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帝国与文明-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渡过来,就是如同许多长寿朝代连续出现中兴之君或者盖世名臣、猛将一样对国运的进一步推动,从而延长了王朝的辉煌和寿命。

    渡不过来,便是国破家亡,进入烽火狼烟的乱世,群雄逐鹿。

    而大明的情况十分特殊。

    历经元蒙统治和明朝稍微宽松,但从根子上也依旧奉行儒家洗脑政策的长期熏陶和户籍等制度的禁锢,所以民间民智不旺。

    因此,当明朝大厦将倾之时,并未出现类似于秦末、汉末或者唐末之类群雄逐鹿,能人辈出的情况。

    所以,可以说明末值得一提的枭雄极少,与汉末三国那等百家、民间能人无数的璀璨时代完全不同。

    高迎祥有些资历,但运气和xing格都不算太好,中途被杀。

    李自成出身寒微不要紧,但却没有朱元璋这类人的智慧和心胸,得到天下也只能说大明朝廷腐朽不堪,因而失去天下也迅速无比。

    张献忠就是一个杀才加神经错乱,甭管屠空四川有多少是张献忠干的,有多少是满洲鞑子粉饰的罪行

    总之,张献忠这人才智极其有限,jing神还有毛病。

    这样一个大明,不灭亡简直没天理了!

    就说那满朝文武,有几个为国尽忠?有几个铁骨铮铮?最后崇祯煤山自缢,陪在身边的不是那些自小苦读四书五经,满口仁义道德家国天下的儒家“忠臣”,竟只是一个没什么大权的老太监。

    明末时期各种大臣出丑卖国的行为不胜枚举,由此可见,这整个大明不说一推就倒,实际上也只是个空壳子了。

    再说北边蒙古成吉思汗时期崛起的轰轰烈烈,可惜却后劲不长。

    残酷的将国民按照民族分为四等,血腥压迫奴役占绝大多数的汉人的结果虽然导致汉家文化严重断代但问题是作为整个帝国的统治者,元蒙面对一个烂摊子又当如何?

    不思融合进去,只知道隔离压迫。

    最终,蒙古人来的快,去的也快正如托尔斯泰所说:“蒙古人除了马粪什么也没有留下。”。

    一味的野蛮杀戮和残酷镇压,最终的结果便是蒙古人所建立的帝国一个个被推翻毁灭。好一点的,蒙古人逃回了草原,差一点在其他地区的甚至在反抗中被击败而全部灭族的分支也大有人在。

    在元末此起彼伏的反抗起义大cháo中,元蒙大军并非太过腐朽。毕竟短短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还没有让蒙古人太过弱小。

    而大量奴才和民间严酷的兵器管制也让起义军在初期的力量十分有限。

    但问题是

    今天早上,在小王庄扑灭了一场起义,中午浏阳河一股村民便上山筑起了山寨到了晚上,一个被逼迫的无路可走的可怜人便抱着蒙古兵同归于尽这样汪洋大海般的战争的结果最终只能是元蒙的筋疲力尽和逐渐消亡。

    一次跌倒像成吉思汗这样的一代枭雄就再未出现。

    四分五裂和高层生活的逐渐腐朽让元蒙诸虽然坐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家底,但却根本没有女真人的崛起意志!

    朝鲜——曾经也随着汉人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的学习而小小的强过一段时间。甚至曾有过冲出半岛的想法和野心。

    但荒蛮的东北老林和严酷的自然环境拖慢了其拓展的步伐,随后,一两代的进取之后便是长长的固守。

    当然,好处也同样明显——守着半岛的地形和周边诸族不太一样的语言体系。倒是没有被某些森林里的部落频繁侵扰。

    周边三大势力均是历史最低谷时期这女真人的环境简直是得天独厚,无论是向朝鲜半岛、向蒙古草原还是向南入关简直路路畅通!

    试问如果女真人崛起在北边是匈奴大单于冒顿、旁边有天骄成吉思汗、燕京是杀才朱元璋、蜀地有诸葛亮五虎将辅佐刘备秦地大秦帝国正在崛起中原赵武灵王胡服骑shè你丫还打个屁啊!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意yin歪歪。

    在这个时代里,在**哈赤统一下的女真诸部此时正是这个时代最为强大、最为锐意进取的军事集团!

    燕京城上,暮气沉沉的帝国士兵只能心怀戒惧,毫无信念的看着城外不断呼啸着策马奔过的女真探子和更远处那黑压压一片,似乎看不到头尾的大军缓缓而过

    突然!

    一名女真骑士猛抽了几下胯下的战马,向着燕京城的城门直冲而来!战马从匀速迅速转变为狂奔状态的声势立刻便引起了城头士兵的jing觉和惊慌。

    许多原本在城门楼内的藏兵洞中休息的士兵迅速沿着巨大的城门楼后两侧的缓台和斜坡向着城头压了上来。

    一些火铳兵更是紧张的点燃了火绳,随时准备shè击。

    不过,当看清这只是一骑之后,到是没有人会觉得女真人会靠这一名骑兵攻城。

    果然,这名骑兵在城门外数百步便调转马头,从城墙外划过一道弧线准备绕开

    然而,当他策马跑到弧线的最顶端——也就是最为接近城门的时候,这名女真骑士抄起弓箭,在马上扭腰向着燕京城门瞬间将那一看便知力道极大的强弓拉了个对满!一根弓弦几乎已经拉到了耳朵处!

    嗖——!!!

    一道箭矢发出尖利的破空之声直shè城门!

第48章:趁势发展() 
如此尖利的声音显然并非箭矢本身的声音,而是这支箭矢顶部明显装有骨质或者木质的鸣镝。

    这种有进风口和坡度的小东西在箭矢高速飞行中摩擦空气就会发出各种尖锐的声音。而这名女真骑兵使用的是劲道极强的强弓,全力以赴之下自然声音极为尖锐刺耳!

    咄——!!!

    这支鸣镝箭瞬间便越过了城墙,狠狠的扎在了城门楼顶部一处木质的柱子上。

    虽然因为距离过远而仅仅是钉在表面,随手便可以拔出下来但这突然袭击对于明军的挑衅意味显然明显无比。

    守城的明军将领脸sè铁青——这是**裸的打脸啊!

    “还击!还击!开枪!给我杀了他!”城头军官怒气冲冲的吼声响起时,城外的女真骑兵已经一步未停的策马迅速远离城墙。

    不过,火铳的shè程终究是比弓箭更远,在其完全跑出安全距离之前城头的鸟铳还是稀稀落落的响了起来。

    这名女真士兵能被派出来挑衅,显然也算得上是女真兵中较为jing锐的老资格了。不用听到枪响,策马狂奔的他早已经紧紧的贴在了马背上,除了偶尔扬起打马的手臂外几乎没有任何部位会高出马背。

    加上这个时代没有膛线的步枪让人蛋疼的jing准度,这名女真骑兵有惊无险的脱离了明军火铳的shè击范围。

    而城头的大炮显然不可能为了打一名骑兵而开炮。城上的明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名女真骑兵挑衅后安然离去。

    女真大军绕过关锦防线,突入关内后迅速改变战术,主要兵力集中一路保护押送物资,稳如泰山。而大部分其他各部女真大军则以一万骑一队的规模向着四面八方订立好的目标地区扑去!

    一时间整个南北直隶甚至包括山东部分地区都遭到了女真铁骑的攻击。一些不算坚固的城市惨遭破城,而那些乡野当中的沿途村庄则几乎全部遭到了毁灭

    各地明军要么势单力孤,面对上万铁骑根本无力阻挡,要么畏战不出,龟缩在城池之内不敢出击迎敌。

    以燕京为中心,大明朝廷在北方的控制力迅速收缩到了各大城池内部。偌大的人口众多的农村地区全部几乎处于被放弃的状态

    在这场原本不存在的战争中,大明朝廷的控制力就如同大海上的一座座孤岛。迅速被削弱至最低点!

    而这对于唐业来说却是一个大好的时机!

    在刚刚运转起来的细作系统将消息传递回来之初,唐业便召集众人分析在这场剧变中的危险与机遇。

    根据分析,虽然女真人的入侵会带来一定威胁但其却也隐含着一些有利的好处。

    例如,官府将兵力收缩在城池之内,外面的各村几乎处于自我防卫的抛弃状态这种离心离德的举动显然会让民心涣散。

    而对于唐业这等正需要人口和发展机遇的人来说在面对女真铁骑威胁的危险中,这同样也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契机。

    而根据几人的推测女真人虽然这番大举进攻必然会屠杀掳掠大量的百姓,但对于在滕县这等较远的地区,从战略安全的角度和古代行军的速度上来看应该是不会倾注太大的力量。

    而少数几百甚至一两千女真骑兵虽然不好对付,但却也吃不下如今有八个村庄规模,上万军队的他们。

    更何况如今在山东闹的轰轰烈烈的白莲教可也不是吃素的。要是女真人真的打来,这帮多半盘踞在农村的白莲教哪里还能置身事外?

    当然这种将自身命运寄托在别人的行为上的想法在商谈上虽然出现了几次,但很快便被几人共同舍弃了。

    无论是王宝这样一个从底层打拼出来的**枭雄还是张雷、庄士敦这等心思缜密、心xing成熟老练的人都不可能做出这种蠢事。

    很快,在这段时间以来重新积蓄了许多力量的唐业再次专门针对这眼前的局势而开始了新一轮的大建设!

    最近,滕县附近的居民发现在汶河两岸不知何时起,两座隔江相望的大型堡垒出现在两座高坡之上。

    堡子很大,根据各村一些见过官府修建堡垒的老人回忆像这样规模的堡垒最少也要动用数千人干上一整个夏天才能将将完工。

    而这两座堡子却是在持续了三天两夜的浓雾散去之后便伫立在那里了。

    很快,附近各村的居民便发现大批的士兵入驻了这两座规模形制一样的堡垒。足有四五千人的模样。

    正当村民们疑神疑鬼的不知道这些人的来历之时,征兵换田的告示很快便出现在了每一个村庄的手中。

    这就如同向平静的水潭当中丢下一颗石头!顿时砸破了持续已久的宁静!

    谁不知道那天父教神田的事情?

    七ri一收!每次上百斤!

    那一亩地简直顶上平时几十亩地啊!

    只要家里有一个当兵吃粮的,也就意味着全家可以靠着神田过上富足的生活!今年在过年时也就能去大大方方的扯上一些布,该家人置办上一身新衣!不但过年过节时可以大吃鱼肉,就是平ri里也能见到许多油水了!

    当!

    怎么不当?!

    有些家里孩子多的,甚至一家四五个男丁只留一两人在家伺候神田!剩下的全家参军!

    唐业放开了神田的数量控制。

    在这种“民以食为天”的时代里神田的诱惑力简直所向披靡!在此推动之下,多地同时进行不到半个月的征兵之后,三万士兵便陆陆续续的开始了训练。而就这,许多远方的村子得知信息后还携家带口的前来参军呢!

    眼下大敌在外,唐业也不好将这些潜在的兵员放弃甚至是推到大明朝廷那边。所以也同样是来者不拒。

    只不过,为了安全和来回路程的考虑,这些远离本地八十里外以上的村庄所兑换的神田也只能在本地兑换。

    不过,唐业承诺只要其家人搬迁到此地,便处于天父教的庇护之下,不会在ri后遭到官府的追查和抓捕。

    在这等诱惑之下很快附近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