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帝国与文明-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另外两个渠道”。

    “一个是继续向欧洲商人购买,并且尽可能快的招募工匠开始我们自己铸造火炮。另外嘛就是向附近拥有铸炮能力的国家购买,甚至是直接劫掠来铸造大炮的工匠和作坊。”老头言语间轻描淡写。

    已经听了半天的唐业也不想在此处讨论太久,毕竟只是坐在这里讨论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

    于是,他敲了敲桌面,道:“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谁都知道所以,这三个渠道都要试试。不过分头负责吧!”。

    “欧洲人那边,在望海城里给这些商人一些定居的权利,鼓励商业——就交给学宁和天心负责。张雷、阿杰,你们以前一个是警察,一个是黑帮杀手。经常和类似的人物打交道,与海盗谈的就交给你们负责。至于最后向周边的国家购买嘛派几艘船去日本、朝鲜还有女真那边看看。东亚这一块也只有他们有可能有了。”。

第169章:朝鲜() 
朝鲜,汉城。

    自古以来的朝鲜王国都城,意为“汉人统治之城”。

    作为自古以来华夏王朝的惯例邦属国,到了后世的清代,在朝鲜国旗下方更是会多出四个大字“大清国属”。

    在更加后世的未来,当清末,整个华夏大地在满清奴隶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愈加腐朽堕落,最终被八国联军狠狠打脸多次,甚至连日本人都能上来肚子蹂躏多次,整个清朝政府软弱无能的面目才会使得朝鲜当中逐渐出现了一大批亲日派朝鲜人,而对着日本逐渐的强大和清朝的衰落,朝鲜将彻底与中国划清界限。

    当然,这些亲日派的朝鲜人可能大部分都并不明白中国和日本的区别至少,作为中国的番邦属国上千年来,只要朝鲜自身不反叛的情况下,中国历代王朝都没有想要吞并灭亡朝鲜的想法。

    而日本人仅仅是崛起了几十年便兴起了巨大的野心,历史上便是无数次想要吞并朝鲜,让自己的民族占领亚洲大陆。

    时光轮转

    很快,亲日派的朝鲜人自己亲手埋下的祸根便在日本从朝鲜进一步掠夺到大量好处之后爆发了出来。

    狼子野心的日本人一步步吞并了朝鲜。

    奴役、压迫、屠杀、分化

    直到二战结束,朝鲜人才在美国人想要制衡亚洲局势的情况下获得了“独立”,可笑的却是换取美国帮助发展的代价却是长久的失去了对军队的领导指挥权利——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战时的军队指挥权竟然属于另外一个国家。

    这是多么荒谬的事情啊!

    也正是因为如此种种事情,朝鲜人变得更加敏感,在未来2021世纪那个民族、国家思潮狂涌的年代里逐渐形成了一种小有畸形的民族心态即:这是我们的,那是我们的,我们还要去远方看看什么还是我们的思密达!

    殊不知这种可笑的又政府主导的为了建立更多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教育其实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笑话。

    当然了,有些地方这个东北亚的小国做的还是不错的。

    例如,将一种以前根本不存在,靠着剽窃拼凑出来的武术,穿着经过改造包装过的日本道服愣是推广到了全世界,并且一举成为奥运会项目和民族国粹。风头盖过了空手道、柔道、庞大璀璨的中国武术、以及各国实战、养身都是远远高过跆拳道的真正功夫。

    另外,这种持续的教育宣传之下,这个小国依托于美国体系内的经济发展也是值得一提的。

    再不考虑大部分老百姓主食为泡菜、大酱汤,吃顿五花肉都惊喜的要死还是从中国日本进口的情况下单看三星这样的大公司财阀和各种学自tvb的电视剧、培训班制度并且发扬光大的本事还是值得夸赞的。

    当然这一切都是后话了。

    如今,在天启年间的汉城,这里的朝鲜人还和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人一样,保持着相对于未来平和、宁静了许多倍的内心。

    事实上,在这个时代,除了开始了大航海时代的欧洲人愈加浮躁之外,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社会氛围都相对的宁和一些。

    没有丰富的娱乐,没有满足后欲望无尽的物质生活也没有伴随工业隆隆之声而来的各种思潮。

    大部分国家还处于一个吃饱饭——赚点钱——生活的更好,这样一个简单的生存需求当中。

    汉城也是如此。

    当夜幕降临,没有电气化时代后的璀璨灯光和从卫星照片上看起来郝若繁星的人造光芒的璀璨。

    整个汉城陷入了一片黑暗和宁静当中。

    偶尔从民居院落中传出的几声狗叫、偶尔一些更夫敲打更锣,粗哑着嗓子的声音从街道上传来

    然而,这样的宁静突然被一支船队所打破。

    早些时辰,暮色刚刚降临之时,一支船首船尾打着照明煤油灯的船队出现在仁川码头。在了解情况之后,地方官和卫戍士兵很快便派遣信使快马赶往汉城通报此事。

    毕竟,这支船队规模不小,而且在进港之后,打着一个国家使团的旗号,这等国家大事自然不容一个小小的地方官吏多做耽搁

    于是,这支船队上派出的一队人马只在当地驿站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便被赶回的信使带往汉城。

    当天傍晚,这支由波斯人、希腊人、中国人和几名矮人、几名黑暗精灵组成的古怪使者团正式与朝鲜朝廷进行了接触。

    对于这支突如其来的外国使团,朝鲜朝廷原本根本弄不明白这个莫名其妙的政权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然而,当双方进行沟通之后,这些夷人竟然是攻占了部分大明朝领土的海外夷人的消息顿时令朝鲜震恐。

    如果不是早在8年前,也就是1619年,明朝在讨伐后金**哈赤的战争中失败,损兵折将再也无力北顾的话。

    朝鲜绝对会是连忙叫人拿下这些胆敢与“****上国”作对的番邦土著的!

    而如今呢?

    有着后金当年萨尔浒击败明朝的事例在前。

    明朝对北方的影响力已经渐弱。

    加上居住在鸭绿江沿岸的女真部落经常性的劫掠,这份压力对于朝鲜王朝已经相当之大了。

    而如今,朝鲜内政更是因为去年西人党推翻了光海君,拥立仁祖上位,朝野上下难免还有些不稳。

    因此,在这个关键点上,朝鲜从国君到大臣对于内外平衡都相当的谨慎。

    在双方交流的最初,唐业所排出的使者们便提到了有大批粮食想要与朝鲜交易枪炮、工匠的意愿。

    并且他们还长期稳固的占领了一大片明朝领土——这无疑说明了这些夷人拥有着不弱的军力。

    对于国内不稳的朝鲜政府来说,一个能带来大量廉价粮食的贸易伙伴无疑对于国君这一派势力的稳固有着很大的好处。

    加上对方隐隐透露出的强横军事力量所以,第一次会谈中朝鲜人并没有急着达成协议,更是没有草率的拿下这些使者,已防明廷不满。

第170章:朝鲜内议() 
“殿下,万万不能与这帮夷人做交易啊!”一名身穿绛袍的白发老臣俯首劝诫到。

    此人在朝廷当中为官多年,又是一户豪门世家,此言一出顿时引起许多人的附和之声。

    然而,坐在屏风前的仁宗绫阳君却是不为所动,一副沉思的模样。

    眼见这位年轻的国君如此表现,一些善于见风使舵的大臣便立刻纷纷进言

    “殿下,臣到是认为与这些番邦之人交易也未尝不可!”一名身穿绿色官服的四十多岁的瘦小官员突然说道。

    “哦?说说看?”坐在位置上的仁宗饶有兴致的说道。

    这位官员眼见自己摸准了国君的想法,不由的喜上眉梢,赶忙说道:“殿下,这自古以来,往来贸易便是常态。以我之富余换取短缺之物更是利国之事我朝初立,正是需要贸易填充府库之时为何仅仅是为了顾虑明国的想法而放弃如此有利之事?”。

    “混账!”话音刚落,一名老臣便跳出来大骂一声。

    随后,之前说话那位重臣立刻斥责道:“我朝鲜自古便仰慕学习****文化,儒家经典亦也培养出无数大儒贤者!岂能做出这等背弃宗主、见利忘义之事?如果背弃大明,岂不是和那对胡人鞑子卑躬屈膝的光海君一样了?!”。

    此言一出,原本纠结犹豫的等着看仁宗脸色发言,好博取政治资本的众多朝臣顿时一片哗然。

    因为这老臣说的正是两年前被推翻的光海君的事例。

    在八年前,明朝讨伐后金**哈赤,当时朝鲜作为属国又临近东北,自然也点兵一万至富察之野协助。

    结果明军却在萨尔浒大败!一役便是死伤无数,精锐丧尽!并且展露出了女真人强悍的战争实力。

    于是,吓破了胆的朝鲜国君光海君顿时对女真畏惧无比,也不顾朝臣民间的反对,在明朝和后金两者之间游移不定,中立退缩,这一点顿时引起了长久以来受到儒家文化影响极深的士族贵族阶级的不满。

    这才有了后来西人党推翻光海君,拥立如今的仁宗的事情。

    这个时代的朝鲜可不是后世,成了美国人的小弟。

    在此时的亚洲,甚至世界范围内,东方****的影响力也是十分巨大的即便是开始了大航海时代,在对外战争中逐渐在火器和舰船上领先了的欧洲人对于此时的大明也是心怀畏惧的。

    在亚洲这里,许多受到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更是对华夏文化倾慕不已。

    历史上,除了华夏自己腐朽堕落的实在不堪之外,大部分时期,朝鲜对于华夏宗主的忠诚度还算不错的。

    如今,这位老臣话说到了这个份上。

    其实就是提醒仁宗不要重蹈了光海君的覆辙,失了民心后政权不稳。

    能隐忍多年,经历政变继位的仁宗自然也不是庸碌之人,一听便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和风险。

    于是立刻宽慰众人:“诸位爱卿,孤是绝不会做出那背弃信义之事的!”。

    旋即,他却话锋一转,将自己心中的考虑和担忧说了出来,却是今年刚刚结束的一件大事:“本王也不想和这些与大明有芥蒂的夷人做交易只是这几年大小旱涝不断,各地粮食短缺已不是新闻。加上早些时候叛贼李适作乱,虽然诸位忠勇,三日平叛,并且将叛将李适斩杀。但此人同党韩润、郑梅等人可是逃过江去,跑到了鞑子那里”。

    说道这里,仁宗停了停,让众人消化一番后才继续说到。

    “如今我朝鲜缺少粮食,民间不稳。那李适余孽又跑到鞑子那里明显有借兵反戈的意图。如果我们不做准备怕是那些逆贼可能会倒行逆施,引狼入室之险啊!”。

    如果说之前那位德高望重,在士族和贵族两方面都威望不浅的老臣的话是手雷的话那么此时仁宗的话便像是鱼雷!

    顿时轰的室内众人一阵眩晕!

    的确

    作为政变上位的朝廷,朝中大部分人还是相当有警惕性的。特别是今年早些时候将军李适叛乱。

    虽然只持续了三天便被镇压,但此事却是给上台一年多,稍有懈怠的众人敲了一记警钟!

    那李适的同党韩润、郑梅的逃亡更是不少人的一块心病。

    毕竟虽然此时朝鲜号称有数十万大军,人口也远多于女真人,但对方毕竟是常年在白山黑水间渔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