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逐道三千界-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白湘瑶却玉面一黑,口中慢慢渗出污血,渐渐歪倒,谷神通欲要纵身去扶却终究未动,双目微微闭上。

    谷萍儿一把扑到白湘瑶身上,哭喊着:“妈,妈,妈你怎么了!妈,你起来啊!”

    在场众人一片宁静,一时这禅宗祖庭天柱绝顶,除却这一缕春风拂叶的声音和谷萍儿的呼号四寂无声。

    过了许久,太玄稽首道:“谷岛王,是贫道孟浪了,对不住。”

    谷神通苦笑道:“一切都是命啊!都是我自作自受,这双眼睛似瞎了一般,更是失了算计。”

    顿了一顿,谷神通又道:“那日萍儿和缜儿虽赤身漏体躺在一幢床上,但我身负“天子望气术”,自然能瞧得出萍儿还是个云英未嫁的黄花闺女,再加上自己的儿子品性我自己知道,所以那日我自然知道缜儿被陷害,但是既然是陷害缜儿自然有内奸,而且是五尊中人,内奸一日不除我东岛一日不宁。”

    “而且缜儿生性轻浮浪荡,不稳重,下九幽绝狱刚好可以让他好生磨砺心志,更何况我没有证据一人之言也起不了多大作用,反而会让人说我这岛王徇私,不如让他躲在九幽绝狱之中,一来可以避开内奸陷害,二来可以磨砺心志,待我消灭内奸在放他出来,岂不一举两得,到时以我东岛基业相托,他自然能成大器。”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啊!”

    “叶梵,将狄希处死,赢伯,烦你料理湘瑶的丧事,就葬在这天柱山吧!”谷神通一阵落寞,叶梵赢万城二人依言而动。

    太玄道:“谷岛王,还请节哀,其实我倒是能明白你的心思,你的苦衷。”叶梵和赢万城脚步一顿,想听听太玄说什么。

    太玄又道:“万归藏以周流六虚法用万物,覆灭东岛精英,导致东岛剩下的都不过是些庸才,就说你东岛五尊,“龙王”狄希假清高其实性子卑劣,“鲨刺”明夷鲁莽,“龟镜”赢万城老迈无用,“千鳞”更是只剩下施妙妙这么个武功没有大成的小丫头,就是一个“不漏海眼”叶梵武功好些,却狂妄好面子排场,堂堂东岛,竟然除了你这个岛王之外无一人可堪大用。”

    “想必你东岛中人还曾对你不反攻西城有怨言吧!却不知他们哪来的底气!”叶梵赢万城和施妙妙等人均是面色通红,好生不好意思。

    谷神通苦笑道:“道长和我素昧平生,但论及这懂我之人道长却定是其中之一。”

    太玄道:“我知道你现在心情很是烦乱,但请你振作起来,兴起斗志,因为真龙未死,你的屠龙之术可还能屠龙么?”

    谷神通一听此言立时神色一震,道:“你是说,万归藏?”

    太玄点头道:“不错,万归藏昔年假死脱身,这天下号令富商巨贾,天下财富的财神便是他了,谷缜便是他的徒弟:东财神。月前我们曾在苏北见过一面。”

    谷神通道:“此言当真?”

    太玄点头道:“不错,此事谷缜最清楚。”

    谷缜道:“老头子,你,是儿子不懂你的苦心,是我不孝。”

    谷神通道:“你在九幽绝狱三年倒是没白过,道长所言可是真的?”

    谷缜道:“不错,昔年我能掌控那门多财富便是因为我乃财神传人,月前我和师傅见过他一面,而且他已经脱得天劫,周流六虚功更无滞堀了。”

    谷神通道:“好得很,沈舟虚,你告诉万归藏,九月九日,灵鳌岛上,论道灭神。”

    沈舟虚得知万归藏当真未死,更是喜不自胜,道:“那是自然,我自然禀报城主,将你东岛众人剿灭一空。”

    “用不着了,”太玄插言道,“谷岛王,贫道和万归藏约好,九月九日,紫禁之巅,你,我,他,并东岛西城众人,论道灭神,你可应战?”

    “哈哈,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自我天子望气术大成,从未有如此之绝佳对手,我怎么会不应战,好,九月九日,我们一战!”谷神通战意涌起,将一切杂念俱都消除。

第十八章 明悟潜龙于西极之海 论道灭神于紫禁之巅(一)() 
汪洋大海中,一座巨大海船在乘风破浪,太玄躺在船上一张躺椅上,翻看着一本书,书名写着:归藏剑。旁边茶几上也放着几册书卷,依稀见得上面用篆书写着:连山、归藏、周易。却是太玄自谷神通那借来的易道经典。

    虽然世人皆以为连山易,归藏易在隋唐后便失传了,但东岛秉承天机宫余脉所建,又怎么会没有这易道至妙经典呢?

    至于“归藏剑”却是谷神通代谷缜奉上的束脩,归藏剑分为乾、坤、巽、坎、离、艮、兑、震,依《归藏》之理交相生衍,取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八相幻化天地万象,天地万物,皆归藏于其间,与周流六虚功有异曲同工之妙。

    谷神通得知太玄练会周流六虚功并给谷缜种下一粒种子后,便将这同样呼和易经至理的绝世剑法交给了太玄,毕竟爱子重先生。

    太玄正在这感悟“归藏剑”,忽然谷缜走了出来,说道:“师父,按照现在的速度,估计今天就能寻到“潜龙”了。”

    太玄闻言忙起身,向着谷缜所指方向看去,只见不远处一座岛上草木茂盛,郁郁葱笼,四面环绕蔚蓝海水的岛屿孤独伫立,别无依傍,乍一瞧,就如镶嵌在蓝水晶上的一块翠绿宝石,鲜亮夺目,映日生辉,正是“潜龙”所在。

    原来太玄思及这个世界上最最富足武道至理的东西不是别的便是这“潜龙”,而距论道灭神又时间还早,于是便按记忆中的龟铭、马影、鲸踪、猿斗尾、蛇窟几条线索前来海外寻找“潜龙”,得谷缜财神之力,终于于今日到了“潜龙”所在。

    师徒众人按照线索上了小岛,轰开了石壁,露出一扇圆形石门,一路向下一座轩敞大厅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大厅中有东西沸沸作响,那是一座十丈见方的圆形水池,石堤分隔左右,势如太极,左右二池,池水忽涨忽落,交替结冰沸腾,怪声响时,左池水涨,右池亏落,左池结冰,右池水沸,沉寂之后,即又反之,一变为右多左少,右冰左沸,这般循环交替,永无休止,水汽氤氲,池边铭文以篆书雕刻三字:阴阳池,下方又以隶体刻下四行十二字:池水竭,潜龙死,池水活,万物敌。

    太玄笑道:“就是此物了。谷缜,你去找找花晓霜留下的资料,看是否有最完整的“黑天书”,为师要参悟这“潜龙”。”

    谷缜和陆渐等人退下去寻找资料,只留太玄一人在此。

    太玄在一旁箱子中找到《驭龙策》,其中写道:潜龙浑圆如球,通身四百九十二窍,一百二十八脉,一入口,六十四机关。操纵之法颇为繁复,一旦有错,必然指东打西,指南扫北,惹来莫大灾祸。有七态:静,守,行,惊,伤,破,灭。威力依次递增,灭态威力最强,但没试过,仅至破态,毁灭三岛。

    太玄思忖道:人体的所有的窍穴开发之后,共有四百六十四个,正合周天三百六十五加九九之数,经脉也不过是奇经八脉,十二正经双脉,共计三十二条经脉;而“黑天书”所载隐脉,也不过是三垣二十八宿,共计三十一条经脉;而这个潜龙却有四百九十二窍,一百二十八脉!

    潜龙穴窍数量比人身要多二十八个,经脉正合八卦交纽之数,比人身多六十五条,这“潜龙”符合宇宙天象,穴窍自然是全的,俗话又说“天地大宇宙,人身小宇宙”,莫非我们所知道的人身经脉穴窍不全么?

    太玄思及此处欣喜若狂,纵身一跃飞到“潜龙”之上,凌空虚坐,下丹田中太极阴阳八卦图转动,阴阳真元勾连阴阳池,八劲交合联动“潜龙”穴窍,好生参悟感受······

    太玄脑海中元丹不断震动,各种经藏典籍,大道至理不断涌动,潜龙运行奥秘不断闪过,将一切蕴含的天道至理武学奥妙显现在太玄面前······

    约莫十来天,太玄一动不动的参悟着这些妙理,终于在第十四天,太玄借这“潜龙”终于将人身所隐藏的二十八个穴窍找到,更明白这人身所差的六十五条经脉乃是分支小脉,几不足见,虽明悟位置可短时内难以有大进展,但是对自身所学却万道归一,凝聚为一体,和谐无比,再也无一丝瑕弊,丹田中真元时而化为混元,时而化为太极阴阳,时而化为八卦八相,玄妙无比。

    了悟这“潜龙”之后,太玄等人便赶着动身回去,刚刚赶回北京城,便是九月初七了,险些错过决战。

    九月七日,重阳之期将近,一个登高望远,悼念先人的节日。只是顺天府北京城中今年这个节日却不同往日。

    原来难分天下第一的两大高手西城城主万归藏和东岛岛王谷神通在紫禁之巅决战,传说更有一个不在他二人之下的太玄道人也会降临,于是无数江湖中人纷纷赶到了北京城,将这京畿所在顺天府搞得乌烟瘴气。

    西苑之中,一个身穿紫金道袍之人坐在一张太师椅上,雷霆之怒朝着一个跪在地下的胖乎乎的老人身上。

    却听那身穿紫金道袍之人吼道:“严嵩,我问你这内阁首辅怎么当的,这京城之中竟然有这么多乱七八糟的刁民,个个手持兵器,他们想干什么?造反吗?你身为大明宰辅,何其失职?还说四海升平,这人都带着兵器到京畿之地了!那要是时事不济是不是朕的头颅都要被人斩了!”

    地上跪服那人不是别人,正是大明帝国首辅严嵩,平日里这权倾天下的严首辅却汗透中衣,回道:“真君,臣不敢欺瞒圣君视听,蒙真君之英明神武,祖宗之千秋功德,神灵之光照庇佑,大明朝的确国富民安,四海升平,此时这京城之中遍布闲杂人等不是因为大明朝别的,乃是因为三个江湖中人胆大妄为,竟约定到紫禁城中决斗。”

    “老臣已命神机营并两卫等军队在京城中四处搜寻,将这些乱臣贼子全都捉拿归案,只是一时还未捉拿到,此事陆指挥使更清楚。”

    一旁站着的一个身穿蟒袍的中年男子忙出列奏报道:“帝君,中堂此言属实,且据臣所知,这几人还和我大明天家颇有渊源。”

第十九章 明悟潜龙于西极之海 论道灭神于紫禁之巅(二)() 
嘉靖皇帝疑道:“哦?与我天家颇有渊源?此话怎讲!文明,你速速与我道来。”

    陆炳道:“这次妄图前来紫禁城决斗的三人一人出自东岛,名为谷神通,昔年太祖皇帝未发迹前便投于韩山童军中,这韩山童便出自东岛,此外还有徐寿辉、彭莹玉、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明玉珍等都是东岛弟子。”

    “另一人乃是西城城主,西城乃是当年辅佐太祖皇帝得天下,后却妄图“抑儒术,限皇权”成为叛逆的梁思禽所创,此人名为万归藏,正是思禽贼子的传人。”

    “至于另一人,臣多方查访,据应天府中锦衣卫所报,此人乃是一名道士,号为太玄,第一次出现在应天府玄武湖,据在场所见之人皆称他乃是随着一道白光破空而降的,此外全然查不到此人任何过去,当真乃是一名道家高人。”

    嘉靖皇帝听闻陆炳言及谷神通万归藏本来怒自心头起,火向胆边生,正欲发作,却听得太玄的消息,立时平息雷霆之怒,一下站起身来,喜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至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