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4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承受的。

    但是多田骏以打代练的计划已经提上了日程,他们这些做下属的也不能违抗,最终还是笠原幸雄少将出了一个主意,既然方面军不能深入马铮所部的防区作战,那么就引马铮所部主动来攻,这样既完成了司令官阁下以打代练的目的,又可以试一试马铮所部的战斗力,即便是失败了部队的损失也不会太大。(。)

第六百一十六章:大战又起(第七更!)()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六百

    但是这次从国内调来的那些部队数量虽然不少,但是在检查过这些新部队之后所有军官傻眼了,这都是些什么兵了,一部分是压根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蛋子,都只是接受过三个月的新兵训练,然后就被被送到了支那。

    剩余一大部分虽然是在乡军人,但是绝大多数的士兵退伍至少有十年了,有一些士兵甚至于还是几十年前的老兵,而这部分人连最起码的开枪拉栓都不会。这样的部队在后方维持秩序都勉强,更不要说是去参加野战了,要想让这些部队挑大梁那就得练。

    而练兵也是有技巧的,干练是不行的,就算是在操场上跑上一百年也是白搭,上了战场还是新兵蛋子。所以这练兵还是需要以战代练的,只有在炮火中诞生的队伍才能称之为精锐,不然就是花架子

    以战代练说得轻巧,但是真正操作起来却不容易,要是再练兵的过程中遭遇重大损失的话,那么整支部队很可能会一蹶不振的,因此练兵的磨刀石很重要,既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太弱了也起不到作用,太强了没等练好兵兵就全没了,不合算!

    在华北这片土地上,最适合做磨刀石就是晋绥军了,当然还有土八路。不过这八路军虽然合适,但是这些可恶的土拔鼠却是神出鬼没的,想要找他们做磨刀石那就得先找到他们,问题是现在一是没时间,二是找不到,用八路军做磨刀石显然不合适,所以这磨刀石就只能找上晋绥军了。

    再说司令官阁下自上任以来一直想着和马铮所部一争高下,但是绥察军区羽翼已丰,没有万全的准备根本不能和那个炸药包一样的军队开战,不然最终挨打的还是大日本皇军。因此直接打上门去不合适,最好是能将马铮所部引诱出来,双方先试探性的打一场。

    而根据前段时间的结果来看,马铮与二战区阎锡山的关系很不错,为了帮助阎锡山收复太原,马铮不惜出动数万大军。因此笠原幸雄有理由认为,只要方面军再次向阎锡山的晋绥军动进攻,而阎锡山所部只要露出一点败相,那么马铮所部就不会袖手旁观的。

    因此笠原幸雄建议,方面军应该调集部队向盘踞在山西的阎锡山所部动一次大规模进攻,一方面是方面军需要晋绥军这样的弱旅练兵。另一方面是因为方面军各部队的编制基本上恢复了,第一军有能力也有这个必要打开山西的局面,不能这样被动下去。

    笠原幸雄少将的这个提议迅被在场的所有军官通过了,最后多田骏中将拍板决定,此次进攻山西高原以驻山西第一军为主,由筱冢义男中将担任最高指挥官,所部下辖第5师团、第2o师团、第36师团、第37师团、独立混成第2旅团、第3旅团、第4旅团、山炮兵第一旅团、战车第一联队、皇协军步兵第三师、骑兵独立团、独立第六支队等,总兵力合计十万余人。

    另外,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又命令方面军直属的第1o师团、第16师团以及第26师团等五万余人作为第一军的预备队。

    日军此次作战目的是,重新夺回太原,重创阎锡山的第二战区,最好是能全歼晋绥军。

    日军的行动很快,再加上第一军各部队都在石门一线驻扎,所以部队调动并不明显,因此日军的这次行动并没有引起二战区以及马铮所部的注意。

    1o月18日,驻扎在盂县的第六集团军新编第二军军部遭到日军小股部队偷袭,军长薛文化重伤,副军长李定国战死,同时战死的还有1个中将师长、2个少将旅长、4个上校团长以及6个中校团副营长。

    与此同时日军两个旅团在炮兵以及装甲部队的配合下猛攻盂县到寿阳一线的阵地,一夜之间新二军这个新成立不到半年的部队便被日军击溃了,两万多人逃回晋中的不到四千人,其余的不是战死就是被俘,盂县到寿阳一线的门户大开。

    日军攻占盂县寿阳之后,十万大军兵分三路,一路由盂县向太原北门户阳曲进攻。一路则是从寿阳西进,直接攻打太原。最后一路是由寿阳南进,攻打晋中。

    十万大军来势汹汹,一时间三晋大地战云密布。

    日军的行动很迅,进攻也很是犀利。尽管第二战区也调集了大军前来阻击,但是效果微乎其微,仅仅两天的时间杨爱源的第六集团军便伤亡过半,晋中、阳曲失守。

    日军攻占晋中和阳曲之后,立即分兵一路攻打清徐,然后三路大军合围太原。阎锡山急忙调部队组织太原保卫战,但为了以防万一,在确定由杨爱源守太原之后,他自己则是带着二战区长官部的大批军官以及机关后勤紧急撤往吕梁。

    由于日军保密措施做的极其严密,事先二战区一点风声也没有得到,再加上日军有大批的特种部队参战,二战区的多个师旅级的指挥部在短时间内连续遭到日军的偷袭,损失了大批的中高级军官,一时间被日军打得溃不成军。

    自知单凭二战区一己之力根本无力应对十万武装到牙齿的日军,阎老西一边向重庆方面求援,一边则是给八路军总部报,请求马铮所部南下协同作战。

    重庆方面接到二战区长官部来的求援电报之后,立即给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电询问详情,得知情况确实很危急,日军随时可能对太原城动进攻。而以太原区区不到两个师的守军根本就守不住太原,如果没有援兵的话日军很快就会攻占晋中大部,二战区很可能会被拦腰截断。

    老蒋倒是相出兵救援二战区,然而老蒋这段时间也是焦头烂额的,华中地区的日军步步紧逼,长沙会战一触即,第九战区和第五战区的部队全部被调到了长沙周边,以应对日军随时可能起的进攻,现在根本就没有部队可以调动。

    而第一战区的部队也要应付华北方面军第12军,兰封一线的守军频频遭到日军的骚扰,按照军政部和国防部的推断,日军很可能会在长沙会战的同时对第一战区动进攻,以牵制第一战区的主力,所以第一战区的部队也不能随意调动。

    原本孙蔚如的陕军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惜在上一次大战中第四集团军已经遭到了日军毁灭性打击,尤其是麾下的第47军几近全军覆没,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根本就不可能恢复元气,现在算是没指望了。

    思来想去,老蒋还是觉得近在咫尺的马铮所部是唯一可以增援二战区的部队。况且马铮所部的多处防线与日军相连,双方在前线对峙的部队就不下二十万,只要马铮所部对冀北以及平津地区的日军动一次酣畅淋漓的进攻,日军肯定会撤兵的。

    即便是马铮所部从大同派一支偏师南下增援忻口前线,进攻太原的日军也不敢太猖狂,可以为二战区调动部队争取一定的时间。

    于是老蒋亲自报给八路军总部报,以国府委员长的身份命令马铮所部立即派出有力部队南下增援第二战区,同时命令驻扎在张家口的八路军向平津一带运动,做出随时进攻的架势,以牵制日军。(。)

第六百一十七章:太原再度沦陷(第八更!)()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六百一十七章:太原再度沦陷(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接到八路军总部转来的老蒋的电报之后,马铮眉头紧皱地考虑了很久,这事儿真的是巧了,威尔逊等人已经启程回国,按照他们的约定,很快又将会有一批数量更加庞大的物资从美国西海岸启运。而为了保证这批物资能够安全的登6中国,马铮必须提前控制一段安全的海岸线,甚至于控制一个深水良港。

    为了这批物资,马铮的心里正在酝酿一个大计划,实在没有多余的兵力多线作战。但是现在二战区正在遭受日军的疯狂进攻,不增援肯定是不行。

    暂时先不说老蒋的命令,单单二战区与他的防区紧密相连,他们之间是唇齿相依。日军现在进攻的是阎老西的部队,等他们收拾完了阎老西,那么下一个目标就是他们绥察军区了。一旦晋绥军彻底败了,那绥察军区的后方防线可就暴露在了日本人的枪口下了,日军的机械化部队从忻口出宁武关很快就会打到晋西北,然后很可能直接攻打到和林格尔、清水河县,甚至是归绥。

    此时马铮对于后是那句很经典的话真的是深有体会啊,不怕神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好容易帮二战区收复了太原,差一点就将驻山西第一军赶出三晋大地。没想到二战区的这些“友军”如此的不给力,二三十万大军竟然被日军十万人打的溃不成军,这******算什么事。

    他对于二战区三十多万大军竟然守不住一个太原实在有些看不过眼,尤其是二战区多个指挥部竟然连续遭到日军特战队的偷袭,不到四天的时间竟然死了4个将军42个校官,丢人啊。

    随后马铮亲自给二战区长官部了一封电报,除了对当前战局的分析之外,马铮甚至在电报中大骂“二战区的指挥官脑袋里装的都是浆糊”,令阎锡山很没面子。

    事已至此,马铮知道生气也没有用。但是自己的那个计划真的要推后吗?要知道一旦推后了,这必将对以后接收美国方面的物资造成影响,而美国的物资对于绥察军区的展至关重要。

    但是现在出了这档子事情,他真的纠结了。分析思考了整整一夜,马铮还是决定计划继续执行,增援二战区照样增援,即使是将大后方的部队全部抽调空也在所不惜。

    1o月22日,马铮以战区司令长官的名义下令,绥察军区立即进入战时状态。由整编一师、四师以及军区直属炮兵旅、工兵旅、突击旅、骑兵旅组成的庞大集群立即大同靠拢,随时准备向南下增援二战区。

    而在山东,马铮对山东军区现有的部队进行了扩编,由原来的一师三旅扩编为一师六旅,将那批从井陉煤矿解救回来的矿工全部编入部队,同时又从鲁西地区招募了不少新兵,至此山东军区的总兵力也达到了五万余人。

    最重要的是,这次部队攻打石门,缴获了日军大批的武器装备,回到鲁西之后,马铮就将这批枪支弹药全部补充到了部队,所以此时新组建的这些部队虽然没有经过多长时间的训练,但是就武器装备来说却很好,完全是日军一线野战部队的配置,战斗力还是可以的。

    由于大批兵员被集中到了前线,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内线极为空虚,从兴和到巴彦淖尔如此长的内防线,绥察军区只有区区不到一个师的兵力驻守,一旦前沿的防线被日军攻破,那后果不堪设想,这对于一向用兵很是谨慎的马铮可谓是一次挑战。

    为此马铮致电云鉴等人,命令他们再次扩兵,至少还得招收三万新兵,以弥补外线兵员的匮乏。

    然而令马铮郁闷的是,还没等他的援兵出,太原的守军就垮了。

    由于时间紧急,再加上杨爱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