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该不是对那支杂牌兵有信心,而是他已经做好了不成功便成仁的准备,胜则生,败则亡!不给自己留退路!”何应钦长长出了口气说道。

第一百零五章:一石三鸟()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一百零五章:一石三鸟

    “有如此虎将,何愁日寇不灭。如果全国的部队都像独七旅这样英勇善战,我们何至于被日寇逼迫至此?”

    感慨完之后,老蒋接着又问道:“独七旅伤亡如何,主要军官可有伤亡?”

    “很惨,据我们的情报人员暗中得到的情报称,独七旅这次损失已经不能用惨重来形容了。尚义前线的虽说只是用来迷惑日军的幌子,但是五千多官兵愣是和小鬼子死磕了一天一夜,期间日军动用了飞机大炮和坦克屡次冲击独七旅的阵地,都被打了下来。”

    “战斗还未结束,往兴和城里运送伤员的队伍就从来没有断过,更不要说是那些当场战死了的。另外日军还在丰镇一线出动了整整两个步兵联队和一个炮兵联队,对丰镇县城展开猛攻,守城的官兵死伤甚众。此战马铮所部预计死伤人数超过了五千人。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独七旅主要军官都还在。”戴笠报告道。

    “确实够惨的,五千人可是相当于一个加强旅了,也就是说马铮所部现在最多只剩下收编的那些人了?”何应钦皱着眉头问道。

    “应该是这样的,不过伤亡数字既包括战死的也包括受伤的,战死的就不用说了,但是那些受伤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还是可以重新归队的!”戴笠道。

    老蒋皱了皱眉头说道:“徐州那边的情况很不好,尽管我军已经从徐州撤退了,但是日军却紧追不放,中原战场可以说是一泻千里危如累卵。独七旅这一仗打的正是时候,给全国民众一剂强心剂,只可惜。。。。。。”

    “委座,只可惜这马铮和独七旅都是隶属于gd的,战绩再大和我们的关系也不大!更不能重赏!”戴笠道。

    “戴局长,此言差矣!马铮虽说是共党方面的人,但是现在却是在委座的领导下打鬼子,怎么能说和我们没有关系呢?以我之见,马铮不但要赏,而且还得重赏!”何应钦道。

    “哦,敬之,看来你对此事颇有些看法,说说看!”老将沉声说道。

    “委座,您对马铮这个人可曾了解?”

    “不怎么了解!”

    “马铮这个人和其他红军将领不大一样,这个人绰号马疯子,打起仗来不要命,曾两次被打坏脑袋,是一个十足的战争狂人。此人最难能可贵的是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是一心一意的打鬼子的。以卑职之见,这一仗延安方面未必就真的愿意!”何应钦道。

    “何以见得?”老蒋再次问道。

    “委座你想啊,延安方面一共有多少人,三师六旅,不,算上独七旅就是7个旅。就这么点人,满打满算也就四五万而已。可以说每一个士兵对他们都很宝贵,这也是他们甚少和小鬼子打阵地战的原因。没错,这次战役战果确实辉煌,但是伤亡同样惨重。五千余人的伤亡,恐怕延安方面现在心疼的要死。”

    “我知道延安在委座心里依然是心头大患,其威胁并不比小鬼子小多少。正因为如此,我们就更应该支持这个马铮,让他尽快成为可以和刘、贺、林等人抗衡的人物,以他的性格不用我们督促也会和小鬼子死拼的。如此一来我们便可以坐山观虎斗,当那获利的渔翁了!”何应钦道。

    老蒋想了想说道:“还是敬之看得远啊!这马铮现在就是毛手上一个烫手的山芋,用了烫手,不用可惜。这个人会打仗,但是打的都是大仗,伤亡自然不会小,所以我们必须让马铮保住手中的兵权,让他继续和小鬼子拼。”

    说到这里老蒋沉声说道:“传我命令,对于独七旅这次的光辉的战绩立即大力宣传,独七旅全军通报嘉奖!晋升马铮为国民政府陆军中将,授予青天白日勋章,所部官兵均官升一级,独七旅升格为甲种师,奖励独七旅法币50万元整,同时调拨新式步枪3000支,轻重机枪30挺,子弹100万发!”

    “对了,另外从陕西新征士兵中调两个团补充到独七旅。敬之,这件事由你亲自督办,所有粮饷装备务必半个月内运抵独七旅。”

    何应钦皱了皱眉头说道:“委座,给八路军补充兵员这可是头一遭啊,就算是我们愿意给,人家也未必敢要啊!”

    “朱毛不是经常说我们政府待他们八路军不公平吗,这次我们就一视同仁,他们要是不要那就是蔑视政府!”

    何应钦是和等人,一点就透,笑了笑说道:“委座好手段,这一招延安方面接也不是,不接同样不好!不接的话以后就算是我们断了他们的军饷他们也无话可说,要是接了的话,那马铮所部以后姓国还是姓共还未可知!”

    “虽说是惨了点沙子,但是我还真没指望他们能把马铮的这支部队全都给拉过来。朱毛的手段可是很高明的,他们是不会让我们得逞的!”老蒋道。

    接着老蒋悠悠地说道:“孙蔚如此人可是杨的铁杆,据说和延安方面走的很近,是时候敲打敲打了!”

    闻言,何应钦和戴笠才恍然大悟,原来老蒋的目的不仅仅是一石二鸟,而是一石三鸟啊!

    孙蔚如现任第17路军总指挥兼陕西省主席,他本是杨虎城的两大心腹将领之一,资格虽没有冯钦哉那么老,但心思更慎密,所以杨虎城有事更多的和他商量。西安事变后,杨虎城出国,他就成为陕军的主帅。

    鉴于在西安事变中第17路军的“恶劣”表现,在杨虎城出国之后,老蒋就试图肢解这支部队。西安事变前第17路军共有两个军,即第38军和第7军,军长分别是孙蔚如、冯钦哉,辖两个整编师第17师和第42师,三个警备旅,再加上直属部队,总计28个团,6万余人。

    从西安事变开始到杨虎城离开西安出国为止,第17路军在蒋介石分化收买之下发生了大的分裂。首先是第7军军长兼第42师师长冯钦哉等一些右派军官,率部投蒋,接着警备第一旅王俊部、警备第二旅沈玺亭和唐得楹两个团、第17师49旅旅长王劲哉部先后投向南京,计有14个团,2万余人。

    至此第17路军所余不到4万人,在孙蔚如的率领下坚持为杨虎城守着家底儿。正因为如此老蒋对孙蔚如很不满,这次从陕西调两个团补充到马铮所部,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给马铮所部掺沙子,同时也为了敲打孙蔚如所部,甚至于还有挑起孙蔚如所部和八路军之间的争斗。

    老蒋的这一手还真是让何应钦与戴笠自愧不如,他们都知道老蒋是玩阴谋的好手,是真正的政客,但是却没有想到脑袋仅仅这么一转就想出了这么一手好计谋。

    接着蒋委员长又说道:“雨农,听说这个马铮只有28岁?”

    “是的委座,马铮今年确实只有28岁。”戴笠回答道。

    “结婚了没有?”

    “听说是结了,但是马铮脑袋被阎老西的飞机给炸坏了,把他媳妇儿给忘了!”戴笠沉声说道。

    “这样啊,夫人的宝贝女儿佳颖对于我们的这位大英雄可是敬仰得很,很想见一见这位新出炉的抗日名将,你安排一下,派人将梦瑶小姐送到马铮那里,就说是我老头子安排的。佳颖在今后的半年中会担任中央日报社驻前线的记者,让他不要怠慢了。”蒋委员长叮嘱道。

    “是”

    戴笠当然知道委员长口中的佳颖是什么人,那可是夫人收的干女儿,据说还是夫人视察匪区瑞金的时候收养的。正因为如此颇得夫人以及先总理夫人的疼爱,所以这位陈佳颖在蒋家和宋家都很吃得开。

    看到委座竟然将这位主儿都派到了马铮那边,看来真的是下血本了!相比而言区区一个师的番号和几千条枪又算得了什么!

第一百零六章:撤离张家口()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一百零六章:撤离张家口

    武汉方面的奖励决定很快就通过二战区长官部转达到了八路军总部,并且通过国民政府的各路媒体迅速通报全国全军。独七旅升格为国民革命军独七师,为两旅六团的甲种师,同时晋升马铮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对于这样的事情国民自然是喜闻乐见的,最重要的是这个消息所折射出来的意思,这是是国民政府自张家口大捷之后对此事的首次正面回应,这个回应无疑证明张家口大捷确实可信。

    与全国人民欢呼雀跃不同的是,此时八路军总部的气氛却很紧张。老蒋的这一下可是打到了朱老总的软肋上,不管是升格独七旅为独七师也好,还是从陕西调两个团补充到独七师也好,这在八路军总部看来都是老蒋在使坏。

    但是对此他们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在现如今全民振奋的情况下他们要是直接拒绝国民政府的话,必然会落下把柄。但是如果照盘全收的话对于八路军来说却是一件麻烦事儿,主要是日军方面肯定会将独七旅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另外孙蔚如那边也不好交代,两个团可就相当于一个旅,放谁身上也不好受。

    无奈之下八路军总部只好将此时上报到延安,让延安的那几位大佬拿主意。

    延安方面倒是干脆,直接让八路军总部征求马铮的意见,看他怎么说!

    接到八路军总部发来的电报的时候马铮正在张家口坐镇指挥,日军支那驻屯旅团的主力已经抵达了宣化,按照他们的速度全力行进的话一个半小时就能抵达张家口城下。

    看完电报之后马铮直接让报务员回了一句话:“虱子多了不咬人!”

    接到马铮的答复之后八路军总部立即上报延安方面,随后延安方面便发来电报,指示八路军总部可以接受国民政府的这份奖励。

    马铮不是看不出来老蒋的险恶用心,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打算。反正他现在已经被日军方面列为了必杀的对象,不管是一个旅还是一个师在日军眼里都一样,都必须全歼掉。绝不会因为马铮所部变成了师日军就害怕了,就不来打他们了,这不可能!

    既然已经这样了,那何不干脆一点,直接将部队升格为师。大编制有大编制的好处,一来可以招更多的兵员了,而来协调指挥起来也容易多了。

    而且马铮还清楚一点,已经发展到了这一步,以后和小鬼子营连一级的小打小闹肯定很少了。以后要打就是大兵团作战,既然老蒋这么慷慨,自己又何必和他客气。

    至于小西北军孙蔚如那里马铮更是没有在意,他连日本人和老蒋的算计都不怕,一个孙蔚如就更吓不倒他了。更何况马铮对于孙蔚如还是很有信心的,知道他不可能为了两个团就和八路军闹翻。

    不过马铮也有头疼的事儿,老蒋硬是将那个陈佳颖塞到塞北来这是干什么?什么狗皮记者,有拿自家干女儿当战地记者的?

    只要是明眼人就能看得出来,这是老蒋给马铮使计谋,而且还是美人计。

    但是胳膊拧不过大腿,明知道如此,马铮却不能拒绝。不说这位陈小姐原本没什么,就算是真有什么自己难道能直接拒绝吗?

    不是不敢,而是没必要。国共双方好容易才走到今天这一步,不管是延安方面还是武汉方面都有一个默契,那就是不管如何都不能破坏这好不容易争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