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7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马峥还不打算这么快执行大东北战略,但是这次视察东北之后却让他感觉到时机已经差不多了。经马德胜等人这两年的打击,虽然日伪军在东北的统治坚如铁桶,但是对东部草原的掌控已经大不如前了。

    再加上马峥之前派过去的特战队的打击,等于在敌人心脏部位钉上一颗大钉子,让日伪军痛不欲生,所以马峥决定先对东部草原动手。

    要说侵华日军的这几个方面军,实力最强的还是关东军,这不单单是因为关东军的兵员最多,关东军之所以能在所有侵华日军中处于超然的地位。

    这主要是得益于关东军“辉煌”的战绩,九一八事变的时候,关东军以2万余人仅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攻占了整个东北地区,所得领土面积相当于日本本土的3倍还有余。

    此外,关东军下辖的日军各个师团大多都是日军排名在前二十的常设师团,战斗力十分强悍,其兵员素质不比37年卢沟桥事变后第一批侵华日军差多少,因此一直以来关东军就如同悬在马峥所部头上的一把利剑。

    自从37年马峥在察南兴兵抗日以来,他对于关内的日军并不害怕,但是他总有一个担心,那就是害怕因为自己的出现会让关东军大举入关,那问题可就严重了。

    说实话,要是日本之前没有将枪口对准苏联,集中兵力打中国的话,以关东军和中国派遣军的实力,即便是打下整个中国也是有可能的。

    要知道原来的历史上驻蒙军之所以没能够从绥西攻入陕西、宁夏,完全是因为傅作义所部顶住了驻蒙军的进攻。如果当时关东军能够派一到两个师团西进,恐怕以晋绥军的战斗力只有逃跑的份,到时候驻蒙军将会直接攻占陕北或者是宁夏,在战略上完成对国民政府的包围,那么抗战的结果也许就是另外一种景象了。

    幸好日本人的野心远比马峥想象的还要大,他们不单单想要得到中国这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他们还想得到苏联西伯利亚以东的所有地盘。

    随意尽管马峥所部在关内闹腾的很厉害,甚至于一度打到了绥东大草原,但是关东军依然没有入关作战的意思。即便是派兵入关也不过是一两个师团而已,对战局没有太大的改变。

    现在六年过去了,马峥麾下的兵力也由刚开始的百十多人,发展到现在的八十多万。随着实力的不断膨胀,马峥对于关内的日军已经看不上了,尤其直接处于马峥所部枪口下的华北方面军。

    要说马峥所部有没有全歼华北方面军的实力,如果要马峥自己说,那肯定是有的。要知道现在塞北兵团所有作战部队加起来不下八十万,其中步兵六十多万,骑兵五万余人,其他技术兵种十几万人,几乎囊括了当下所有的技术兵种。

    尤其是在航空兵以及装甲兵和炮兵方面,马峥所部一点都不比日军差,甚至于还要强一些。因为来自后世的马峥深知这些技术兵种对于战局的影响,因此部队建立之初就有自己的炮兵和特种部队。

    而华北方面军有什么?虽说冈村宁次对外宣称由五十万大军,但是真正的日军满打满算也就二十七八万,剩下的全都是滥竽充数的伪军和地方警察,这些人的战斗力要多烂有多烂,根本就不堪大用。

    再说那小三十万日军,不要拿现在的日军和37年时候的日军相比,现在的日军早就是精锐尽失。尤其是华北战场上的日军新兵,大多数都是经过小半年的训练就仓促的被派上了战场,其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未必就能比得上马峥所部的新兵。

    所以现在马峥所部真要是铁了心灭掉华北方面军的话,其实问题不大,顶多也就伤亡大一些而已。但是伤亡这种事情,对于马峥这样一个领兵大将来说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古语云,慈不掌兵,既然掌了兵,那就不要为伤亡而影响了自己的判断。

    马峥之所以没有彻底对华北方面军进行最后一战,那是因为马峥觉得留着这支日军还有用,不然就凭华北方面军那十来个师团怎么可能是塞北兵团的对手。

    说留下华北方面军还有用,也许很多人不是很了解,很多人认为既然是抗日吗,哪还有留着日本人不打的道理。

    事实上留下日军还真的有大用,想想,要是现在马峥所部集中力量将华北方面军全歼了,那会出现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也许老百姓会载歌载舞,会大肆庆祝,甚至于会将马峥视为中国最历害功劳最大的抗日英雄。但是日本人又会怎么想,国民政府会怎么想?

    日本人肯定是对马峥恨之入骨,这倒没什么,反正双方的关系已经成了这样,马峥还真不怕日本人恨他。

    他是担心日本人会采取一些特别的行动,如果马峥将华北方面军全歼了,日本人有两个办法,第一就是集中火力对付中国,不单单关东军会入关,另外准备南下对付美英等国的部队也会全部调集到中国战场。

    第二个做法就是从中国战场撤兵,除了关东军之外。所有侵华日军都会撤回日本国内,战局将会恢复到37年卢沟桥事变之前的样子。

    这两种做法都不是马峥想要看到的,第一种就不用说了,日本要是拼了命要与中国死磕到底,要是没有美英等国的帮忙,中国能不能坚持下去还是一个未知数。

    要是日本人舍得一些利益与美苏英单独媾和,那么中国的处境可就麻烦了,虽然不一定就一定会战败,但是想在45年之前结速战争那是痴心妄想。

    第二种可能对于马峥来说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战局虽然恢复到了37年之前的样子,但是和平对于中国来说依然很遥远。此时的中国有两种矛盾主导着中国的政治走向,即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就是中华民族与大和民族之间的矛盾,阶级矛盾就是指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就现在而言是民族矛盾占了上风,所以阶级矛盾稍有缓和,国共双方携手抗日,枪口也一致对外。

    但是如果日本从中国撤兵的话,那么民族矛盾就会成为次要矛盾,阶级矛盾将会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内战将会再次爆发。

    所以必须要留着华北方面军,只有留着他们才能让整个世界局势大乱,马峥才会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目标。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山田乙三()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山田乙三(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华北方面军暂时是不能动了,但并不代表所有的日军都不能动,关东军就是一个好对手。

    马峥之前一直忙于部队的扩编以及防区的建设,所以不愿意在羽翼未满之前与关东军交手,现在塞北兵团的兵力已经超过了80万,此外还有二十万新兵正在招募之中。

    更重要的是,经过六年的建设,马峥自认为北方的国防工业足以支撑他麾下这支军队的作战消耗。因此,马峥认为对关东军动手的时机已经成熟。

    马峥在制定夺取东北的作战计划时将整个计划分为了三步,第一步就是挺进绥东大草原,陈兵绥东,然后在作他图,因此接下来的时间就是为实现这个作战目标而努力了!

    9月25日,经过二十多天的换防,天津以及鲁西北的二十多万大军终于被调回了塞北。

    两天后,马峥下令组建绥东战役前敌指挥部,由他亲自担任总指挥,由马德胜和徐虎担任副总指挥,徐英辉担任参谋长。

    此战马峥决定动用二十个步兵师和全部的装甲部队和航空部队,再加上全军几乎一多半的火炮,可以说是精锐尽出。

    接下来的几天,塞北兵团和华北兵团各部队调动频繁,惹得日军华北方面军以及关东军一阵紧张。

    好在大本营也不敢怠慢,当即致电冈村宁次以及关东军新任司令官山田乙三大将,说是大批援兵正在路上,预计一周后抵达中国战场。

    随着大批援兵的抵达,日军的不安终于得到了抑制,再加上现在大本营正在缅北和盟军死磕。而美国人又在菲律宾外海同海军进行决战,大本营实在是不希望中国战场再发生大的战役。

    不过让冈村宁次欣慰的是,马峥所部虽然调动频繁,但是在华北地区却是在不断地收缩兵力,看样子并没有进攻的打算。

    看到马峥所部并没有向华北方面军进攻的打算,冈村宁次所部继续对冀南、豫北、鲁南等地进行第三次大扫荡,同时对抗日根据地采取“蚕食”封锁的政策。

    即通过挖沟、筑墙、开河、修路、建碉堡、制造无人区等野蛮手段,企图切断根据地与敌占区、根据地与根据地、根据地与平原之间的联系。

    冈村对于“蚕食”作战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他是一个中国通,对于中国的人文地理都很熟悉,他认为古时候中国的统治者用城墙围绕起来作为民众对敌人入侵的防护措施,并且在中国本土和满洲、蒙古之间建筑了万里长城。

    这道长城对外敌入侵究竟能起到多大防御作用且当别论,但它是保护中国本土及民众的象征。值此与支那抵抗武装争夺民众之际,把在大日本皇军保护下的民众用这样的隔离线围绕起来,划出界限加以防护,不但可保居民安定,对于促使民众向我方靠拢,也有很大效果。

    在准治安地区和未治安地区的交界处,修筑适当的隔离壕沟或小堡垒,是阻止支那军队入侵的有效方法,因次冈村宁次要在日占区广泛地采用这种方法。

    暂且不说冈村宁次的这种战术能不能成功,单单从这段话就可以看出冈村这个老鬼子对中国以及中国文化的了解,他对付中国人不像其他日军高级军官那样一味的死磕硬拼。

    肌肉是要秀的,但是脑袋瓜子也要转,刚柔并济,可见此人之难缠。

    回头再说山田乙三大将,此人原本应该是在东条英机失势之后前来东北的,但是由于盟军的进攻实在是太犀利了,大本营急需梅津美治郎这样的帅才回国收拾烂摊子,所以便将山田乙三派到东北来。

    在大本营的那些大佬们看来,东北现在是歌舞升平的好时候,顶多在绥东大草原上有一些零星的战斗,并不碍事儿,梅津美治郎在关东军待着也是浪费,还不如回国主持大局。

    然而,就在山田乙三大将上任不足一月,就接到塞北兵团数十万大军东进的消息。

    接到消息后,山田乙三大将愤怒异常,他没有想到支那人尽然感如此不识好歹的前来挑衅强大的关东军,真的是不知死活。

    不过山田乙三大将也不是一个冲动的人,像他这个年纪的军官除了狠辣之外还有大部分年轻军官少有的远见。

    塞北兵团反常的举动在山田乙三看来这分明是有深意的,更何况如此大一支部队东进,其粮草以及弹药供应如何解决?到时候只要多派出几趟航空兵团轰炸的话,那么塞北兵团数十万大军将会面临有枪无弹的尴尬危险的局面。

    这次马峥所部反常地表现显然有些诡异,以马峥的作战指挥水品根本不会想不到如此简单的问题,如此想来这次东进八路军肯定是有十足的把握,不然马峥所部是不会如此不知好歹的。

    再加上不久前关东军刚刚破坏一起关于苏联人的间谍案,这不得不让山田乙三大将联想到很多东西。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