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帝国与文明-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那些钝刀便会落在他们的后颈上

    在他们挣脱开那些死死抓住他们长发的手之前便已经被人剁断了后颈的肌肉甚至颈椎

    当他们死掉,鲜少有人会注意到这些死相憋屈的士兵的双手往往已经深深的扣进了地面的泥土当中

    指甲甚至已经大多崩断,碎裂在了深深的抓痕中

第130章:大局变化() 
。明军大败于清河县,被白莲教主力于一战击垮,此后整个战局便是一片糜烂

    失去了主力的明军在短期内再也没有雨白莲教主力决战的本钱,而朝野上下的一片混乱和党派间的互相攻讦也让庞大的大明王朝反应更显迟缓无力

    正当大明朝廷颓势尽显的当头,白莲教一方却是迅速扩张,借着这一战大胜的煊赫威势大肆扩张,一路横扫大半个北直隶,掳掠了大量粮食物资,裹挟了数十万青壮而也正是因为在这一战中收获的大量军械物资,这也给白莲教的大扩军提供了充足的武器被服的基础

    在明军主力大败的背景下,尽管大明的大多数地区还算稳定,但因为山东和北直隶大部地区的相继沦陷,京师一带还是陷入了巨大的恐慌当中

    在混乱的时候,平民百姓是看不到全局的——不要说这个只能靠“传言”的落后时代,就算是在未来大部分时候,普通人在战争这类整体混乱的大局中也是十分盲目的

    信息的闭塞以讹传讹受到误导夸张的传言还包括官府本身的冷漠与欺骗等让民心更加动摇的举动都让如今整个大明北方特别是人口最为密集,甚至相当于附近地区总和的běi jing城内的百姓感觉到了巨大的恐惧

    虽然因为各地衙门在街上严苛的管控而暂时没有发生乱子,但这并不能阻挡人们心中的疑惑和恐惧!

    这是怎么?前些年闹匪患,刚剿下些风头,这边女真鞑子就打了进来!这狗鞑子杀烧抢掠无恶不作,好不容易等到他们走了,这边山东的白莲教又造了反!结果朝廷大军还不堪一击!几个月的功夫便从最初的星星之火发展成了燎原之势!

    本想着这次各地勤王大军共同围剿之下能够一举定下乾坤让人万没想到,这大军却是在一夕之间被对方宰了个干干净净!

    这些本来被说成了妖人作乱的白莲教却是趁势而起,带着大胜官军的煊赫之势横扫北直隶!

    之前不还是有人说这白莲教不过是土鸡瓦狗么?

    那如今朝廷大军被土鸡瓦狗打了个稀烂——难道朝廷大军连土鸡瓦狗都不算?

    而对于除了běi jing城外的其他县城之内的普通人来说朝廷大军是不是土鸡瓦狗他们不知道

    但他们可是亲眼见证了这些城墙在白莲教火炮下可真是如同泥捏的一般!

    白莲军在缴获了大量明军的火炮之后,原本在高大城墙下束手无策的局面顿时逆转

    在这种关键时刻,白莲教主徐鸿儒并没有贪恋武力,将所有火炮归为己有反而是按照每个香的兵力多寡而划分下去

    平均下来,几乎每个香都能分上七八门火炮

    有了这些东西,加上席卷北直隶后猛增数倍的兵力,攻城略地这些在之前看来十分困难的事情顿时轻松了起来

    风和煦的吹拂着墙头的旗子,虽然这大明龙旗早已经脏兮兮的明显很久未洗过了

    捕头宋老三扶着县城城头的一段土黄sè的女墙向城外观望着而在他身边的这段城墙上还挤着许多捕快卫所兵甚至是从城中强行抓来的青壮百姓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城外

    因为在那里,一支白莲教的军队正打算攻城

    这支军队并不陌生,事实上这些人正是本地造反的一支白莲分支,从一年多前徐鸿儒造反开始便揭竿而起,席卷了这县城周围的许多乡镇,最终滚雪球一般的发展成了如今这种人数足足上万的规模

    不过,托这道修了两百多年的城墙的福——这帮白莲教的教匪虽然人多势众,但去年的几次攻城却都被击退

    如果说围城,派的人少了,肯定是看不住这躲进县城之内的足足两千兵丁派的人多了,显然这一年就不用做别的了

    当地这一支白莲奈何不了县城,长久以来这攻城自然是愈加少了起来

    最后一个冬天竟然都只是派遣少量探马在四周巡弋,观察县城的状况,截杀信差罢了

    而如今,当城外上万大军重新集结,扛起云梯竟然再次做出一番想要攻城的样子显然引起了县城内的紧张

    士兵上墙,家家闭户,甚至连城中的青壮年百姓也发动了起来,一股脑的给拉到的城头准备迎敌

    本以为这次白莲教还会是以稀稀拉拉的弓箭和几发冷枪向城头打一阵子,然后其他士兵扛着笨重的木梯往城头上搭,靠着这种笨办法继续攻城

    但这次显然与众人想象的不同

    白莲教在城外排列好阵型队伍,所有长长短短的云梯被排列在阵型前方宋老三注意到这一次他们的阵型变的更整齐了

    话说回来上次这些教匪也没有什么阵型无非是乱哄哄的聚在一起罢了而这次,他们虽然不够整齐,但却也是泾渭分明的分成了三个方阵

    看到这些白莲教匪开始严格起来的阵型,宋老三不禁将目光投向了一旁跟他一样趴在城头上傻看,毫无章法的卫所大兵心里不由的产生了一种荒谬的想法:如果这帮人对调了衣服,反倒是城外这些教匪更像是军队?

    这边正想着,城下的白莲军却是将三辆蒙着帐篷布的大车推了出来

    每一辆车都有七八个人连推带拉,虽然动作不慢,但也能看出这车上的东西不轻

    宋老三不禁有些疑惑,眯缝起了眼睛,想要看看车上拉的是什么东西

    而就在这时,城外的白莲教士兵也揭开了蒙在木车上的篷布

    哗

    城头顿时响起了一片不敢置信的哗然之声!

    本就jing力集中看着这三辆大车的宋老三更是在看清那事物的瞬间不由自主的倒吸了一口凉气!

    三辆以粗厚结实的木料打造的看上去颇为笨重的打车上,在早已经固定好的位置中,三口黑沉沉的jing铁大炮就那般冲着城墙,比拳头还要粗的炮口黑洞洞的看的人心慌

    “我滴个亲娘咧!这可是大炮啊这仗还怎么打?我要下去!”青壮的人群里传来阵阵抗议

    面对这黑洞洞的炮口,就算大部分人根本没见过真正开炮的样子但至少也听过一些关于火炮的威力的故事?

    本就对守城不情愿的青壮们顿时打起了退堂鼓

第131章:火炮与城池() 
。cāo作这三门火炮的并不是白莲教自己的士兵,而是五名明军炮手

    在那一场大战后被俘虏的炮手被徐鸿儒平均分配给各地白莲分支,以达到尽快让各地白莲分支军队掌握火炮cāo作的目的

    如果仅仅是旁观,这炮手的工作在许多人看来不过是填装夯实火药填装铅弹插入引线点火发shè这么简单的几步

    但实际上,真正经历过实践的人都知道这看似简单的炮手其实也不是谁都能担任的!

    一门火炮多重,遇到各种路况天气需要怎么运输比较方便快捷?

    在作战时,火药应该放多少?怎样调配?cháo湿了怎么办?用木杆夯实火药时需要怎样的力道?多少次?

    这都是一般新手根本无从得知的宝贵经验!

    而且在这个工业基础极差的时代里,火炮还汪在相当原始的状态没有jing准的瞄具复位等装置,想要打中目标很多时候靠的都是炮手的经验——炮口的角度火药的多少乃至于铅弹的重量等等因素

    因而,这些明军的火炮手在被俘虏之后虽然吃了一些苦头,但比起他们那些被杀死分尸的同僚们来说待遇却是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一些有远见的白莲高层更是趁势“招降”,以各种威逼利诱的手段将这些炮手直接纳入麾下,并且派遣了大量聪明伶俐的年轻士兵在一旁打下手,趁机旁观学习,为ri后扩大的炮兵部队做足了准备工作

    三门大炮就在这五名投向的前明军炮手和十多名年轻的白莲教徒的共同cāo作下完成了发shè准备

    “开炮!”一名年纪较大的明军炮手在仔细检查过大炮后大声命令道

    早已经准备就绪的士兵将引信点燃,短短的引信很快便燃粳在最后一点引信消失在火门处的短暂等待之后,三门火炮轰然响起

    轰——!轰轰——!

    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和炮口喷薄而出的浓重硝烟,在炮膛内经过火药气体和炮膛摩擦而瞬间变的炙热的铅弹呼啸着瞬间飞出上百米的距离

    在短暂的让人无法看清的速度下,这三颗铅质炮弹瞬间便跨越了大炮与城墙之间数百米的距离,狠狠的砸在了那一道多次将外敌阻拦于城外的城墙上

    铅是一种质地较软的金属

    之所以能成为炮弹的主要材料除了源于其价格可塑xing等因素外和其重量过人也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的

    在冶炼铸炮技术不足以无限制扩大口径的情况下,炮弹在同样体积下的重量也就意味着发挥出威力的多少

    以火药气体作为动力的大炮不是弓弩投石车,箭矢越轻,shè程越远更何况如果炮弹本身没有重量,就算打的再远也没有多少意义!

    因而,在未来,铅弹将是很长一段时间内火炮乃至火枪的主流,直到未来炮弹被改造为内部填装有火药的开花弹这才减少了对于铅的消耗

    即便是到了三四百年之后的现代社会,大部分子弹在外包的铜皮钢皮内部也依旧会以铅作为主要材料

    沉重而炽热的铅弹瞬间砸落在厚重结实的城墙上

    若是在平时,这铅并不比城砖和那些坚硬的条石更加坚硬但如今,在火炮的推动加速下,即便是人丢出的石块也有不错的杀伤力,更别说超过音速的沉重炮弹了!

    三发命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同样瞄准城门的情况下,这些明廷兵仗司制造的大炮的准头并不尽如人意

    两发砸在了城墙上,横着偏出城门至少几十米,一发可能是炮口略高,也可能是火药略多了一点,因而炮弹飞的较高,直接砸穿了城头的一个垛口

    那道与人齐胸高度,厚度达六七十厘米的青砖女墙被瞬间打穿,旁边的士兵在连炮弹对没有看到的情况下便被擦掉了小半边身子,垛口崩碎飞溅的碎石砖砾更是将一旁的十数人打的头破血流,惨叫声响成一片

    但这一下虽然给城头上的明军很大的心理震慑,但其他两发打在城墙上的炮弹却没有多大效果

    碎裂了两层城砖,对于这厚达数米中间还有夯土的城墙并没有大碍

    城头的明军守将似乎也看出了这一点,于是立刻吩咐大部分明军先下到城墙背后休息,只留下少部分明军还在城头jing戒

    同时,察觉到白莲教要轰开城门的企图后,也算是真正十年寒窗苦读坐上这个位子的县令也想起了在书中看到的一些桥段,于是立刻命令城内的青壮用沙土袋子和石块将城门后堵死封住

    如此举动虽然粗劣,但却瞬间让敌人用大炮轰开城门的威胁降到了最低

    城内一片忙碌,城外的白莲军却显得有些百无聊赖

    在这个时代里,火炮的装填速度简直慢的令人发指特别是这种仍然是世界主流的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