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7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的来,这段时间不管是延安方面还是国民政府都收复了不少地盘,同时也打了不少胜仗,让国际社会刮目相看。

    老蒋页打蛇随棍上,趁机向罗斯福总统提出亿美元的贷款,也许是国民政府这段时间的表现确实不错,再或者是因为其他的一些因素,老蒋提出的请求很快就被允许了。

    总而言之,此时整个中国战场上的形势大好,大有收复失地进行战略大反攻的样子。

    4月8日,被围困了整整一个半月的清水规矩所部终于坚持不下去了,上午杨成武所部攻破日军的城防工事,战火延伸进了哈尔滨市区。

    由于日军的弹药早在两天前就已经全部耗尽,缺少弹药的日本人虽然也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是怎奈受限太多,最终还是被人攻破了城门,打到中午十一点多的时候,城里仅剩的5万多日军终于彻底崩溃了。

    下午6点多,彻底绝望了的清水规矩中将命令被困在哈尔滨广电大楼一带的一万三干多日军向塞北兵团投降,而他本人在下达完命令之后毅然饮弹自尽,一代名将就此客死异乡。

    仅仅过了两天日,东南前线传来捷报,吴秀达所部同关东军残部在凤城苦战3天之后终于拿下凤城,兵锋直指丹东,一旦拿下丹东,大军就可以同日军隔江相对了,而且也取得了对朝鲜作战的主动权。

    944年4月22日,马峥以塞北兵团司令员的身份向世界宣告了日本关东军败退出中国的消息,在这份通告中马峥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国防力量的战斗力。

    是役,塞北兵团从943年9月初开始,到现在整整进行了7个多月,期间上百万大军在中国东北地区转战千里,收复东北地区大城市44座,消灭日伪军84万,逃亡朝鲜的日伪军总数不足3万,号称百万精锐的关东军基本上全军覆没。

    通告出之后,国民政府以及苏联政府、美国政府在第一时间来贺电,随后英国、自由法国等西线战场上的国家也来贺电,庆祝中国人民取得重大胜利。

    整个解放区以及国民政府控制的国统区一时间陷人了欢乐之中,而日本国内以及日本控制的敌占区内则是如丧考妣,一副死气沉沉的样子。

    关东军惨败的消息传回国内,日本民众大惊失色,在他们的脑海中,关东军就是代表着胜利,他们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代名词。

    尽管日本政府还想掩饰失败,不过由于塞北兵团以及盟军方面的大力宣传,日本政府根本堵不住悠悠之口。

    日本民众要求政府立即处置山田乙三那个愚蠢的家伙,换更有能力的将军前往朝鲜收拾局面。而更多的人却是将战争失败的原因归结于政府的失策,应该由内阁承担责任,一时间整个日本国内风起云涌。

    4月27日,迫于国内的压力,日本天皇作出决定,东条内阁辞职,由6军大将矶国昭担任相组阁。

    连续的失败让日本政府意识到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6军将领担任相,不过符合条件的6军大将确实不少,不过能脱开身的却不多。

    裕仁天皇和军部日本把6军大将翻了个遍,现有威望又有能力的都在前线脱不开身,而矶国昭居然在多年前就在参谋本部和6军省干过,退役后又担任过两届拓务大臣,可见文武双全,最后矶国昭得到了重臣与天皇的垂青,成为了新相。

    同时日军大本营作出决定,命令山田乙三大将立即回国述职,同时6军大将阿部信行立即前往朝鲜,担任朝鲜第九任总督兼关东军司令官,负责朝鲜前线的所有军政事务。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东条内阁倒台()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东条内阁倒台(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马峥没有想到他动的这场战役竟然会直接导致东条内阁倒台,历史上东条英机是944年底才被迫下台的,原因倒是和现在相差不多,都是因为战事失利而遭到民众的质疑,进而被政敌攻击而下台的。

    其实早在中途岛海战日军大败之时,东条英机的地位就飘摇欲坠了,不过由于海军害怕承担责任,所以有意隐瞒战争结果。

    因此此战虽然日本海军遭到百年来的第一次惨败,损失颇为惨重。但是做为相的东条居然被蒙在鼓里,全然不知。但是知情者却把责任归结到了东条头上,就连裕仁天皇也对东条英机领导的内阁很不满意。

    东条英机下台的消息传来马峥大喜,不过他很清楚东条英机下台那是必然的事情,只不过要比历史上提前了一些而已。

    殊不知东条英机的悲剧在他一上台的时候就已经注定,树大招风,出头的椽子先烂。

    刚上台时,东条英机身兼相、6相和内相三职,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在威风凛凛声威赫赫的同时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再加上东条英机这个家伙也是一个独裁狂,为了钳制人民思想,东条英机实行了恐怖的宪兵政治,肆意打压政治对手和现役军官。

    举一个例子,军事参议官任上的西尾寿造去关西视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随口了句:“这个事情我不知道,你去问那个每天早上翻垃圾箱的家伙吧,他知道”。

    而西尾寿造大将口中所的其实就是东条英机,因为东条的爱好之一便是去检查垃圾箱里的垃圾,看看有没有人吃大鱼大肉,在国家困难的时候奢侈浪费。这可触怒了心胸狭窄的东条,立马下令把前辈西尾大将编人了预备役。这种肆意镇压、独裁使他的政治名声日益败坏。另外东条英机宠信“三奸四愚”,搞得名声越的坏。

    按道理关东军的惨败和他一点关系也没有,指挥关东军的是山田乙三大将,下令不要对关东军增援的是裕仁天皇,他这个6军大将相对此一点关系也没有。

    但是谁让山田乙三大将是他的盟友,山田乙三和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山田乙三战败,东条英机肯定要受到牵连的。

    另外不增援关东军的命令虽然是裕仁天皇下达的,但是此时谁又敢指责伟大的天皇陛下的。再加上日本国内此时确实需要一个替罪羊,很荣幸东条英机此时扮演的就是这样一个角色。

    日本国内此时是一片鸡飞狗跳,东条英机内阁宣布辞职的消息一经传出整个日本都陷人了一种莫明的沉默之中。高兴者有之,哀痛者有之,惋惜者有之,表情各异。

    马峥听完情报部门的汇报之后也是一阵沉默,不过随即便是莞尔一笑。相对于东条英机的才能,新上任的矶国昭那是拍马也赶不上。

    尽管矶国昭被称之为朝鲜之虎,但是矶国昭驾驭全局的同东条英机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如果东条英机那是委婉的愚蠢的话,那么阿部信行则是红果果的愚蠢。

    而且马峥知道矶国昭这个相对日本军部的控制几乎为零,东条时期的日本政府虽然也是听命于军部,但是多少还是有点自主权的,甚至有的时候还可以同军部抗衡。

    但是到了矶国昭上任之后,日军大本营对于他这个相简直当成了空气。而这个矶内阁也是一个短命的内阁,从组阁到结束不过半年的时间,根本不足为惧。

    马峥现在根本没时间理日本国内的政局,他现在正在忙着接收东北的这个烂摊子。日军虽然退了,但是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却依然混乱,尤其是伪满政府逃跑的时候卷走了所有的金银硬通货,导致数百亿伪币成了废纸,一时间整个东北地区物价飞涨,所有的金融活动全部停滞。

    马峥头疼之余只好请求中央紧急调熟悉经济的陈云前来主持大局,同时马峥还从包头以及归绥调来了大量的军工人才,准备全面接收东北的工业基础部门,主要是军工企业。

    幸好塞北兵团这次动的战斗比较突然,而且进展比较快,所以北满地区的损失比较,还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而中满和南满地区的损失就要大很多了,有些地方的所有活动几乎全部中断,包括交通电力通信等。

    不过塞北兵团这段时间的展也是极大地,由于地盘大了,所以塞北兵团各部队这段时间都有了长足的展,尤其是缴获了大量的日军武器装备之后,塞北兵团迎来了新一轮的扩军。

    鉴于塞北兵团这段时间在东北地区的威望激增,人民群众参军的兴致很高,所以马峥命令部队加紧时间招纳新兵,同时命令各地政府部门招纳警察部队。

    战局基本上已经定了,中日双方隔着鸭绿江对峙着,对于朝鲜日本是绝不允许有任何损失,塞北兵团则是摆出一副势在必得的架势,中朝边境必将掀起一番龙争虎斗。

    5月9日,马峥在奉天召开全军军团长以上的军事会议,商议部队今后的展思路。

    由于塞北兵团的地盘一下子扩大了3倍以上,所以很多人认为现阶段塞北兵团最紧要的事情就是巩固占领区,而不是继续扩大地盘。

    而另一部分人却认为部队应该趁胜追击,在北方应该攻人朝鲜境内。彻底解决关东军残部,将日本的势力彻底驱逐出北中国,否则的话塞北兵团永远都的在东北地区滞留大批的部队,以防备日军可能出现的进攻。

    也有人认为大军应该立即南下,乘胜对日军华北方面军动全面进攻,尽快结束这场该死的战争。

    马峥及时现军中的思想分歧,他认为必须尽快解决,因为马峥知道一支部队能想要成为百战百胜的王者之师,就必须思想要统一,思想统一之后部队才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军中出现分歧虽然看起来不大,但是任其展下去很可能会酿成重大的灾难的,使得马峥不得不重视。

    会议在原关东军南满司令部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罗政委、徐英辉、马德胜、徐晓林、刘凤池、徐虎、邢、李兆麟等人,同时中央也派了代表参加。

    会议整整开了一天一夜,针对马峥提出的2个问题与会的干部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问题涉及到东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

    马峥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所以他要求塞北兵团所有的干部也有啥啥,不喜欢那些做事扭扭捏捏的人。马峥始终认为军人就是军人,军人不能像政客那样。

    一个好的政治家也可以成为一个好的军事家,但是一个好的军事家永远也不要妄想成为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因为彼此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塞北兵团是培养军人的,不需要政客们来搅局。所以每当马峥召开会议的时候,塞北兵团的干部们都是扯开膀子话,一就是一,想到什么什么,完全公开透明。

    会议虽然很激烈,但是与会的代表都是从部队的展出,尽管各抒己见,但是最终却在所有的问题上都打成了共识。

    尤其就军事而言,与会的代表最终都认为暂时先不要忙着人朝作战,毕竟国内还有大批的日军占领区,如果塞北兵团现在这个时候人朝的话,很可能引起国内民众的不满。

    这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则是后勤问题。经过这段时间的大战,塞北兵团库存的弹药物资几乎已经耗尽。尽管缴获了日伪军不少物资,但是由于管理问题,马峥以及整个后勤部门都不清楚现在塞北兵团一共有多少弹药库存,而且航空燃料以及航弹也基本耗尽,要是不尽快补充的话,暂时根本无法进行大的战役。

    最后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