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登禹上等。但是总体的表现只能用差强人意来形容,不要说全歼日军的步兵联队了,连一个完整的步兵中队都很少歼灭过。

    另外阎锡山心里还有另一层侥幸,原本这老头打算凭借自己曾在日本留学,和板垣征四郎等人是同学的关系,期望可以保全自己山西一省的地盘,可以做那覆巢之下的完卵。

    可惜日本人不卖他这个面子,去年年底的时候近十万日伪军齐聚天镇,向着这晋北门户猛攻,同时他的老同学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南下轻取蔚县,然后下广灵、灵丘,迅速攻入山西腹地。

    而他的晋绥军虽然有二十多万人,但是却都分散在晋绥两省其他地方,一时之间能以聚齐不说,就兵力而言晋绥军显然也不占优势。

    再说战斗力,晋绥军比之老蒋麾下的中央军还要差一些,比之日军就更差得远了。大同会战打了半拉子,天镇战役仅仅打了一个星期就败了,守城的第六十一军伤亡过半,逼得他拿六十一军军长李服膺顶缸,枪毙了李服膺。

    虽然这样有些不地道,李服膺对自己以及整个晋绥军都是有功劳的,被称作他阎锡山十三太保之首,就连傅作义等人见了他都得恭恭敬敬地喊一声大哥,另外晋绥军中多名高级军官都是李服膺替他招揽来的,如果杀了李服膺肯定会引起很多人的寒心的。

    但是老蒋那里又不能不给一个交代,随随便便抓几个将领顶罪的话,老蒋那里肯定不干,无奈之下他阎老西只能出此下策了。

    杀了李服膺虽然堵住了老蒋的嘴,但是却解决不了问题。随后日军顺势拿下大同,然后出丰镇、平地泉、集宁,然后直下归绥包头,最后可以攻占蒙疆全境。之后他的老同学板垣征四郎率领一个半师团南下,以极快的速度打垮了他的三十多个师,抢了他的老巢太原。

    这一年来阎老西可谓是度日如年,惶惶不可终日。没想到这几个月好像是时来运转,好事儿不断啊!

    ;

第一百零二章:炸了锅的大本营()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一百零二章:炸了锅的大本营

    连夜,二战区长官部作出指示,不顾前线正在交火,派出以第六集团军总司令杨爱源为首的代表团北上集宁慰问独七旅。

    当然了,走的时候阎老西做过明确的指示。他们这次北上主要的目的有两个,一个就是代表战区长官部慰问一下八路军马铮所部,摸清独七旅的真实战力。

    其次则是核实独七旅的战果,如果战果是真的话,立即转达战区长官部的嘉奖命令:以战区的名义进行全军嘉奖,另外将独七旅的编制直接升格为加强旅,拨给独七旅武器装备若干以及大洋一万元。

    尽管众人不解阎老西为何如此礼遇马铮所部,但是阎老西自己知道必须这么做,他必须树立一个榜样。他要让晋绥军系统的所有人都清楚,我阎锡山不是一个抠门的人,只要你会打仗,能打大仗胜仗,那么升官发财自不必说,部队升格扩编也没问题。

    八路军我都能舍得如此嘉奖,换了你们的话那更不用说,千金买马骨也不过如此。

    更重要的是,这样一来他阎老西就和这击毙日军中将指挥官的泼天大功扯上了关系,况且马铮所部本身就里属于他二战区长官部,而他马铮能从一个小小的游击队长成长成如今威名赫赫的大英雄也离不开他阎锡山的举荐。

    有了这样的功劳护身,就算是以后有个啥事儿他蒋光头也别想杀他。看看桂军的李宗仁,一个台儿庄打下来谁敢在背后嚼他的舌头根子,连老蒋见了他都得礼遇三分。

    对此,八路军总部自然不能拒绝,用朱老总的话说,人家是踏着春风而来,我们八路军也不能拒人千里之外啊,这可不是待客之道。

    当即朱老总从总部直属部队里抽调了一个骑兵营紧急和杨爱源等人汇合,沿途负责为他们护航保驾,同时也协调各辖区的八路军。

    相对于二战区的高效率,武汉方面的节奏就慢了很多,并不是武汉方面接到的消息比二战区慢多少。而是因为八路军总部上报到军政部的电报被人为的压了下来,倒也不是因为有人刻意针对马铮和他的独七旅,而是因为独七旅的战绩压根就没人相信。

    军政部的几个处长看完电报之后第一反应就是开口大骂,先是骂独七旅和马铮,后来干脆连八路军总部的几位首长也一起骂。他们骂八路军真是无法无天,谎报军功不说,而且水分还掺的如此之多,真的是把他们军政部里的人都当成了傻子。

    对于向来以谎报军功为能事的地方部队,军政部的一贯做法便是不闻不问,或者直接发一纸满篇空话没有半点实际意义的嘉奖令敷衍了事,而独七旅歼敌三万这个数字夺取张家口击毙日军中将司令官的战绩在军政部的那些大爷看来实在有些出格了,所以军政部连个嘉奖令也懒得发。

    武汉方面有没有表示马铮一点都不在意,反正他是八路军,又不是蒋某人的嫡系。即便他是国民党的部队又如何?他一个泥腿子,又不是黄埔军校毕业,又没上过中央军校,更不是奉化籍人,想要在中央军混出个名堂难于上青天,所以武汉方面的冷淡马铮并没觉得有什么意外。

    况且现在马铮也没时间管这些,战斗现在还没有结束!日军一个步兵旅团正在向张家口逼近,自己必须在他们抵达张家口前将城里缴获的物资全部转运走,不然的话他心里不舒服。

    不过马铮却没有想到,就在杨爱源等人刚刚出发不久,阎锡山就从其他渠道证实了独七旅的战绩。担心被武汉方面抢了先的阎长官当即叫来御用文人,在他的的直接干预下,一篇名为《敌酋授首—记二战区独七旅张家口大捷》的文章新鲜出炉了。

    而且为了抢时间,5月10日上午山西省省报紧急增加特别刊,郑重的报到了马铮所部收复张家口的全过程。

    上午十点多特别增刊发行之后,迅速引起了山西省内各大媒体的重视,各路记者纷纷前往二战区长官部探听消息,而其它报纸媒体则是引用山西省报的文章开始报道此战。

    但是由于没有任何配图,所以不少人对于这一战绩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但毕竟是击毙了日军中将司令官,不管真假都值得大家报道一番,因此在一片质疑声中马铮所部的战绩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尽管国人对于收复省城和击毙中将指挥官的战绩觉得有点不大可靠,但山西省报既然敢这么大张旗鼓的报道,那就说明这次大捷应该不是假的,也许只是夸大了战绩而已。

    国人喜欢听的是捷报,大捷固然是好的,小捷大家也喜闻乐见。于是乎人们依然争相购买相关的报纸,希望了解其中的“真相”!

    就在人们兴致勃勃猜测事情的真相的时候,身处北平的寺内寿一也通过特殊的渠道得知了山西方面的报道。相比国内的民众而言,寺内寿一作为日军华北方面军的最高指挥官,他的信息来源自然非常的广,再加上事先他已经知道张家口遭到了马铮所部的袭击,因此很快就断定报纸上报道的都是真的。

    愤怒之余,寺内寿一不敢擅作主张,如果只是丢了一座省城的话倒没什么,直接夺回来不就行了。现在支那的首都还在他们大日本皇军手里,就算是被他们收复一座省城又算得了什么。

    但是这次不一样,除了掉了一座省城之外,他们还有一位中将司令官被击毙,更重要的是这位中将司令官的身份非同一般。

    相比驻蒙军司令官这个职衔来说,莲沼潘中将另一个身份更加的重要和特殊,他可是天皇陛下最信任的侍从武官长。天皇陛下在东宫当太子时他就随侍左右,和天皇很是贴心。因此侵华战争爆发之后莲沼潘就被天皇下放到北支那蒙疆一带当了驻蒙军司令官。

    现在他死了,而且还是被支那军队击毙的,甚至于连尸体都没有夺回来。寺内寿一完全可以想象得到,一旦这个消息传到东京,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

    但这样的事情根本就压不下来,部队被歼灭了可以隐瞒伤亡人数,但是莲沼潘这样的高级军官战死了可是变不出来了。无奈之下,寺内寿一只好如实向大本营方面汇报此事。

    接到寺内寿一发回来的电报之后,日军大本营彻底炸锅了,所有的人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战无不胜的大日本皇军竟然在塞北地区遭遇前所未有的惨败,中将司令官战死沙场,这绝对是破天荒头一遭。大本营的几位大佬反复确认之后才相信这是真的,随后不敢怠慢,直接进宫面见天皇陛下,汇报此事。

第一百零三章:先发制人()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一百零三章:先发制人

    日本皇宫。

    听完首相近卫文麿的汇报之后,一向只听不说也不现场做批示的裕仁天皇罕见的吐出两个字:“八嘎!”

    这听在近卫文麿和彬山元耳里宛如晴天霹雳,为了保持皇位的神性,天皇陛下平时即便是主持御前会议也只会静静地听他们做汇报,甚至于他们这些军政大员意见不合相互之间谩骂攻击的时候天皇也不制止,更不会出言斥责他们,没想到今天竟然会直接说出“八嘎”这样的“恶语”。

    “陛下息怒,其实支那事变从一开始就脱离了我们的计划,有今日之变也是在预料之中的,只不过这次战死的的是莲沼潘阁下而已。其实在战争全面爆发之初我们就应该做好将军战死的准备,相比支那而言,皇军已经做得很好了,开展至今也只有一个将军战死,还请陛下节哀!”近卫文麿道。

    近卫文麿的意思裕仁天皇明白,彬山元等人也明白。其实这场战争对于中日双方来说都是未有预料的突发事件,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方面的态度是不使局面扩大。

    昭和12年7月8日清晨陆军中央部获悉事件发生后,在和政府意见完全一致的基础上也确定了防止事件扩大,作为局部地区问题,在最短时间内就地解决的方针。

    之所以如此,完全是因为当时日本正在致力于建设伪满洲,加强对苏战备,贯彻执行重要产业的扩充计划等,无暇他顾,在用兵上也完全没有进行日华全面战争的计划和淮备。对日本来说,不扩大事件的方针,是严肃而有诚意的。

    但是随着双方谈判的破裂,局面逐渐恶化,最终演变成了全面战争。这样的变化不但出乎中国方面的预料,也完全超出了日本方面的掌控。

    “陛下,现在说什么也已经晚了,莲沼潘阁下虽说死了,但是他是战死沙场的,作为一个帝国的将军,他能死在为帝国开疆拓土的战场上,他是光荣的!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解决好这次事件,免得影响大局。”彬山元道。

    “你们大本营有什么好的想法?”裕仁天皇沉声问道。

    “陛下,皇军堂堂方面军司令官战死,这对于前线军人的士气的打击是极为严重的。另外支那方面肯定也会借此事打击帝国的,因此我们必须先发制人!”彬山元道。

    “先发制人?”

    “对,就是先发制人!与其等着支那人在他们的媒体报纸以及国际上大肆的污蔑莲沼潘阁下以及整个皇军,卑职认为我们完全可以率先报道此事,只不过我们报道的侧重点不同!”彬山元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