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旁边有人拉荀彧,曹操和袁绍也一起望去,就见蔡邕三人不悦的目光瞪着他们这边。荀彧、曹操和袁绍流露出尴尬的表情。曹操和袁绍心想,光听秦峰吹嘘了,把正事给忘了。

    然而又不得不说,秦峰讲的就是吸引人,就连荀彧都忘记了原本该去做什么。

    蔡邕这时候淡淡说道:“文若,你的作品呢?”

    荀彧急忙起身,先道一声恩师。其实他跟蔡邕没有真正的师徒关系,但蔡邕手书六经与太学,但凡是读过的,都跟蔡邕有师徒之缘。

    荀彧这个人,不是一个喜欢显摆的人,若是不然,也不会三十岁的时候才出仕。然而荀彧这个人,真是有大才华,并且心胸宽广,不嫉贤妒能。正因为此,他总是会举荐贤才,丝毫不怕他的位置被动摇。

    正是因为荀彧这种无私奉献,又不邀功取宠的处事方式,才让后世的曹魏集团,一步一步壮大了起来。可以说,曹魏集团能够雄霸天下三分之二,荀彧是起着定海神针的作用的。

    此时的荀彧十分羞愧,心说秦大人说的玄妙,竟然听入了神。他急忙行礼道:“三位老大人,荀彧才华有限,就不献丑了。”

    荀彧年少成名,素有王佐之才的美誉,若是朝中是汉武帝那样的雄主,早就当大官了。他说出来这样的话,谁也不信。

    蔡邕露出不满,他还没有说话,荀彧就又说了,“秦大人、曹大人、袁大人三人,皆出我辈,却是我辈无法企及的。何不请秦大人三人作诗,来代表我京城儒士呢?”

    秦曹袁,京城三少壮,乃是东汉年轻一代的佼佼者,早早就身登高位。就蔡邕麾下这些人,没有一个能够比肩的。就算是蔡邕、卢植、马日磾三人,论手中权力,也不及秦峰三人。

    那真是京城三少一出,横扫大汉青年一代无敌手。

    蔡邕听荀彧举荐秦峰,嘴巴一闭,不出声了,心说这人文武全才不假,就是心肠不好。蔡邕想到此处,他先愣住了。因为他想到,若说秦峰心肠不好,却对老百姓好的没得说。

    ”莫非是近墨者黑?”蔡邕不免想到,卫仲道的事情,应该是秦峰受到了曹操和袁绍的拖累。“曹操和袁绍这两个小兔崽子,年少时祸害人,在洛阳城是出了名的坏。”

    于是蔡邕对秦峰的印信稍微改观了一些,这来自于秦峰仁义爱民的名声,于是说道:“既如此,子进呀,你就作一首诗,给吾等听听,何如?若是做得好,就让你代表司隶参加鸿儒大会讲经论典!”

    鸿儒大会,千年不曾有,参加这首届鸿儒大会的意义何其重大,就算是不识字的都知道。扬名立万,四海称颂,名声大大滴。

    若是秦峰能够在鸿儒大会上有所成绩,将来争霸天下,天下文士必定纳头便拜。

    这机会秦峰不会错过,并且,他已经想好了如何在鸿儒大会上一鸣惊人,“惊不到你们这些老家伙,爷这秦字就勾了!”

    能够以京城代表的身份登台,就更加顺理成章了。因此,秦峰不会放过这次机会。作诗向来难不倒他,虽然他不会做,但是后世而来可以“剽窃”,还不犯法。不过,这需要时间。

    秦峰眼神一飘,起身道:“晚辈岂敢专美于前,还是先听曹大人和袁大人的诗吧。”

    一转眼,秦峰就将包袱先扔了出去。

    曹操闻言一阵眉毛乱跳,袁绍则是头大。

    曹老板脑筋急转弯,想着作什么诗,忍不住暗骂,心说秦子进这小子太操蛋了,明面看起来是他谦让,其实他是在拖延时间。

    这事情好理解,谁准备的时间长,一定能够有一个更好的成绩。

    于是,曹操眼珠一转,道:“本初兄为大,还是本初兄先来吧。”(。)

第一百四十五章 斗诗() 
蔡邕作为儒家的“中神通”,在天下中枢都城洛阳,召集麾下才俊齐聚一堂。一方面安排接待各方鸿儒的事情,一方面又要选拔出儒家代表。到时候登台讲经论典,弘扬儒学。

    然而世风日下,天下混乱,寒门苦学者没有晋身之道,士族大户皆是公子哥,平常喝喝小酒,玩鹰遛狗找女人不在话下,若是文采,做些歪诗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不能说京师地区就没有大才,孔融、荀彧皆是大才。

    然而却显单薄,因此当荀彧推荐秦峰三人的时候,众人的目光,就落在还没有作诗的秦峰、曹操、袁绍三人身上。

    要说秦曹袁三人,号称京城三少,美名扬。又是朝中权贵,若文采再出众一些,必定一扫天下。

    并且,曹操和袁绍也能想到,他们自身就有很高的地位,若能在这次鸿儒大会上崭露头角,今后就是儒家新一代的佼楚了。过些年辈分一升,老一辈一退,三公之位板上钉钉。

    对于臣子来说,三公的地位,就是一生的梦想了。

    而在秦峰看来,鸿儒大会也是一次契机,任何对于今后争霸有利的契机,他都不能放弃。

    秦峰需要时间整理思路,因此耍了个滑头,就让曹操和袁绍先来。

    曹老板也耍滑头,就让袁绍先来。

    袁绍左右看了看,别人都做完诗了,就剩下他们三个了。三人里面袁绍最大,他无法耍滑头了。然而袁绍后世四世三公美名扬,礼贤下士雄霸北方美名扬,就是没有诗词歌赋流传于世。

    这就能看出,袁绍不善于作诗。

    袁绍一开始很尴尬,不过他转眼一想,我家四世三公,也用不着什么鸿儒大会。他留神四周投过来的目光,眼珠一转。有了一个主意,因此起身,呵呵一笑,道:“袁绍不才。无法于诸位相比,这样的机会,还是让给贤才之士吧。”

    众人闻言,个个说道:“本初兄谦虚了。”

    “本初兄礼让机会于别人,此等胸襟。实乃吾等楷模。”

    袁绍的地位摆在那里,众人就如此说道。

    曹操闻言,眉毛抬了抬,心说本初兄比子进贤弟还能装逼,做不出来就说做不出来,还让贤,用得着你让?

    袁绍松了口气, 坐下后,手就伸到了面前,道:“孟德贤弟。请把。”

    “来就来!”曹操在后世有大诗人的头衔,作诗他从来不怕,经过一番琢磨后,心里就有了套路。只见他起身,罗圈礼,“诸位,三位前辈,曹操就献丑了!”

    众人举杯,一饮而尽,道:“转等为孟德喝彩。”

    曹操流露出自信的笑容。面庞肃穆的时候,眼睛就开始发亮了,道:“曹这一首,取自乐府题材“陌上桑”。”

    秦峰闻言知意。汉朝的乐府诗篇就是许多种文本格式,也可称呼为词牌名,陌上桑就是其中之一,就如同后世里面的七言绝句,五言诗一样。大家听到格式,就知道押的什么韵。用的多少字。

    众人来了兴致,大雪纷纷中,曹操也来了兴致,就用低沉的声音开始吟唱,“陌上桑!”

    驾虹霓,乘赤云,登彼九疑历玉门。

    济天汉,至昆仑,见西王母谒东君。

    交赤松,及羡门,受要秘道爱精神。

    食芝英,饮醴泉,柱杖桂枝佩秋兰。

    绝人事,游浑元,若疾风游欻翩翩。

    景未移,行数千,寿如南山不忘愆。

    此诗一出,满堂皆静。

    这首诗的含义是:当一个人希望寻求解脱又不得不面对现实时,自然会意识到他塑造的理想国是虚无飘渺的。

    这时候的曹操,已经隐隐觉察出,汉王朝已经摇摇欲坠,他欲意力挽狂澜。然而士人掌权者,多依旧沉迷在个人塑造的了理想国之中。。

    此诗,曹操有感而发,一方面,他雄心壮志,要建立他心中的理想国。另一方面,又嘲讽当下昏庸之人,不顾残酷的现实,依旧纸醉金迷在幻想的理想国之中。

    似乎卢植蔡邕等人只是听出曹操的措辞精美,押韵合辙,颇具文采。都没有听出曹操诗中,蕴含的诸多对世事的内在含义。

    唯有荀彧听出了里面的含义,不禁击节而叹,“好诗,好诗!曹大人佳作,不亚于屈原的“众人皆醉我独醒”!”

    众人听到荀彧的点评后,回想他们的诗,脸红。

    然而,众人个个击节赞叹,“好诗,好诗!意境深远,回味无穷。”

    “不愧是曹孟德,此等佳作,可流芳。”

    谁知曹操没有笑意,望着众人心里冷哼一声,一抱拳,就坐下来了。唯独对荀彧露出笑容,道:“文若之才还在曹操之上,可愿与曹操一起,匡扶汉室,报国安民?”

    原来曹操发现唯有荀彧听出他的心声,因此忍不住抛出了橄榄枝。

    谁知荀彧不动声色,忽然对秦峰道:“秦大人可有佳作?”

    这个时候,四周之人都在讨论曹操刚才的诗词,个个赞不绝口。就算是蔡邕、卢植这样的大儒,也是如此。卢植忍不住说道:“文武全才,后起之秀,我大汉有希望了!”

    秦峰见状,心说看情况,爷不露一手,是摆不平你们了。没准荀彧还跟着曹孟德跑路了,这不行。

    对于秦峰来说,荀彧是一位任劳任怨的好“总理”。

    后世里的曹魏集团,阵前很难看不到荀彧的影子,都是荀攸跟着。但是,后世里曹操能够成事,全权负责曹操后勤保障工作的荀彧的功劳占一半。若没有荀彧主持曹操地盘的内政,曹操那里有钱粮在前面打东打西?

    记得官渡之战的时候,曹操粮食吃了一个精光,没有粮食的情况下,集团内所有人都认为打不赢了袁绍。曹操也已经决定放弃官渡撤退回许昌,是荀彧的一封书信,让曹操坚持了下来。

    曹操绝不会因为一封书信而坚持下来,而是他相信,相信后方主持内政的荀彧,一定能够在这艰苦危急的时刻,找到解决粮草的办法。

    曹老板为什么这么相信荀彧,自然是荀彧的才能了。

    秦峰起身的时候,众人再一次静了下来,而私下里议论纷纷,“曹操的陌上尘,当时佳作。”

    “恐怕这位秦大人,很难赶超了。”

    秦峰一礼,道:“今日初冬第一场雪,不久的将来,春回大地。在下就以此情此景,作一首《沁园春。雪》为诸位助兴吧。”

    他说得十分洒脱,但蔡邕等人都愣住了。

    荀彧不禁问道:“秦大人,不知这沁园春是何词牌?”

    原来,沁园春的词牌格式创始在晚唐,东汉无人知晓。

    秦峰就此机会,微微笑道;“不才自创的词牌,不知好不好,若是不好,诸位海涵。”

    唔,现场所有儒士倒吸一口凉气,可了不得了,竟然是自创的词牌,岂不是开派宗师一样的人物,人们不由向蔡邕三人望去。

    蔡邕心里也是惊涛骇浪。

    暗处,蔡琰娇呼中急忙捂住了嘴,小月和小兰儿忙问何故。蔡琰芳心乱跳道:“便是我父亲,还有郑玄这些儒家老前辈,吟诗作赋也用乐府词牌,没想到,秦大人竟然能够自创词牌!”

    大文豪都无法自创词牌开宗立派,秦峰竟然能,不得不令人震惊。

    小月和小兰儿拍手欢笑,“秦大人果真文武全才!”

    蔡琰又开始担心,“就是不知道做的好不好,若是做的不好,恐怕就……。”

    事实就是这样,吃螃蟹的人年年有,吃到了固然鲜美,吃不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