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4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高树勋所知,现在的新五军有两个师四个独立团的编制,大大小小共有十个团,但是实际上只有六个满编团,其他的四个团只是一个空架子,根本就不能上战场打仗,所以说孙殿英能派的部队着实有限。

    至于第二集团军倒是很不错,尤其是第二集团军的总指挥孙连仲原是西北军的老人了,对他们这些后辈还是很照顾的,不过第二集团军现在远在苏北,赶不赶趟还真不好说,而且第二集团军现在的形式也是很复杂,部队的成分很杂,孙连仲自己能调多少部队来还是一个未知数。

    要知道第二集团军是由原第二十六路军为主编组而成的战略集团,集团军总司令刘峙、副总司令孙连仲,第二十七师、第三十师、第三十一师是该集团军的基本部队,属第一战区指挥管辖,第五十二军、第三十二军、第三军都曾加入过该集团军的战斗序列。

    该集团军是七七事变后最早进军华北增援第二十九军的军队,曾在琉璃河、良乡等地区抗击日军。后奉令调归第二战区指挥,参加扼守冀晋要隘娘子关的战役。

    1938年初,该集团军调归第五战区指挥管辖,孙连仲继任集团军总司令,其基本部队编组为第三十军和第四十二军,该集团军在台儿庄战役中是担任坚守任务的主力作战部队,为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后韩复榘旧部曹福林的第五十五军、宋哲元旧部刘汝明的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八军也加入该集团军的战斗序列。可以说第二集团军就是一个以西北军为主的集团军,高树勋相信以往的同僚们不会将他弃之于不顾的。

    孙连仲此人确实对于原西北军的将领很不错,所以在接到国民政府军委会的调令后立即派了两个师日夜兼程赶往冀南。同时孙连仲还出面给孙殿英了一封电报,希望孙殿英能够从党国的利益出,服从政府的调令,派有力的部队支援高树勋所部。

    但是日军方面也截获了国民政府出的电报,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立即命令驻扎在河南的军力进攻豫北的新五军,同时驻山东第十二军也接到多田骏中将的命令,立即进攻苏鲁边界的第二集团军。

    顿时间整个华北的局势更加的混乱不堪,到处都在打仗,平津地区、河北、察哈尔、绥远、热河、山东、山西、河南、江苏、安徽到处烽烟四起。原本是由日军组织的一场针对马铮所部的局部作战,但是到最后国民政府中央军、晋绥军、川军、西北军,八路军、新四军以及敌对的日伪军都被卷了进来,简直就是中日两国在华北进行一场战略决战。

    显然,不管是挑起战端的多田骏还是被迫应战的马铮都没有预料到战争会向现在这个方向展,准备不足的双方一下子都紧张了起来,形势也更加的难以判断。

    此时,日军侧面战场的部队是不惜一切代价阻击国民党部队增援冀南的高树勋所部,而冀南的日军则是集中兵力猛攻邯郸的门户武安以及永年,希望一举击溃盘踞在冀南的第三十九集团军。

    而在冀东方面,日军也决定打掉迁安这个桥头堡,将马铮所部整编三师全歼于迁安,打通前往承德安全通道。为了牵制华北其他战场上的八路军,日军驻山西第一军以及方面军直属的几个步兵师团几乎全部投入了对八路军的围剿。

    同时,华北方面军司令部致电前线的横山勇,让他们加大攻击力度,两天内务必攻下迁安外围阵地,包围迁安城。这一下迁安的刘凤池顿时感到战场的压力陡增,日军似乎一下子战神附体,短短两天的时间,迁安外围两道防线被日军强攻而破,守军损失惨重。

    幸好日军也顾及到部队死伤惨重而且弹药消耗严重,所以横山勇中将才被迫暂停了攻击,只是让航空部队大肆轰炸迁安地区,不管是军用的还是民用的,只要是有一点标志的建筑全部要摧毁。

    同样战神附体的还有日军步兵第32师团,从石门南下的木村兵太郎所部进展也很顺利,仅仅不到两天的时间就进攻到了邯郸的正北门户武安和永年。

    只不过木村兵太郎中将万万没有想到,正当他准备一举击溃当面的支那军队,攻占邯郸这座军事重镇的时候,所部遭到了如此顽强的抵抗。

    说实在话,木村兵太郎从来都没有将第39集团军列为劲敌,他们对这支军队实在是太了解了,不管是军官还是士兵都是软骨头,没有多少战斗力,就像是他们养的一条癞皮狗一样。

    但是,让木村这个老鬼子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以前这支在他们面前就像是条癞皮狗一样的杂牌军一下子会变得如此的凶悍。双方交战第一天互有胜负,相比较而言还是进攻方的日军损失要惨重一些,迫使木村兵太郎不得不在双方交战的第二天就向武安的部队增兵。

    但是木村兵太郎不知道的是,他们猛烈的攻击也让高树勋有点撑架不住了。虽然说高树勋现在手中也有两个军,但是这两个军的实际情况他自己最清楚不过了。先不说一直处于第39集团军边缘的新八军,就原39集团军绝对的精锐第69军,这支原石友三的嫡系部队人数和武器装备还算不错,应该有几分战斗力。

    然而因为刚刚经历了“兵变”,老长官石友三被处决,忠于石友三的大批军官也被停职或者是干脆被处决,因此此时的第六十九军人心涣散,士气低迷。别说是和身经百战士气正昂的日军精锐死磕了,就算是现在让他们去和战斗力同样低下的伪军打也不一定打得赢。(。)

第七百二十二章:悬殊的差距(第一更!)()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七百二十二章:悬殊的差距(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按照高树勋保守的估计,第六十九军两个师十个团的兵力编制最多也就能和日军一个步兵联队干一干,再多了恐怕就要出问题了。Δ

    不过幸好日军这次南下的部队也并不全是精锐,两个步兵师团两个步兵旅团的部队,也就独立混成第三旅团还算不错,勉强可以算的上是精锐,其他的部队则就要逊色不少,尤其是第32、第35这两个师团都是刚刚组建不到四个月的新部队。

    这两个师团的士兵除了一小部分是有作战经验的老兵之外,绝大多数是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这也就是多田骏为什么放着两个步兵师团不派往冀东或者是晋北战场,而是让他们南下同国民党杂牌军以及八路军瞎闹的原因。

    不管是多田骏还是木村兵太郎都没有将第六十九军以及新八军放在眼里,由于石友三的原因,所以日军对于这支部队的实际情况都极为了解。所以部队南下之后木村兵太郎根本就不以第六十军均为对手,而是要全力打击高树勋的新八军。

    一方面固然有石友三的原因,但是更重要的是在内奸的出卖下,第六十九军的虚实日军已经打探的清清楚楚。根据特高科给华北方面军上报的分析结果是,石友三所部两万三千多人的部队,其实际战斗力也就相当于大日本皇军的一个步兵旅团,所以木村兵太郎对于石友三所部根本就是不屑一顾。

    之所以几次三番想要逼迫石友三投降,完全是出于政治层面的考虑,一个中国政府的战略集团军在中将集团军司令、军长的带领下集体投降,这样的打击想必一定不好受吧。

    但是任谁也没有想到,做了一辈子的墙头草的石友三竟然在这个关键时候被他的老部下和好兄弟高树勋给整死了,而且还是光明正大的整死了,就连已经被日军列为友军的第六十九军也被高树勋间接控制了,日军苦心经营了这么多年的成果一下子付之东流。

    日本人当然对此事是极度的不满,所以木村兵太郎也顾不上之前一直惦记着的八路军了,而是准备集中兵力先将高树勋所部解决掉。

    原本根据特高科的分析,不管是石友三还是高树勋所率领的部队都只是国民政府的杂牌部队,战斗力都是极为低下的,所以木村兵太郎准备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解决掉高树勋所部的威胁,正面击溃或者全歼新八军和第六十九军,最好是能将这两个军全歼掉。

    但是高树勋一下子叫来这么多的帮手让木村兵太郎也有点着急了,原本按照特高科给华北方面军上呈的报告显示,高树勋和支那政府领袖蒋的关系并不融洽,一旦皇军进攻高树勋所部,支那政府进行救援的可能性很小,反而是命令高树勋所部南撤的可能性要大一点。

    但是他们还是低估了老蒋对八路军提防的力度,其实特高科的判断本没错,如果没有八路军的存在的话,老蒋必然会命令高树勋南撤的。毕竟高树勋所部的实力摆在那里,根本就不可能是日本人的对手。但是当老蒋得知八路军对冀南虎视眈眈,最少也集结了四五万人的时候,事情就不一样了。

    为了防止部队南撤之后便宜了八路军,老蒋不得不增援冀南方面。加上之前陈诚的劝解,所以老蒋才会命令孙殿英、孙良成、孙连仲等部立即向冀南开进。

    而国民政府的这一系列的动作引了华北日军的激烈反弹,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命令河南、山西、山东等地的日军立即就地修筑防线阻敌增援。同时命令木村兵太郎加大进攻的力度,务必要再高树勋所部的援军到来之前占领邯郸。

    木村兵太郎也知道现在方面军所遇到的压力有多大,人家华中方面军人数虽然没有华北方面军多,但是人家华中方面军却是在前一段时间的大战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将中国长江沿线最最重要的城市武汉攻破了,并且正面将支那百万大军击溃,战绩斐然。

    而华北方面军自从八路军马铮所部强势崛起以后就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尤其是将北方草原全部丢失以后,马铮所部有了稳固的根据地,完善的后勤以及充足的兵员使的这支部队战斗力大增,甚至于已经直接威胁到了帝国在华北的统治中心北平。

    除此之外,各地的战场的情况也是很不尽如人意,冀东大暴动、山东乱局、晋北战役、平津战役、冀南战役等大大小小的战斗都大大牵制了方面军的精力。

    前一段时间帝国大本营来电报,将整个方面军大大小小的军官骂了个遍,由此可以看得出来大本营对于方面军有多不满了。就连多田骏阁下也面临被调回国的危险,他们这些中将、少将也是被大本营骂了个狗血喷头,要是再拿不出一个可以拿的出手的大胜仗的话,那整个方面军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方面军被斥责,像木村兵太郎这样的高级军官的日子也不好过,大本营对他们的能力充满了质疑。因此对于木村兵太郎而言,这一仗许胜不许败。为了尽快南下进军邯郸,木村兵太郎中将甚至于亲自在永年前线指挥战斗。

    而防守永年县的是高树勋新八军的新编第六师,是新八军绝对的主力。听着城外阵地传来的猛烈炮声,新编第六师师长马润昌心里是忐忑不安,日军炮火之猛烈远远出乎他的预料。

    马润昌是行伍出身,根据天上炮弹的呼啸声就可以判断得出来日军使用的火炮不但有75mm口径的山炮野炮,还有1o5mm口径的加农炮,这种重炮在中国战场上是很少见的,而且根据炮火的密集程度马润昌判断日军最少有一个炮兵联队,甚至更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