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1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一来,打下肥如城,只有秦峰有功劳,曹操他们就都有罪。

    “太卑鄙了!”刘备的大耳朵甩着,一阵暗骂。

    公孙瓒忍不住暗道:“我本以为,刘焉那个出工不出力,那里安逸就去那里的老狐狸已经够卑鄙了,没想到啊没想到,跟秦子进相比,真是萤火与皓月争辉。”

    没抓住贼首,是一件大事情。对于他们来说,上表不能这样上,袁绍急忙走了出来,道:“大帅,咱们马上散出兵马,四处搜索,或有发现。”他又道:“贤弟,看在上一次的事情上,拉兄弟一把。”

    上一次的事情,就是秦峰收拾刘备公孙瓒的那件事情。在那件事情上,袁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若当时袁绍以大帅的身份治秦峰违抗他军令的罪,秦峰后面就不会如此顺利了。

    这一世,号京城三少者,皆是弟兄们。另一方面,秦峰就这样上表,对他的好处也不大。借此打击刘备等人,也不够狠,没有多大的历史意义。

    秦峰缓了缓,道:“既如此,你们马上下去,搜捕张举张纯。”

    曹袁刘公四人大松一口气,急忙行礼告退。

    四人走后,秦峰着实夸奖了塌顿一番。

    第二天,就有消息传来,张举张纯带领数百残兵,一路向东而去,追之不及。

    自从张举叛乱后,北平、辽西、辽东落入到了他的手中。他现在丢了北平和辽西,显然是向辽东逃窜。

    那只能是追了。

    秦峰一方面上报朝廷平叛的进展,一方面继续追剿张举。又派人告知幽州刺史刘虞,一定要尽快把军需送到位。

    稍后有消息传来,张举和张纯进了襄平。

    如今的辽东大地,并没有后世富庶。反而是更加地广人稀,人口大多集中在了襄平,谁控制了襄平,就等于控制了辽东。

    当秦峰率领大队兵马穿越近千里不毛之地来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是十月了。农历的十月。已经是冬季。

    襄平城,议事厅。

    得知秦峰追来了,张举肝胆俱裂,他到了这里,勉强凑起来五千兵马,根本不是数万官军的对手。

    “要不,咱们跑高句丽去吧?”张举惶恐道。

    高句丽,中国史书中也写作“高句骊”,“高麗”简称“高丽”,是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存在的一个民族政权。其人民主要是濊貊人及韩人。

    扶余、肃慎、高句丽三个地区政权,现在统治着东北东部广大的地区,以及半岛。

    张举一说跑路,麾下将官们个个点头。但张纯紧皱眉头,道:“陛下,不可寄人篱下。”

    寄人篱下不是好事,但总比被杀强。

    不过张纯又说道:“陛下,已经入冬,马上就会下雪。秦子进等人从关中温暖之地而来,根本无法适应辽东残酷的寒冬环境。”他目光泛出笑意。“根本就不用咱们动手,秦子进这些人,就会冻死在野外。”

    话说东北,严冬时节。零下四五十度,绝对是冻死人不偿命。

    对于张举这些有城池有房子的人来说,只需要坚持到下雪,就赢了。

    于是,张举坚定了守备下去的决心。

    天公作美,远来的秦峰还在制造投石机等攻城器械的时候。鹅毛大雪就降了下来。气温骤降,转眼就到了零下三十度。

    对于汉军来说,天寒地冻,又是千里之外而来,朝廷的补给又不给力。士兵缺少冬装,大面积出现了冻伤,兵器都拿不稳,别说攻城了。

    这一日,十月初十,辽阔的辽东大地连降五天大雪,已经是银装素裹,大雪皑皑一尺多深。而秦峰大寨的官军将士,无心赏雪,穿着单衣,缩在单薄的大帐里面,抱成一团围着火堆取暖,依旧是被冻得哎哎惨叫。

    中军大帐。

    虽然添置了七八个火盆,但秦峰等人依旧冻得打哆嗦。这来自于东北的冬天和中原冬天的概念完全不同。

    “阿嚏,阿嚏!”秦曹袁刘接连打喷嚏。

    曹操脸黑揉了揉鼻子,蜷缩着手脚,晃了晃被冻结的思维,道:“秦……秦大帅,贤弟呀,这不行呀,太冷了呀,手都伸不出来了呀,根本无法攀爬城墙了呀。”

    袁绍头大,举起袖子随便擦去流出来的鼻涕,道:“咱们还是返回北平郡过冬吧,开春再来。这种情况下,朝廷是不会怪罪的。”

    刘备等人闻言,个个点头称是。

    秦峰搓着手,暂时没有言语。

    历史上,张举的叛乱,打了三四年,直到188年才平定。而这几年的时间,却是秦峰最需要的一段安定期,他需要积蓄力量、布局天下,为未来的争霸做准备。若是他被拖在这里三四年,势必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对秦峰来说,不能拖,要快打,快回京。

    “还不到撤退的时候,各部克服一下困难,养精蓄锐,等待时机。”秦峰说道。

    刘备大耳朵扇了扇,正要说话的时候,却是被公孙瓒拉住。

    公孙瓒机智,就对刘备道:“咱们什么也不说,秦子进不愿撤,就在这里耗着吧。到时候,士兵都冻死饿死,看秦子进怎么向朝廷交代。”

    秦峰是主帅,他不同意撤退,众人必须听令。

    然而又无法攻城,一时间,秦峰进入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第二百二十三章 各怀心思() 
中平二年十月二十日,东北的酷寒下,幽州讨伐军已经有士兵开始冻死了。

    似乎曹袁刘公四人,前些日的撤退建言没有得到秦峰的批准,此时他们都猫在他们的营帐里,谁也不言语谁也不出面。但他们都在暗中看着秦峰,等待他主动说出撤退。

    中军大帐,稍有温暖,但秦峰的心,却是拔凉拔凉的。

    荀彧脸色苍白,已经是冻感冒了,他进言道:“主公,辽东酷寒胜过中原数倍,士兵们无法适应,还是早日撤退为上。”

    秦峰眉头一皱,道:“若是撤退,一来一回就需要半年时间,或许再征一年,也无法平定张举的叛乱,太耽误时间了。”

    对于他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益。在这里消耗二年,回去没准朝廷就大变了。

    秦峰这个猜测是极有可能实现的,毕竟曹操和袁绍都在这里。汉灵帝一死,没有曹袁的帮助,何皇后的儿子上不了位,历史就大变了。没有董卓进京,就没有诸侯讨董。

    诸侯讨董是一面“义旗”,有这面“义旗”,诸侯们肆意募兵掌控地方,不再听朝廷的,这才有了群雄割据。

    如果没有这样的事情,东汉的体制就是完整的。秦峰一个人跳出来喊割据,喊起义,一准呼啦啦全天下的人都一起过来将他给灭了。

    割据这种事情,不能一个人干,必须一群人一起干,那时候体制就四分五裂了,谁也就不会单独成为众矢之的。因此,董卓乱整,诸侯讨董这样的历史,必须要实现。

    然而,照目前的情况看,秦峰的确是在死撑。面对襄平城,酷寒之下。士兵根本无法强攻高大的城墙。

    就在秦峰犹豫不决的时候,忽然侍卫领班张平走了进来,奏道:“主公,辕门外来了一个人。说是为主公献上破城之策的。”

    秦峰心里一抖,惊讶道:“果真如此?快请那人来见我。”

    少顷,张平就带进来一位魁梧的年轻人。

    这人来到后,拜倒在地,道:“在下公孙康。公孙文生见过秦大帅。”

    公孙康是谁?满大帐包括荀彧在内,都不知道。但秦峰知道,公孙康和他爹公孙度,皆是曾经割据辽东的诸侯。他算算年月,这个时候的公孙度一家,还没有成事。

    而历史记载,公孙度少随父迁居玄菟郡,初为玄菟小吏,中平六年(189年),经同乡徐荣推荐。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从此一帆风顺,割据辽东,称雄一方。

    秦峰和蔼道:“文生快快请起。”他见公孙康起身,又道:“不知文生此来,有何见教?”

    公孙康不亢不卑,抱拳道:“特来为大帅献上破城之策。”

    秦峰本在等着后话,谁知公孙康不言语了。随即,秦峰就笑了。

    这必定是辽东地方势力,来帮助秦峰破城的,然而人家肯定不是来白帮忙的。

    对于秦峰来说。只要能破城,怎么都行,反正慷的是朝廷的慨,于是他笑道:“文生若能助本帅破城。本帅必定上报朝廷,表你首功。”

    公孙康露出喜色,急忙道:“此策乃是在下父亲所献,是如此如此这般这般……,若大帅准备妥当,半夜三更之时。我公孙家就会打开西门,迎大帅的兵马入城。”

    “好!”秦峰起身,道:“若果真破城拿住张举,你公孙家是首功。你马上回去,告诉你的父亲,明日三更,本帅的兵马一定到达,务必要准时打开城门。”

    公孙康拜离。

    他走后,荀彧提醒道:“主公,这公孙康忽然到来,恐防有诈。”

    秦峰自信一笑,他后世而来,熟读历史,若评论三国里面谁开门是诈,谁开门是真的,最有发言权的就是他了。“公孙度一家绝非诈降,实乃趁机立功爬体制的,丝毫不用怀疑。”

    其实荀彧也不知真假,更不知秦峰那里来的自信,但既然主公已经做出了决断,他就不会再说什么。

    随后,秦峰立刻擂鼓聚将。

    曹袁刘公四人到来的路上,纷纷说道:“一定是咱们的秦大帅顶不住了,要撤退了。”

    所以,四人一进帐,曹操就笑道:“将军,什么时候撤退?”

    “撤退?”秦峰就呵呵了,挥手道:“不撤退,明日就攻城。”

    “啊?”众将官傻了眼。

    袁绍头大,急忙道:“子进贤弟,可不能呀,这天寒地冻,士兵们爬不上城墙的。”

    众将只以为秦峰发昏,天方夜谭。

    秦峰笑道:“咱们不爬城墙,到时候自然有人开门。”

    紧跟着,秦峰就道出了公孙度一家会打开城门的事情。

    曹操等人面露喜色,只因他们也巴不得早日平定叛乱,返回温暖的洛阳享受。

    于是秦峰传下命令,曹操堵北门,袁绍堵南门,刘备公孙瓒堵东门,他本人亲自出马入西门。这一次,决不能再逃了张举。

    众将领命而去的时候,刘备就在帐篷外面,大耳朵扇了扇凉风,问公孙瓒道:“伯珪兄,公孙度一家,怎么不先来找兄长,却是将这场大功,单独送给秦子进。”在刘备看来,他们都姓公孙,姓公孙的又少,应该是本家。

    公孙瓒吹胡子瞪眼,道:“为兄跟这公孙度不认识!”

    原来不是本家。

    第二天,天一黑,官军就行动了起来,先是合并一处,随后兵分四路。虽然道路积雪不好走,但若能够顺利攻入城中,从而就可以平叛回家,士兵的士气是高昂的。

    时夜。

    秦峰率领一万兵马,埋伏在西门外。五百陷阵铁骑在前,官军步兵在后。

    秦峰骑着追云驹,提着真武太极枪,凝视远处黑漆漆的庞然大物。三更天一到,他就听到,吱呀呀的响动。紧跟着,黑漆漆的庞然大物下,就出现了一团亮点,晃来晃去。

    这就是暗号。

    秦峰大枪一举。迎着飘落的雪花,振臂呼道:“最后一战就在今夜,剿灭叛军,吾等凯旋。温暖的家中,父母妻儿在等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