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金仙时代-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方话里明显的偏袒让王忠一脸懵逼。

    这是怎么了?

    那刘海到底有什么本事,居然连毕澜商团的脸面都大?的!

第70章 阳州人的家乡情结() 
换做齐林府别的乡,哪怕刘海有少年学者的身份,也不可能比毕澜商团的脸面还大。

    但这里是新堡乡,刘海如今的籍贯所在地。

    从今往后,不过刘海去往何处,取得什么样的成就,一谈到刘海的家乡,必然要提到新堡乡。

    阳州的人有故乡情结,如果出门在外碰到老乡,都会格外热情。陌生人相交,除了问年龄,问专业,也会问故乡。同乡会更是大行其道,如果同在异乡,来自同一故乡的人往往会组织同乡会,联络感情,互帮互助。

    所以,故乡,对阳州人来说,是会烙印一辈子的印记。

    从荒芜之地移民而来的人,社会的共识是把他的移民到帝国的第一个籍贯看作是故乡。

    所以,今后不过刘海去了哪,说起故乡,那就是新堡乡。

    刘海能取得多大的荣耀,那就是新堡乡的荣耀。

    也正是这种阳州人浓厚的故乡情结,所以李长歌、欧阳路,以及乡牧赵志才会如此看重刘海。

    下午杨掌柜亲自找刘海汇报了餐馆闹事的处理结果。

    毕澜快餐店的掌柜王忠因涉嫌教唆员工打伤梦想快餐店的杨掌柜,因只是轻伤,伤人的员工和王忠刑拘三日。另外也对两家餐馆双方进行书面批评,梦想快餐店的损坏的财务由毕澜快餐店照价赔偿。

    “这样处理,看似合理合法,实际上也算是偏袒我们这一边了。”

    刘海感叹了一句,心中对那王忠报以遗憾,没想到当初在客船上交好的“王叔”会变成现在这种敌对的关系。

    “是的老板,如果不是因为老板您的身份,估计也就是双方批评,不可能刑拘他们两个人。”杨掌柜恭敬地回道,他看刘海的眼神格外崇敬。

    刘海轻道:“他们趁乱下暗手伤你,刑拘几天也算是给点教训。”

    接下来,刘海与杨掌柜进行了一次长谈,刘海把自己快餐店的连锁计划于杨掌柜沟通了一下。

    “要开发新的菜品,开发那种易携带,能经过二次加工可食用的食品,这方面你和厨师好好研究一下,我建议的是朝油炸食物方面想想……另外你再联系能制作外带包装盒的加工厂,要能证能保证卫生的……快餐店的营业时间从中晚两餐,变为二十四小时营业……我们快餐店立马朝我刚刚跟你说的这方面转型,等第一家店转型成功了,就着手开第二家、第三家……”

    刘海把自己仿照上一世快餐连锁店想出来的一下想法说与杨掌柜,然后笑着道:“你努力干,只要能把快餐店干好,我这个做老板的不会亏待你,除了涨薪水,花红自然也不会少,就算是员工激励股,也不是不可能。”

    帝国商业金融都极为发达,并不弱于上一世那个世界。

    文明发展,总有共趋性,不同的文明发展到某些阶段,会出现许多类似的文明产物。

    比如说上一世有银行,帝国有金行。

    比如说上一世有汽车,帝国有灵力车。

    等等,诸如此类类似文明产物数不胜数。

    在阳州,商业里也有职业经理人,当然,这里叫做掌柜。

    掌柜不但可以拿薪水,也能拿激励股。

    “老板,如果按照你说的去做,那我们的餐馆变化就打了,这样会不会影响现在的生意?”杨掌柜倒是没有被刘海的激励弄得忘乎所以,反而真心想把刘海这个老板的事业好,所以听了刘海的计划很担心。

    他从未见过有刘海描述的这种餐馆。

    这是一种新鲜事物,一种新的餐馆形式,比先前的快餐店还要另类。

    杨掌柜没见过这种快餐连锁店,所以担忧不能成功,但刘海见过,而且他的点子也都是从上一世那两家开边全球的大型连锁快餐集团搬过来,再根据帝国的实际情况,稍加修改的。

    刘海上一世见过诸多成功范例,所以一点都不担心,自信地道:“只要按照我说的去做,把顾客点单到拿到实物控制在三分钟之内,再兼顾食物的口味,伙计的服务态度,和餐馆的卫生,就一定能成功!”

    这次事情刘海看到了杨掌柜的忠诚,所以放心的给他灌输了许多快餐连锁店的概念,试着把杨掌柜培养成将来快餐连锁集团的者。

    这样费了刘海不少时间。

    一直到傍晚,刘海才让杨掌柜离开。

    杨掌柜刚离开,李长歌就又来了。

    这次李长歌不是一个人来的,旁边还跟着一位身高足有两米的壮汉。

    “院长,你怎么又来了?我今天没有收到什么信件。”刘海是真有点烦这个粘人的院长了,他本来打算等杨掌柜走后进行修炼的,壮息期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只要再努力几次,就能冲进炼气期。

    刘海打算在这个周末完成壮息力士道练气力士的转变。

    “没有信件吗?呵呵,没关系,我这次来也不仅仅是问你信件到了没,我是来给你介绍一个朋友的。”李长歌似乎看不到刘海脸上的无奈,笑呵呵的搭着话。

    “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李长歌拉起刘海走进屋,熟练的关好门,然后对那个跟进来的壮汉道:“刘局长,这就是刘海,咱们新堡乡的少年学者,他的四篇论文,会出现在明天的《少海丹药》上。”

    转过头,李长歌又给刘海介绍道:“刘海,这位是咱们新堡乡政府最年轻的局级干部,乡治安局局长刘路,跟你还是本家。”

    刘海礼貌地拱手示意,然后道:“原来是刘局长,你好,你好,饭店的是多谢你的照顾了。”

    刘海对这个治安局的局长的到来一点都不意外。

    “没有,我们治安局也是依法办事,不存在照顾不照顾,再说赵乡牧亲自放话了,说你是咱们新堡乡的珍宝,是咱们新堡乡的骄傲,咱们自然不能让家乡人民的骄傲在家乡受到委屈不是?”

    刘路人长得高大威猛,说话却很和气,和他的形成鲜明反差。所说的话也很有分寸,进退得体,又显露出示好的意图。

    一照面,刘海就知道这是个聪明的厉害人物。的,、、,,、、

第71章 治安局的制药厂() 
“刘学者,初次见面,这是我一点心意,还请笑纳。”

    刘路拿出一个礼品盒,递到刘海面前。

    “这……怎么好意思。”刘海很惊诧,没有伸手接,先前不过是教育局局长,还是乡牧来,都没有送礼物。

    一旁的李长歌劝道:“是一支古良斋的笔,刘局长这次来,除了想向你介绍一下餐馆的处理情况,另外在学术上还有事想请教你,你就收下吧。”

    古良斋是阳州有名的制笔品牌,所制的笔精致,性能绝佳,当然价格也比一般的笔昂贵的多,算是笔里面的奢侈品。

    “就是,刘学,你就收下吧,不然我也不好开口向你请教。”刘路再次把笔往前递了递,眼神殷切。

    刘海想了想,才把笔接过来,放在一边。

    “刘局长,你也别刘学刘学的,直接跟李院长一样,喊我的名字吧,毕竟我的年龄摆在这。”

    “某学”,姓氏后面加一个学者的“学”,是阳州对学者的尊称。

    “这是学术界的规矩,毕竟你的四篇论文明天就要发表出来了,叫你刘学是应该的。”刘路笑着道,他见刘海收下自己的礼物,很是高。

    刘海淡然一笑,也没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在学术的世界,自然以学术成就的高低来论资排辈,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他年幼,更要适应这种潜在的规则。

    “刘局长,如果有什么学术上的事,不妨说出来,也比说什么请教,咱们一起讨论讨论。”刘海直接道。

    他不想浪费自己的时间,他得尽快把面前这两位客人送走,好潜心修炼。

    “是这样的,刘学,我们治安局因为职责原因,要经常接触危险工作,也经常要派的治安员去野外执行任务,所以经常要用到许多解毒药物,外伤药物,五年前治安部降低预算,召各地治安总局自己办厂搞创收,总局分给我们新堡乡治安分局的任务是办一个制药厂,专门生产常用的外伤药物和解毒药物。”

    刘路开始介绍情况,他们新堡乡治安分局得到的任务是办一个制药厂,专门生产常用的外伤药物和解毒药物,总局给出的办厂目标是,最少要满足全西海镇治安员常见外伤和解毒药物的配备。

    西海镇有二十八乡,每一个乡都有个治安分局,每个分局的治安员至少配有一千五百常规治安员,两百特殊治安员,三百辅助治安员,也就是说,一个乡最少也有两千治安员,有些乡甚至更多,整个西海镇治安员人数在六万名以上。

    西海镇总局给新堡乡分局的指示是,建造的制药厂,至少要解决全镇六万多名治安员的常见外伤药物和解毒药物的配备,责任不可谓不重大。

    上面的专项资金下来之后,刘路亲自上阵,建厂办厂,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厂子办起来了,也投入了生产,可生产效益却始终不如意,之后几年,刘路想了许多办法,比如说加大工人培训,更新工厂的设备,花大价钱购买好药的生产专利,等等,经过刘路的不懈努力,效果是有的,制药厂生产的几种常见的外伤药物,已经逐渐能满足镇总局提出的要求,这些药物的药效和产量都上去了,总局交代的任务,算是完成了一半。

    只差满足解毒药物的产能没解决。

    完成这一半任务,刘路根据先前的经验,又花重金向一家大型制药商团采买了几种适合生产的优秀解毒药物的药方专利,准备大干一番。

    “可就在这时,我们遇到了困难,我们买的三种解毒药方专利,都是可以大规模生产的中品药物,我们也采买了相应的生产线,三种解毒药物,上生产线生产之后,生产出来的药物,在药效上却远远达不到要求,出现了大规模的药效只相当于下品药物的次品,产品合格率只又百分之七十多一点,我们想尽了办法,也找不到缘由……”

    刘海打断道:“既然你们是从大型制药商团买的专利,那有没有请那家制药商团的专家来看看?”

    刘路两手一摊:“怎么没请,我们当时就请了,可是人家看了一圈,说他们的药方绝对没问题,问题出在生产线的设备上。”

    “设备有问题吗?”刘海问道。

    “后来我们又请了设备生产商的专家,他们检查过设备,说设备也没问题……”刘路叹了口气,脸上满是愁容。

    “当初以为有成功经验,所以才买解毒药方专利和生产线我们花了重金,用光了上面的拨款不说,甚至还向金行贷了款,可现在药方专利买来了,生产线也到位了,却空在那半年多时间不敢生产,一旦生产,按照现在这个合格率,我们得亏死……”

    刘路一想起制药厂的事,他就急得不行,最开始上面说要建厂子搞创收,他还很高兴,想着这厂子一旦搞起来,自己有了政绩不说,局里各种资金也能充足起来,以后日子就好过了,可是厂子一开建才知道,建个制药厂哪是容易的事,要解决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弄得他头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