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4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一群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高级干部,谢文生等人都有自己的尊严,他们不允许自己未战先败,让小鬼子不战而屈人之兵。

    整整吵了一个上午,谢文生等人还是没有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案,不管是脾气暴躁的许海峰还是性格温和的梁尚仁都有点不耐烦了,最终谢文生还是决定以战促和。

    冀南前敌指挥部的所有领导都知道,现在不管说什么小鬼子都不会放人的,甚至还会让他们抓住八路军的弱点。

    拿老百姓说事的鬼子部队八路军还是第一次见到,尤其还是拿十万人的性命说事儿。以前不管是凶残的第十六师团还是其他几支日军部队,就算是那些混蛋丝毫没有人性,也只会是将村民们就地屠杀然后毁尸灭迹,但是像木村兵太郎一下子绑架十余万中国老百姓的事情他们还真没见过,甚至于还没有听说过。

    因此这件事解决的好不好极为重要,如果解决不好让小鬼子抓住这个漏洞,动不动就拿中国老百姓威胁八路军,那可就糟了。

    不过谢文生等人也清楚,到目前为止木村兵太郎还没有用中国老百姓威胁八路军的意图。所以他们现在所能做的就是以强大的战斗力来威摄日军,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顾忌。

    而且日本在石门的侨民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尤其是在井陉关一带的煤矿上,有大批的日本侨民。只要让日本人认识到八路军也有袭取日军重兵驻守的大城市的能力,日军必定不敢随意屠杀中国平民,毕竟这个世界上还有报应这一说。而且马铮之前的一些行为也让日军颇为忌惮,这位中国将军可不是好相与的,报复起来可是极其的疯狂的。

    因此此事不管怎么干都离不开军队强大的威慑力,求着日军放人还不如让日军自己放人,或者是逼着日军放人。所以谢文生等人一致决定先打了再说,正好这段时间石友三所部极其不老实,也是时候杀鸡儆猴了。

    正在这个时候马铮来电报,希望冀南前敌指挥部试着同新八军军长高树勋联系一下,看能不能策反高树勋。

    虽然谢文生等人并不了解高树勋何许人也,但是他们却十分信任马铮,既然马大司令这样说了,那么肯定是有道理的,所以谢文生就派出了专员同高树勋秘密接触。并且将石友三投敌叛国的证据交给了高树勋,希望高树勋能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阻止石友三的逆行。

    让谢文生等人没想到的是,高树勋看完他们送来的情报后立即义愤填膺,表示会不惜一切代价阻挡石友三叛国的。而且还告诉谢文生等人一个惊人的消息,那就是三天后以石友三的嫡系第六十九军以及归石友三第十集团军节制的孙良成部的两个团、朱怀冰的一个师会大举进攻冀南的八路军部队的。

    原本他的新八军也接到了石友三的命令,并且已经同意和石友三一起进攻冀南八路军的,但是现在他的新八军会退出这次战斗的。

    高树勋的这个情报可是太及时了,接到情报后,谢文生等人大怒,立即着手布局备战,准备狠狠教训一下这个吃里扒外的狗腿子。

    不过很快高树勋就派人来告诉谢文生,他会在这两天联合第39集团军的其他高级军官处决掉石友三的,让八路军兄弟暂时不要轻举妄动。

    虽然谢文生对于高树勋并不是很信任,但是等待两三天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谢文生当即命令部队积极备战,暂停攻击石友三所部的计划。只是命令各部队暗中警戒即可,典型的外松内紧。

    然而让谢文生没有想到的是,仅仅隔了两天就传来石友三被新八军军长高树勋以及第69军政治部主任臧伯风、第69军总参议毕广垣活埋的消息,一代墙头草就这样死在了自己的部下手上。这让谢文生对于马铮的了解更深了一层,这个神秘的司令员还真不是吹出来的,本事还是杠杠的,虽然年轻的有点过分。

    马铮并不清楚他在谢文生的心目中的地位又升了一级,但是接到谢文生和梁尚仁等人联合署名的电报,知道石友三伏法毙命后,他心中也舒了一口气。

    石友三这个人虽然能力不大,但是对八路军的威胁可不小。那家伙不但是国民革命军第六十九军中将军长,而且还是第39集团军的司令,归他节制的部队除了新八军外,还有朱怀冰以及孙良成所部。

    虽然高树勋以及朱怀冰、孙良成等人未必就会听从石友三的指挥,但要是由马铮所部出面处决这样石友三这样一个高级军官,国共摩擦势必不可避免。

    但是现在由高树勋等人代劳解决,那这件事情就演变成了国民党内部的纠分,和他马铮以及整个八路军没有半点关系,对此马铮还是喜闻乐见的。

    至于马铮为什么会让谢文生等人接触高树勋,完全是因为他了解历史的走向,高树勋虽然是石友三的部下,而且还可以算得上是石友三的兄弟,但是石友三最后还是要死在高树勋的手中,只不过时间要比这晚一年而已。

    高树勋,著名爱国将领。出身行武,因作战勇敢,由士兵累升至师长。1933年5月,冯玉祥将军在张家口组织抗日同盟军,高树勋又到该部当骑兵师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后,高树勋出任河北省保安处副处长,直到河北省保安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6军新编第6师。

    日军占领了新乡后,根据国民党最高统帅部不准高部南渡黄河的指示,高树勋指挥所部新8军,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交替掩护撤退。

    历史上,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高树勋的新六师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高树勋任军长,受大汉奸石友三的节制。石友三,与韩复榘、刘汝明、孙连仲、孙良诚等被称为冯玉祥的“十三太保”,是有名的墙头草,前半生一直在老蒋、冯玉祥、张学良以及阎锡山这几个大佬之间周旋,谁给钱粮就跟谁,典型的有奶就是娘。(。)

第七百一十九章:高树勋与高树勋运动(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七百一十九章:高树勋与“高树勋运动“(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抗战爆发前,石友三与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拉上关系,借助日本人势力,勾结失意的军人政客,组织队伍在冀东活动,为日本侵略军开辟道路。

    这次石友三与日伪军勾结,其部属十分不满。师长米文和、张雨亭等不愿当汉奸,准备伺机除去石友三。高树勋因不愿进攻八路军,石友三便挑动日军袭击高部。

    这样,石、高之间的矛盾就进一步加深了。石友三嫡系部队第六十九军政治部主任臧伯风及总参议毕广垣,利用这些矛盾,与高树勋策划,寻机杀掉石友三,以除大患。

    按照历史的原本进程,1940年11月,石友三在冀南战斗中遭到八路军的毁灭性打击,遂转而投靠日军,在开封与日本驻军司令佐佐木签订互不侵犯协议,并准备在联合消灭八路军后向日军投降。

    臧伯风、毕广垣、高树勋等感到形势紧迫,决心赶快下手。他们请出原西北军将领、时任鲁西行署主任兼游击主任的孙良诚,由他出面请石友三到高树勋部面谈,说是要消除两人的隔阂。石友三见是老长官出面邀请,便表示同意。

    12月1日,石友三率一连骑兵随孙良诚到高树勋部驻地河南濮阳柳下屯。高树勋率旅长以上军官将他们迎进会议室。不一会儿,一勤务兵入内对高树勋说:“太太有事相请。”高树勋即离室而去。

    突然,4名卫兵进入会议室,将石友三架走。孙良诚这时才知受了利用,但已无可奈何,只得独自离去。当天夜里,高树勋命士兵将石友三活埋于黄河岸边。

    石友三被属下处决的的事情当时在国内引发轩然大波,而高树勋也因此差一点被老蒋给杀了,因此马铮很清楚石友三和高树勋之间的矛盾,而且马铮更知道高树勋在中国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爱国将,在抗战后不久就率部起义,投靠了延安方面。

    事实上高树勋和马铮之间也是有一些联系的,尽管到目前为止两人谁也不认识谁。马铮和高树勋之间的关系是源于一种办事方式,要知道马铮在绥察军区初建到现在所执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方针政策,包括瓦解敌军、政治工作策反、收编伪军等等,而这一切可不是马铮自创的。

    当然了,对于现在的八路军来说这一体系是马铮最先提出并且实践的,但是实际上这一切都和高树勋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

    这树有根事有因,这件事情还的从头说起。整个抗战期间国共双方虽然偶有摩擦,但是迫于外部压力,双方都还比较克制,最终没有彻底的决裂和翻脸。

    但是抗战胜利后事情就不一样了,没有了日军这个头号敌人,国内的阶级矛盾再一次上升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在抗战胜利后不久,国民党方面赫然发动了进攻解放区的上党战役和平汉战役。而延安方面也是寸步不让,刘伯承等人当即进驻邯郸一线打击国民党反动派。

    而在进行平汉战役的同时,开展了秘密争取高树勋率部起义的政治攻势。高树勋对老蒋在军队内部排斥异己、挑起内战的行动表示不满和反感,1945年9月上旬,高树勋派人秘密来到上党战役前线指挥部面见刘伯承,商谈和平事宜。

    10月,孙连仲率高树勋、马法五、鲁崇志等三个军沿平汉路北上。大军走到邯郸、磁县一带,被我军围阻,我军发起了平汉战役。

    我军区参谋长李达冒险穿过火线亲自到高树勋军营面谈,这使高树勋很感动,终于下定了决心起义。10月30日,高树勋率新8军及河北民军万余人在马头镇正式宣布起义,以通电形式向全国发出了《停止内战团结建国的起义宣言》,声明脱离国民党阵营。

    高树勋率部起义后,使敌军受到很大震动,丧失了固守的信心。刘伯承将解放军主力调至漳河以北敌退路两侧,于运动战中歼敌孙连仲部两个军计2。3万余人,生俘敌40军军长马法五,副军长刘世荣等高级将领,取得了平汉战役的胜利。

    高树勋起义对于******及其统帅部引起较大的震动,使其感到“兵心不固,民心不归”,发动内战的时机还不够成熟。高树勋起义及平汉战役结束后,老蒋阴谋部署发动内战的大量文件被缴获,延安新华社选其重要密令7件公开发表,使全国人民认清了国民党反动派挑动内战的真相。

    高树勋起义后,在延安方面的主持下,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扩大邯郸起义的宣传,从国民党在内战中的致命弱点上来痛击敌军,瓦解国民党军队,促成第二个、第三个邯郸起义的爆发。于是乎延安方面在全国范围内高调开展“高树勋运动”,目的就是让大量国民党军队在战争紧急关头,仿照高树勋榜样,站到人民方面来,反对内战,主张和平。

    为使此项工作切实进行和迅速生效起见,各地必须依照中央指示,设置专门部门,调派大批干部,专心致志,从事此项工作。各级领导机关,则要给以密切指导。高树勋运动的成果是喜人的,国民党军队的很多官兵在经过政治工作的感悟以后,思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觉悟以后,军队就必然脱离帝国主义与封建独裁者,拒绝做他们的工具,站到人民方面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