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杀手玄七-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尧干脆下令大军稍稍向着两翼让开,待得匈奴骑兵冲入之后,各种兵刃伸出,或人或马,都是轰然倒地。四万大军围住两千多匈奴兵,活生生的以压倒性的人数,不断的收割着匈奴兵的性命。往往一个匈奴兵手上长枪刺出一半,已是有无数的长枪洞穿了匈奴兵的身体。半个时辰之后,三千匈奴骑兵尽数被屠灭,赫连术也是死在乱军之中。

    攻取上党的战斗一直持续到中午,一万五匈奴守军能够逃出城去的连一成都不到。玄七大军却也是付出了四千多的伤亡,方才拿下了上党。上党背靠太行山,哪怕是守不住也可以退上太行山,玄七当即决定将上党作为抵挡赫连银山的第一道防线。

    在给高尧留下五万大军和一万太行山群雄后,玄七率领大军继续北上,连续取下屯留、襄垣、武乡、榆社、太谷诸县,兵逼汾河边的太原城。

第九十三章 局势突变() 
太原城位于汾水之滨,太行山和吕梁山两山夹峙之间,易守难攻,向为兵家必争之地。守将万骑长元昊被称为匈奴第一勇士,为人骁勇善战,城中有两万守军。赫连银山用元昊守住太原,自是因为太原乃是北上南下的重要城市,进可攻退可守。只要元昊不冒然出战,想要攻取太原城,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玄七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元昊果然是闭门不出,对于城下的叫骂干脆充耳不闻。而只要玄七大军敢于太过靠近,迎接的必然是密集的箭雨。一向善于骑射的匈奴兵,如果真正的与天朝大军对射,却是要稍稍占据上风的。

    玄七与太行群雄商议过后,都认为想要正面攻取太原,颇为困难,除非大军不顾伤亡,用将士的性命不断攻城。而太原城早就在玄七到来之前,就与四门紧闭,连水门都已紧紧关闭,能够混入太原城中的群雄不过数十人,根本无法起到太大的作用。想要夺取城门,这数十人恐怕还未冲到城门,就会被乱箭射死了。

    最终,玄七决定先让将士们搜集船只,做出一副要强攻水门的样子,尽量的将城中的守军吸引到水门方向。同时,玄七下令让三万太行山群雄,连同范齐的五万大军,星夜取下阳曲县城,兵逼太原,让太原守军首尾不能相顾,尽量分散太原守军的兵力。

    而在此同时,远在六安的高兴书也是送来捷报。李行大军兵分两路,一路已是取下滁州,转而向西,开始进攻庐州;另一路则从水路出发,于长江北上,经巢湖兵逼庐州;玄七留在六安的大军也开赴庐州城下,与李行大军对庐州进行了合围。渤海国元帅戴进,干脆放弃庐州,已是领兵退到淮河以北。

    夺取了庐州之后,李行大军开始全面东进,连取扬子、扬州两地。越王李丁、吴王李涵、齐王李淦、闽王李成各率所部,北渡长江。在与李行大军、洪王李敏大军汇合后,已是连取海宁、海安、如皋、静海。新罗元帅朴不拘只得沿着运河北上,退守淮阴、盐城一带。

    而豫王李淳、汉王李肃、湘王李青、蜀王李乾已是收复了赫连银山放弃的湖北、河南的大部分失地,沿着黄河以南的洛阳、开封一带,形成了防线。赫连银山主动放弃中原,只留下五万大军沿着芮州、新乡一带驻防,阻住天朝大军的北上。

    而最让玄七感到愤怒的是,诚亲王李成业让其子李远,率领着三十万大军,其中还有二十万骑兵,已是从京城出发。李远大军东渡黄河,北上临汾,十万大军翻过太岳山脉,竟是在上党以南百里处与赫连银山的匈奴大军汇合。余下的二十万大军则是沿着汾河北上,意欲将玄七大军围在太原城下。

    之前的诸王之乱,玄七尚还懒得理会。因为诸王的相争,最多造成大量的百姓为躲避战乱而迁移,大军过境,并不会发生屠戮百姓的事情。而李成业下令打开雁门关,让匈奴大军得以南下,对中原大地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完全可以用赤地千里来形容。这一举动,李成业已是成了民族和国家的千古罪人了。

    而李成业竟然连最后的一丝廉耻都不顾,反而联合了匈奴大军,意欲围攻玄七大军,更是让玄七出离愤怒。玄七知道李远大军一到,自己夺取太原的机会更加渺茫了,更别说要在山西与赫连银山决战了。

    玄七当即下令,让高尧的五万大军马上退出上党,进入太行山。同时,李行也放弃了对太原的围攻,下令范齐全军退回五台山。玄七的十五万大军则干脆分散进入太行山、吕梁山和太岳山脉。在兵力完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玄七下令全军转变战术,开始对赫连银山和李远大军以袭扰为主,一触即收,不可恋战。

    安排好一切之后,玄七却是独自带着十万大军,翻越了吕梁山,开始进攻石州。同时玄七下令豫王李淳大军开始进逼潼关,蜀王李乾,兵出陇南,进逼秦州。

    玄七大军将石州围住,却是并不攻城,反而独自一人,策马来到了城门之前,高声让石州守军去请守备将军前来相见。石州守备将军却正是原本的镇北军中的总教习梁鸿烈,其实早就在城门楼内藏着,不敢出来面对自己曾经的统帅玄七。

    玄七单人独骑立于城下,久不见梁鸿烈来见,当即猜到梁鸿烈很有可能就在城墙之上,只是没脸来见自己而已。玄七当下也就不再客气,开始破口大骂,从梁鸿烈的列祖列宗开始骂起,直骂到梁鸿烈甘为李成业鹰犬,背叛民族与国家,与匈奴豺狼为伍,为害民族与百姓,简直是千古罪人,十恶不赦。

    城中守军有很大一部分原本就是镇守北疆的镇北军将士,被玄七骂得都是垂下头去,一言不发。梁鸿烈自在城门楼内,也是听得满脸通红,虽然自己至今并未真正做出有辱民族和国家之事,但李成业出兵合围玄七大军,已然成了民族罪人,自己既然在李成业麾下,玄七所言自己却是无法辩驳的。

    梁鸿烈长叹一声,终是下定了决心,下令守军打开城门,自己则是脱掉外衣,独自一人,效仿负荆请罪走出了城门。玄七看着跪在马前的梁鸿烈,却也不说话,只是下马将梁鸿烈扶了起来,亲自将梁鸿烈背上的荆条取了下来。梁鸿烈的背上,却已是被荆条割破了无数的伤口,足显其诚意。

    玄七硬是骂下了一座城池,顿时让大军的士气更为高涨。梁鸿烈为表诚意,更是表示愿意跟随玄七大军南下,一来可以帮忙劝降李成业的部分守将,二来也为光复大业出上一份力。

    玄七在留下一万守军驻守石州后,自是带着十万大军和石州的两万将士,沿着吕梁山南下。此后一路,倒是颇为顺利,大多数的守将都被玄七和梁鸿烈劝降,直到玄七大军西渡黄河,取下延安后,玄七大军的人数,已是增加到了十六万。

第九十四章 决战前夕() 
玄七大军拿下延安,李成业只得让李远率领大军回援,陈兵于北山南侧,严防玄七大军南下。赫连银山听到玄七出现在黄土高原之上,也是干脆率领大军西进,翻越了太岳山和吕梁山,追击玄七。

    高尧则是依照玄七的命令,带着大军和山西群雄,尾随赫连银山大军身后,不时进行着袭扰。而玄七干脆放弃南下,却是带着大军沿着北上西进,连下金明、洛源、华池三县。此后玄七大军一路西行,夺取原州之后,转而南下,与已经夺取秦州,翻越六盘山而来的蜀王李乾十万大军合围泾州。

    李成业与甘肃的联系再次被阻断,只能让李远率领十五万大军沿着泾河西进,驰援泾州。陇中守将陶清平,也奉命率领五万大军,东进六盘山。而赫连银山大军则一路不断受到高尧大军的袭扰,前进的速度极为缓慢,尚在华池县境内。

    玄七与蜀王大军合兵一处,却并不急着攻取泾州,反而下令封锁消息,让将士日夜在泾州以东二十几里外的泾河河谷开始筑起了拦河大坝。李远大军一路西行,毫无察觉,终是在七日后到达了泾川以西。

    泾川以西的泾河却是开始出现了断流的情况,李远看出事有蹊跷,当即命令大军放慢速度,派出斥候沿着泾河西进,查明情况。

    半个时辰之后,斥候并未回报,前方却是出现了五千骑兵,冲在最前面的却正是玄七。李远见玄七亲来,慌忙下令全军进击。而玄七的五千骑兵在冲到射程范围内,射出手中的长箭后,马上沿着河谷绕了回去。

    李远下令大军全力追击,一前一后,双方始终隔着一箭之地。如此追击了四五里,五千骑兵已是开始向着河谷两边的小道上散开,直上高地。随着河谷中的的人数越来越少,李远隐隐开始感觉有些不对,只是玄七依然在河谷中不紧不慢的策马前行,李远始终无法下定决心停下追击。

    又是三四里之后,前面的河道却是拐了个大弯,河道中只剩下玄七一人了。李远大军刚刚转过河道的转弯处,却听得前面不远处发出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埋设在拦河大坝上的炸药被点燃,河水直泄而下。

    快马被爆炸声惊到,开始四处乱窜,眼见河水倾泻而下的李远大军,已是纷纷调转马头,试图逃过滔天的河水。也有骑兵慌忙弃马,向着两边的高地爬了上去。

    而此时的玄七,已是离河水不过十几丈远了,却见玄七快速跳下马背,脚尖一点,已是冲上了河道边的高地上。河水从玄七的脚下滔滔而过,已是冲入身后的李远大军之中。十几万大军挤在河道之中,却是无处闪避,被滔天的河水冲得七零八落。马嘶声,惨叫声,呼救声响成了一片。

    两边的高地上开始出现无数的骑兵,沿着河道慢慢的向着下游而去。而蜀王李乾也是亲率五万骑兵,出现在泾川的河道旁。无数爬上高地的李远大军将士面对玄七大军的包围,只能弃械投降。

    待得河水开始变得平缓下来,河道已是一片狼藉,河道中到处都是人和马。幸好玄七下不了决绝的心去屠杀自己的同胞,所筑的拦河大坝并不太高,储水量少了一些。尽管水量不多,但流水的冲击之下,还是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幸存下来的将士们几乎都已失去了反抗的能力。

    十五万骑兵中,有超过十万投降了玄七大军。而当找到李远尸体时,却见尸体的头部被撞出了一个大坑,显然是被河水冲击,撞到了河谷中的石头之上了。李远的十五万大军,等于是全军覆没了。看着李远的尸体,玄七还是有些伤感,算起来,这还是玄七的堂叔。而听到李远全军覆没消息的陶清平,本已到了六盘山下,却是吓得慌忙全军退回陇中。

    远在京城的李成业,突然明白了赫连银山为何会甘于放弃已经占据的湖北、河南,转而对玄七紧追不放。那种老来丧子的痛,是如此的锥心,让李成业开始有了想要冲出京城,追杀玄七的冲动。

    而就在各方都在猜测李成业的动向的时候,李成业却是带着余下的二十五万大军,从东门离开了京城。李成业大军一路向东,渡过黄河后,沿着黄河以北,直奔冀州而去了。在李成业东逃之后,豫王李淳趁机取下潼关,收复了关中一带。

    此时的玄七大军,已是夺取了泾州,三十五万大军翻过六盘山,直扑陇中。陇中守将陶清平只有八万守军,知道以玄七的带兵能力,陇中必然失守,干脆放弃了陇中城,带着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