄,必一战歼灭匈奴的有生力量。”

    秦峰细细想来,后世里,袁绍手下的大将,就是用这样的阵型,将公孙瓒的白马骑兵给ko了。

    曹操不禁点了点头,伸出大拇指。道:“袁将军的布置十分高明。”

    刘备大耳朵扇了扇,道:“就是不知道,匈奴人会来吗?若是不来……。”

    袁绍头大,道:“不来再说不来。”

    这话说的也有道理。不来再琢磨,于是,众人看袁绍说的头头是道,不免一阵点头。

    秦峰和他的军师荀彧对视一眼,他们虽然认为不可能如同袁绍说的这么简单。但两军对阵是要对得,官军又占据地利优势。若是匈奴果然来到高金寨山。就再好不过了。若有其他变化,也需临阵决断,现在想的再多,也没用。

    至此,袁绍的策略,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

    于是乎,袁绍开始分配命令了,“由并州军为先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