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杀手玄七-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嘉峪关下,却见城门紧闭,往日人来人往的城门口竟是空无一人。关上的守兵见玄七靠近城门,马上高声喝止,让玄七速速离去,不得从此经过。玄七见城上的官兵虽然言语不敬,但却是严格执行守将的命令,却也不恼,当即将自己的身份大声向着城上说了。

    那守城的官兵一听玄七的身份,顿时吓了一跳,一时也是不敢确认,只好高声向着城门楼里喊着。城门楼内的城门官听见喊声,骂骂咧咧的走了出来,待得听见官兵说明情况,也是吓了一跳,自己却也不认识玄七,当即慌忙冲着城外的玄七喊话,请玄七稍等,自去请嘉峪关的守将去了。

    玄七知道这是城门官的职责所在,当下就静静的坐在马上等候。不久之后,城墙上露出一颗脑袋,却正是嘉峪关的守将。这人玄七却是认识的,正是当时自己带领大军平定西北叛乱时的一员偏将,名叫熊汉清,如今却是已升为嘉峪关的守将了。

    熊汉清看清玄七的模样,顿时大叫着让官兵打开了城门,自己则是蹬蹬蹬的跑下城墙,亲自去迎接玄七了。二人相见,自是一阵寒暄,玄七便随着熊汉清直入将军府。路上,玄七问起夏冲宵一行可曾从嘉峪关经过,熊汉清言道夏冲宵一行百余人,已是在十日前出了嘉峪关,向东去了,玄七这才完全放下心来。

第七十六章 撤离() 
进了将军府,玄七自是问起当下的形式,听了熊汉清所言,玄七也不由得紧锁双眉。

    李晟亲带大军,正与匈奴对峙;李行临时受命,征讨各地反王,如今正在河南,已是将豫王大军打退,如今相持在洛阳以东百里处;渤海、新罗大军已直逼营州;吴王李涵大军如今已是攻下了彭州,大军人数也超过了十万;洪王李敏的十万大军,已是到了江城,汉王李肃打开城门,迎李敏进城,双方合兵十七万;越王李丁,大军已是占据了当涂,兵马增到八万。

    玄七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连汉王李肃也卷入了造反的诸王之中。而李哲为保京城安危,已是向各地下了勤王的旨意,闽王李成、桂王李显、蜀王李乾都是按兵不动,只有诚亲王李成业率领十万大军,已是抵达了京城,全面接手京城的防务。齐王李淦则暂时出兵三万,进驻冀州,协防渤海、新罗联军的进攻;湘王李青,五万大军兵逼岳州,严防洪王李敏和汉王李肃的大军入侵湖南。

    听到如此之多的消息,尤其是诚亲王李成业进京的消息,玄七不由惊出了一身冷汗,当下也顾不得在嘉峪关逗留,当即出了嘉峪关,一路向东疾行。玄七放马飞驰,每到一处驿站都会换乘马匹,终是在十日后回到了王府。夏冲宵一行人果然都是到了王府,蓝焰谷的弟子则直接安排在玄门的住处住了下来。

    玄七心急如焚,好在京城中并未发生任何异常。京营六十万官兵,其中二十万被李行带走,李哲收回晋王李昊的兵权后,从山西调兵十万,加上诚亲王李成业的十万大军,补齐了六十万军营官兵的数量,由李成业带领着,维持京城的防备。

    李哲听说玄七回到京城,原本想请玄七出山,却是被一众文臣拦住,言道先皇李瑞已经下旨,玄七不得再入朝为官。李哲颇为无奈,也只能就此罢了。玄七听到消息,却也是不置可否。

    李行、李晟兄弟二人不在,玄七便召集了老王妃、秦莹莹、夏冲宵、夏雪静、夏凌霜、玉清,以及未随军出行的樊野,将心中的担心说了出来。商议之下,众人都觉得有必要进行防患,以免发生意外。

    众人商讨如何防患之事,玉清便提到可以将王府的家人送往云南。一来,西南地区是如今唯一没有战乱的地区;二来,云南将军罗烈是王府的女婿,背后还有着驻扎在南越的南越将军钱朝先;三来,云南山高林密,不用害怕叛军会轻易攻进云南。

    众人都认为玉清所言有理,老王妃也是个明白事理的人,当即给两个儿子去信,说明了情况。同时,王府也开始准备远行避祸的事宜。

    七月初,除了老王妃不愿意离开京城,樊野自愿留下外,其余的人却是分成了两路。一路由夏冲宵带领,计有夏雪静、夏凌霜、玉清、秦莹莹,以及秦莹莹不到周岁的爱子李丰,七七、庆庆,由天山蓝焰谷的上百弟子护送,一路远行,前往云南;另一路则是柳洛洛夫妇、李心尘、“天山四侠”,以及原有的玄门弟子,则暂时先住在终南山别院。

    如此一来,王府顿时冷清了下来,老王妃时常静静的坐在花园中,感叹着这人生的生离死别。玄七自是劝过多次,老王妃却是言道自己已经八十高龄了,不愿意离开这生活了八十年的京城,就连到终南山别院暂住都是不愿意,玄七也只好作罢。

    就在夏冲宵一行前往云南的第三天,一众文臣方才得知,不由都是大怒,认为王府此举形同于未战先逃,有辱老王爷李虎的威名,也为京城百官和百姓做出了一个不好的表率。李哲只好将玄七叫进宫去,当面问话。

    “此乃我王府家事,不知与诸位大人有何干系?难道我王府中人,前往云南探亲也需要诸位大人的同意吗?天朝律法中好像没有规定王族不可离京这一条吧?我伯父与父亲都在前线征战,诸位大人如此对待有功之臣的家人,不怕让功臣寒心吗?奉劝诸位大人,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有时间不妨多去关心一下国家大事,关心一下前线奋战的兵将,莫要在此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如此兴师动众。”

    玄七的话让一众文臣一时都是不知道怎么回答,都没想到出身江湖的玄七竟然言语如此的犀利。一众文臣想了半晌,正待开口反驳时,玄七却是接着说道:“诸位大人,李某尚有一事不明,不知诸位大人能否为李某一解困扰?”

    不待文臣们开口,玄七已是开口问道:“诸位大人,不知道谁愿意站出来,为天朝各地的反王之乱,承担一下责任?”

    “李宁,你什么意思?”

    “此事与我等何干?”

    “莫要血口喷人!”

    朝堂之上,一片噪杂之声,令坐在龙椅之上的李哲甚为烦恼。站在武将首位的李成业一言不发,身后的京营大将们自也是不愿意参与到其中来。玄七站在原地,愣是等了将近一盏茶工夫,群臣的声音才稍稍平静了下来。

    “李某想问诸位大人,这收回晋王李昊兵权的建议,却又是出自何人之口?”

    一众文臣一时都是愣住,因为此事正是文臣们为了巩固李哲的皇权,给李哲提出的建议,而此事就是引起诸王反叛的导火索。

    “我等为皇上着想,不想让诸王趁着新帝初登大位,得以做大,不知有何不妥?”

    玄七双手抱拳,朗声说道:“先皇在世时,张大人为何不提出呢?”

    丞相张处一时语塞,其实在先皇李瑞在世时,一众文臣也曾提出过,只是被李瑞当场否决了,文臣们知道李瑞的脾气,自然不敢再提。而李哲自登基后,时时透露出抑武扬文的心思,顿时让文臣们兴奋了起来。认为一向崇尚以武为先的天朝,已然开始转了风向,自己等人将能大有作为,从此凌驾于武将之上。

    于是一众文臣以张处为首,连夜商议,想出了自以为妥的方案,这才上书李哲,要求李哲收回各地藩王的兵权。此事自然正中李哲的心思,当即拿一向小心谨慎的晋王李昊开刀。却没想到此举竟是引来了各地藩王的反意,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第七十七章 李晟遇刺() 
“大胆!”李哲一掌拍在龙椅上,刷的站了起来。玄七所言不止是在怪罪一众文臣,却也隐隐像是在指责自己,让李哲无论如何都是忍不住心中的气愤,登时拍案而起。

    “大胆李宁,此事乃是朕的决定,你这是在怪罪朕吗?”

    “微臣不敢!”玄七慌忙恭敬说道。玄七自是也没有想到原本谦逊自律,心胸开阔的李哲,一坐上龙椅,就完全没有了自己认识这么多年来心目中那个李哲,反而变得多疑起来,更是有些刚愎自用了。玄七暗暗叹了一口气,当即也就不再说话。

    李哲原本叫来玄七,是想质问玄七让家人逃出京城避祸之事,没想到反而让玄七占了上风,反过来责问了一众文臣,这也等于是下了李哲的脸了。李哲自然知道李虎一家在天朝臣民心中的形象,一时也是不敢过度的责罚玄七,为了不多生枝节,当即开口说道:“念你自幼长于江湖之中,朕就不责怪你不懂朝堂之事了。今日之事,到此为止!退朝!”

    看见李哲气呼呼的拂袖而去,玄七不由得有些失望。自此,玄七便将心力全部投入了玄门之中,不再去理朝堂中事。每隔两三日,便也抽出一天时间,陪伴老王妃。

    如此的日子,直到两个月之后,冀州传来消息,渤海、新罗联军已是突破了山海关,兵逼冀州,同时也开始对太行山一带的李晟大军展开了进攻。李晟大军腹背受敌,形势已是颇为危机。当此之下,玄七不得不告别老王妃,独自北上,希望能相助李晟一臂之力。

    而就在玄七到了代州之时,雁门关却是传来噩耗,李晟在巡视途中遇刺身亡,尸身已是出了雁门关,向着代州而来了。玄七遭此晴天霹雳,自是心痛万分,连夜忍着悲痛迎上前去。

    原来李晟巡视关防之时,身边只是带着常斌和雁门关副将过国盛,还有十几名亲兵。路过一小镇时,却见有两个官兵正在欺负一个当地女子。李晟自是上前喝止,两个官兵被捆在一旁,听候发落。

    而就在那女子跪地拜谢,李晟伸出双手相扶时,那女子却是突然从袖子中抽出一把匕首,刺入李晟的心口。众人大惊之际,过国盛却是突然一刀劈在正要冲上前去的常斌后背,这一刀竟是将常斌当场劈死。接着,十余名黑衣人从四下冲了出来,瞬间解决了李晟的亲兵。

    待得诸葛云志带着官兵闻声而来,李晟一行十余人,除了过国盛逃脱外,其余人等都是身死当场。诸葛云志悲痛之下,一面派出大量官兵追捕刺客,一面只得将李晟与常斌入殓,送回京城。

    护送灵车回京的官兵在离代州十几里外碰到了玄七,悲痛欲绝的玄七竟是当场晕了过去。待得醒转,玄七已是身在一辆马车中,正朝着京城进发。此时玄七已是冷静了下来,当即让丐帮弟子传下令去,全面搜寻刺客和山西过家。

    第二日,前往过家的丐帮弟子传来消息,过家数十口人已是不见了踪影,却是不知去了何处。而诸葛云志也是传来消息,十几个刺客翻过太行山,向北而去,应该是进入了匈奴大军之中。

    李晟遇刺身亡的消息传到京城,老王妃悲痛欲绝,吐出一口鲜血,也是晕了过去。而满朝文武大臣,更是连夜被李哲召入宫中,商讨大事。一众文臣此时却是不知该如何是好,朝中已无可战之将,唯有的三个京营大将要负责京城的防卫,而且三人从未真正成为一军统帅,与匈奴交战过。

    京营大将李宾也算得上是皇亲,见一众文臣毫无办法,提出了以玄七代替李晟镇守北疆的办法,文武大臣都是觉得这是此刻唯一能够解决的方法。只是玄七有着不得入朝为官的先皇圣旨,又被李哲和一众文臣刚刚挤兑出京,众人却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