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金仙时代-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海买下宅子的时候,是一名还未入学的太学生,那时候应该已经取得了一阶学者位格证书,虽然很惊人,但只能说是少年天才。

    帝国这么大,能达到这个程度的少年虽然不多,但并不是没有,尤其是在上州和神州,这样的少年天才并不少见。

    可后来刘海的发展趋势让李慧琼老板连连震惊,短短五六个月,刘海居然“进化”成二阶学者、大理学家,白玉太学双院副教授!

    这样的可怕的成绩,别说阳州了,因为常年做跨州贸易,见多识广的她在其他下州和中州也没见过,至于上州和神州存不存在,她不知道,至少是没听说过。

    要知道,这个少年可比自己大女儿还小好几岁,听说还不到十八岁,和自己的小女儿同龄。

    自己小女儿在同龄人里已经算很优秀了,今年参加太学考试,应该也能考上白玉瑶台这两所太学——可和少年,却是远远不能比的。

    李慧琼老板虽说是生意人,但心善,而且觉得刘海这样的少年,那是阳州的州宝,有着莫大的好前程,而且对整个阳州都有好处,所以不希望刘海因为住进一个受诅咒的地方而倒霉,一直想找机会和刘海聊聊,劝一劝他,别住那个地方,如果刘海愿意,她甚至可以出资再把那个地方买回来。

    这次从外州做贸易生意回来后,听二女儿提到大女儿在齐林府处理妹妹家的事情偶遇刘海,并且得到刘海帮助的事,便立马打灵话联系了大女儿李静理,要李静理向刘海表达感谢,并表示会马上把灵石外汇券归还。

    灵话里李慧琼老板没有提他那个妹夫,反倒是提到了刘海当初在她手里的买的宅子,让大女儿向刘海传达愿意出价买回那所房子。

    李慧琼老板是好意,但刘海听完去没有答应,他笑着和静理学姐说:“我知道你母亲是一片好意,但我已经把那里改建成了我自己喜欢的住所,而且我早已搬了进去。

    学姐,跟你母亲说,让她别担心,我住进去之后,不但没遇到什么倒霉事,反而不管是学术还是经济方面,都有很不错的收获,这世上哪有什么诅咒之地,有些机缘巧合的事情看似诡异,其实只是内里有不足为意外人道的缘由,我们都是修行的学者,自然知道迷信要不得。”

    静理学姐听后脸上难得浮现一抹羞红,她虽然有个准学者的身份,但严格来说,准学者还算不得真正的学者。

    两人当时就世上存不存在诅咒之地的事情做了一番讨论,最终刘海成功说服她,认同刘海不存在的观点。

    接受了刘海的观点之后,静理学姐便对刘海改建后的宅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刘海说过那儿已经被他改建成自己心目中最理想的住所。

    静理学姐其实感兴趣的并不是一所精致的宅院,感兴趣的是刘海心目中最理想的住所是是什么样的。

    来到四合院,静理学姐第一眼便喜欢上了这里。

    幽静的庭院,雅致的阁楼,处处精致而有凸显舒适的细节,让她生出住在这里肯定很舒心的念头。

    这个念头一出,学姐的脸在夜色中再次羞红,心想,自己这是怎么了,这是学弟的家,自己怎么会想要住在这里

    刘海带着学姐到处参观了一圈,然后让学姐自己随便看看,他出门在附近的菜市场买了一些食材,回到家快速做了几个小菜,也不再餐厅就餐,直接摆在庭院中间的石桌上,和学姐一边吃一边聊。

    “这时候,如果有你们家酒馆的清微酒,那就完美了。”刘海笑着说道。

    李静理眼眸一亮,惊喜地问道:“学弟也喜欢我们家的清微酒吗?”

    刘海笑着点点头,道:“可能很多嗜酒如命的人会觉得清微酒的度数不高,是个缺点,但我们做学术的恰好不宜喝度数太高的酒。而且清微酒带有一种独特的清香,口感也甚佳,上次在你家小酒馆喝过之后,我就觉得很喜欢,是一种难得的美酒。”

    自家的酒受到学弟的喜爱,静理学姐觉得异常高兴,看着刘海笑颜如花:“如果我父亲知道你对他酿的酒评价这么高,肯定很开心。”

    然后又脆声道:“你这有酒库或者地下室吗?下次我给你带几坛酒,你可以藏着慢慢喝。”

    

第195章 四合院投资商团() 
夜色渐深的时候,刘海把静理学姐送到她宿舍楼下,然后漫步回教师宿舍,走在路上的时候,开始思考投稿的问题。更新最快

    这是一篇理论性的论文,论文的题目看上去好像是那种烂大街的口水文,但其实刘海在里面藏了不少干货,只要是做灵丹萃取方面研究的学者,看了这篇文章肯定或多或少会有感触和收获。

    刘海自己评估了一下,觉得这篇论文上第一档的两大学刊肯定不够格,至于第二档,如果投到自己熟悉的《五行纪要》,因为与上次两篇大论文里的相呼应,应该可以通过,如果投其他第二档次的学刊,则不好说,很大的概率是不予通过。

    如果不想投《五行纪要》,那自己最好选择第三档次的学刊进行投稿。

    凭着这篇论文的水准,第三档学刊把握最大,无论是哪本,都能大概率通过。

    刘海有点犹豫不定,以前的向外州投论文老实在古兰州选择,这次他有点向试水一下其他神州,但如果选择其他神州的学刊,那按照这篇论文的水准,基本上无法在第二档次的学刊上发表,保险起见,自己只能选择第三档次的学刊进行投稿。

    思来想去,考虑到自己发表这篇论文的目的是想让更多的学者,尤其是对灵丹萃取有研究的学者看到,他最终决定还是向《五行纪要》投稿。

    刘海发表这篇论文还有个更深层次的意图,把自己要研究二转灵丹萃取的消息通过论文宣传出去之后,等实验室第一期工程完工,实验室就要开始招研究员,刘海打算招的第一批研究员对象是对灵丹萃取有研究的丹药学学者。

    自己要表现出足够的能力,才能彰显出课题和实验室的前途,才能有足够的号召力招来人才。

    回到宿舍,刘海按部就班的做完晚课,然后洗漱睡觉。

    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刘海没有马上做早课,而是先把论文修改了一篇,然后用新的稿纸誊写好,装在信封里,才开始做早课。

    做中途接到顾宁的一个灵话,实验室有事需要他亲自过去一趟,正好,做完早课,刘海拿着信封出了门,寄了投稿信之后,就去了华海投资的办事处。

    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炼,顾宁进步越来越大,刘海吩咐下来的事,哪怕再难,也都能想办法完成,刘海对他的表现非常满意,觉得自己提拔他当理事没有提拔错。

    这次刘海过来是为了华海实验室注册的事情,本来这种事情顾宁他们就能搞定,不需要麻烦刘海,但是刘海从齐林府回来之后,有些想法改变了。

    以前他的打算是让华海投资全资投资华海实验室,但经过齐林府之行,他改变了想法,打算把实验室搞成外州合资实验室,一来方便实验室以灵石外汇券采购外州现金的实验设备,二来也可以让实验室将来在成果转化上享受一些商业便利。

    所以他让古兰州的朋友,《毒学药物应用和发展》的副主编白烟生帮忙在古兰州寻找一个税收最优惠的地方注册了一个皮包商团,名为“四合院投资商团”,让后往里面走了一笔五千万金币等值灵石外汇券的账,以投资的名义转入到华海商投资商团的账户,据两家商团商量的协议,其实也就是刘海自己决定的,华海投资商团出资五千万金币现金,占有华海实验室49的股份,古兰州四合院投资商团出资五千万金币等值(500万灵石)的灵石外汇券,占有华海实验室51的股份。

    至于实验室的土地和物业都在刘海私人名下,刘海私人以一金币每年的价格租给实验室使用。

    虽然都是刘海左手倒右手,但如此一来,这家尚未注册的实验室明面上便有了五千万金币的现金和五百万灵石外汇券,总现金流超过一亿金币。

    而且还有了外资背景,注册的事情也因此变得较为复杂,所以有些事情才需要刘海亲自来处理,尤其是关于四合院投资商团这家外资商团的资料,都需要刘海亲自填写,其他人不了解里面的内情。

    刘海并没有跟任何人说过四合院投资商团其实幕后的老板是自己,连顾宁都没告诉。

    真正知道幕后老板是刘海的只有古兰州的白烟生,请白烟生帮忙注册商团后,刘海又聘请他作为四合院投资商团的社长,只是这个社长只拿工资,基本上不用不做事,而且刘海给他开的工资还不低,白烟生相当于每个月啥事也没干,多了一份媲美于高级管理者的薪水。

    白烟生唯一要做的额事情,就是担着社长的职位好维持四合院投资商这个空壳子,等以后实验室有啥分红了,再帮忙聘请个财务,帮着把分红再转回刘海的私人账户。

    这是刘海对白烟生帮忙的回报。

    刘海花了一个上午搞定了实验室注册的资料准备,然后马不停蹄地赶回四合院,暂时不需要写论文做研究,这个时候他喜欢住在四合院。

    路过菜市场的时候买了一些新鲜食材,自己做了简单的午餐,他的厨艺不是很好,但做出来的菜也不难吃,吃完之后,立马开始学习。

    今天一早起来就改论文,然后又忙实验室注册的事情,传承珠内二十一本书籍还没开始学习。

    这一学,便学到了傍晚时分。

    对于传承珠内每日二十一本书籍的学习,刘海一直坚持着,从不落下。

    忙的时候,他就挑选那种不需要深入学习,只需要了解,知道这么一回事的二十一本书籍学习,如果时间富裕,就挑选需要仔细琢磨,深入学习的二十一本书籍。

    总而言之,这每日二十一本书籍,是传承珠给予的福利,能够加深刘海的记忆和理解,他哪里能放过和错过?

    多掌握一本书的知识,对他未来冲击金仙道果就越有利。

    金仙之路,前期最需要的便是这样一本本书籍的踏实积累,刘海对此坚定不移。

    再苦再累也不怕。

    。

第196章 漂亮的信封() 
白玉太学信件收发室是一个非常特殊而热闹部门,一直以来都是由学校学生会组织负责,吴丰林自打加入学生会后就被分配到收发室工作,每天下午都会抽一小段时间出来,道收发室的办公室和其他五六个学生会的同事一起把当日到到来的信件分好,送到各个学院去。

    作为丹药学院的学生,通常丹药学院的信就由他负责送,反正最后可以顺路。

    分信送信久了,吴丰林慢慢的总结了一些规律。

    比如说在分心的时候,最好就把每个学院的信分成两堆,学生们的信一堆,老师的信一堆,因为学生的信是送到学生宿舍楼,老师们的信是送到教学楼。

    又比如说,通常每天学生们的信件在数量上是老师们的七八倍,但学生们的信大多是私人信件,是和家人朋友的信件往来,只有为数很少的是学术信件,信封上会有“某某学刊”或者“某某杂志社”之类的字迹。

    而老师的信件数量要少很多,但大部分都是学术信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