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洪荒有座山-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李烛影的解释,太上老君微微一笑,微微颔首,也不多言,率先一拍青牛就继续往前走。

    李烛影跟在老子身后,蜚兽化作小童,亦步亦趋,也一句话也没说,快步跟上他的步伐。

    李烛影微微一笑,也不在意,走到老子的旁边,主动牵起青牛轻声开口:“师伯,弟子倒是有个合适的人选,不知道合不合你心意。”

    “哦?”老子抬一抬眉,一副很有兴趣的样子。

    李烛影一看,嚯!没兴趣说了。

    二人一路上东拉西扯,不觉间已经来到函谷关下。

    此时已经濒临傍晚,正在函谷关上的等候的尹喜忽然在稀落的行人中看见一位出尘的老者,坐青牛而来。旁边一青年牵牛,童儿跟随。老者白发如雪,齐眉垂鬓,其耳垂肩,其须垂膝,红颜素袍,端的是一副有道全真,仙家风采。

    旁边那青年,黑发如瀑,剑眉星目,面如冠玉,虽然满头牵着牛,却不掩其一身贵气,俊朗非凡,身穿红色法衣,手里拿着一柄玄黄折扇,折扇尾端上还拴着一块鸡血石扇穗,走动之时一摆一摆,一看也是仙家之辈。

    尹喜一见青牛背上的老子,便断定他是天象中显示的圣人,急忙奔上前来,在青牛前拜道:“弟子尹喜扣见圣人。”

    太上老君道行高深,位列众圣之首,早在三十三天外,就算出此地有一人与他有师徒之缘,如今见此人前来拜见,心中自然明了。

    老子有意考校尹喜一番,便故意试探道:“关令大人叩拜贫贱老翁,非常之礼也!老朽不敢承当,不知关令大人有何见教。”

    尹喜一听大急,忙道:“老师乃是圣人下凡,弟子恳请老师留宿观中,指点弟子修行之途。”

    李烛影不觉好笑,这尹喜好像有些自以为是了。却见老子再次问道:“老夫不过是一老朽,那里是什么圣人下凡,想必关令大人是看错了吧。”

    尹喜也知道自己太急了,知道老子在试探他,连忙调整心态道:“老师有所不知,弟子痴愚,但自幼博览群书,最好夜观天象,日前见紫气东来,便知有大贤之人将过此地。”

    “弟子见紫气浩荡奔腾,滚滚如龙,绵延三万里,自动向西来,知道是大贤之人,乃是圣人之尊,但也非寻常之圣,紫气之首有白云缭绕,知道圣人乃是白发,老翁之状。见紫气之前有牵牛星相牵,知道圣人乘青牛下凡而来,故此敢断定,老师乃是圣人,故此才来拜见。”

    太上老君见尹喜这般聪慧,心中一阵欢喜,自从封神大战之时,他深深感到自己门下人少的不足,因此最近倒也准备收些有缘人入门。

    此时一见尹喜聪颖,不禁抚须而笑对着尹喜道:“你到是一个聪慧之人,与老道倒也有些缘分,贫道问你,你可愿入吾门下,做一记名弟子?”

    尹喜闻言大喜,虽然只是一个记名弟子,但是却也颇为满足,急忙拜道:“弟子拜见老师,老师圣寿无疆。”

    太上老君微笑颔首,一指旁边的李烛影,对尹喜说:“此乃人族泰皇,妖族二驸马,天界勾陈大帝,烛影道君,对人族有万世之恩典,对妖族……对天界……勉勉强强,你且去见过。”

    李烛影听着这话,脑袋一阵眩晕,一遍一遍告诫自己:“他是长辈!说的没错!”

    尹喜一听老师之言,这么多身份,各个非凡,心中大惊,急忙转身拜道:“人族尹喜拜见道君,道君万寿无极。”

    李烛影颔首,心中不禁心中感叹,自己是不是不该跟来看热闹,现在被怼的真不好受。

    确实是这些年头没做出什么成绩,自己名头早在漫长的时间中,慢慢成为传说,渐渐被人淡忘。以至于人族现在竟然没人能够认出他来。

    他伸手一挥,发出一股柔和的仙力,将尹喜托起,温和道:“既然拜入大师伯门下,从此就要好生修行,不可堕了太清一门的威风。”

    尹喜急忙谢道:“弟子谨遵师兄教诲。”

第295章 谁人住现在() 
太上老君一见尹喜与李烛影一番交流,尹喜竟然唤李烛影为师兄,面有得意忘形之色,知道尹喜是因为自己那一番调侃之语,把李烛影看轻了。登时把脸一沉,冷声道:“他虽然和你同为二代弟子,但是道行修为以至化境,对天地更是有大功德,你日后也可称他为老师,像尊敬贫道这般敬他。”

    尹喜闻言,心中咯噔一下,忙扭转态度,不敢怠慢,重新朝李烛影见礼,唤了一声老师。

    李烛影随着年岁渐长,脾气越发古怪,他正想暗地里给这位尹喜师弟使些绊子,不料想师伯反应这么快!他苦笑着摇了摇头,平静的受了尹喜一礼,不语。

    “你既然拜入贫道门下,我也不偏私,你根骨奇特,修炼我太清一脉的法门甚是合适,贫道便传你金丹之法,再传你索、素、易三书,戒骄戒躁,用心研读。”太上老君说着,伸手一指,自指尖射出一道清色仙光,没入尹喜眉心之中。

    将修炼之法传授之后,又拿出一符一剑交予尹喜,道:“此符你拿去好生参悟,这剑予你防身用。”说完,太上老君转身看向一旁的李烛影,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李烛影低眉顺眼,假作什么都没看见。

    太上老君嘴角微噙:“咳咳……世侄,可有什么要教导新师弟的?”

    如此一来,李烛影就不得不开口了!无奈的苦笑一声,自袖中取出五只葫芦,想了想,又取出来一本书,一起交给尹喜。

    他道:“既然你拜大师伯为师,这些许宝物就送你做个见面礼吧!这五葫芦酒名唤五气酒,乃是为兄亲手所制,是筑基、疗伤的好物,这《坟》之书,是我与两位皇兄所著,你细细研读,必有所得。”

    尹喜接过宝物,向二人拜谢,老君也满意的点头,可见是对李烛影拿出来的东西,还算满意!

    尹喜将宝物收好之后,主动接过李烛影手上的绳索,为老君牵牛。

    他将三人引入关中,对老子道:“老师乃是圣人,多隐居天外,不知有多少人希望能够得到老师教导,老师何不编著一书,用来教化万民?”

    太上老君本就有心传道,一听尹喜之言便颔首道:“如此也好。”

    当下就开始编撰道书,三日方成,分为上下两篇,共五千字,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称《道经》。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故称为《德经》。合称《道德经》。

    《道经》言宇宙本根,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幻之妙;下篇《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此乃道教教义之根本。

    尹喜得到此书,如获至宝,喜道:“得老师此书,可教化天下。”

    太上老君却笑道:“你传完此书,可去东胜神州修行,贫道走也!”

    说罢一拍青牛,青牛四蹄生云,驮着老子飘然远去,与他一同而走的,自然还有李烛影。

    太上老君和李烛影一起出了函谷关,继续往西方而来,“世侄,你那人选确实是上上之选,佛教二位也是欠他的。”

    李烛影恹恹:“师伯说的对,师伯高明。”

    此时,正在须弥宫的打坐的接引道人忽然睁开双目,眼中金光吞吐,面色却变换不定。他看了一眼旁边正在入定的阿弥陀佛,不禁皱眉道:“近来总是心神不宁,难以入定,似有攸关生存的大事发生。”

    “师兄,你我联手算上一算。”准提佛母当机立断。

    这一算不要紧,算出太上老君要出手了!老君不会是众圣之首,竟然是想到要通过分立他人为佛,建立小乘佛教分走佛教气运。

    天机模模糊糊,准提和接引不知老君有何人选,他们佛门刚见兴盛,岂容任老君妄为,可想要阻止他们,却无从下手。

    一直闭目静坐的接引道人睁开双眼,愁苦的脸色越加疾苦,不露一丝笑意,思索片刻后道:“师弟休急,吾等在封神之时,设计分走玄门气运,如今他们通过此法阻止我佛门崛起,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吾等也不用去阻止,封神之战,我们积累了丰富原始资本,那燃灯道人本体为灵柩,颇为符合我佛门的寂灭教义,也确实是与佛有缘,来我西方立刻证道过去佛。

    弥勒虽然道行差了点,可假以时日,在未来也能独当一面。

    现在我们按兵不动,就让老君立下小乘佛教。

    准提佛母一听之后,也是深觉得有理,不禁暗赞师兄的心思深沉,笑道:“师兄此言大善,贫道倒是有信心,燃灯带来的几位阐教弟子,与玄门算是彻底断了,彻底归心,就算将来燃灯有二心,他也无门可投。他为过去佛,老君派人来立下现在佛,弥勒为未来佛,到时三世佛齐聚,我西方教岂有不兴之理?老君就算派个人来,我们完全可以同化那人,让那人归心。”

    阿弥陀佛终于露出喜色:“师弟所言不错,就不知老君会选何人来!”

    函谷关,西极之处,一望尽是无边无际无穷无尽的琉璃宝光,纤尘不染,光明无量,其中有缈缈妙音梵唱,有金砖遍地,佛香袅袅,一片极乐胜境。

    太上老君遥遥望去,眼神中闪过一丝异色,雪白的须发飞扬,对一旁的李烛影道:“世侄,这处如何?。”

    李烛影扫视了一圈,心中了然,面上古井无波,没有丝毫表情:“师伯,请施法吧。”他拿出一只红砂葫芦,递给老君。

    太上老君长叹一声,然后哈哈一笑:“世侄啊!你们师徒都是不走寻常路的。”

    李烛影知道他所指为何,老君不声不响,很多事都逃不过他的法眼。

    太上老君见李烛影不答话,也不生气,自袖中取出一个铜制的圈子,随手一抛飞在空中,圈子顿时化作丈许方圆,铜环变得透明发着耀眼白光,白光如炽,就连天上的神光也被掩盖下去,圈子之内,一片幽暗。

    随后李烛影将小葫芦往圈子里一抛,葫芦没入白圈之内,遂即天地爆发出一阵耀眼的强光,当白光散去之后,圈子已经消失不见。

第296章 红云成佛,兵家四学()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随着光圈消失,天边飞来一片功德金光,功德金光一分为二,二八分成两份,李烛影收了二分,太上老君用方才的圈子将剩下功德收走,随手又将那圈子套在牛鼻子上。

    那青牛“哞”的一声,声音中透着几分委屈。

    李烛影一拱手:“师伯仗义,师侄沾光了。”太上老君拂尘一扫,一声爽朗大笑,骑牛而走,李烛影朝西方看了一眼也回了苍梧。

    不久之后,迦毗罗卫国降生一名太子,此子出世不凡,甫一出生就能行走说话,前后左右各走起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言说:“古往今来,现在独尊!”

    一时之间,三界震动,红砂葫芦正是修养完全的红云。

    自红云遭到围攻,重伤险些命殒之后,在李烛影和镇元子几人的谋算下,红云一直隐匿在八宝功德池修养,直到接引金莲受损降品,西方气运大损,红云才找到机会,将自己魂魄修全。

    红云一降生,阿弥陀佛和准提佛母立刻明了前因后果,准提佛母气的跳脚,接引道人也叹息摇头。

    无法,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