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洪荒有座山-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宝点头,深以为然道:“佛教若是真想大兴,还需将教义传遍东土,封神之时元始天尊向西方二圣交易,欠了佛门的因果,大师伯化胡为佛出手了一次,怕是不会再动手,佛门东进之势已成定局,若是真的让佛门进了东土……”

第298章 春风又绿江南岸() 


第299章 牛急了()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自老君西出函谷关,收徒尹喜已是数十年过去了。尹喜背靠大山,如今已是一教之尊,他的观楼派中,其实高手并不多,连他这个掌教真人也不过玄仙初期修为。

    派中几位长老,也基本上都是地仙中后期,门中弟子倒是有几个出色人物,但都还远远没有成长起来。

    观楼派为尹喜一手建立,背有圣人门派撑腰,虽然如今圣人不出,可谁也不会去触这个霉头。观楼派供奉太上老君,在侧殿还供奉了一尊李烛影的雕像……

    李烛影知道后,也是说了句:“有心了!”

    今日,尹喜大寿,在观楼派设宴,招待天下修者,摆下三天素斋,尹喜要在宴后,宣讲《道德经》。

    消息一出,诸多小妖小仙都来听讲,罗刹女也是此中一员。

    罗刹女来到观楼派,一见各路道友聚集,多以人族为主,妖族有,当也是少数。观楼派虽然不歧视种族,但也另有一套原则。

    奉上贺礼,罗刹女打量着眼前所见的一切。

    不愧是道家仙山,处处透着一股仙家生气,“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云蒸霞蔚,郁郁葱葱,比之她的老家,大有不同。

    宾客尽兴,尹喜便在众目睽睽之下,开始宣讲《道德经》。

    此经在老子创下之后,在人间广为流传,但能明其中真意者,却着实不多,尹喜讲经,虽比不上老子,却也是深入浅出,让人受益匪浅……

    夔牛跟随着众人到达观楼派时,讲经还未开始,他对那些素斋他是看不上的,他一心想着她的小娘子,不停的在宴会上乱转。

    他修为高深,他人看之不透,便有许多前来找他攀谈:“这位道友,不知着怎么称呼,在哪座仙山修行?”

    “滚!没见着老子在忙着找人吗?”老牛倔脾气上来,找不到小娘子,他心中正不爽呢。

    被他这么一声呵斥,倒是没人再来找他攀谈,夔牛找到罗刹女时,尹喜已经开始宣讲《道德经》。他本来就是通天教主的坐骑,哪次通天教主讲道他曾落下过?根本不在乎是否能够听尹喜讲经。

    他一见罗刹女,一颗道心就不知所措,竟然有些慌乱,有着一种莫名的冲动,他迫不及待就往罗刹女身边贴了过去。

    尹喜深入浅出,讲解《道经》,老牛一把将罗刹女身边的小仙抛飞,自己坐到了她身边,此举引起一群人不满,然见老牛修为高深莫测,只能忍下,细细听经。

    罗刹女扫了老牛一眼,见又是这泼皮,心中一阵烦恼。

    老牛“嘿嘿”一笑,看着罗刹女道:“小娘子,这经有什么好听的,还不如和我一起做些有意义的事呢?”

    罗刹女见他没皮没脸,不禁又气又怒,又顾忌正在讲经的尹喜,也不好发怒,便强忍了下来,不理老牛。

    只是,罗刹女远远低估了这头牛的无耻,很快就发现这头牛不仅好色,他还大胆。

    夔牛根本就不是来听道的,人家坐在地上摇头晃脑的静心听道,他却贼着一双牛眼不停的打量周围的听道之人,还不时的喃喃自语摇晃脑袋,一副傻乎乎的样子。

    虽然一直看奎牛不顺眼,但是心里却对他的行为觉得很奇怪,好奇心的驱使之下,罗刹女拉了一下奎牛的衣袖,小声说道:“你这色牛,尹喜道长讲的乃是圣人传下的经典,乃是难得的机缘,你怎么不认真听讲,四处打量什么?还影响我听讲。”

    奎牛一听,挠头憨笑道:“道不同不相为谋,老牛俺修炼的功法不比他讲的差,又何必学习他的。强行去学,反而乱了根本,等我把我自己的功法修炼透了,触类旁通之下再学其他,事半功倍!”语气中满满的自信,甚至有些骄傲。

    夔牛此言倒是让罗刹女对其大为改观:“想不到你这憨牛还挺有主意。”

    “那是!俺老牛的本事大着呢!不如我们找个僻静的地方,深入了解一下……”老牛两只有我在一起,色色的放了个电眼。

    罗刹女刚对他有所改观,老牛三句话就把好感又败没了。

    “哼,满嘴胡说,信了你才有鬼了,你既然不是为了听经而来,那你来这里做什么?”罗刹女面如寒霜,白了老牛一眼。

    夔牛两只牛眼骨碌碌一转,便答道:“俺是来保护你的呀!你看看,你看看!这满山的修士中说不定就有心怀不轨的人,你一个女孩子独自一人来听讲,多危险啊!”

    罗刹女一听,不禁掩嘴笑道:“我看你才是那个心怀鬼胎的人吧,让你保护我,怕是要更危险。你这牛妖忒能胡扯?”

    老牛见罗刹女一笑,不得了!整个人彻底呆了,心里只有一个声音:“美!实在是太美了!多谢小老爷让老牛出岛哇!”

    二人说说笑笑,《道德经》一点没听进去,累的旁边的人也是大受影响,一日的时光不知不觉间便已过去,尹喜一本经已经讲完。

    当众人走了之后,罗刹女这才反应过来,这次出来一趟,尽毫无收获,不禁又气又急又羞又恼:“都怪你,害我什么也没听着,你要怎么赔偿我。”没想到不知不觉间竟然和这头蛮牛说了一天,羞怒之下,罗刹女急的红了眼。

    这还了得!那罗刹女眼睛一红,老牛整颗心就揪了一下的疼起来。

    “小娘子莫哭,这样,老牛去找那尹喜,让他单独给你再讲一遍。”

    “你以为你是谁啊?你让他讲,他就再讲一遍?呸。”说完,罗刹女就驾起遁光,回了翠屏山。

    “诶,小娘子别走啊……”夔牛见罗刹女飞走,急忙跟上,又不敢跟的太近,就远远的吊在后头,尾随着罗刹女驾云来到翠屏山。

    “嘿嘿,小娘子原来住这,等着吧,我就去把尹喜那个老头抓来给小娘子讲经。”

    夔牛说着就驾起遁光,直冲着观楼派而去。到了观楼派,尹喜正在给祖师上香,老牛飞入殿中,卷起狂风,要将尹喜摄走。

    尹喜再不济,好歹也是个玄仙,觉得不对立时掐诀防御:“哪来的孽障,竟敢闯我观楼派。”

第300章 牛皮很厚() 
观楼派建立近百年,这还是头一次有人打到他们山门上来,还要将掌教真人抓着。

    护山大阵如同虚设,可见来着不是一般人,尹喜虽有玄仙修为,可还是差的太远,三招就失手被制。

    “道友,为何闯我观楼派?”尹喜仔细打量了一下夔牛,确信自己没有得罪过这个人,远日无怨,近日无仇,实在是想不出这样修为高深的人,怎么会无事来找他的麻烦?众所周知,他的背后可是圣人呀!

    夔牛一手提着尹喜,嗡声道:“老牛俺是请你上门讲经的,俺家小娘子喜欢听你讲经。”

    “众弟子上前,布太极阵,救出掌教真人。”几位地仙长老一声大喝,一众观楼派弟子持器上阵,将大殿围了个水泄不通。

    “太极阵?什么劳什子阵法,还没修炼到家呢!”夔牛虽然憨笨,可见的多了,眼力还是有的。

    他看着观楼派弟子演练的太极阵,嘿嘿直笑,以他的眼力,自然一眼看出他们这阵法没有练到家。只见他掀起一阵黑风,直接将一众门人弟子掀飞,带着尹喜驾云而走。

    掌教真人被抓,观楼派一阵鸡飞狗跳。

    夔牛抓着尹喜直奔翠屏山芭蕉洞,来到洞前扯开嗓子就喊:“公主!小娘子!你快出来看看,俺老牛给你把讲经的请来了。”

    这话听得尹喜内心崩溃,心想:“这也能叫请?这叫绑架,可怜我尹喜还没风光几年,今日要遭这等屈辱。”

    罗刹女听到门外叫喊,在洞内来回踱步,见叫喊声不停,不得以提步出洞:“你这老牛,在我洞前乱叫喊什么?”

    “嘿嘿,小娘子你看,我这不是给你把讲经的那个人给抓来了吗?”老牛两个碎步急上前,一副讨好的样子。

    尹喜:“哼,终于承认是抓来的了,刚才还说请呢。”

    罗刹女一看,还真是尹喜道长!她秀足一跺,“哼”的一声:“谁让你抓什么讲经人了。”丢下一句话,撇下夔牛关了洞府。

    尹喜算是看明白了,合着这头憨牛想抱得美人归,奈何美人对他还没感觉。

    “小子,你这样是不行滴,美人不是这么追滴。”尹喜对着夔牛道,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夔牛一怔,霍然转身:“你这道士,叫谁小子呢?老子的年龄,足够做你祖宗了。”

    “得!祖宗,你这也不需要贫道讲经了,我回观楼派了。”说着转身就走,还没等他走出几步,突然发现整个人动弹不得,原来是夔牛给他使了个定身法。

    “诶,牛祖宗,你这是干嘛?追不到妞,抓着我这个小辈做甚?”

    可怜尹喜一把年纪,白须白发,表现出一副无辜模样。

    “我告诉你,泡妞呢!最重要一点就是不要脸”尹喜无法,只得言传身教,夔牛也是个天资聪颖的,厚脸皮被他用得淋漓尽致,也不管罗刹女是否欢迎,直接驾云就跟着去了翠屏山缠着。

    时日一久,在他厚脸皮的攻势下,一来二往之间,竟然真抱得美人归了,在尹喜的指导下,一朵鲜花就这么插到了牛粪上。

    尹喜也不得不感慨:“牛皮真厚!”

第301章 学派林立() 
夔牛抱得美人归,在尹喜的主持下,在观楼派中李烛影像前结为道侣。李烛影突然被这么一榔头敲得头昏眼花。

    “这憨牛,找了个媳妇去拜女娲啊,来拜我做甚?我又不是红娘月老。”李烛影摇头失笑,不过既然来拜了他,他也承受得起。

    李烛影为两人主婚赐福,在观楼派借像显圣,也算是对尹喜的一点补偿。

    观楼派因李烛影的一次显圣,名声大噪,一时之间都知道这派中掌教不过玄仙的小派,背后确确实实站着高人。正待众教准备对观楼派调整态度时,太上老君一道法旨,令尹喜将观楼派搬离东胜神洲,前往南瞻部洲传教。

    李烛影理解老君用意何在,天下纷争,南瞻部洲是人族的繁衍之地,诸学派林立,老子的道教并没受到当权者的重视,老子势单力孤,需要帮助。

    在南瞻部洲中,人族出了多位圣贤,其中鲁国出了一位孔子。

    孔子,子姓,乃是殷商后人,纣王禅让王位后,殷商王室发展出许多分支,子孔氏就是其中一支,这位圣贤名丘,字仲尼,是鲁国陬邑人。孔子的祖上是宋国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奉殷商祀。

    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五世祖。六世祖得孔氏,称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封地位于宋国栗邑,后来在宫廷内乱中被太宰华督所杀。

    孔父嘉子木金父,木金父生孔防叔,孔防叔的孙子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避宋国战乱逃到鲁国,并且在陬邑定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