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3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不用多田骏这样说,佐藤爱子也很清楚这个道理。在日本军中绝大多数的士兵以及半数以上的基层军官都将武士道挂在嘴上,动不动就玉碎、切腹,根本就不那自己的小命当回事,一个不拿自己的小命当回事的人也就更加不会那其他人的小命当回事了,因此疯狂的日军才会爆如此那么强大的战斗力。

    然而这一切都是针对于下级军官和普通士兵而言的,一旦晋升为大佐或者是职务上升为联队长以后,这样级别的军官已经可以接触到军中机密了,所以对于武士道精神的实质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武士道不过是日本高层控制士兵们的一个工具而已,切腹对于这些人都是一句笑话。

    而对于佐藤爱子这样出身尊贵的将军而言,切腹那都是表个态而已。纵观开战以来日军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远的不说,就平型关战斗而言,第五师团丢了整整一个辎重大队,更是被八路军打破了不败的神话,但是也没有见到大本营拿第五师团师团长板垣征四郎怎么样。

    再说台儿庄大战日军被击毙了一万余人,但是也没见那个中将少将切腹自尽。平时口号打的贼响,但是那都是口号而已,实际上没有那个军官愿意切腹,要知道切的可是自己,切了可就没有从头再来的机会了。

    “哈伊!司令官阁下,现在我们除了对绥察军区马铮所部尚没有形成完整的情报体系外,剩下的支那军队,不管是支那的政府军还是掌控山西的那位大军阀,再或者是支那土八路军已经有了我们的线人,只要那边有什么风吹草动,我们的线人会在第一时间将情报送出来,如果马部想要进行什么大动作,只要需要其他几支部队的配合我们也能很快得到消息的,只不过为了收买这些线人我们没收付出代价,不过相对于收获,些许付出还是值得的。”佐藤爱子信心满满地说道。

    “哟西,佐藤你地做的大大滴好,我们圣战的目的就是为了夺取整个支那,只要我们达到了这个终极目的,再多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只要有用的人,我们就要不惜一切代价予以拉拢,我们是不会吃亏的。用支那的话说,羊毛还不是出在羊身上吗,哈哈哈!”多田骏笑的很响亮,不过在佐藤爱子听来,这笑声再怎么响亮也显得有些外强中干。

    。。。。。。

    随着多田骏的上任,华北的日军很快就做出了重大的调整。而且为了支持多田骏,大本营决定对华北方面军进行增兵。

    事实上早在多田骏动身前往华北上任的同时,大批新组建的部队就已经在日本的各个港口登船,然后运往中国战场,而这些人几乎是和多田骏同时抵达中国,只不过多田骏登6天津港口后迅赶往北平,而那些补充兵则是被临时安置到了天津港口,等待方面军司令部的命令。

    随着这些补充兵6续被补充进了各师团,以筱冢义男的第一军为的八个建制不全的日军师团总算是恢复了一点元气。但是尽管如此,多田骏心里也没底。

    原来的华北方面军在整个中国派遣军中也可以算得上强横,整整2o万大军,剑锋所指所向披靡,忻口会战时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只动用了半个师团就将当面中国国民政府第二战区的三十几个师击溃,随后又将阎锡山经营了大半辈子的太原给占了,那是何等的威风。

    但是此时的华北方面军已经是雄风不再,连续的大败使得中国各部队不仅是在战场上将日军击败了,更在信心上将日军击败了。

    尽管根据潜伏在二战区的线人以及通过分析截获的电报显示,前一段时间的大战也给支那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尤其是二战区几乎所有的集团军都有重大伤亡,更不要说像孙蔚如的第四集团军差一点打光了。但是通过这一连串的胜利,中国人却在重新树立了信心,这对于多田骏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儿。

    先不说二战区的具体情况,毕竟那些事情只是特高课的猜测和分析而已,到底事实如何谁也不清楚。然而不管人家那边情况怎么样,自己家里的情况多田骏确是很清楚,要是大本营答应的后续援兵不能及时到位的话,华北地区的局势很难控制住这种颓废的趋势。

    盖因此时的华北方面军四周都是支那军队,尽管这些支那军队内部矛盾重重,但是在面对大日本帝国的时候态度却是一致的,现在这些了支那人都看出了方面军的虚弱,等他们恢复了战斗力必然会对方面军出手的。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根据这几天传回来的消息看,不管是支那领袖蒋的嫡系中央军还是第二战区阎的晋绥军,这段时间都是动作频繁。就连一直龟缩在中条山的卫立煌所部也开始蠢蠢欲动,部分部队已经走出了中条山。

    而晋东南的八路军也不甘落后,近段时间像打了鸡血一样亢奋,频频对山西的第一军动袭击,这一切都让多田骏感觉到了严重的威胁。

    这场战争已经打了两年多,多田骏很清楚中国人的习姓,要不是非不得已是不会和帝国精锐死磕的,更不会主动起大规模攻击。但是现在他们频频出击,那只能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共识——帝国士兵的战斗力下降了。

    这一现让多田骏很担心,别人也许不清楚,但是一直就在前线作战的多田骏又怎能感觉不出来部队的变化,要说37年的帝国皇军像非洲草原上的雄狮一样所向披靡无人可挡,那么此时的帝国部队就是老年的狮子,连八路军这样的土狗也敢正面同皇军叫板了。

    多田骏很明显的感觉到大日本皇军的战斗力下降了,而且下降的幅度很大,他也试着分析了一下战斗力下降的原因,老兵损失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支那人进步了,尤其是其野战能力明显增强了,此消彼长之下就显得大日本皇军的战斗力下降了不少。

    鉴于这段时间各部队兵员和建制都还没有补充完整,一部分伤员也没有归建,再加上部队急需休整,因此多田骏命令各防区的部队短时间内不要同支那部队生大规模冲突,即便是要战斗也尽量将战斗的规模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同时多田骏又以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最高指挥官的名义向大本营连续了7封紧急电报,电报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援军必须在1o月15日之前到达天津港,不然北支那的局势必将进一步糜烂。(。)

第五百九十六章:船回来了(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五百九十六章:船回来了(求订阅!、求月票、求≦

    尽管冀南、晋东南、晋西北、鲁东南都尚在交战,但是规模都不大,甚至连大队一级的规模都谈不上,所以大本营对于多田骏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

    而且日军大本营的参谋本部也很赞同多田骏的分析,所以在大本营实际掌控者闲院宫载仁亲王的亲自指示下,准备调拨给华北方面军的六个丙等师团迅在东京装船。

    华北方面军的行动没有刻意隐蔽,更谈不上是保密,所以很快马铮的书桌上就出现了一份华北方面军近期活动的情报,其中包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的资料。

    对于多田骏这段时间的一举一动马铮还是很关注的,毕竟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他要和这位日本中将打交道,了解对手是必须的。不过看完徐英辉和王德传的情报部门收集到的多田骏的个人资料后,马铮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

    太简陋了,关于多田骏的资料徐英辉只弄来一些简单的马路货,实质性的介绍却没有。不过对此马铮也表示理解,毕竟徐英辉的情报部组建的时间确实有些短,王德传的情报机关就更不要说了,前后加起来也不过三个月。

    尽管有马铮的大力支持,但是底蕴不够深厚却是事实。再加上徐英辉的情报部门只对绥察军区的防区以及周边日占区有辐射能力,对于绥察军区之外的事情关注力却差了何止一个等级。

    这次马铮看完情报部门收集到的关于多田骏的资料后也有些纳闷,要是其他人马铮也许不清楚,但是对于历任的华北方面军司令官他还是很清楚的,除了任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以及最出名历时最长的冈村宁次大将外,马铮最了解的还是多田骏这位在华北任职不到一年,但是却战果“辉煌”的日军中将。

    因此和自己的记忆中关于多田骏的资料一对照,很明显就现徐英辉送呈给他的这份资料中有很多错误,据马铮所知多田骏是个中国通出身的军人,曾经三次到燕京的6军大学任教官。第一次是在1917年还是个大尉的他第一次到燕京6大任教,当时是北洋军阀执政时期。

    1926年已晋升为中佐的多田骏再次来到燕京6大,此时燕京政府的权利掌握在张作霖的手里。第三次是在九一八事变前夕,******的国民政府已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燕京也已改名为北平。

    而在此期间多田骏还担任过一段时间伪满洲国的军事顾问,也正是在他的授意下,伪满军政部组建了一支名为满洲安****的部队,任命川岛芳子为司令。

    此时的川岛芳子为了迷惑东北人民,改了个中国名字,叫金壁辉。川岛芳子的安****其实就是一帮典型的土匪队伍,在干爹兼姘头多田骏的庇护下,除了打家劫舍,奸淫掳掠,骚扰百姓外,毫无任何战斗力可言。川岛芳子率领安****就在日军后面,跟着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屠杀中**民,大战争横财。

    七七事变后基本没有在6军中央任职经验的多田骏在石原莞尔的推举下担任参谋次长,和6军军务科长的柴山兼四郎一起支持石原的不扩大方针,认为对华战争只能消弱对苏战备。因此打下南京后,多田骏等人还一贯坚持跟******议和。

    尤其是台儿庄战役后,他也不主张动用关东军进关作战,而是主张就近转用华北和华中的兵力就够了。在进行汉口攻略的作战计划讨论时,他力主保留三个师团的主力在台湾待机,等大战正酣时放出胜负手,出奇兵直捣广州,为此编组了古庄干郎的第21军。

    而多田骏真正意义上步入中国战场还得从1938年说起,之前的多田骏一直都是在日本国内任职,但是武汉会战结束后,多田骏和新任6军次官东条英机不睦,经常生意见对立。同年12月,多田骏被赶出了中央,调到满洲珲春任第3军司令官。

    但是不久前日本和苏联在中蒙边界诺门坎地区生大战,因兵力,武器质量悬殊,日军遭重创,不惜出动了关东军精锐的部队,配备了大量坦克,以及关东军在中国东北的大部战斗机,仍然节节败退。此战日本人损失了五六万精锐,其先锋部队第23师团差一点被全歼。

    这一战无疑是关东军输了,但是却正是因为这一仗,证明多田骏和石原莞尔等人的担心是正确的,因此在阿部信行组阁时由多田担任6相的呼声很高,但昭和天皇先派阿南惟几找了当时的11军司令冈村宁次,冈村说他宁愿呆在前线,天皇于是内定了侍从长畑俊六任6相,使他未能上任。

    更重要的是多田骏和畑俊六不和,畑俊六担任6相,多田骏不甘居于其下,于是便申请外调。正好华北方面军近年来表现越来越差,所以大本营才会让他接替作战不力的杉山元。

    而且马铮还知道,多田骏在北支那方面军任上,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